第181页
这就有他头疼的了。
他的嫔妃不多,多的是闲置的宫殿,哪一处不比废弃多年的长华宫好?真要搬去了,可不是落人口实,让人说他不孝,对太上皇不敬么?
但他不敢违逆父皇。
那就修罢,缝缝补补洗洗刷刷,至少不能太寒碜。
开春后,迁居那天,他亲自陪同太上皇。
朱红色的宫门大开,庭院楼阁焕然一新,喜气洋洋,就差放鞭炮的了,丝毫瞧不出曾经的衰败、荒凉。
父皇皱眉,瞥了他一眼。
他心里发毛,下意识地站直了,等候他训斥。
父皇最后也没说什么,只留下一句‘不是这样’,便走了进去。
不是这样的……又该是如何?
他心里的长华宫,究竟是怎样的情景?
进得殿内,他吩咐了负责伺候的宫人几句话,忽听里间哐啷一声巨响,生怕父皇有事,慌忙赶过去,却见墙上一幅裱起来的画,被掷在地上。
他捡起来看了看。
画的是雪中红梅,雪落无声,枝头疏疏落落几朵红梅。
这幅画一看就有些年月了,但依稀辨别的出是大家名作,意境高远,他还特意叫人修补了损坏之处,挂在显眼的地方。
父皇脸色铁青。
这些年,父皇喜怒愈加不形于色,即便不喜,多半放在心中,明面上只会说两句意味不明的话,让听的人自行体会。
可这一瞬间,他的厌憎如此明显。
他忙叫人扔出去。
只是几朵红梅而已,平日里,也没见父皇讨厌梅花啊。
又过了两年,父皇年轻时战场上留下的旧伤频繁发作,一到阴雨天,疼痛难忍,可他从不明说,只传太医看了两次,嫌他们无用,便懒得传召了。
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漫长的永无止境。
父皇偶染风寒,一直不见好,渐渐的,竟有缠绵病榻之势。
他忧心不已,隔三差五召集太医前来长华宫,谁知那几个老头子支支吾吾半天,竟来了一句,太上皇年事已高,这次怕是不好。气的他差点踹人。
父皇的情况,他自己也知道。
在位多年,父皇从不信鬼神,对宝华殿都敬而远之,李太后过世后,更是将所有僧人赶出宫,不留余地。
可是这年冬天,帝都方圆百里内,但凡有点名望的高僧,全都奉命赶来长华宫。
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想,父皇毕竟是惜命的,谁不想长命百岁呢。
因此,当所谓的高僧法师提出要念经诵佛,为太上皇祈福之时,他一口应承下来,不料父皇嗤之以鼻,声称他不是为这个才召他们进宫的。
他不明所以,那些和尚法师更是一头雾水。
父皇脸色苍白,半坐在床榻上,轻轻咳嗽一声:“很多年前,我对一个人说过一句重话,算得上半个誓言——”
他问:“谁?”
父皇冷冷看了他一眼。
他即刻闭嘴,安静站在一边。
底下有一个老和尚便自告奋勇,无论太上皇承诺的是什么,必定设法让那誓言应验。
父皇道:“不。”
所有人都看着他,实在弄不清楚他想干什么。
父皇沉默很久,声音渐低:“……撤回去。”
众人呆住。
“随你们怎么作法,只要——”父皇看着他们,一字字道:“在我死前,把那句话,撤回去。”
“……”
父皇一生不信佛,不信命,只信他自己。
究竟是怎样的誓言和‘重话’,才会让他在生命将尽之际,如此迫切的想要收回承诺,甚至不惜借助于鬼神的力量?
又是对着谁许下的诺言。
父皇没能撑到次年春天。
严冬冷夜,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整晚,他一直陪伴在侧,沉默地看着这个他仰望了一生,在幼小的他心中,曾经强大得好似永远不会倒下的老人。
此时此刻,那人骨瘦如柴,憔悴得不成人样,可一双眼睛始终清明,没有因衰老和病痛而变得浑浊,静静地望向虚空,毫无血色的唇喃喃自语。
声音太轻微,听不真切。
父皇的这一生,从未沉溺于权势,万人之上的皇位,说放手就放手,毫不留恋。在位四十余年,六宫无主,天下美色不入眼中,至死孑然一身。
在他生命的尽头,放不下的,会是什么。
终于,父皇吃力地转过头,看着他:“我去后,皇陵外的棺椁,与我同葬。”
他眸中含泪,竭力克制:“是,儿臣遵命。”他迟疑一会,忍不住问出口:“那个人,究竟是……”
父皇轻笑了声,苍白的、疲倦的笑,然后他闭上眼,很久很久,沉默无言。
他甚至以为父皇睡着了。
就在他起身的一刹那,听见低不可闻的几个字。
“……朕的皇后。”
这是那人最后留下的话。
延平六年冬,宣武帝凌昭,崩。
*
华国,A城。
某高档连体别墅小区。
凌昭从浴室出来,一边拿着干毛巾擦头发,一边走下楼,在客厅里泡了一杯热茶。
偌大的房子空荡荡的,极为冷清,他的‘父母’一个出差,一个在国外度假,总之全不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