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475章水库落成

      吐谷浑这面轻松取胜,岭南也搞得轰轰烈烈,有冯盎这个地头蛇,加上大唐的大力支持,威逼利诱之下,獠人部落纷纷归降,搬出大山。唯一的坏处就是让大唐的官员更加忙碌,恨不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用。
    中华历872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大唐可以说兵强马壮,国泰民安。
    这两年大唐一心发展,除了海外还有零星的战争,国内是一片祥和,不止是各行业发展都上了正规,人口增长,也进入一个井喷期,今年一年,登记的新生婴儿,就有一百二十万。
    大量的奶粉,让婴儿健康成长,而且因为西米的收获,对于生了婴儿的家庭,税收已经降得非常低了。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对生育的家庭进行税收减免,奶粉补助,在老百姓看来,这就相当于朝廷帮他们养儿子,于是就更想生。
    要说生得最多的,还是士卒,因为他们有功劳,从海外弄来的倭奴,赏赐给了他们,这当然又有不少怀上的。
    家里免了税收,增加了人口,作为男人,当然要更辛苦的赚钱,作为收入最大的行业,士卒们也就更加勤劳的工作。虽然这两年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放牧,屯田。
    几百万百姓辛苦两年,终于把各地的主干道贯通了,虽然还有部分只是粹石路,不过也让大唐的交通,变得方便许多。
    这一次是趁着农忙季节,密云水库第一次放水,邹羽特意带了朝廷大臣,前来观看。
    如此巨大的工程,也只有长城和运河,才能与之相比,不过长城和运河,死了不少人,而且弄得民怨沸腾;修建水库,水渠可不一样,不但是百姓拥护,而且没有死多少人,即便死人,也是一些倭奴,这一点邹羽非常自豪。
    历朝历代,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用补贴的形式,让百姓完成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这落在以前,那妥妥的免费劳役,还得自备工具。
    巨大的水库,碧波粼粼,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一眼望不到头,让人以为来到了海边。山顶的凉风吹过,没有浇灭众人火热的心,无论是否第一次看见,都让人感觉心旷神怡,为之赞叹。
    “陛下!吉时已到!”李春略带激动的拱手说道。
    眼前这就是他辛苦近五年的成果,五年时间,他一心扑在工地上,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样,没有区别,还是邹羽看不过意,让他家眷也搬到工地。
    付出的心血,今天终于到了检查成果的时候了,六个县城的农田浇灌,以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饭,那怕是百年一遇的干旱,也无法让这里绝收。也就是说,以往历史上出现的那种逃荒,千里无人烟,易子而食的惨剧,不会再出现了。
    “朕宣布!李春水库,放水仪式,正式开始!”邹羽满意的微笑着,环顾四周,朗声高呼。
    “陛下有旨!开闸放水!”
    “开闸放水!”
    随着邹羽下令,一个声音远远传开。
    “嘿呦!嘿呦!”一群光着膀子的壮汉,高喊着号子,拉动着粗大的铁链。
    铁链处连着滑轮,一阵阵哗哗哗的铁链声音响起,一道钢铁之门,缓缓升起。
    “轰!”的一声,一股水浪,从铁门下冲了出去。白色的水浪,激起漫天水雾,水雾飘散,让水库犹如仙境,山顶的众人,都感觉到阵阵凉意。
    铁门越升越高,冲出去的水也越来越大,渐渐的变得和瀑布一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陛下!这只是开了第一道闸门,水位下降,就可以开下面的闸门,每一道闸门,都有备用的,确保万无一失。”李春大声的介绍道。
    实在是不大声也没有办法,这水库的水,分为几道,有位于半山腰的水渠,也有位于最下面的河道,这水冲击下去,动静可不小。
    不止是这一个水坝,除了主水坝之外,另外还有三个副水坝放水,毕竟想要给附近的六个县城,提供农用水,怎么可能只从一个方向放。
    “如此工程,才是造福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徐文远感叹道。
    “陛下所为,秦皇汉武,也有不及,臣佩服!”萧铣这是第一次见到水库,神情相当复杂,心里那最后一丝不满,也烟消云散。
    “诸公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有如今的和平繁荣。”邹羽微笑着摇摇头说道。见识了后世的繁荣,现在这点,才哪到哪啊。
    看着水流,奔腾向远方,等了一会,各方汇报上来,水库一切正常。所有人这才完全放松下来,随后下山。
    “单单只是这数万亩鱼塘,十万亩果园,就价值不菲!如今水渠直接灌溉,这一方百姓,日后有福了。”眺望远方,徐文远感叹道。
    “鱼塘和果园,是守卫开垦出来的,收入属于兵部,不过有水渠灌溉,百姓能多种土地,这到是真的。”房玄龄摸摸胡须说道,这些年过去,让房玄龄这个翩翩公子型的青年,也变成了威严的中年。眼神依然充满智慧。
    至于邹羽,几年的帝王生涯,让他杀伐之气内敛,不过一身威严更甚往昔。一般人被他扫一眼,心脏都会一紧。
    浇灌历来都是百姓最辛苦的事情,如今有了水库,水库在每年耕种的季节,就会放水,这样老百姓就能让水,直接通过水渠,流进地里,节约了大量劳力和时间。
    以前一个人只能照看一亩地,如今至少也是两亩,也就是说,人口不变的情况下,能多种一倍的地,收入自然也就翻倍了。
    “辛苦数年,这都是他们应得的。”邹羽感叹道。这六个县的百姓,别看日后受益不小,但是他们付出也多啊,连续几年,每年一农闲,就来工作,一年起码都有四个月在工地上。
    要知道这修水库,可没有轻松的工作。开采石头,都挖光了好几座山头,愚公移山比起他们来,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