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第107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107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107部分阅读
有人都将头垂起来,大气不敢出。
第二更到
第四百零七章:哪里来的船队
所有人作禽兽散,各自退去,只是那南镇府司的镇抚留了下来。
人是拿了,可是这镇抚大人还是摸不透指挥使大人的心思。
终究这赵刚乃是指挥使大人的人,虽然是说拿了,说是要治罪。可问题在于,到底如何治罪,镇抚大人却是摸不透,是轻是重也捏不定,一方面这赵刚乃是指挥使大人的亲信没有错,另一方面指挥使大人又是大发雷霆,分寸实在是不太好拿捏。
所以镇抚踟躇着不肯走,待人都散了,这才小心翼翼地行礼道:“大人,赵千户”
纪纲却是眯着眼,淡淡地道:“哦,不是已经说了吗,要严惩。”
镇抚笑了,道:“下官当然知道要严惩,只是玩忽职守,终究不是什么重罪,所以”
纪纲的脸上满是冷漠,眼皮子慵懒地抬了抬道:“所以你以为他是老夫的人,想网开一面老夫是怎样说的老夫说的是要以儆效尤,什么叫以儆效尤他身为亲军,负有访谋逆妖言大j恶之责,尸位素餐,即是欺君,陛下让我们亲军做什么的,眼下这京师到处都是妖言惑众,闹得不可开交,他赵刚居然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不关心,欺君二字难道还跑得掉么既然是欺君,你却来说这不是重罪,周镇抚,你这是何意”
欺君
镇抚的身躯打了个激灵,欺君就形同谋逆,已经不只是杀人了,至少也是个抄家,可问题在于这赵刚
镇抚再抬眼去看纪纲的时候,那纪纲一副书生的样子。温文尔雅之态在他眼里变得无比的恐怖,这个人实在是可怕,可怕得这位镇抚大人不禁在心里丝丝地冒着寒意,镇抚再没有说什么,恭恭敬敬地道:“卑下明白了。卑下这就去办。”
“哦”那镇抚正待要走。纪纲却似乎想起什么,道:“老夫想起一件事。宫中有了旨意要设东缉事厂,赵刚的审问要邀东厂的人来听审,好了,去吧。”
镇抚满是复杂和畏惧地走了。纪纲的脸色却是麻木,他坐下,没有说什么,却似乎在酝酿什么。
金陵城里已如沸腾的开水,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先是东缉事厂建立,就在东安门那儿,这个不起眼的衙门一出。架子立即搭了起来,内官王安敕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随即便点选了几个亲信,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这些人有太监也有校尉,太监自都是王安手底下的,其他的则由锦衣卫拨给。至于具体负责侦缉的则是役长和番役,役长相当于小队长,共有一百多人,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叫“番子”,又叫“干事”。
王安确实是个不错的干才,只一下子功夫,七八百骨干组成的衙门便起来了,别看人少,可是五脏俱全。他不但从锦衣卫点选了一批人,为了降低锦衣卫对东厂的影响,还特意从地方上征募了良家子。
当然,所谓的良家子其实就是胡扯,真正良家子弟,谁愿意为太监办事毕竟不是什么人都知晓东厂有什么权柄,谁肯应募来着。于是乎一批三教九流的泼皮便混迹进来,这些人摇身一变就成了番子和干事,戴尖帽,着白皮靴,身穿褐色衣服,系小绦腰带。很快便威风凛凛地出现在街面,一时之间闹得鸡飞狗跳。
衙门初立,当然要立威,所以东厂衙门这边便放纵下头的役长番子干事们胡闹,有督主撑腰,这些本是过街老鼠的泼皮们胆子也大,侵门入户,很是喧嚣了一阵,相比起来,他们比锦衣卫还坏,锦衣卫毕竟是老衙门,又是亲军,是有口粮的,而且是世袭的军职,大家多少还会有点余地,省得出了事砸了自己的饭碗。可是番子不同,一方面他们的出身并非锦衣卫那边精挑细选,另一方面,他们并非军事,虽然会有口粮,但是不多,王太监可没打算让他们填饱肚子,既然太监不管饭,那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东厂番子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瞄准了一些商户,这些家伙虽然是刚刚做官,可是构陷商户倒是熟门熟路,一群人直接冲进去,揪了人便走,有人追来便放出话来,说是妖言惑众,待拿到东缉事厂,便等着对方来赎人,不肯拿银子的当然是打死勿论,给了银子却还嫌不够,非要扒皮剥骨才好。 href=〃e=〃blnk〃en2 平南文学网
其实这事儿也怪不得他们,其他的衙门当差终究有这么多年了,今日刮一点,明日刮一点,大家心里有谱儿,没必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谋生的手艺早在八百年前,前辈们就大致上谋划好了。可是东厂不同,他们饥渴啊,饿了几十年,一朝得志,又有督主鼓励,当然是红了眼,于是便像疯子一样。
用不了几天,御使的弹劾奏书就上去了,理由都是一个,东厂欺人太甚制造冤案无法无天。
原本一个锦衣卫就已惹得上下不满,现在又多了个东厂,这日子还让人过么御使们几乎要疯了,四处搜查罪证,并且立即进行了反击。
而王安此刻意气风发,每日清早便步行从内宫赶到这东厂的衙门来,这里很是简陋,不过王安却很喜欢在这里,到了这里,他便是真正的大爷。
厂里的人见了他,一个个是摇头乞尾,王安不露声色,便开始静听奏报。
“督主,前几日,南镇府司审问犯官赵刚的案子已经水落石出,南镇府司办的是欺君罔上,前去听审的是杨领班”
王安眉宇一皱,不由冷笑道:“这倒是有意思,这个纪纲对自己还真是够狠的,难怪说陛下信重的,一鞭子下去,他就红了眼睛。”
“这倒是,所以锦衣卫这近半月来,个个都是疯了,四处在拿人,捉了一百三十多个,眼下闹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昨个儿在钦天监里,几个监官说了一些话,坐堂的锦衣卫直接就动手拿人了,闹得也很是厉害。如今这些人,一个个都在过审,卑下已经安排了人前去听审,瞧这锦衣卫的意思似乎是不打算轻易罢休。”
王安端起了茶盏,眼眸掠过了一丝冷意,道:“是啊,咱家早瞧出来了,锦衣卫是要办一个大的。”
“督主,咱们是不是要闹出一点动静”
王安摇头道:“不必,眼下不宜轻动,锦衣卫红了眼睛,是因为他们办了这么久,畏首畏脚,宫里呢,早有不满了,所以他们不狗急跳墙就没法儿交差。咱们不同,咱们才刚刚把架子搭起来呢,所以眼下呢,没必要如此,叫人去找点银子就成了,至于官员和读书人,一个都不要拿。这种脏活自然是他们锦衣卫去做。不过厂里这边得盯死了锦衣卫,锦衣卫盯官员和读书人,咱们盯他们,一环扣一环,让这锦衣卫吃点苦头。他们四处抓人,朝野的官员肯定是要反弹的,而咱们盯着锦衣卫,他们又浑身难受,两面都不是人才好。”
“你得明白,咱们和内阁,和六部堂,没什么恩怨,所谓同行是冤家,真正的冤家是这锦衣卫,他们查办谋逆妖言之事,咱们也要查办,他们在金陵遍布耳目,咱们也得遍布耳目,他们在各衙布置坐探,咱们也得布置,还有他们本来就有的收成和油水,咱们要不要分一杯羹哎,锦衣卫吃别人的饭,咱们却得吃他的饭,不如此,这日子怎么过咱家奉钦命办东厂,得有饭吃啊,否则如何让弟兄们效命”
“督主英明。是了,还有一件事,有海路巡检奏报说是在松江口岸发现了诸多大船,浩浩荡荡,朝松江口岸来,他们快马递了消息,眼下却不知是何方人马。”
王安皱起眉头道:“舰船浩浩荡荡不会是眼花了吧为何此前不曾见过奏报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吧”
顿了一下,王安接着道:“是啊,就是蹊跷,除了大食,还有谁即便是如此,这大食的船队从泉州到松江可是一路停靠,沿着海岸而行,所以这一路过了福建,到了浙江,再到南直隶,沿途的州府都会有飞马传报的,海船嘛,未必经得起风浪,当然是沿着陆地行驶,怎么可能凭空出来这还真有点不对劲,这事儿要立即报入宫中去,或许有什么蹊跷也是未必,好教松江口那边及早做好准备。”
“卑下明白了,卑下这就命人用快马,前去打探一二。”
第一更到,求月票,老虎其实还算是个老实人吧,起码无论生病还是有事也坚持从不断更,大家不觉得老实人应该得到支持么
第四百零八章:帝心
对王安来说,这事儿实在透着蹊跷。
莫名其妙的出现了船队,而且在松江附近海域显露出了动静,这船队哪里来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扶桑倭国,理由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只有扶桑的大船才会穿过汪洋直抵宁波松江一带。
这一部海域其实还算平稳,就如地中海一般,几乎没什么大风大浪,所以较适合航行。可是在其他地方,一般的海船是承受不了风暴的,所以这个时代的海路往往都是贴着陆地,沿着陆地航行,即便是大食人来这大明也尽都是如此。
可问题在于,松江那边报的乃是船队,既然是船队,就有蹊跷了,倭人是没有船队的,哪里来的船可假若是船队,就势必是从泉州等地一路沿着陆地巡航,那么就势必会经过大明沿岸的各州各府,只怕还没有到宁波就已有奏报。
对于这件事,王安可不敢怠慢,怎么看这船队都是从天而降,不知是什么来路,他心里不免有点狐疑。
这事儿可大可小,往大里说,说不定就是外寇,往小里说,或许只是虚报。
不管如何,东厂这边要及早的递进去消息。
“哦,这可不是小事,咱家还是得入宫一趟才好。”
王安站起来,起身要走。倒是那掌班却是道:“督主,还有一件事,卑下尚需督主做主。”
王安已没兴致在这儿坐班了,便道:“你但说无妨。”
掌班道:“这几日,下头的人是有点不听管教,毕竟这班子才刚刚搭起来眼下有许多御使上奏,弹劾检举的都有不少咱们东厂的事,督主。这只怕不妙啊,衙门新建就遭受抨击,一旦陛下那边只怕督主不好交代,督主是不是想个法子治一治下头。省得大家给督主添麻烦。督主如今掌着东缉事厂。风口浪尖,何必授人以柄。下头人听话了”
这掌班说的正是最近朝野抨击东厂的事,其实遭受抨击也早在预料之中,一方面本来大家就不喜欢锦衣卫,结果又出了个比锦衣卫还恶劣的东厂。再加上王安一直对下头人惹是生非采取的是漠视态度,使得下头人完全没有顾忌,正好授人以柄,结果可想而知。
谁知王安反而非但不忧,抿嘴一笑,很不在乎地道:“他们要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好了。你呀,糊涂。好歹你也是跟着咱家的人。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陛下设东厂为的是什么说得好听点叫查探谋逆妖言之事,其实嘛,说穿了。就是监察朝野百官人等,咱们是陛下的鞭子,是棍棒,专门用来敲打这些文武官员的,他们越是闹越是骂,岂不正好说咱们东厂虽然是初创,却颇有成效么”
王安顿了一下,继续道:“再有,东厂创建是陛下的心思,而陛下乃是圣明天子,并非昏聩之君,他既然拿定了主意筹建东厂,那么就必定是深思熟虑,东厂刚刚建了起来,大家反对东厂,岂不是让陛下的脸面无光陛下自然有他的主意,东厂起来,要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就得有权威,想要有权威,就不能轻易处置东厂上下人等,不但要包庇,还要纵容。所以那些个奏书弹劾得越厉害,陛下非但不会见怪,反而更加包庇。咱们东厂嘛,不必怕,放心大胆地办事,不立威,何以服众不杀几个人,不让人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怎么显示手段告诉下头,他们还是太轻了,还不够狠,得杀几个人,放点儿血,才当得起东厂二字。这话儿,你传下去,没什么可遮掩的,咱家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怕别人知道。”
说罢,王安脚步匆匆地入宫去了。
谁知这王安其实还是晚了一步,毕竟他的东厂是初创,人员配备不齐,也不足够专业,消息的传递自然远远不及锦衣卫,这些时日,锦衣卫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那船队的消息一到,立即便来了精神,火速上奏。
而此时,朱棣手里拿着这份奏书,已召来了指挥使纪纲和内阁的几个阁员,见王安进来,只是颌首点头。
在御案的一头则是一沓弹劾的奏书,对于这些奏书,王安连想都不必想,便知道是御使们弹劾的。
不过王安并不以为意,陛下的习惯,他是十分清楚的,这些个奏书,凡是放在案头的左侧,说明是打算着紧儿要办,可若是放在右侧,基本上就是打算留中不发,命人存档,也就是不打算理这么一档子事了。而这些弹劾的奏书恰恰是放在右侧,由此可见陛下压根就不想管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不过朱棣真正关心的自是船队的事,他拿着奏书,有节拍地打着御案,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解缙道:“不是郝风楼不是三月之前命他入京么而海防的船厂,也听闻造出了船,按理这个时节也该到了。”
解缙却是摇头,笑吟吟地道:“陛下,微臣特意去询问过大食人,他们对船只最是精通,直接就说了,这支船队绝无可能是从交趾方向来的,若是交趾方向,在泉州便有警讯,这一路过来福州温州宁波等府的海路巡检,怎么可能会没发现有舰船各州各府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反倒直接在松江那儿被人发现踪迹,除非是从天而降。”
朱棣顿时流露出了失望之色,那船队是什么规模,其实也是语焉不详,多半也就是海路巡检衙门那边有什么误报。
解缙又道:“况且微臣以为,这海防船厂要造出船来实在不易,据那些大食人所言,和工部差不多,都说是这造船糜费时日巨多,没有三年之功是成不了的。郝佥事未免心急,当时说什么一年半载,微臣便觉得可疑,哎不过他是少年心性,或许也只是随口一说,就像孩子,砸烂了瓷瓶,少不了就要用几句童言掩饰一番,呵呵”
解缙故意干笑,他的话里头可不是说孩子这么简单,很明显,郝风楼不是孩子,孩子打烂了瓷瓶,等于是说郝风楼毁了船厂,现在旧事重提,再加上那龙江的巨舰就摆在那儿,陛下的心里一直不痛快,此时也算是痛打落水狗了。
朱棣的心情果然不悦了,便懊恼地道:“既是如此,那么必定是松江府那边有误报,传旨下去,让人继续查探即是。”
“如今”朱棣顿了顿,道:“各国的使节都已经到了,既然已经到齐,朕就免不了于奉天殿接见他们,礼部将日期定在后日,那是黄道吉日,内阁这边要打起精神,好生安排,不可出什么岔子。”
一场召对在朱棣的失望之中结束,众人纷纷告退。
唯有王安留下来。朱棣命人上茶,慢悠悠地道:“王安,你来做什么莫非是有事要报”
王安笑呵呵地道:“奴婢也是听了船队的消息,所以才赶紧入宫呈报陛下,只是不曾想还是迟了一步,奴婢该死,办事不利。”说罢拜下请罪。
朱棣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不由笑道:“怪不得你,这东厂刚刚筹建嘛,朕听说你很尽忠用命,这就已经足够了,有了消息,立即入宫奏报,这便是忠,有这份心,将来东厂是可以大用的。话又说回来,东厂的人手确实是少了一些才会如此,过几日,朕会到内帑中拨一笔银子,挪用到东厂,巧妇尚且奈何无米之炊,朕也不会让你空着手办差。”
王安连忙谢过,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其实消息送得早还是迟都不重要,对天子来说,之所以另设东厂,只是因为觉得锦衣卫有点过于自作主张,而王安不同,王安是奴婢,他有消息,第一时间就想到送来,单凭这一点,东厂就比锦衣卫要强。
朱棣喝了口茶,不由幽幽地叹口气,道:“郝风楼怎的还没有消息两个月前上书说是已经启程,这两个月过去,却是音讯全无,各地也不见奏报,这倒是奇了怪了。你要好好查一查,看看到底在哪里落脚,这么一个大活人还能飞天遁地不成”
王安笑吟吟地道:“陛下如此关爱郝佥事,他若是知道,不知要多感激涕零。”
朱棣老脸一拉,道:“朕才不求他感激涕零,只求他不要添乱,现在想起来,这龙江船厂烧了真是可惜,朕一想到大食人的那些船便不禁心里难受得紧,朕倒不是说郝风楼办了坏事,只是觉得他这一莽撞却真是坏事了。大明的脸面也算是丧尽,不说这个,你去吧,好生办差。”
这求月票的能力,还真是越来越不给力了,难道大家都嫌弃老虎了吗老虎得多难过呀
第四百零九章:图穷匕见
紫禁城已是装饰一新,无数穿着簇新衣甲的大汉将军和亲军侍卫出现在了宫城各处,端的是热闹无比。
今日的紫禁城格外的耀眼,教人炫目。大明朝自太祖以降,已是许久不曾这样的庄重肃穆。
一队队的太监结队而行,轻手蹑脚,而文武百官亦是在午门之外久候多时。
各国的使节也都已到了,随着一声炮响,宫门大开,文武官员藩国使节纷纷鱼贯而入。宛如长蛇的队伍一路过金水桥,直抵奉天殿。
而在奉天殿外,到处是带刀的锦衣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奉天殿内,朱棣冕服正冠,久候多时,大红的冕服使他格外的醒目,众臣入殿,三呼万岁,于是纷纷拜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微笑道:“众卿平身,不必多礼。”
于是有太监出来,扯着嗓子:“宣各国使节觐见。”
“宣各国使节觐见”
“宣”
一个个声音犹如接力棒一般,传递下去。随后,四十三国使节一齐入殿。
太监扯着嗓子:“各国使节行礼。”
使节们大多都规矩,纷纷拜倒在地道:“下臣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突然所有人傻眼了。
三跪九叩的大礼,按理来说,太监应当吼一句礼成,可问题在于,这太监瞪大了眼睛,不知如何是好。
文武百官们也一时诧异,原本肃穆而立,随即便开始哗然起来,大家纷纷议论。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即便是朱棣,那一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此时也拉了下来,虎躯微动。
在所有人的诧异之中,大食使节胡禄居然没有行大礼。而是躬身抱手。口里虽然也称下沉叩见大明皇帝陛下,却没有跪下。
不肯下跪
不少人的脸蜡黄起来。其中脸色最坏的就是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可一点都不傻,这大食使节是他负责迎接的,而且为了表示自己代表父皇优待使节,可不只是一次前去鸿胪寺慰问。大臣们自然也很聪明,纷纷上奏,说是太子殿下如何如何优待使节,巴不得将太子殿下捧得高高的,显示出太子知悉父皇心意,为尽孝道,所以才三天两头往那鸿胪寺跑。
如果说万国来朝是朱棣的脸面。而这款待使节,则是朱高炽的政绩。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在这本以为不会出错的节骨眼,居然还是出错了。
而且出了大错。
胡禄凛然站着。鹤立鸡群,虽然态度甚是恭敬,可就是没有屈膝跪下。
这也难怪满殿哗然,所有人各怀心事的低声议论了。
这个大礼是本就盘算好了的,为此,鸿胪寺会同礼物还专门派出了官员,告知了各国使节行礼的步骤,可谓尽心尽力,就怕有的使节不知规矩,闹出什么笑话。
只是这不就成了笑话了吗君臣们期盼了这么久,费时费力,望眼欲穿,结果等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
虽然这只是形式,可是某种意义来说,形式才最是重要,这表示的是各国对大明的臣服,表示各国对大明的感恩戴德,代表了大明的威严,代表了天子的尊贵。
结果搞砸了。
那唱礼的太监,眼眸飘忽,四处顾盼,显然已经慌了,不知接下来该怎么进行下去,倒是这时候,急红了眼的朱高炽吃不消了,此时他不可能装傻,更何况汉王朱高煦此时正笑吟吟的朝自己看来,不必说,人家在等着自己的笑话。
朱高炽彻底慌了手脚,于是站出班来,不由喝道:“大食使节为何不拜为何轻慢天子”
胡禄显得气定神闲,笑吟吟地道:“大明天子陛下,太子殿下,臣下不拜,自有臣下的道理。”
这一下子,大家更是目瞪口呆,道理在这里,可是谁跟你讲道理来着,大家叫你来,为的就是等着你屈服,你倒是好,跑来这金殿之上来讲道理了。
只是人家非要讲道理,这又是礼仪之邦的朝堂,虽然君臣上下,颇有愤慨,朱棣却反而笑了,他当然清楚,今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记载史册,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大发雷霆。
朱棣淡淡地道:“哦,朕倒是想听一听,你但说无妨。”
他没有用卿,而是用你,显然已是彻底对这大食人生出厌恶,本来那大船就让朱棣有些不舒服,再加上大船引来的风波和流言让朱棣更有点愤怒,之后更是联合各国使节联合上奏,竟是干涉大明对市舶司的管理,这里头的牵涉的乃是大明的海禁国策。
朱棣本是对这大食使节寄以厚望,谁知得到的却是这个结果。朱棣此时却是笑了,气急反笑。
胡禄正色道:“大食与天朝其实早有牵连,早在大唐的时候,我大食先知mu罕mo德便用经书鼓励他的门徒说:“为了追求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去。”所以从自唐高宗永徽二年,大食便遣使和大唐通好,在此后的百年之间,共计来使达三十九次之多。那时候,不只是相互遣使,即便是大明与大食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也非常繁荣。我大食商贾大批来到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等地不少人在天朝定居落户,娶妻生子,关系之紧密,可谓一段佳话。”
胡禄慢悠悠地继续道:“而在交好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典故,我大食的使节来朝,觐见唐皇,却是不肯行中原礼,唐皇震怒,便问,尔既番邦,为何不拜。我大食使节答曰:大食国与他国不同,大食风俗只拜先知,而不拜君王,是以虽中土天子泽被四方乃王中之王,亦不敢拜。唐皇闻之,非但不怒,反而道,既是如此,便特许卿家如此。至此下诏,凡有大食商队使节觐见均可不拜。我大食感慕唐皇恩德,于是至今铭记于心。”
“今日下臣不拜并非无礼,实乃风俗使然,不敢违逆先知教诲,还请陛下恕罪。”
这一番话出来实在教人目瞪口呆。这连唐皇都搬了出来,分明是打大明的脸啊。
话又说回来,这种事是真是假,谁也不知,毕竟这些对天朝来说毕竟是小事,未必就记录在史册之中,而大食人或许记住了。当时大唐也确实是广纳百川,较为开明,料来这等事,就算失真,也绝不是全然作伪。
可问题在于,这里是大明永乐朝,永乐皇帝请大家来,就是要你们长脸的,结果你把大唐搬了出来,盛赞大唐的开明,假若此时即便是朱棣也跟着开明一番,人家也不会念你好,只会称颂大唐。可若是不准,此人又不肯跪,又当如何
而这胡禄此时脸色平静如水,显然是有备而来,其实在此之前就有礼部官员来教授他礼仪,他也照例学了,既然不肯拜,之前就该打个招呼,好教朝廷有个准备,可是胡禄没有打招呼,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压根就是要给朝廷一个难堪。
胡禄的心情是很好理解的,他在泉州居住过一些时日,其实算是半个汉人,对大明的风土人情可谓熟稔无比。这样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大明朝廷打的算盘他心里更清楚,大明最要的就是脸面,即便自己再无礼,按这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的风俗,料来自己不会有杀身之祸,而只因为自己不拜就招致大明的驱逐,这显然可能性也不高。
他琢磨透了这些君臣的心理,他们要脸,要脸的人断然不会因为自己不拜就恼羞成怒,将自己赶走这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人都要笑话朝廷没有气度,至于各个藩国也免不了对大明宣扬的所谓恩泽四方产生怀疑了。
既然不能杀又不能赶,可是他又不肯就范,坚持不拜,那能如何
大明朝廷为了今日不知做了多少准备,可谓煞费苦心,这里头关系到的,甚至是当今天子合法性的问题,万国来朝,这是何等的脸面,拿着这个脸面出去,千秋史笔,少不了要颂称一下永乐天子的文治武功。
于是问题出来了,大明朝廷会如何解决呢
其实胡禄已经给了君臣们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想当年的时候,大唐广纳百川,与大食的商贸往来也十分发达,而他胡禄此前又上书,要求放松对大食商贾的管制,只是宫中对此奏书留中不发,不肯批拟而已,若是这个时候,这些君臣谁肯给一个承诺,给予大食商贾优待,那么跪一跪,给这些君臣的面子倒也无妨。
这才是胡禄真正目的,进贡所带来的赏赐并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想要的是一张长期饭票,给了这张饭票,你才有面子,如若不然,大家都别想有台阶可下。
第一章送到,大家觉得接下来会怎样
第四百一十章:郝风楼进京
胁迫
赤裸裸的胁迫。
许多人已经闻到了这么一丝意味,大家不再低声议论了,脸色凝重,眼观鼻鼻观心,坐老僧磐涅状。
偏偏明知对方如此,可笑的是,所谓的天朝上国,竟是一点反制手段都没有。
这个胡禄,何其圆滑,早已抓住了朝廷的弱点,此前上书,朝廷不肯答应,而如今,却是一副你不答应,便让你成为笑柄的态度。
朱棣的身躯在颤抖。
很明显的颤抖,以至于御案都咯咯响起。
他虎目微眯,却是没有开口,似乎是在权衡什么。
朱棣是绝对想要杀人的,这些大食人,胆大包天,讨价还价到了他的头上,太岁头上动土,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可是
可是这么多年的心血,这么多的苦功,甚至包括了南征安南,这么多的人力,现在难道全部荒废么
荒废绝不可能
必须克制,不能成为笑话
朱棣的手抠着御案,天人交战,那嘴角时而露出冷酷,可是眼眸中,却又有几分无奈。
做了天子,就开始束手束脚,再不似从前了。
莫非天降大任,便要用此来磨砺心志么
可是这群大食的畜生,竟敢讹诈到的朕的头上,朕岂可让他们如愿
天子不发一言,群臣个个缄默。胡禄继续道:“大食除了zhen主,最崇先知,因此日夜祷告,拜祭zhen主,至于先知。亦可行跪礼。当年大食商贾,曾感慕唐皇恩德,虽唐皇已下敕可以不必祭拜,却也有一些心中存着感激的大食人。亦会入乡随俗”
这话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你若是有恩德,他们才拜你。你若是没有恩德,那么就不必拜了。
殿中除了胡禄之外,并没有一丁点声音,显然。有的人怒不可遏,一时说不出话来,也有人索性做了缩头乌龟,压根不好做这出头之鸟。
胡禄却是得意洋洋,他清楚,这些人入套了,自己谋划了这么久的计划。已经乱了朝廷的阵脚,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引诱他们屈辱的答应自己的条件了。
想到一旦得了朝廷名正言顺的认可,胡禄心中便是火热。他可一点都不蠢,即便是朝廷对大食再有成见,以汉人的心思,纵是恨得咬牙切齿,却依旧还会乖乖的履行承诺,毕竟和朝廷的脸面和信誉比较,这点子仇恨,实在不值一提。
所以只要大明皇帝点了头,那么自己绝对是发财了,其实何止是发财,市舶司流入的商品,大食人不必缴纳税赋,而其他人却需要缴纳大笔的银子,大食人运来的货物,价格就会比别人更低,那么整个大明的对外贸易,就彻底被他掌控,他说东是东,说西是西,价格几何就价格几何,谁能来这大明做买卖就能来做买卖,如若不能,那么就永远别想踏足东方一步。
垄断垄断了之后,就是如山的银子,所有的大食商贾,都会成为胡禄的爪牙和鹰犬,他将成为海上之王,靠着这堆积如山的金银,纵横四海。
胡禄当然是在赌,只是他手里抓着的是一手好牌,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在这沉默的殿中,有一个人的心思十分复杂。
那便是太子朱高炽,朱高炽看着金殿之上纹丝不动的父皇,已经心知大事不妙了。
这事儿,他牵涉太深了。大食人虽然不是他请来的,可是父皇曾询问过自己,而自己立即回答:“大食人愿意入贡,可喜可贺,父皇声名远播,各国倾慕,这也是理所当然,儿臣哪里敢说什么,只是为之欢欣鼓舞罢了。”
或许是这番父子奏对,让父皇很是满意,所以接下来,朱高炽才委托重任,被任命去迎接大食商贾。
可是不曾想到的是,这大食人如此大胆。
朱高炽牵连的已经够多,虽然知道自己是无辜,甚至于父皇也知道自己是无辜,可是一旦受了气,会怎么样
大食人摸了老虎屁股,这老虎震怒,就免不了要牵累无辜,纵是父皇的儿子,可是这伴君如伴虎五个字,朱高炽依旧铭记在心,他心里明白,自己今日,要完了。
想到这里,只能补救,朱高炽红着眼睛,正色道:“你的意思,莫非是唐皇有恩德,而我父皇,于你们大食没有恩德么”
胡禄微微一笑,面对这个太子,并不觉得心虚,其实必须承认,这里的君臣,无论是哪一个人,都比他要深沉的多,无论哪一个人的手段,都绝不在他之下。
可问题就在于,他胡禄是突然发难,根本就没有给君臣们准备的时间,时间仓促,纵是神仙也难以化解。更何况他抓住了人家的七寸,自然气定神闲,淡淡回答道:“太子殿下,大明天子,当然也是有恩泽,可是和先知相比”
“胡说”朱高炽生怕他继续再胡说下去,这可不是好玩的,朱高炽道:“你你可知道,我大明幅员十兆,带甲数百万,而我的父皇,乃是天子,受命于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区区一个大食,也敢造次,难道不怕上国震怒么,国破家亡,血流漂杵,宗庙不存么”
朱高炽显然已经有点狗急跳墙了,说话都有些不太利索。
他越是恼羞成怒,越是出口威胁,在胡禄眼里,就越是虚张声势,不足为患,胡禄笑吟吟的道:“我大食虽然国弱,可是相距大明却有万里水路,况且大食舰船如沙,诸位也是亲见,若有来犯之敌,必能歼敌于海外,我等是慕名而来,可是太子殿下左一口刀兵,右一口震怒,莫非是要威胁下国么”
朱高炽这一次确实是蠢了一些,居然说出了如此不合时宜的话。
只是即便是赤裸裸的威胁,令人可笑的是,人家压根
公子风流第107部分阅读
-
公子风流第107部分阅读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