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26章 老朱“请”刘伯温

      “陆文轩,咱觉得太子说的有些道理,不过你回了苏州,移民的事还要继续,不可懈怠。”老朱吩咐好三位知府,对杨慎道:“扬州你治理有功,咱也知道你是好官,扬州是在战火骸骨上建的,你有功。”
    待三人退下,朱标看老朱并没有要召见刘伯温的意思,就提示他道:“父皇,刘伯温还在侧殿等后您召见。”
    “咱知道。”朱元璋翻了翻手边的书,抬眼看了外面:“让他就多等等。你也回去歇着吧,把迁民之事好好的在大明周报多宣传。”
    老朱这几天心情不好,可能是他的更年期到了,朱标随后也转身离开。
    看着儿子身影消失在拐角,老朱扔下书,起身去了刘伯温所在的那个偏殿,让他等天子,这就是一种荣耀。
    “等了很久?”老朱进来也没有太多寒暄,顺口问道。
    “不久,不久。”刘伯温上前几步道:“臣叩见陛下。”
    “起来吧。”老朱接过刘伯温关于国士院的奏疏,翻了几页抬头说道:“你倒是清闲,除了御史这个位子,院士也当的很高兴啊?你看咱多忙,也帮咱分担分担。”
    刘伯温知道老朱说的反话,抬头看着他:“陛下这些日子为了迁民之事,一定费心很多。”
    “知道咱辛苦就好,伯温啊,这几日好好帮咱说说迁民的事,咱还是觉得你有主意。”
    刘伯温知道老朱的意思,是想让他帮忙解决迁民的事,摇摇头说道:“陛下又在跟臣说笑,太子殿下的方法虽然还需补充,但已经足够打动百姓的心。”
    “哈哈,你倒是消息灵,于一告诉你的吧。”老朱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国士院你虽担职,可御史那块你也得操心。咱是相信你的才华的。
    这人啊,清闲下来总是会想很多事的,跟咱说说话,李相他们一群人在中书省谈论天地,咱这成孤家寡人了。”
    “陛下这是忙于政事,臣这些日子观看天象,吉兆。今年的雨水都十分的适宜,民生恢复也是很快的事情。”
    “如今四川云南还未收复,农事和织造局盐务那些都是大事,咱迁民的事,太子当初还反对,现在他也不知道给咱出主意辅助迁民,你倒好,咱还得亲自请你。”老朱坐在上位,看着刘伯温。
    “伯温呐,你觉得李相如何?”
    “嗯?”刘伯温缓缓抬起头,茫茫的望着老朱道:“臣忙于政事,对李相的事不是很清楚,平日里下了朝,就是寒暄几句。”
    “嗯。”老朱点头,十分满意刘伯温并没有骗他:“这些日子你就在咱这里,随叫随到,把大明周报上关于迁民的事情加以宣扬。对于国士院你有何看法,咱听说朝中有人反对,该不该惩戒。”
    “臣认为不该。”刘伯温顿一顿后,俯首道:“文臣尚文,对于国士院那群科技官入朝,自然是大姑娘上了花轿,头一回。”
    老朱心说,这家伙还在这里和起泥来,两头不得罪。
    谁知刘伯温又道:“但臣以为国士为臣这件事上,就像是绿藤上的瓜果,等熟了就拿来用,用着用着就习惯了,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听他这意思,老朱明白了。
    刘伯温又道:“还记得陛下实行过禁海,后来太子殿下认为不该禁止,海外残余强盗都可惨败,如今大明水军已经成了。
    听说那些将士每日都在辛苦练习,当初许多大臣反对,不过如今看来,甚好。
    国士院入朝做官,因为是朝廷开国第一例,自然如此,只要陛下坚持下去,这事终究会瓜熟蒂落,成为常事,其他人的阻拦也会随被百姓和文武百官视为同僚。”
    “咱呢。只是禁止金子,银子和铜钱,火药兵器这些不能出海,茶叶丝绸,瓷器等都是可以卖给周边各个小国。
    咱知道你是有才之士,所以就好好的帮大明百姓谋事。国士院那里让高启担任。”
    刘伯温是聪明人,听到老朱说这么多有的没的,无非就是让他过来一起干活。
    对于李善长,刘伯温不想去制衡他,因为李善长就是个狐狸,挨得进了,惹一身狐气。
    但看老朱这意思,是今儿把他给“请”来了,听到老朱的话,刘伯温只好点头。
    大明周报上很快就将迁民要求和奖励写了上去,另外那些没有土地和稳定收入的,必须迁移。
    这消息最早传在南京城,苏州各府还需要一两天才能到。
    朱标站在国士院中,看着高启道:“刘中丞这是被父皇拉着干活去了,国士院你好好的管理。
    如今玄武湖附近有织造局,京城东有马市,京城西有茶市,可北方除了山西盐池矿山,其他的地方都处于才恢复,孤很心急。给那群科技官的五天时间快到了,孤要你到时安排好。”
    高启笑道:“这刘先生不在,有些事我……”
    “要不孤去母后那里,把周清茹借来一用,让你们见见?只可惜国士院事情还一大堆,等完事再说。”
    高启等了周清茹多年,听到朱标这么说,立刻笃定道:“事情很快可以处理,微臣这就去办。”
    “甚好,甚好。”朱标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高启,说道。
    回到东宫,三宝手里拿着看过的信道:“爷,船厂来信,这是这个月制造海船用的账。只是这银子用的也太快了。”
    “三宝,不要心疼银子,海船不比江河的船,都需要精心的去打造出来,经得起大风大浪,银两用的快也是常事。”
    “回禀太子殿下,可如今造了十艘,已经耗费几十万两,他们也提议先造河船。”三宝道。
    朱标撇撇嘴道:“不必担心,到时出了海,孤必然让海外诸国对我大明王朝羡慕,到时指定地方把丝绸茶叶,瓷器等卖给诸国,倒时出现万国来朝,造吧,银钱不够就去户部支领。”
    “是,都听太子爷的。”三宝把账簿交给玉儿她们收好:“国士院的农官何青已经把关于北方农事的问题整理出来,写了奏疏。”
    “好,让他去把奏疏呈给父皇便是。”
    “是,殿下。”
    随后,三宝手脚麻利的去找何青,把朱标交给的事记下,把话带到了何青他们暂住的詹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