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百零九章 猜想(上)

      剧烈的爆炸声后,这名励志报效君王的楚国年轻一代的军官当场被炸死,或者说是被震死。
    距离他稍远一些的几个人被震得完全失去了意识,愣愣地站在那里,稍微一动就会失去平衡,已然是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这种矿用的炸药野战用起来效果很差,几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是用于攻城却是上上之选。
    不论是墨家那些矿工工兵们最擅长的挖洞埋炸药,还是这种在内线边缘作战用抛石机抛射,效果都极佳。
    几十台抛石机扔了大约十余组,停歇之后,上面残余的楚军很明智地按照泗上的规矩,举起了白旗。
    一人无伤占据了这个堡垒之后,适留下了两个连队的人驻守,剩余的人直扑下一个。
    …………
    寝城。
    楚国大司马不久前已经知道了宋公在桑林社祭祀后退位的消息,也知道楚王被俘之后墨家报纸上的种种言论。
    适领军亲出阳夏的消息,也没有让他太过震惊。
    阳夏附近的堡垒,可以拖延一下墨家的进攻步伐,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他明白自己在这里的意义,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威胁。
    自己手里这四万兵,根本不能够和解悬军野战,因为如果按照这四万便是军队的标准,泗上可以拉出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军队,根本没有意义。
    这四万兵卒中,有三万只是使用戈矛临时征召起来的封地农兵。
    之所以兵出寝城,是他对于宋国中立还有幻想。
    寝城向北是陈,向东是墨家控制的符离塞,东南是下蔡和寿春。
    在这里驻扎一军,在假使宋国中立的前提下,是可以威胁到墨家的江淮地区的,使得墨家必须在这里驻扎部分军队,以求后勤线不被掐断。
    可是宋公退位、适带兵出阳夏的消息传来后,他所在的寝城就极为危险。
    邾城一战后,六指分出两个多将近三个师的兵力直扑申息,拿下了阵斩申公之后空虚的信阳一代。
    如果适再攻下阳夏,那么楚国大司马这些兵力就只能选择后退,因为再不退就要被包围了。
    而且退却的路线有且只能有一条,向东北撤往陈地,支援阳夏等待援兵,或者从陈地退到许地,背靠魏韩,集结封君之兵进行防御。
    好在他对阳夏的防御很有信心,撤退的时间应该还充足。
    然而就在他准备仔细部署退却路线的时候,有士面色惊慌地跑进来道:“鞔之适围堡垒,一攻而下,一人不伤!”
    楚国大司马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好半天才缓过神来问道:“这……这怎么可能?便是上次六指攻砀山,尚且围攻数日……”
    阳夏附近的堡垒吸取了砀山围城战的教训,很多地方得以改进,他根本不相信有人能够一人不伤的情况下攻下。
    即便这些年来,墨家在民众一心和技术进步的支持下,闯下了善攻城、善守城、野战兵力相近无人可胜的名头,但终究那些名头还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阳夏附近的堡垒一攻而下一人不伤,这让楚国大司马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差距如此之大,那还打什么?那还凭什么打?
    待平静下来稳住情绪问清楚了具体情况后,身边将校谋士纷纷道:“宜速退!”
    大司马道:“退是必要退的,只是鞔之适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想弄清楚或者猜出来适的目的。
    有谋士道:“阳夏北接大梁、南接陈地、西入许与鲁山。鞔之适气势汹汹而来,莫不是想要攻下许地,隔断我等?”
    这话立刻引来了楚国大司马的警觉。
    如果真的是这个目的,那么就太可怕了。
    许曾属郑,墨家在那里活动猖獗,一旦攻下了许,那么墨家便可经许攻叶、鲁山。
    从而将楚国残余的封君力量们彻底围住。
    西边南阳有墨家的驻楚军团不可以走、东边是墨家本营,楚国这些封君们其实只有一条向北背靠魏韩的路。
    这些封君们还在坚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放弃封地退入魏韩,那么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楚王没了,只要复国,将来还可以再立一个;封君坚持,楚便存在,诸侯出兵,那楚国便可复国。
    楚国封君们还有一定的力量,只要撑到诸侯出兵就行。
    可若是适的目的真的是攻下阳夏之后直扑许,切断楚国封君北逃的路,那这一切谋划便都毫无意义。
    诸侯何时出兵?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阳夏距离许地百三十里,以墨家的行军速度,攻下阳夏最多五日就可以兵临许地。
    本来以为当年逢池会后阳夏等地花费众多人力物力可以阻挡墨家西进中原的路,哪曾想那些激起过民变和起义的堡垒,居然连一次进攻都没撑住就被攻下了。
    阳夏又是大城,而越是这种大城,反而越好攻,因为不可能把整个城邑都修城那种棱角的防御体系,再说阳夏的铜炮数量虽然相对而言不少,可怎么比得上墨家那边?
    当初的中原盟约的目的,只是希望阳夏和周边四堡能够拖住墨家主力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为魏、韩、楚联合出兵争取时间。
    但现在看来,修筑阳夏要塞群的意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有谋士道:“云,天下九塞,最险者,无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九塞之三于楚。然墨家已得大别桐柏、申息之地。冥厄已无意义。”
    “荆阮者,墨家已得丹阳,饮马汉水,荆阮之地尽归于墨。”
    “唯有方城、象禾,尚未落入墨家之手。”
    “六指大军远征疲惫,又要防备秦、韩之兵。秦人兵出商洛,也是为了防备墨家,纵有占土之心,却也可以逼得六指东进夺方城。”
    “鞔之适亲帅大军,莫不是要夺取方城?”
    谋士这样一说,楚国大司马越发觉得有理。
    这天下九塞之说,早已有之,九塞之三都在楚国。
    现在三之其二都被墨家所得,不是这些要塞不够坚固,而是楚国哪里会想到墨家竟然沿着长江推进到鄂邑而入江汉?
    如今还剩下方城的象禾关这个极为坚固的要塞,而且这个要塞是楚长城的一部分,正是为了防备中原诸侯进入楚国南阳地区的。
    象禾要塞依山而建,还有一条“夏路”连接后方,是楚国最早修路的地方。
    从象禾到鲁关,依着伏牛山,楚国的一连串的要塞群存在的目的,确实防北不防南。
    很显然现在墨家已经和诸侯不可能调和了,那么墨家很可能在诸侯出兵之前夺取象禾要塞群。
    六指的驻楚军团还需要分散一部分留守后方,还要在江汉地区驻扎,还要组织荆阮要塞的修筑防御,防止秦国从商洛方向出兵。
    占据宛城之后,楚国的一众封君已经是紧张不堪。那里又是楚国之前对抗中原的前线,封君们的力量还可以守御,六指那边也无力彻底肃清整个方城、象禾乃至鲁阳地区的楚军。
    按照谋士这么一说,当真是大有可能。
    攻取阳夏,进军许,夺隐阳,经隐阳、召陵、许而攻鲁阳,从而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到时候南阳地区的解悬军只需要一支精兵就可以从后面破袭象禾方城,从而关门打狗,将楚国封君们困于魏韩之南。
    而且在楚大司马看来,六指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驻楚军团在秦军出兵商洛之后,已经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这就导致墨家对于北方诸侯的防御留出了一个漏洞。
    自古以来,各国伐楚,除了当年吴国那次外,基本上都要经方城、鲁阳一线,毕竟楚国最大的敌人是三晋,交战次数也最多。
    如果楚国的长城防线和象禾要塞区没有被墨家攻取,北方诸侯出兵就可以直扑南阳,从而和秦军形成夹击的局面。
    南阳盆地一马平川,墨家虽然善于野战,但是兵力明显不足,远不如依据原本就有的楚国长城防线抵御。
    如果能够增兵三万,攻取象禾方城,在那里组织防御,墨家就可以节省很多的兵力。
    首先,宛城虽然地处平原,但是墨家善于守城。
    假定墨家扼守象禾至鲁阳、荆阮至丹阳两处依山傍河的防御体系防备诸侯联军,那么诸侯联军实质上是难以攻破的。
    秦国不可能出兵至伊洛一线配合魏韩,万一墨家从商洛攻蓝田威胁秦国腹心怎么办?
    魏韩军想要击溃墨家帮着楚国尽复江汉,集结大军也只能走鲁阳至象禾一线,别处并无意义。
    在宛城被墨家控制之后,以墨家的守城能力,楚国大司马心里很清楚,偌大的宛城那里又是当初墨家在楚国“帮助”修建冶铁作坊的地方,那里渗透颇深,又岂是那么容易被反攻下的?
    到时候秦军难破丹阳、魏韩难过鲁阳,则墨家纵然不能各个击破,却也足以拖到各国退兵,到时候楚国复国也就彻底没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