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变数

      隐阳之战后七日。
    墨楚联军破许,许之守军望风而逃,墨楚联军陈兵洧水,以偏师强度,直扑鄢陵。
    于此时,军中却来使者。
    密室之中,楚大司马听到了使者传达的消息。
    “王上言,陈兵于许,不得进军,修缮城邑,坐待和谈。”
    “墨家若求战,不许,亦不得使之单独出战,以免魏韩反扑。若其单独出战,断绝粮草,逼其退兵。”
    …………
    墨家单独驻扎的营寨内,亦得命令。
    “中央有令,急切求战,以救郑惩不义之号求战,要求楚人进军北上新郑。若其不从,只是呐喊。若楚人让我们单独出战,则以无步卒掩护为名不出,必求楚人一起行动。”
    “全军戒备,做好撤退之准备。若楚人翻脸,则违背非攻同盟之约,可以直接入宋;若不翻脸只是龃龉,一旦命令下达,即刻经阳夏沿沙水南撤。”
    …………
    与此同时,楚之鲁阳、汾陉、阳夏、榆关、林;魏韩之城父、襄城、长社、雍丘、襄陵、大梁等地。
    皆得类似的命令:集结整军,不得出战,各自据守,以作威慑。
    …………
    商丘,适背着手在室内踱步,面带微笑。
    隐阳之战,墨楚联军获胜,兵锋直抵新郑。
    成阳之战,六指威慑魏军,连破成阳廪丘,卫人不敢让魏之溃军入城,约战魏人于马陵之北决战,魏人不应。
    形势大好。
    适背着手转了几圈,放声大笑。
    这一战,他没指望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楚国不可能继续作战了,肯定要选择和谈,因为在打下去墨家就要不出什么力坐山观虎斗成为霸主了。
    魏楚都不傻。
    这一战对墨家而言,至关重要。
    这是适坐稳了巨子之位后最关键的一战:这一战之后,泗上的非攻立国派、对诸侯还怀有幻想的派系,将会彻底失声,彻底成为泗上政局的配角。
    即将到来的墨家的新一轮代表大会上,非攻派和幻想弭兵和约派将会迎来适的最后一击。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这八个字,终于不再是单单的口号,还是贵族君侯们啪啪的打脸之后的觉醒。
    适掌控着局面,给了幻想派最后的机会,实则挖了一个深坑:出兵干涉郑国了,楚国也合作了,楚国会选择放出一个实行泗上政策的郑国吗?魏楚韩会承认郑国民众的诉求吗?
    没试过,怎么知道?
    靠讲道理,有时候讲不清楚,既然如此,那就让贵族们用事实和那些心存幻想的派别讲讲道理。
    之前适故意提出了幻想派们最想要的结果:缔结盟约,诸夏国联取代周天子,各国弭兵,非攻不战,变革制度,不流血不战争。
    这是以退为进,因为他很清楚,这个东西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是,不能实现的东西,听起来总是美好的,很能蛊惑人。
    不只是墨家内部有些派别,乃至于天下士人中的一部分,都觉得适成为巨子之后,墨家有些悖离了墨子之义,好战、斗争、不妥协、不退一步种种种种。
    这对于墨家而言,算不得大事,但是在宣传上难免有些被动。
    现在经过这一系列的事,墨家重新掌握了主动权。
    非攻、弭兵、国联、以非攻和邦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为基础的国际法、民意变革、王侯贵族与墨家各退一步……
    一切都在开战之初的宣传之中。
    太美好了,似乎是这样的。
    然而越美好、就越容易碎。
    适要让那些摇摆派、觉得各退一步妥协一下便天下太平的人亲眼看到:不是墨家过于激进,是贵族王侯太过混蛋,二十年前第三次弭兵会无疾而终,二十年后弭兵会也一样会无疾而终。
    不是墨家想打仗,不是墨家想诛不义以利天下,是诸侯贵族不给机会。
    你看,弭兵国联,一切商量着来好不好?各国放开关税统一税率,同文同轨,墨家的便宜的手工业品利于天下好不好?天下尚贤,有才者则上无才者则下,好不好?
    都很好。
    墨家巴不得如此,可贵族王公不答应啊,那便须怪不得墨家。
    他踱步许久,终于沉稳下心情,给墨家的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信。
    信上就三个意见。
    成阳廪丘可以还给魏国作为诚意的象征,但是如果魏楚韩不能够达成墨家底线的要求,则要做好迁民的准备,将魏国数城的民众自愿跟随墨家的全部迁走。
    要求魏楚韩履行非攻之义,退出郑国,答应新郑民众的合理要求,将契约之土地分与民众。
    要求魏楚韩各国裁军,在答允裁军、退出郑国的前提下,召开第三次弭兵会盟。
    其关键,就是要求楚国继续进军,直扑新郑,赶走魏韩,使得郑国彻底中立,民众推选新君、制定新法、分配土地,各国不得驻军。
    以及……魏韩君主告知天下,以示道歉,表达对侵郑这一不义之战的忏悔。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当然是听起来很美好的。
    所以,要大肆宣传墨家的议和提议、大肆宣扬墨家为天下和平作出的努力、对魏楚韩以维护中原和平为名义的会盟加以赞赏并且主动要求墨家也参与会盟,将魏楚韩防墨的会盟搞成墨家主导的弭兵会。
    墨家是无所谓的,所有墨家提出的条件,墨家都能答应:就比如放开关卡之税、允许自由开矿、允许民众于诸夏自由迁徙、变革土地制度种种,墨家都能答应,甚至很多都已经再做了。
    可是王公贵族敢答应吗?
    墨家不是靠土地税的,墨家大不了摇身一变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有资本有技术有相对各国更强的工商业,各国敢放开土地农夫束缚和开矿权以及关卡税,墨家可以搞得诸侯不宁。
    贵族有什么?
    不束缚农夫的土地制度,还有贵族吗?有善良的贵族,却绝没有放弃土地束缚和封建义务的贵族阶层……因为如果放弃,那就不再是贵族阶层了。
    这一战之后,墨家的战略意图已经达成。
    魏国被削弱,宋国成为墨家附庸,郑国被瓜分魏韩之间矛盾增加,诱使楚国相信墨家的战略是向北,迁徙民众补足淮北地区,迫使各国修筑堡垒扩张军备……
    占据天下大义,堵住那些质疑的心怀幻想觉得各退一步天下太平的嘴,只是顺道为之,当然也很重要。
    对于这一次隐阳之战的结果,适很放心会按照他计划的来。
    因为有双重保险。
    就算楚国决定放出郑国作为缓冲,还有一层郑国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的保险,有泗上诸侯“珠玉”在前,全面变革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楚王不会不知道,他绝不对答应郑国“墨化”。
    所以楚国不得不背这个“背信弃义、名为非攻实则求利”的大黑锅。
    当然如果楚国为了防备墨家,而选择和魏韩和谈瓜分郑国,那么这个大黑锅就得魏楚韩三国一起背。
    而实际上背后逼出来整个乱局的墨家,将是大争乱世之下最“纯洁无辜”的那朵白莲花……被王公贵族背叛,为了非攻大义而被人当枪使,无奈之下悲愤退兵再也不相信王公贵族的无辜纯洁。
    对墨家而言,郑国现在那是连鸡肋都算不上的地方,扔了就扔了,得到也守不住,不如换个天下民心。
    至于说等到墨家席卷楚地、猛攻各国以至于各国风雨飘摇,再拿出今天这番弭兵非攻的话的时候……时势易也,墨家上下当然不可能再有想着答应的人。
    提笔落下最后一个字,适轻轻敲击着桌子,考虑着最大的变数。
    最大的变数,不是秦国,而是赵国。
    隐阳一战,宣告了魏国已经是外强中干,更宣告着魏国中原地区的野战机动力量的丧失,河西武卒必定要移师部分到中原。
    新郑围城战,更会让秦国紧张:如果今后天下的攻城战如此艰难,如果魏国为了防备墨家向北突袭开始修筑堡垒城邑,那么秦国必然要考虑在魏国的西河防御完成之前进攻。
    再加上吴起胜绰等人的年纪,秦太子的出生……种种这些问题,都可能让秦国在数年之内进攻西河。
    秦攻河西之时,就是墨家入楚之机。
    秦攻西河,则魏韩无力攻泗上。
    泗上菏水济水防线基本完成,可以有更多的兵力攻楚。
    五岭的运河基本开凿完成。
    秦攻西河则无力攻汉中,汉中南郑之军可以顺流而下,偷袭襄阳。
    楚王的年纪也到了,只要他一死,楚国必乱。
    魏韩无力插手、秦人不会插手、齐国插手也难有威胁,当真是千载难逢之机。
    但是,秦国距离泗上太远,真等到出事的时候,有心无力兵抵中原,反倒是这几年一直沉默的赵国,不能不考虑。
    赵国的态度。
    是趁魏乱要魏命,和秦合作共分魏国?还是唇亡齿寒放弃自身利益助魏防秦?
    现在还很难说,这也将是今后几年墨家外交的重点。
    对墨家而言,赵国怎么选择其实都差不多,高柳地区本就是可以为了最终胜利的弃子。
    但对楚国而言则不一样。
    墨家需要战略欺骗,要继续让楚国以为墨家的战略方向是北边。
    赵魏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赵继承权之战后,很难再真心为盟。
    历史上几年后赵国搞过一次魏国,正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魏国参与过赵国继承权之争,历史上魏击死的那一年赵韩也参与了魏国继承权之争。
    韩国是保守一些,希望将魏国一分为二,作为缓冲,因为韩国确信打不过赵国;而赵国则希望直接废掉魏惠王,立新君,割土地,做附庸,蚕食魏国。
    现在的情况更为复杂。
    赵国的战略方向出问题了。
    如果三晋同盟达成,赵国不能南下,都城始终在魏国的威胁之下,用兵方向只能是四处。
    夺高柳云中,意味着和墨家彻底决裂,魏国得吓死,因为泗上可能无法支援云中但却可以拿魏国当人质:赵国和墨家泗上的确隔着魏国,三晋同盟的存在,赵国攻墨,墨家肯定要啃魏,魏国不会同意,那么三晋同盟等同于瓦解,赵国不敢单独攻墨家。
    攻中山,这是墨家堵住赵国北上、利用边境贸易为赵国提供源源不断税收之后的最佳选择,这件事得看隐阳之战的后续。如果墨家因为被王公贵族“背叛”,悲愤之下再也不提非攻弭兵之事,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攻齐,就不得不考虑墨家的态度,魏赵合力攻齐,威胁到泗上的侧翼,墨家肯定不会答应。
    攻燕,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比起攻中山而言差一些,中山夹在赵燕之间,最好是先灭中山再谋齐燕。
    反过来,如果赵国不准备结成三晋同盟,攻魏的话,有利有弊。
    利,和秦攻魏,拱卫邯郸,获取河北地,赵国的局面就好看的多。
    弊,如果魏国完了,赵国就要直面秦、墨、楚三面的威胁,而且缺乏盟友。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秦得西河、赵得河北,削弱魏国之后再结三晋同盟,那么这个三晋同盟就是以赵为主导的。因为要对付雄起夹击的秦和墨,有共同的威胁,三晋同盟也就更可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