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学》
?姜凡也感觉到了胡夫子对自己的善意,连忙给胡夫子行礼。
几人随后下了山,也不愿在山中久留,姜州夫子回去之后径自和姜凡交代了几句,便抱着姜城去了姜城家,姜城家里的事情还需要有人去交代,而胡夫子则是送姜凡回家。
回到家里之后,姜凡已经是困极了,也不知道胡夫子和父母亲说了什么,趴在床头就睡了过去。
第二日,姜凡起的老晚,起来之后已经是晌午了,姜凡询问了一下目前,才知道胡夫子已经告辞了。但是奇怪的是,姜母对昨晚的事情却是一个字未提,只是告诉姜凡,姜城被姜州夫子收为了学生。
姜母所说的这个学生,可不是学堂里普通的学生,而是亲师亲徒这样的关系,姜凡心中挂牵姜城,听到姜城居然因祸得福,心中倒是也好受了一些。
因为这件事情,姜凡和姜城的关系倒是越发的好了,因为姜州的缘故,姜凡两人与姜云也熟稔了不少,姜云虽是傲慢了一些,但是在学识上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云哥,你且来帮我看看,这本是什么书。”姜凡在一次下学后拿出了胡夫子给的书,神秘兮兮的招呼着姜城和姜云,两人早就听姜凡说了无数遍这本书是如何打死痨病鬼的,早就神往不已,饶是姜云也耐不住前来查开。
“嗯?这就本普通的《大学》,我看不出来哪里不同。”姜云翻来覆去的查看了一下,发现就是被撕了几页的大学,是给童子读书启蒙用的,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怎么可能,这可是我亲眼看见的,胡夫子就这样撕下来,贴在那妖怪的脑袋上。”姜凡有些着急的解释着。
“姜凡没有撒谎,不过云儿也并没有说错。”就在这时,姜州的声音响了起来:“这确实是一本普通的大学,但是却也是降魔伏妖的法器。但,能够杀死那痨病鬼,却不是这本书的功劳,而是胡夫子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姜凡几人安静的听着姜州讲。
而姜州似乎也是有意,接着说道:“浩然正气,乃是儒家真气,书读的越多,领会的越深,浩然正气境界越高。”
“读书吗?……”几人都沉默了下来,姜凡亲眼见到浩然正气的威力自不用说,姜城因为浩然正气捡回一条小命也不用提,姜云则是因为姜州的话,只要是自己父亲说的,定然是没错的。
三人都领会到了姜州话里的重点,辞别姜州之后各自归家去了。
姜凡是自己亲眼看见浩然正气之威的,对于他这个乡野孩童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姜城有夫子教导,夫子定然会传授姜城浩然正气,姜凡小小的年纪第一次有了羡慕的感觉,但是又想想姜凡日后和姜城一起学了浩然正气打妖怪岂不是更好。
姜凡的父亲目前,都是识字的。对于姜凡来说却是天大的幸事,在这个时代,但凡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必然是受人遵从的,姜母倒是很开心的教姜凡读书,一个一个字的去雕琢,再教姜凡写,姜凡的父亲却是不苟言笑,每每都在姜凡想要问询的时候避开。
有了盼头便有了动力,每日天没亮,姜母便会拉着姜凡去附近最高的小山头上念书,每念第一个字的时候,便是太阳初升之时,本来还乏困的姜凡便会觉得精神抖擞,夏日便觉得似乎是整个人都被泉水洗涤了一般,说不出的舒爽,冬天怕冷,但是每每上山读书便觉得浑身暖烘烘的丝毫不觉得寒冷,读到激动时,还会大汗淋漓。
念完之后,原本的白净小童,却是似乎从泥地里滚过一般,有股淡淡的恶臭和污泥。
姜母每次看到也不恼,就是摸着头说小凡长大了,姜凡被母亲夸奖,倒是美滋滋的,第二年已经不需要目前督促,每天天未亮就上山,第一丝晨光升起便念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之间,三年之期如约而至,姜凡已九岁了。个头拔高了一大截,但是身子骨看起来还是比较瘦弱,但是从念书开始便不曾生过病了。
才九岁的孩子,已经有姜母的肩头一般高了。
当初与胡夫子约定好的时间已到,姜云在一年前就已经进了县学,姜城一年来在姜州的教导下,学问也是突飞猛进。
姜州夫子与胡夫子早已约定好,便定了日子动身。
“小凡,到时候进了县里见到了胡夫子,一定要知礼,可不能像在家里这般顽劣了。”姜母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慈爱的看着姜凡,眼中泪水涟涟,却不想姜凡看出来。
姜凡却早已经体会到了母亲的离别之苦,姜父是个十分憨厚的汉子,寡言少语,却也攥着拳头看着姜凡,从怀里掏出了半块玉佩来,一声不吭的拿着红线缠着,最后将其挂在了姜凡的脖子上。
姜凡看着自己黝黑的父亲,后者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听话,考状元。”
姜凡对父亲,并不像对母亲那边痴眷,此时却感觉到了父亲那种望子成才的心情。
“如此,如此,你便走吧!”姜母说了半天话,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道。
“娘……”
“小凡爱读书,是好事,将来考取功名,回家光宗耀祖!”姜母满脸慈爱的看着姜凡,抬手拭去眼角的泪。
“娘!”
“走吧,走吧,夫子和姜州都在外面等着呢。”说着姜母便转进房中,直接将姜凡关在了门外。
“姜凡,你若是没有考上秀才,就没脸回来见我和你爹,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鼻子,你可是圣人门下的弟子,娘是妇人,你爹是农,就指着你成才了。”
姜凡想强行忍住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跪在门前连磕了三个头,而后转身离去。
当姜凡站在村口,回望小石村时,他握紧了拳头,心中默念道:“我还会回来的!”
夫子家是比较富庶的,姜城做了姜州的弟子,就等于是夫子家的半个小少爷,加上姜州也要去县学,这一次姜凡倒是沾光坐了姜夫子家里的马车。
马车里,车轱辘声一直在响,姜州和自己一样闷闷不乐的坐在车厢里,眼泪吧嗒吧嗒的滴在抱在怀里的包裹上,夫子拿着一本书,时不时看看窗外的树。
马车一路奔走离了小石村里许路程,回头望去已,那熟悉的村庄已被山坡阻挡。
小石村到墨县足有几十里的路程,一路上倒是会耽搁很多天,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姜凡和姜城也是少年心性,将刚刚离家的愁思给抛开了。
“少城,你且读一段这段话。”一路上夫子都在考校姜城的文章,少城是夫子给姜城取的小字,能做夫子的亲传弟子,待遇自然是比姜凡好上许多,只要是姜城读书不懂的,夫子便会尽心解答,虽然姜凡问道,夫子也会回答,但是却不会解释的那么详尽,这让姜凡的心里倒是有些失落。
姜城离开小石村,姜州便是姜城唯一的亲人,对待姜州的态度倒是越发恭顺了。
姜凡看着以前和自己无话不谈的小胖,慢慢也感觉到了不同,小胖越来越像是姜云,而不是自己儿时那天真的玩伴了。
思来想去,姜凡倒是也看开了,自己在城里,还有胡夫子呢,每每入夜,姜凡便拿出胡夫子给的那本大学细细的品读,想着进了县城之后,如何面对胡夫子的考校。
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墨县。
姜凡自从出生便一直在小石村生活,最远也不过翻过那片山林,见到最多人的情况也不过是村里谁家有喜事时一村人围在一起。
姜凡本是心思细腻之人,也听过姜州路上的叙述,但心底里还是没有多少准备,就这样突然,一座繁华的县城就这样出现在姜凡的眼前。熙熙攘攘进城的人群,热闹繁华的市集,数丈宽的大门,执刀兵站在县城门前的士兵,这一般般一件件就这样突然闯入姜凡的眼帘。
墨县本就是开阳郡城治下最繁华的几个大县城,这车水马龙人声起伏的样子跟小山村里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站在路边,姜凡觉得自己呼吸都稍稍有些不畅,似乎脸上都有些发烫,双腿也有些颤抖。
不过姜凡知道,这不是胆怯,不是害怕,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是为见到这更广阔世界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