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名声渐起
在打定主意投奔曹操后,颜其就在考虑怎么才能让自己进入曹操的视野。当然他也考虑过夏侯宇,不过却不是拍在最优先的那一向上。
毕竟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就夏侯宇这年龄来看,不清楚他本身在曹操势力内地位的其他人确实也很有可能将他忽略。
颜其面带惊异的看着那走在前面的年轻人,他才发现这个男人不但是心狠手辣,而且还是曹操手下的核心人物。
看来这次对方过来就是为了一举拿下聊城,亏自己和郭晨还为此争斗不止,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最后为别人的上位做了嫁衣。
隔了几天后刚刚在寿张打完一场,虽然成功的打败了黄巾军,但是由于骑兵和步兵脱节,曹操这边损失也非常惨重,特别是拥护他的济北相鲍信,更是为了救他而战死在这里。
这个时候的曹操本来还有些悲伤,但是收到了来自夏侯宇的传信。
等他从外面走回大帐,郭嘉等人纷纷向他祝贺。因为根据夏侯宇的这番上表,他们都看出来夏侯宇这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轻松的拿下了原本势力复杂,难以控制的聊城。
看到夏侯宇传来的好消息,曹操也不由得感觉自己轻松了一些。
“子卿为我们拿下了聊城,我们可不能让他独享了威风。大家准备一下,休息一天后大军立刻出发,务必在今年之内,将这股反贼全部拿下。”曹操将文书递了下去,也借助夏侯宇这一次的胜利给自己打了一口气。
心里也不由得暗赞,这位堂弟堪称一员福将。虽然出手的次数不多,但是每次出手必然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惊喜。
“那聊城方面?”看到曹操恢复了动力,戏志才拿着文书向曹操问道是不是要往那边安排上一些自己的手下。
“无妨,子卿的能力经营一城绰绰有余。就按照这封文书来看,这聊城内的官员应该被他完全收纳。现在前线战事要紧,聊城就让子卿他自己管理上一段时间吧。正好,前面公达不是说荀家来人询问那千字文的作者么,就把这个是子卿所著之事散布出去吧。”
对于夏侯宇文采十分了解的曹操准备在推上夏侯宇一把。他也一点不担心夏侯宇被那些文人找茬,毕竟就他所知夏侯宇在跟自己手下这几位谋臣煮酒辩论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落入过下风。
如果这番操作成功,不但夏侯家能出一名文士,而且曹操也能在此之中捞取不少声望。
在加上这一番是由荀家的荀彧和荀攸两人披露出来,夏侯宇自然而然就披上了一层荀家的身份,也不会被其他士人所排挤。
对于曹操的这种做法,作为他属下的荀氏叔侄当然欣然答应。因为出自两人的口中,所以很短时间,夏侯子卿的名字就在颍川和以颍川学子为主的势力之间传播开来。
当传到袁绍耳中的时候,他望向南方,心里有些不舒服。曹操这个自己的小弟最近是混得风生水起,在自己帮助下得到了东郡太守的位置后竟然又向着兖州牧的方向开始奋斗。
这些其实他看来都无所谓,毕竟作为四世三公之家后人的自己,起点都是很多人达不到的终点。只是这一次曹操这个叫夏侯子卿的兄弟让他有些内心不舒服了。
在之前自己还当着不少人赞扬过这篇《千字文》,企图用这种方式来吸引人才的加入。没想到这人竟然是曹操的手下,这就让他有种被人欺骗的感觉。
而另一边,孔融在北海望着西方,手上拿着那卷爱不释手的《千字文》不由得有些叹气。在他看来能写出此番文章的人应该是淡泊名利,隐居深山的名士,而不是那曹孟德手下一县丞。
“可惜,可惜,可惜...”连呼三声可惜后,孔融将这卷千字文包好,放入了书阁,再也没取下来过。
不过虽然一些早就出名的文人对于夏侯宇这种出仕曹操后竟然只能当个小小县令的行为有些看轻,认为他是作践自己,但是更多的文人却相约向聊城聚来。
毕竟他们看来能写出这《千字文》的作者必然胸中藏书万卷,无论是交流一番结个善缘,还是想通过他这里来打到出仕目的的人都不在少数。
怀中不同的心情,聊城内文人也逐渐越聚越多。要知道这个年代,能读书的都是世家之人,大家基本都互相有所耳闻,在这里遇见了难免会相互交流一番,一来二去,整个聊城文风也伴随着文人的到来繁荣了不少。
而夏侯宇在得知了聊城内的事情后也无可奈何。在郭晨死后,他被“众望所归”的推举成聊城县令。
而那只部队就由他交给了赵强代为主持。
在聊城内,时不时就会遇见各种“偶然”遇见的文士或者学子跟他交流各种文章与典故,弄得他也是有些头大。
毕竟这些文人一说名字,都是某家之人,他也不好轻易打发,以免得罪了人。毕竟这么多人夏侯宇也不知道他们在家中地位的高低。
万一敷衍了事,得罪了一个某家族的核心成员,怕不是曹操都得找他麻烦。毕竟现在的士族里真正的寒门学子是少之又少,在不确定来者身份的情况下,对每一个出口成章的人,他都小心翼翼的应付着。
原因嘛,自然是虽然自己有一本《千字文》影响巨大,但是这不能代表这些世家就会纳头便拜,更多的是在看到自己年纪后产生的不信任与试探。
而且即使自己让对方佩服,大多也是交流一番后那人就翩然离开,就如同那离别康桥的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为什么会如此他也大致明白,自己毕竟只是曹操手下的一员而已,这些人在跟自己交流后会做出一些决定,这些决定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在考虑出仕某一家的时候,会参考与夏侯宇的交流来选择是不是加入曹操的一方。
即使这个时候曹操手下有着颍川荀氏中重要人物荀彧的鼎力相助,但这也只能作为他们参考诸侯势力的一个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