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王师折戟 上
?兵败萨姆拉尔/折戟东方壁垒(上)
这是胜利者必须删除的历史,东方壁垒会战。
本章和下章内容主要为东方壁垒会战中,塔斯曼帝国东部战线部队在窝儿察布上将指挥下进行的一系列机动防御作战。
这是塔斯曼帝国亡国战争中,作为战争胜利者的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极力掩盖的历史史实。
当年,号称“常胜之军”,“陆战无敌”的圣罗曼联合帝国陆军惨战瓦汉姆城下后,又力战萨姆拉尔,在萨姆拉尔周边与塔斯曼帝国大军几番攻杀,终于兵临塔斯曼帝国军“帝国东方壁垒”。古人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常胜无敌的大国雄师终于在这条刚刚建立的“草扎防线”前停住了。
在这里,这片土地对联合帝国军铁十字黑色军靴的记忆终止了,在b世纪96年8月30日,就是那天,前线的我军陆军和亚森斯坦军都撤出了战斗。
在这里,这场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等合奏的干涉战争交响曲画上了终止符,塔斯曼帝国似乎可以保留自己的残破肢体继续存在下去。
在这里,这条早已残破不堪的“帝国东方壁垒”防线曾经见证了塔斯曼帝国亡国前夜帝国军残部拼死力战的铁血历史。
在这里,曾被两军将士死尸覆盖着的克拉格河两岸似乎依旧是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死伤者的血污飘满河面,把河水染成红色,河岸小山坡上,联合帝国军猛烈炮火轰击过的土地至今仍是寸草不生。
在这里,塔斯曼帝国军的将士们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奏响了亡国者的凯歌。河岸土丘上,塔斯曼帝国军的战旗仿佛仍然在高傲的飘扬,古老的塔斯曼帝国,强悍的帝国军队,行将灭亡之际依然在倔强的制造着胜利的辉煌!!
你可知道,塔斯曼帝国这个千年古国曾是何等的荣光,那强大的帝国军队曾令整个中央大陆都瑟瑟发抖。帝国军那古老的胜利号角声千百年来一次次在战场上回荡,这曲子的旋律是那样慷慨激昂、催人奋进,这些音符的历史响彻战场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古老帝国亡国之际,这胜利的号角再次吹响,亡国者的胜利系列之第五篇《风暴之折戟东方壁垒》。
本文为塔斯曼帝国亡国战争中,各方存留军内机密材料和历史学家研究报告编辑整理所得,可以确保一定程度上的历史真实性。这是更接近真实历史的历史,绝对不是历史学权威们讲述的历史,也绝对不会是可以对外公开的历史。(对公众公开的历史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多数同学们还是清楚这一点的。百年之后回头看,某朝代某时代,公众版历史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多少真实历史,有的只是针对奴隶们的宣传教育。)
历史开始:
第二次瓦汉姆战役堪称塔斯曼帝国亡国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也是“风暴行动”第一惨烈战役。进行此次战役的同时,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军发起了传言中的克拉格河战役。这一未被记录史册的战役只有军内专门研究战史的文职军官专家们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部分人数量极少,也就只有个位数。该战役的全部相关历史档案一直没有解密,只能在内部军事战例选编一类教科书中窥得一二。在国际历史学界,这一战役有正式的学名——“东方壁垒大会战”,这场会战被国际史学界公认为塔斯曼帝国军在亡国战争中的卫国决战。
东方壁垒大会战基本信息
战役双方
攻方:圣罗曼圣苏尼娅帝国新编陆军及各路反抗塔斯曼帝国的起义军,前期我军(含新编部队)参战兵力约19万人,起义军数目不详;到后期我军累计投入总兵力达40万人,各路起义军116万人(依据起义军自报兵员累加数)。前期我军指挥官哈林*摩尔中将,中后期为瓦伦丁*克森德尔上将。起义军指挥官较多,实际上也未实现统一指挥,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员记录。
守方:塔斯曼帝国军东线部队,具体兵力不详,初期参战部队总人数在36万到45万人之间,另据战后测算,帝国军累计投入总兵力达160万人。指挥官:塔斯曼帝国军东部战区中段战线代总司令兼西亚森斯坦地区前线总指挥窝儿察布上将等3位上将。
战略意图
我军:歼灭塔斯曼帝国军有生力量,使其丧失对我军扶植傀儡国亚森斯坦共和国的作战能力,如有可能,直接灭掉塔斯曼帝国。(另一战役目的:借塔斯曼帝国军之手,消灭有独立建国倾向的多支起义军部队和部分投诚部队。)
塔斯曼帝国军:卫国之战,全力以赴,收缩部队,放弃非关键防区,在东方壁垒防线这一狭窄地区以举国之兵全力一战,最后拼死一搏,不惜一切代价挫败圣罗曼联合帝国军战略企图,“要使敌军遭受其无法承受的损失,使敌人无法再继续战争”。
战役时间
对外公布战役时间:b96年8月20日至b96年9月15日。实际战役时间为:b96年8月16日至9月15日。(为掩盖前哨战先锋部队被歼灭的惨败。)联合帝国军实际参战的战役时间为:b96年8月16日至8月30日。此后,某起义军部队接防我军前线防区。
主要战斗地点
前期:亚森斯坦西部的萨姆拉尔城及其周边地区。后期:克拉格河东岸地区,以及部分地段的河西岸小块地区。
战役结果
双方都自称赢得了会战的胜利
我军夺占萨姆拉尔城,战后将该城交给亚森斯坦军。
塔斯曼帝国军将我军和起义军阻挡在克拉格河防线。
双方损失
我军战后统计:伤亡近11万人,其中29934人阵亡(含伤重不治死亡),这一数字不含在萨姆拉尔遭敌军围歼的新编第二十二步兵师和在进攻中损失殆尽的新编第二十三步兵师。起义军方面自称损失20万人左右(各路起义军自报数字累加),实际数字应远大于此数。
塔斯曼帝国军未公布损失数字,当时的帝国军正在逐步成为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政的多个军阀集团,各部无法提供出准确的伤亡数字。我军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统计。
本战役机密材料:
此役初期,圣罗曼联合帝国陆军前锋部队,新编第八步兵军第二十二新编步兵师在萨姆拉尔西35公里处遭帝国军窝儿察布部队包围,该师为b85型编制型师,其步兵团团为标准化编制,但炮兵团欠一个150mm榴炮营。随后的战斗中,该部大部分部队被塔斯曼帝国军歼灭。赶来救援该部残余的新编第八军第二十三师一个团(二团)在来援途中遭帝国军伏击,损失惨重;该师另外两个团在随后的进攻战斗中也遭遇了惨重损失,督战的第八军军长也在帝国军打反击中被打死,一说军指挥部行军中遭遇塔斯曼帝国军炮火急袭。
战后,在我军公开的宣传材料和档案称新编第二十二步兵师及新编第八步兵军其他部队在战斗中遭遇了一定的损失,因补充困难且花费远大于整编,战后该军整编为第八机动纵队和西部边境军区第二十四独立步兵师,原新编第八步兵军撤编。这是公开的历史。我军公开的历史中绝对不会提及第八快速纵队是个只有番号的空架子。这就是战胜者战后书写的历史——即使败了,败得很惨,遭遇了歼灭性打击,却极力掩盖真实的历史,装作若无其事。
战役背景
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方面:为了捍卫已有的胜利果实,确保吞下的塔斯曼帝国原领土顺利消化,凯撒议长提议全力支援亲我国的北亚森斯坦军队并对仍保持着强大军力的塔斯曼帝国发起致命一击。该项提议在议会获得一致通过。未达成武装干涉目的,我军(圣罗曼联合帝国军)计划组织控制区内的四十三个由原帝国军部队改建的新编师,十六个我军原西南边境军区野战师,外加大批来自原帝国军起义者的补充部队,共计一百二十余万精锐部队以志愿军名义成建制加入北方起义军战斗序列,这些计划拉上去的部队中不乏我军老牌主力师。b96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第一批“志愿军”进入亚森斯坦境内,立即被部署到了前线。8月10日,我圣罗曼圣苏尼娅联合帝国军在亚森斯坦地区发起了代号为风暴的军事进攻行动,随之展开的一系列战役行动将我国宿敌塔斯曼帝国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起义军方面:各方起义军指挥官或控制人一致认为我军的大规模参战将直接造成塔斯曼帝国灭亡。“帝国国库中有上千吨黄金,近万吨白银”的传言令这些起义军土皇帝们做起了发财梦,还有相当一部分起义军想要攻入塔斯曼的本族人聚居区,为祖先报仇为本民族雪耻。很多起义军武装趁此时机拉起大旗扩张队伍,有的甚至几天内兵员数量增加了一倍。8月中旬起,各路起义军出于利益和仇恨等原因,纷纷加入反击大军队伍。在我军看来,这真的是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塔斯曼帝国军方面,b96年8月上旬,帝国军在南亚森斯坦会战中未能取得应有的胜利,联合帝国军和圣玛丽帝国军的强势介入令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对新占领起义军控制区实施无人区化扫荡后,帝国军果断的实施了战略大退却,全面收缩兵力并转入战略防御。塔斯曼帝国军计划利用西亚森斯坦地区的若干河流地理屏障构成一条防线,在此顽强阻击敌军,从而继续控制卡兰运河以东,西亚森斯坦地区和卡莉米亚地区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作为今后的统治基础;同时在西亚森斯坦边境线若干河流密集区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帝国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克拉格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塔斯曼帝国军原计划“扼守亚森斯坦主要帝国旧领土并阻止起义军,联合帝国军,圣玛丽帝国军在亚森斯坦中央高原、格里恩拉尔、瓦汉姆等地区的进攻”,这一战略意图几乎已无法实现。面对拥有强大装甲突击力量的敌军在这些平原地区作战,塔斯曼帝国军毫无胜算,只能逐步放弃这些地区。塔斯曼帝国军打算在克拉格河、莫奇纳亚河,萨姆拉尔等地区固守。这一地区南北都有大海阻隔,起义军无跨海作战能力,实际防御正面要远远小于原有防线。塔斯曼帝国的残存部队在所有这些地区都进行着紧张的防御工事作业,在原本是帝国纵深腹地的非边境地区修筑按永备边防工事标准构筑防线。帝国军中的悲观失望情绪日益严重,曾有将领私下议论,接下里也许他们要在首都郊区构筑这样的工事了。东部战线上的帝国军残军正在走向军阀化,部分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开始拥兵自重不听调遣。此战之后,整条战线上的百余万帝国大军开始进入军阀模式。
东方壁垒会战详细过程
会战第一战役阶段,窝儿察布的机动防御作战
b96年8月10日,我军发起风暴军事行动。前线敌军猝不及防,在我军攻势下纷纷后撤,我军进展神速。
8月11日上午,我军攻击前进至瓦汉姆城下。当天下午,我军与守军展开交火,瓦汉姆战役打响。
8月12日,我军开始对瓦汉姆周边地区实施外围肃清作战。并于当天下午达成了对瓦汉姆城的包围。
8月12日夜,得知瓦汉姆城被围后,塔斯曼帝国军总部直接越级向鲁姆盖鲁中将下达命令,死守瓦汉姆,为主力布防赢得时间。鲁姆盖鲁的顶头上司撒加尔罕却命令鲁姆盖鲁中将突围,并亲率萨姆拉尔守军主力部队前去救援瓦汉姆,只有一万多尚在编练状态的新兵留守萨姆拉尔。撒加尔罕救援部队于13日黄昏时分攻击至瓦汉姆城西附近接应。几乎与之同时,我军先锋部队正从另一条路线向撒加尔罕上将司令部所在地,西亚森斯坦要地萨姆拉尔前进。
b96年8月14日,撒加尔罕上将兵败瓦汉姆城下,本人也受了重伤。次日,西亚森斯坦重兵集团司令撒加尔罕上将伤重不治身亡。
b96年8月15日夜,我军先头部队新编第二十二步兵师偷袭并拿下萨姆拉尔,守军几乎被全歼,只有少量训练教导队官兵突围。次日上午,我军基本肃清城内残敌,准备在此休整固守,等待后续部队。计划8月17日,大部队留驻,少量精锐部队继续向西突击前进。该师师长本来就对于这一战役的前景极为乐观,这次战斗更是加深了他对于敌人的轻视。他认为塔斯曼帝国已是穷途末路,剩下的帝国军对于他的部队无法构成威胁,他没有构筑加强防御区工事,甚至没有派出部队进行防御区周边敌情侦查活动。
帝国军方面,萨姆拉尔失守这意味着在瓦汉姆城下战败的撒加尔罕直属部队似乎将陷于无家可归的悲凉窘境,但正在向西撤退中的窝儿察布上将派出一支部队接应并收编了这支无主残部。
8月16日晨8时,窝儿察布上将从萨姆拉尔逃出军官处得知,攻陷该城的圣罗曼联合帝国军只有一个师的兵力,且没有后续部队……这位上将有些怦然心动,他觉着这是个好机会。
当天上午晚些时候,撒加尔罕残部将领报告称,萨姆拉尔军用物资仓库中囤积了大量重炮弹药,仅120mm榴弹炮炮弹就有16000枚,还有大约30000枚100mm炮弹,20000枚80mm炮弹;另外还有约三万支各类枪械和大量配用弹药……
对窝儿察布上将来说,这些武器真是太有吸引力了。可最终让窝儿察布下决心发起一次战役的还是8月16日中午来自帝国军总司令部的一纸地区前线总指挥任命书。对帝国军总部来说,撒加尔罕上将才是这一职位的最佳人选,但他死了,那只有任命资历尚浅但战功赫赫的窝儿察布上将了。
窝儿察布上将被任命为西亚森斯坦地区塔斯曼帝国前线总指挥,负责只会这一地区所有帝国军实施防御作战,勿论采取各种手段务必阻击敌军至东部防线其他地段守军撤至安全地区。西亚森斯坦地处帝国东线防线中部地段,而这次我军实施的就是中央突破战术。只有守住这里,阻击住我军高速前进的势头,战线两翼的大量帝国军才能基本完好的安全撤退,用以加强正面东方壁垒防线。塔斯曼帝国军总部和各个作战部队对守住东方壁垒防线还是有信心的,这段新边境防线防御正面只有不到原战线的五分之一,兵力密度高,防守胜算就大。
窝儿察布上将接到任命书后,立即开始履行职责,指挥所部实施防御作战。整整一个小时,他站在地图前,这次这位高端军事家思维的结论是主动出击,打疼敌军。具体说来就是采取机动防御作战模式,创造或抓住机会,成建制歼灭相对孤立的一支敌军或多支敌军,从而打乱敌军战役部署,甚至使得敌军无法继续作战行动。刚刚拿下萨姆拉尔的联合帝国军先头部队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8月16日下午14时30分,窝儿察布上将命令下属骑兵部队以最快速度向萨姆拉尔开进,并展开对该城的包围行动,步兵部队跟进。8月16夜至8月17日凌晨,塔斯曼帝国军完成了对萨姆拉尔的包围。
对于这一严重情况,刚刚拿下萨姆拉尔的n22步兵师全然不知。该部主官认为塔斯曼帝国军已经是末路败军,完全不可能发起大的战役行动,没有排除警戒侦察部队,可谓是极度的轻敌。另外,该部自恃火力强大,完全有能力战胜来袭之敌,因此也没有构筑坚固的外围防御工事。这样,部队在既无预警又无工事的情况下陷入了敌军的包围。
然而,塔斯曼帝国军不清虚实,也没有急于发起进攻。与攻击有城市建筑作为防御依托的固守之敌相比,窝儿察布上将更希望在野战中歼灭敌军主力,如果能分割包围歼灭敌军,那可谓上上之策。就在第二天,8月17日,这位窝儿察布上将的机会来了。
得知前锋部队顺利拿下萨姆拉尔后,前线司令部司令哈林*摩尔中将脑洞大开。这位中将判定塔斯曼帝国军主力被围困在瓦汉姆,从萨姆拉尔这一地区直到克拉格河东岸,这是完全的防御真空地带。他作了个极为大胆的决定——改变原定计划中的“固守萨姆拉尔,带歼灭瓦汉姆城守敌再行西进”这一稳扎稳打方案,新编二十二步兵师适当轻装、大胆突进,向克拉格河前进,如机会合适,渡过克拉格河,杀入克拉格河西岸作战!!为此,这位中将还越级下令新编第二十三步兵师加快前近速度,支援新编第二十二步兵师突入克拉格河西岸的作战行动。
8月17日晨6时30分,第二十二步兵师开拔,主力部队向西开进,留下一个步兵团(三团)和一个150mm榴弹炮营守卫萨姆拉尔。这次行军本来就是轻装突进的该师再次实施了轻型化减负,舍弃了笨重的150榴弹炮、150步兵炮和大部分携行辎重,行军队伍以步兵一团为先导,炮兵团的两个105mm榴炮营、师部、二团一个营居中,二团其余部队和少量辎重殿后。
窝儿察布上将命令部队适度撤退放敌军主力继续西进,对敌军展开平行追击,先于敌军赶至适宜伏击地段实施攻击,“没有好的机会,绝不作战,但只要开始作战就全力以赴,一战灭敌”。由于这一命令,沿途塔斯曼帝国军主动避让,联合帝国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是行军一般的推进。
8月17日下午14时45分,部队先头行进至萨姆拉尔西35公里处的黑森城,这里再往西30公里就是克拉格河,亚森斯坦地区的边境不远了。这里就是窝儿察布选择的适宜伏击地段,他已经在黑森城布下重兵实施阻击,城东树林里埋伏着这场歼灭战的主角,第七骑兵军下属的多支师级精锐骑兵部队。
古代,这里曾发生过多场大战……
克拉格河是古代亚森王国的西部边境。在亚森王国时期,这里曾经建有一座坚固设防的要塞化中型城市,具体名称已经无从考证,但绝对是当时的边防重镇。在亚森王国时期这一城市有两万多户居民,常备驻军多达万余,建有完善的城市防御体系,高达巍峨的城墙,宽达十几米的护城河,城外多座卫城。不过这些城墙早就在战火中损毁,后来又逐步被居民毁坏,时至今日似乎已沦为免费建筑材料堆或历史遗留垃圾堆。
历史上,塔斯曼帝国军曾在这一地区与亚森王国野战军主力鏖战月余,并最终依仗骑兵优势采取强突击战法将对方击溃。城外亚森王国的主力野战军逃走后,沦为一支孤军的边境要塞城市守军还是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全城军民甚至老弱妇孺都投入了战斗。那时很不擅长攻城的塔斯曼帝国军大军全力围攻一月才将这座城市拿下,攻城战带来的惨重伤亡甚于野战。城下后,帝国军依照当时的惯例实施了屠城。随后的几百年里,塔斯曼帝国军与亚森王国军队在这里的周边地区你来我往相互攻杀。频繁的拉锯战中,亚森王国逐步败下阵来。这一古老王国最后一百年的历史只是在城中坚守,城外塔斯曼帝国的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丧失战争主动权的亚森王国被塔斯曼帝国补补蚕食,一口口吃掉。王国最后的疆土所剩无几,以至于帝国骑兵突破边境后一天就能迅速突进至国都瓦汉姆城下。在这座千年历史的古老国都,曾经强大的亚森王国画上了句号。最后的国王和贵族们选择了和平亡国。
千年过后,这座曾今见证了两军首次决战的古要塞古战场,这座被历史遗忘了姓名的建筑垃圾堆,又迎来了新的战争。二十年后,西征的联合帝国大军也是在这里进行集结的。战争似乎就是这片土地的宿命。当年塔斯曼帝国军的后代和打着亚森王国旗号的复仇军队似乎又要在这一地区进行一场殊死较量。
今天这里的那座黑森城只是萨姆拉尔城西偏北35公里处一个普通小城,大约有居民三千余户,与以前相比实在是个小城了,居民也几乎都是帝国本族人。这一小城背靠黑森山,东西长约3.5公里,纵深1公里多。几百年来,当地居民拆毁旧城墙建房,其建筑以石砖房为主,周围还修筑了护墙,并有外壕一道,严格的说这样的防御只能算是个土寨子,也就是治安战级别的防御水平。该城北面有一座东西向长约3000米、高200米丘陵地带,坡度平缓,对于装备有大量重炮的敌军,这里最多只能临时防御抵挡一下,绝不是可以扼守的险要之地。不过看见我军来了,塔斯曼帝国军守军还是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这里的本族顽民投入了战斗,而且还是作为防线最外侧的手背力量。这是新编第22师一团这天的第一场有规模战斗,作为先锋部队的一团对这些“敌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守军”则依托小城并不太坚固的工事进行防守。似乎是一场唾手可敌的胜利。
可是,面对这些民团军,一团的第一次进攻却失败了,非常可耻的失败。
15时05分,战斗开始,一团团长命令先导步兵营(二营)实施攻击,该营在团炮兵火力掩护下突击至外壕,营自动火力成功压制了城头的守军,一个步兵连(一连)则从炸开的宅门冲进小城,两个步兵连(二连,三连)则从主门两侧攀爬城墙,另有一个步兵连(四连)作为预备队。似乎很顺利。可当一连大半兵力冲进去时,那条主街道发生了雷人的一连串大爆炸,预埋炸药爆炸,一连进去的几乎炸没了;无数的手榴弹从房子里投向二连和三连,这两个连伤亡惨重。在四连接应下,攻击部队残余撤了,撤退中还被敌军用炮火送了一程,整个二营几乎没了战斗力。很明显,这小城的守军绝对是团级以上规模正规军,还有个足智多谋的指挥官。
这一失败令师长勃然大怒。15时30分,师长命令一团果断进占该地,彻底清剿并实施布防,炮兵适度前进,占领发射阵地并展开攻击。这时候部队的行军休息时间也到了,无法参加战斗的二团和辎重部队停止行军,原地休息二十分钟。第二场次战斗开始时,后续部队的炮兵和师部离黑森城大约有五公里,炮兵迅速占领了发射阵地并有效实施了炮火支援。一团团炮兵实施集火射击,直接在寨墙上开了多个口子。随后,一团步兵突击队在炮火支援下以排为单位从炮火轰开多个突破口突入城内,实施试探性攻击。这种进攻开始后不久,两个临近的突破口成功汇合,主攻方向确立,中央突破战术得以顺利实施,团长下令步兵三营全部投入进攻,四营掩护。很快,攻进城的步兵与这里的守军和顽民们展开激烈巷战。
即使在巷战中,联合帝国军也是明显占优,不仅仅是因为装备了大量重武器。街巷进攻战斗中,一团将各个冲锋枪小组作为前锋突击队,实施近战,步枪手在后方掩护,机枪占据有利地形压制敌军支援部队并保护炮兵,步兵炮分队在步兵火力掩护下沿街道推进不断轰击各个沿街火力点,实施直瞄火力支援。这次战斗证明冲锋枪是很有效的巷战武器,能有效的压制并清除房屋内守军。这些战术非常有效,每时每刻都给守军造成惨重伤亡。不过,塔斯曼帝国军的手榴弹也毫不含糊,也是给联合帝国军造成了很大伤亡。这里的守军数量远比联合帝国军预想的要多,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这说明敌军似乎早有准备。一团团长认为,这里似乎是个陷阱,团长将这一担忧上报师长,可那位师长却实在大条,坚定认为这是阻击,纯纯的阻击。师长这一单纯的固执己见一直持续到师部遭袭击,师部瞬间被消灭,袭击中师长本人也被敌军骑兵砍死。
巷战开始后,二十二步兵师师炮兵团炮火延伸射击,不断轰击小城火线后方地区,山上可能空无一人的工事群也成了炮击目标,隐藏在这里的一处连级炮兵阵地被端掉了,一门山炮被殉爆的弹药给炸飞了十几米高。攻方炮兵大受鼓舞,甚至组织了多个炮兵连依次轰击各个山头。有二百多发炮弹打成过山炮,不过也没白费,基本都落到了后山山谷里休整的守军预备队人群中。躲着藏着也中炮,躺着撞死也中枪。火力时代的战争,双方都绝不会吝惜弹药。
除了大炮轰山头,更多的炮火被用来攻击小城内的建筑物。这些石质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守军,但这些建筑未必都能扛住105榴弹,街面上运动中的守军部队也有不少人被炮火直接命中,血肉横飞。在敌军炮火下,守军表现出了出奇的坚强,用各种武器抵抗联合帝国军,不惜一切代价支援火线,投入,投入,再投入。守军没有足够的火炮,可他们有更绝的,这里的山里有个战备仓库,主要货物是炸药,仓库守军和这里的守军是同一建制,这意味着守军不缺炸药。不少街道都预先埋设了炸药,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有合适的机会守军就来个大爆破。可以说这里的巷战一开始就是白热化状态,用炸药炸点一整条街道和街上的敌军,这通常是在最后的最后守方才会采取的绝望行动,可这一战斗一开始就是整条街道的爆炸,整条街整条街的炸街式防御。
这场激烈巷战中,联合帝国军也是遭遇了惨重伤亡,炸街式防御带来的巨大伤亡。第二场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一团的另一个营(三营)就已经因损失过大被迫撤了下来,四营替换三营继续实施攻击。此时攻方占领区外缘已经处在山脚下,几乎把守军切成两段。守军的情况似乎更糟,惨重的伤亡,几乎要被分割的防御阵地,炸街模式完全被攻方山寨了,攻方采用炮火覆盖战术,整个街区的炸。
联合帝国军b85型师标准编制
该型步兵师每师约有21000人,三团制师。师辖三步兵团外加一炮团。
步兵师有一个重型炮兵团,该团辖四个营,两个装备18门105毫米榴弹炮,两个装备18门150毫米榴弹炮,另有一个辎重运输大队。(简化编制师全师仅装备12个105榴炮营)
步兵团辖有四个步兵营,一个搜索连,一个工兵连,一医疗队,一辎重大队。
团部80人,直辖一侦察警戒排60人,医护队160人。团下辖四个步兵营,一个75毫米野炮营(18门)。(简化师团级火力仅编有一个75mm野炮连)
步兵营下辖四个步兵连,另有一个枪炮连。枪炮连辖有,两个机枪排,每排40人,马克西姆重机枪6挺,共12挺;2个攻坚重型步兵炮排,每排30人,2门150毫米步兵炮,共四门,一个辎重排40人,连部10人,全连190人。营部30人。
步兵连有260人,分三个步兵排,一步兵炮排,每个步兵排有30名步枪兵手或卡宾枪手,分属3个步枪班;一个10名冲锋枪手的冲锋枪班,一个伴随支援机枪班(三挺轻机枪),分三个机枪组,共12人;手雷掷弹手6人(携带攻坚爆破手榴弹),正副排长各一个,每排60人。步兵炮排35人,装备有3门75毫米步兵炮作为全连的火力支援武器。辎重队35人。连部10人。全营共计1260人。150mm步兵炮4门,75mm步兵炮12门。
(简化师无营属150步兵炮,无营属重机枪排,将原连属75mm步兵炮集中到营一级,作为营属支援炮兵加强连使用,数量通常为6到8门。)
该型师标准编制全师重火力合计:36门150榴弹炮,36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75毫米野炮,48门150毫米步兵炮,144门75毫米步兵炮。
军事科普:
机动防御
机动防御又名弹性防御,是运动战处于防御形态下的一种积极战略。善于利用战场空间和时间因素,指挥部队快速机动和集中兵力。在进攻中,以装甲部队为突击群,趁敌犹豫不决和混乱之机,冒着暴露侧翼和后方的危险,大胆穿插迂回,攻击敌人翼侧和后方,从而瓦解敌整个防御,而步兵则在正面实施牵制行动,在抗击敌优势坦克的反冲击时,常以防御行动并使用高射炮平射打坦克的手段挫败对手,而后转入反攻,在城镇攻坚战中,一般以步兵先行突破,而后投入坦克。当敌溃退时,即以坦克不停顿地追击来发展胜利,在防御战役中,通常将装甲部队作为预备队,对突入之敌实施反冲击或反击。在退却时,则以机动防御迟滞对方追击。
机动防御战法优缺点:它避免将部队分散在前沿漫长的战线,也避免作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弹性防御能同时拥有进攻者的机动和在本国作战的便利,在战役层次上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守军可以在内线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逐个击破敌人几个并进的外线军团。守军也可以凭对地形的熟悉,隐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个迂回部队于敌人侵军的侧后,配合正面的大部队同时前后夹击。守军也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却,让敌军过度延长的补给线逐渐暴露后加以袭击划弱敌军整体战斗力,然后集中兵力决战。弹性防御并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放弃前沿抵抗。若没有给予敌军相当的迟滞、骚扰和杀伤,则在纵深处会战和反击的效果未必很大。弹性防御不要求人民无限度的支持,但却要配备较机动化的野战军,和一体化的指挥机制。不同文化对军队角色的介定往往决定其对弹性防御的接纳程度。由于弹性防御的战略是要争取有利时机来打击敌人的入侵军,而不是直接保卫国土,军事和政治的优先常常发生纷歧,甚至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