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百七十章 昏君养成之玩物丧志

      陈季平给霓裳支招,不过面对玉帝的问询,他只说了一句,“今世不成,还有来生!”
    昊天上帝沉默片刻,“好,此事算你办的周全!”
    “如果没别的事,小臣下界去了!”
    “东土之地你看顾的很好,不过其它地方你也不能不问,如今北俱芦洲邪魔横行,西牛贺洲生灵涂炭,唇亡齿寒的道理你该明白!”
    “小臣省得!”
    从金殿出来,陈季平去看望了一下儿子,然后回了两界山。
    玉帝所说的情况,他其实有所了解,但是却不会主动插手,因为他不是救世主,他只对华夏负责,至于什么唇亡齿寒?
    那是指在唇齿相依的情况下,而事实并非如此,华夏与那些种族始终是对立的,死光了更好!
    回到两界山不久,他干脆将姻缘殿的事务交给山神化身来打理,自己则继续上次闭关未完成的任务。
    ……
    大唐在对扶桑实施灭国之战后,继续高速发展。
    李三陛下并没因为娶了个漂亮的“王皇后”而沉迷后宫,但是却沉迷于各种运动,先是马球,后是蹴鞠,再后来还发明个铁人三项。
    大臣们对他把时间花在“玩乐”上面,颇有微辞,不过老相爷张柬之在劝说无效后,就不再过问,只要这位不误正事,用不着太苛责。
    谁知,不久后,李三陛下变本加厉,居然要搞什么运动会。
    张柬之、姚崇、宋璟三人联袂来找,要求他将钱财用在正经地方。
    “三位,搞运动会,能引领大家强身建体,改善体质,又能娱己娱人,怎么能说是挥霍?”
    “陛下,恕臣不敢苟同,习武亦可强身,我大唐本就是马上立国,何必多此一举,糜费国资?”
    “是啊,百姓们日日操劳,何须搞什么铁人运动?”
    “请陛下三思,大唐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许多……”
    李三郎眉头皱了起来,如果乾纲独断不是不行,问题是这并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三位宰相的面子还要适当照顾一下。
    当然了,他也不会退缩,玩物丧志是成为昏君的第一步,他也不能例外!
    “好吧,这个运动会不动用国库的钱,这样总行了吧?”
    “陛下要动用皇家内库?”
    “这个你们就不用问了,总之,朕不拿国库一文钱!”
    三位宰相见此,也不好再逼迫。
    李三陛下要筹资开办“万人运动会”的事,从官方的宣传部和民间的驿路物流两个渠道宣传了出去。
    马球、蹴鞠什么的,搞个博彩就能赚钱,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运动会不准博彩,那靠什么赚钱?
    而且要筹资一千万贯,且每股一千贯,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一般人谁愿意投资?
    “这一千万,我们陈氏来!”陈家的当代家主陈关岳豪气干云的说道,似乎一千万贯对他来说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负责筹资的冯元一笑道:“陈公爷,陛下有旨,每家最多出二百万贯!”
    “行,那就二百万贯,不过运动会场馆所有标牌我们包了!”
    “那可不行,那些标牌,场馆围栏,还有比赛专用服,都是明码标价,这可是陛下特意嘱咐的!”
    “行,开个价吧!”
    陈关岳根本不讨价还价,结果又掏了三百万。
    陈家作为修仙家族,投资还从没失手过,就连所有人都普遍不看好的昆州到凉州的修路投资,现在也让人眼热不已,因为这条路往东往北可以到达安北城,向西可以连通西域,向南可以连接南域。
    来往的客商,正以惊人的速度增涨,最多只要三四年便可收回投资,再加上国家的其它补贴,简直是大赚。
    事实上,吃到甜头的不止一个陈家,西岭崔氏家主正为只承建二百里官道后悔不迭,此时听说又有项目,而且陈家又是大手笔,当即也入股二百万。
    第三家则是萧氏,不过由于家族被拆分,他们没有崔家那般财大气粗,却也拿出了一百万贯
    而剩下的五百万贯,则被一些新兴的“工坊主”所瓜分。
    这些工坊主与原来的那些大地主、大家族不同,他们靠的是眼光和魄力发家,对李三陛下有着近乎崇拜的信任,可以说,就是冲着李隆基三个字去的,他们不相信英明神武的李三陛下会坑他们,所以,他们愿意拿出余钱来支持他们敬爱的陛下,顺便赚点小钱。
    自然,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
    那些痛恨李三郎的人,又开始暗中煽风点火,将之说成是只顾玩乐,搜刮民脂民膏的昏君。
    还有御史,在金殿之上痛批李三朗沉迷玩乐,并引经据典骂他是隋炀帝在世,照此下去,国将不国。
    于是,李三郎成全了他铮臣之名,亲自下手将其狂扁了一顿。
    此举惹恼了那些鸿儒和其它御史,就连几位宰相也对他进行了痛斥。
    李三郎毫不客气,拿他的老师张柬之开刀,直接令其回家荣养了。
    事实上这位老先生已经年近八旬,的确不事宜再处理政务。
    但是,别人不这么看,认为他是欺师灭祖,是彻头彻尾的昏君行径,于是许多人选择了罢朝。
    “先生,你不会怪我吧?”白天还闹的不可开交的师徒俩,晚上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你要进行第二步改革,又何必采用这种方式?”
    “朕也是迫不得已,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科举,到时候势必会触及儒家的根本!”
    “你要动儒门…知道后果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千年,儒家在华夏已经根深蒂固!”张柬之震惊了,作为宰相和帝师,他大致知道李三郎的思路,但是却没想到他要玩这么大
    “知道!要动儒家,搞好了,历史对我的评价也不会太高;搞不定,就是昏君一枚!”
    “既然知道,你还…”
    “没办法,儒家优点是太平时治世,但是遇到战争,遇到乱世,儒门那一套就不顶用了,老师你熟知历史,儒家在逆境中有成功翻盘的先例吗?”
    作为一名大儒,张柬之自然要辩驳几句,“相对来说,以儒治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若是法家治国,过于酷烈;兵家治国难以长久;道家的无为而治过于消极;如若恢复到以前的百家争鸣,各种声音驳杂,政令很难推进!”
    “老师看的很清楚,不过我准备改革却不是去儒,而是弱儒,在太平之时,以儒家为主,法家和杂家、农家为辅;
    乱世之时,以兵家为主,其它为辅助……”
    李三郎将陈季平灌输给他的东西和盘托出,这些当然不是陈某人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华夏历史演变的趋势,相对现在,其先进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