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4)
言闻一轻抚小姑娘背脊的手一顿,随即又恢复动作,他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微微挑着眉眼,仔细看着怀里人的神情,静静的等待着一段尘封在时间长河中的往事。
顾初月磨了下后槽牙,这才缓缓道:“我娘是皇商之女,虽然有个末等官位,但在别人眼里,和普通的商人之女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在都城那些世家夫人眼中,就更显得不值一提了,可是,就这样一个女子,嫁给了当时东齐最炙手可热的状元郎,一个人千里迢迢从蜀郡来到东齐,承受着你我都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她还是来了,本以为是美满和谐的生活,可世家之间,最少不了的就是攀比,她不得不忙于与这些人周旋,几经波折,终于博得了好名声,为她,也为学士府,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她发觉自己还未怀有身孕时,还来不及请大夫诊脉寻找原因,外面已经流言四起,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尤其是书香世家,对此更是看重,好日子没过几天,她又要背着压力调养身体,努力怀孕,不知吃了多少苦中药,她终于怀孕了,夫君上进,婆母仁正,她以为幸福生活已经慢慢拉开序幕了,可任谁也没想到,这时候,她的父母接连去世,但因为坐胎不稳,蜀郡远在千里之外,舟车劳顿,她实在是吃不消,便只能远在娘家守望,后来,终于到了生产的日子,结果……”
她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压着颤抖的嗓音,“结果刚生完孩子,便血崩了,徒留下了满箱的小孩子的衣物和一个不吉利的名声,最可笑的是,她刚刚去世没多久,自以为正直情深义重的丈夫便将自己的贴身丫鬟迎进了门,顶替了她的位置,还多了一个已经会说话的庶子,对着她的牌位叫嫡母,一一,你说多可笑啊……”
她笑着笑着,就哭了,豆大的泪珠滚滚落下,落到了少年的衣襟上,透过名贵柔软的布料,透过他的皮肤,深深烙在了他的心上。
顾初月伸手,抹了把眼睛,继续道:“一一,权贵之家看似安逸人人羡慕,可背后的冷漠腌臜,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而我,从一出生,就在经历着,所以,在知道女孩子长大后都要嫁人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了决心,我日后要嫁的夫君,必定是表里如一的正直清白,而非心口不一的恶心,沾花惹草,在我这里,是大忌,所以……”
她吸了吸鼻子,抬着袖子擦干脸上的眼泪,抬眸,闪着泪光的眸子里满是倔强,她努力让自己的嗓音听起来如同往常一样正常,“言闻一,我告诉你,如果被我发现,你和我爹一样在婚内移情别恋还欺瞒的话,就算我当时怀着孩子,就算我身后无人撑腰,我也会同你和离,绝不会默默隐忍。”
言闻一皱眉,“除夕之夜,说这样晦气的话做什么?”
她一旦想起让人伤心的事情,这眼泪就停不下来了,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道:“就是因为今天的日子特殊,所以我才会这样同你讲,为得便是要你一辈子都记住我今日说的话,若是你日后不会变心,那自然是最好的,我愿意相信你,但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未等他回答,她便将脸深深地埋进了他的怀里,“一一,我根本无法想象,若是娘还活着,看到爹领着和自己情同姐妹的丫鬟进门,两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孩子时,她得多崩溃啊……”
言闻一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只是抱着顾初月,用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为她顺着气儿,任由她在他怀里嚎啕大哭,他知晓,小姑娘最近承担着怎样的压力,救家人,念亡母,逗仇敌。
每一件,放在任意一家千金小姐身上,怕是都承受不住,可偏偏,小姑娘却承受住了,不仅如此,还把同自己不对付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她看起来刀枪不入,可其实却最为脆弱。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放肆的哭出来,比憋在心里好太多了。
随着怀里的抽噎声渐渐变小,言闻一这才抬着里衣的袖子,擦了擦垂在她下颌的泪珠章,温声道:“不哭了?”
顾初月摇了摇头,坚定道:“嗝,不哭了……”
可话音刚落,她便因为气息不畅打哭嗝不停。
“乖。”言闻一微微起身,向后靠了靠,双手环着小姑娘,将她也往上抱了抱,靠在自己怀里。
他的手臂搭在小姑娘盈盈一握的腰肢上,另一手不忘继续抚着她的背脊,帮忙慢慢顺着她的气息,直到她渐渐不打嗝了,这才道:“卿卿可知,我不是顾大人,你也不是先夫人,长辈们经历过的事情,不会在我们身上重演,你我的未来,更不会出现和离这样的字眼。”
少年没有画本子里男主角惯爱的那种大声宣誓表忠心,而是自以为只是在用最平常的语气,冷静而又严肃。
仿佛任何事情都不足以改变他的情绪,但他说出这话,不知不觉间依旧多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郑重,又恰恰代表了他的情绪,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顾初月听到这话后,杏眸在一瞬间忽然睁得溜圆,晨雾缭绕着清泉却依旧遮不住光芒之下的粼粼水光,朦胧间的那一抹清亮,透着惊讶的喜色和显而易见的娇羞,最是震撼人心。
下一刻,眼眶里又布满了泪水,她不知是在为自己喜极而泣,还是在同情原主那个可怜的娘亲。
言闻一用指腹抹去她眼角的泪珠,“今日是你生辰,可有什么愿望?”
顾初月仔细看着他的狭眸,认真道:“一愿家人安康顺遂,二愿所交好之人平安无忧,三愿未来夫君今日所言,句句为真,日后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小姑娘因为哭过,鼻音很重,却不显得过分甜腻,而是脆声之中夹杂着几分软糯,所道之言,格外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