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定下,文丝娆的亲事(1)
老夫人笑骂:“你个贪吃的猫儿。”
芳姑在身侧道:“老夫人,大小姐一向喜爱美食,既然大小姐推荐,那您就尝尝吧,味道肯定错不了。”
老夫人点头,“如此,便尝尝吧。”
这么一说,文姨娘只好拂袖,安分的给老夫人夹菜。
现在主场变成了老夫人的,文姨娘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不敢作妖,不然吃亏的定是自己。
见她吃瘪的模样,王氏心里暗爽,更是不停的给嫡女夹菜。
顾初月怎会不知王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吃,觉得甚好的便推荐给祖母。
如此循环,一场家宴下来,到底许久没有伺候过人,文姨娘的胳膊都在发抖。
用过晚膳,老夫人也没有开口的半点意思。
而是继续品茗。
老夫人不松口,文姨娘就只能继续在旁伺候着。
养尊处优十几年,如何再受得了这样心里身体的双向压力?
终是站不住了。
文姨娘心思一动,身子就开始摇摇欲坠。
“姨娘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站不住了?”
顾初月突然发问。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了过去。
没等文姨娘趁机回答,芳姑便先一步道:“这样的场合文姨娘应该很习惯了才是,老学士还在时,家宴布菜文姨娘可是贴心的很,哪会像小姐说的那般娇气。”
老夫人淡定的喝着茶,不语。
顾初月眨着一双水杏眸,亮晶晶的,脆声询问:“姨娘,是吗?”
文姨娘微晃的身形瞬间僵滞,一只手撑在圈椅上,面如金纸,咬紧牙磨出了几个字,“妾身没事。”
随着丫鬟们进来送膳后茶点,帘栊被掀开,无法控制的灌进一阵冷风。
让人忍不住缩瑟。
老夫人接过盏茶,抬眸,冷淡的刮了她一眼,语调平稳,“既然无事,便不要乱动,没个规矩。”
文姨娘怅然:“……是。”
顾明远见姨娘如此,有些心软,主动开口:“不知母亲所言是何喜事,儿子书房虽还有奏折未写完,却也想听一听。”
老夫人抿了口牛乳茶,觉得太甜,又递给了芳姑,换盏龙井来,清了清口,这才道:“这事,你也是知道的。”
顾明远不解。
文姨娘一听,想到了之前和明远提议将丝娆写进顾家宗谱的事情,毕竟关于丝娆的喜事,也就只有这个了吧,心里激动。
老夫人浅笑,“今日午后,我那宋老姐姐为丝娆说了份好亲事,将近及笄之女说亲,可不是一件大好事?况且有宋国公府的老夫人保媒,这门亲事,定是差不了。”
文姨娘身子一歪,直接撞上了圈椅,“夫人,亲、亲事,给丝娆的?”
“可不是。”
王氏也有些吃惊,随后就是欣喜,毕竟自己给说的那门亲事已经被老爷和菡萏堂变着法儿的回绝了。
现在又来一门,简直是及时雨。
王氏对宋老夫人的印象又上了一层。
宋老夫人简直就是她们的福星!
顾明远心思微震,没想到下午才说的事情,现在就彻底定了下来,“母亲,现在,是不是为时过早,毕竟现在只是商议阶段。”
老夫人横了他一眼,“什么商议阶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午在寿辉堂,你可不是那么和宋老夫人说的。”
文姨娘瞬间转头看向顾明远,满脸震惊。
顾明远单手握拳放在下颌处,尴尬的咳了一声。
文姨娘怔怔的,急忙道:“夫人,丝娆年纪尚小,况且守孝期刚过,现在就说亲,是不是太早了?”
老夫人凤眸一斜,“守孝三年已是孝心,若是再不把亲事定了,难不成要等成为老姑娘再说,如此,你兄长泉下有知,可会欣慰?”
文姨娘一噎,双手紧紧揪着褙子一角,转眸看向了顾明远,泪眼婆娑的求救,“明远……”
顾明远不忍心,刚要开口,就被老夫人的话给堵住了,“午后,可是你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亲自做主定下了这门亲事,我们几个老家伙可有逼迫于你?”
“宋老夫人一回去,可就给夔州老家递了信,你现在若是反悔,岂不是陷她这保媒的担出尔反尔之名?若是反悔,你便自己去宋国公府同她解释吧,勿要捎带上我,我可再没有脸过去了。”
老夫人气场强大,一语说完,整个正厅鸦雀无声。
顾明远身子微微向前,语气有些急:“下午也只是在商议此事,丝娆还未及笄,现在定下来,未免太过早,宋老夫人提议的夔州表亲,不过是多个人选罢了。”
顾初月一口糕点梗在嗓子眼。
这年头,真的不是她有门第之见。
身份等同地位。
到及笄之年还不愁嫁人的,只有那些豪门权绅家的姑娘,世家大族都是别人梦寐以求想要搭上关系的存在。
那样的贵女,只需站在原地,便会有不少人奔她而来。
比如小表姐。
外人觉得言尚书家的姑娘不拘小节,可言老夫人就觉着自己的孙女是真性情、是直率,在给孙女找夫婿上恨不得百里挑一。
而文丝娆,自己没有资本,偏的心比天高,野心勃勃,竟还想让一直养育她的学士府当她娘娘梦的跳板。
都城的老夫人都是人精,一眼定品性。
就算不看身份,看人品,也不会有人愿意要这样的儿媳妇。
别说别个,就连她自己都是早早定了娃娃亲。
而二妹妹是有明确目标,加上两家关系,婵姨谋划,不愁日后。
现在文姨娘百般推脱,无非就是看上了大皇子后再看不上任何人。
可就拿文丝娆现在的身份处境来说,大皇子不可能不娶侧妃,去宫里没有身份加持简直寸步难行。
嫁去夔州,只要安分守己,于她,不免是个好结果。
顾初月拍着自己的小胸脯,接过珍珠递来的牛乳茶,顺了顺气,这才道:“爹爹,宋老夫人老家我也有所耳闻,家定在夔州,是因先祖曾四处征战,最后看中了夔州地貌,这才定居,那是几代忠烈啊。”
“说句俗话,宋家到这一代可是出了不少的高官,宋老夫人亲兄拒绝侯位,不在都城过安稳日子享福,而是主动去边塞守卫边疆,驱散了不知多少敌兵侵犯,年已八十还整日在练兵场操练,无论哪一项说出来,可都是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