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二王不相见

      女人们逛起街来当真是没完没了,无论古今都是大同小异,吴为一开始还饶有兴致,在一旁还不时插话凑趣,惹得二女娇笑连连。不料跟了良久,眼中所见,耳中所听来来去去却都是香粉、首饰、衣裳之类,渐渐兴趣索然,偷偷打起哈欠来。
    看到李若琳和小怜兴头正高,丈母娘也是容光焕发,眼中异彩连连,吴为也不便扫兴,心中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时半会儿的还难以结束,自家本来还想趁着时辰还早逛逛开封名胜的,现在看来估计是无望了。
    李崇倒是无可无不可,在晚辈下属面前他倒是始终保持着士大夫的淡泊风度,他下马步行,不时与身旁的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攀谈着什么。
    此人约摸二十来岁年纪,面目清秀,方巾褥衫,一副秀才模样。听其言语,却是在向李崇介绍开封的名胜掌故。他不说话的时候样子洵洵儒雅,甚至有点儿唯唯诺诺,一开口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原来安塞众人都未来过{顶}{点}小说开封,少不得一位向导,正好陈桥驿驿丞在杨嗣昌来访之后对李崇着实巴结,见其是文官,特意找来一位本地书生伴游。
    此人姓李名修竹,年纪甚轻,与赵文卓差相仿佛,家就住在开封北门外,惯常在码头左近作此营生。驿丞见他家贫,又是读书人,时常照拂于他,为他介绍些生意。
    开封地处南北通衢。过往官绅行旅甚多,随喜游览开封风景名胜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旅游市场极大。李修竹本是开封本地人,民风地理再是精熟不过,对各处名胜掌故又是了如指掌,兼且身为秀才,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绝非寻常市井俗夫可比。
    除此之外。他还有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说一口道地的京师官话(以安徽凤阳话为底。类似今日的天津话),比本地通行的中州土音要容易理解的多,这一点让宦游多年的李崇顿感亲切。
    要知道这游山玩水乃是文士风雅勾当,讲究的就是个情调。若是满口的本地土音。动辄就是“中”和“得劲”之类不免大煞风景。
    最为难得的是。这样高学历高素质的向导伴游,索值却并不高昂,杂项全包。不过2钱纹银而已,对安塞土豪来说只好算是九牛一毛,考虑到这已经算是旅游细分市场中走高端路线的了,真可谓物美价廉!
    吴为身为现代人,虽有百度可用,但中国近代数百年战乱灾荒频仍,历史湮没的细节不知有多少,又哪里是百度可以解决的,眼前这秀才生长于斯,又是见识广博,言词便给,将这开封城历史沿革,有多少市坊,多少胜景,正店脚店,地方特产,民俗掌故事无巨细一一娓娓道来,端的是引人入胜。
    吴为本来是紧紧跟在李若琳身边的,但侧耳听着那李修竹说话,渐渐入神,不知不觉地凑了过来,不时也插几句话进去。吴为作为现代人,眼光见识自不用说,又在两边体制内都混过,勉强也算得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寥寥数语间就让李修竹刮目相看,心中亦是啧啧称奇,两人彼此间都是大为佩服,不一会便已熟络起来。
    李崇见李修竹神情自若,侃侃而谈,不由起了考校之心,旁敲侧击了一番,对方亦是对答如流,制艺,诗赋都颇有可观处,不禁对其增加了不少好感。
    三人正谈得兴起,忽然前方传来喧哗之声,抬眼看时,只见从北门处行进来了大队车仗,首尾皆有数十名高大健硕的骑马甲士拱卫,皆是头簪红缨,所佩刀剑与甲胄摩擦得铿锵有声。车驾的前后两旁更有百余人步行簇拥,其中有打幡的,举旗的,敲鼓的,持盾的......不一而足,当真是前呼后拥,声势煊赫。两旁更有健仆扬鞭开道,粗长的皮鞭直抽得街面上啪啪作响。
    又见不少开封府的衙役在队列前方疏散人群,维持秩序,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路上行人慌忙避道,呼儿唤父的,踉跄失足的,乱成一团,间或还夹杂着童稚女子的哭喊尖叫声。
    此处正是开封主街,路上行人车马极多,手脚快的早就避让在两旁店面之中或是屋檐之下,更有那一众百姓避让不及的便往吴为这边涌来,饶是安塞营亲卫高大强健,训练有素,在人潮的冲击中亦是手忙脚乱,左支右绌,好不容易方才堪堪站定,将李若琳和李崇吴为等人卫扈在了中间。
    吴为见这车仗排场甚大,望向李修竹,只听他“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了一声:“怪哉。”
    李崇则正在猜测这是哪家宗室,既然是从城外进来,那自然不是周王了,作为亲王,周王不奉旨是不能出开封城的。郡王这里倒有几十家,不知是哪家王爷。他纵是宦游多年,也只在西安述职之时见识过秦王出行的排场,声势与眼前所见相比似乎也有所不及,听得李修竹出声,眼光也望了过来。
    见二人望向自己,李修竹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道:“按这仪仗规制,应该是位亲王殿下,但......”说话间犹疑不定。
    原来李修竹是开封本地人,每年周王在清明节出城祭祖的场面也见得多了,认得这是亲王仪仗,但此时不过二月初春,离清明尚远,断无此时祭祖的道理,而眼前车仗却分明是从城外进来的,此事却是蹊跷。
    “但周王殿下此时并未出城,对?”吴为接过话头,他视力极好,已远远瞥见队列中央一面大旗上似乎有个“福”字,心中一凛,定睛看时,确然无误,不禁脱口而出道:“遮莫是福藩?”
    李崇和李修竹顺着吴为的指点也看到了那面旗,都是微微点头,心中却均是老大诧异,若眼前真是福王,倒真是一件大奇事,按照大明“二王不相见”的祖制,福王与周王都是亲王,照理说应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无论如何他也不应出现在这开封城内!
    说起来这规矩还是永乐皇帝定下的,他本人当初就是和自己的亲弟弟宁王相约造反,夺了侄儿建文帝的天下。有这么个缘故,他自家对亲王之间互相勾连就分外忌讳,对这一条规矩是三令五申,违者惩治极严,动辄免爵除国,令人闻风丧胆,因此有明一代,违反这条祖制的当真是闻所未闻!
    况且福王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崇祯皇帝的亲叔叔,而周王是国初时分封的太祖亲藩,两人虽均是贵为亲王,于皇统上来说与当今圣上的亲疏关系那是天差地远。两人实际上只不过是已经隔了十来代的远房亲戚而已,血缘上论起来已然隔得极远。这也就是在天家,若是在民间,两边早出了五服,压根就不算一家子了。
    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体系,福王可是今上的亲叔,母亲郑贵妃身份又贵重,若是崇祯皇帝无后,他这一系就是皇位最近的继承人!这个概率说起来当真不小,与子孙繁衍的宗室不同,大明皇室一脉历来子嗣艰难,有好几个皇帝都少子甚至无子,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无后,只好由他的堂弟朱厚熜即了位,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而当今圣上也是因为哥哥天启帝无后,才能够兄终弟及!
    而且福王母子深受万历皇帝宠爱,几次都想更换太子,即便郑贵妃闹出了晚明三大案之首的梃击案,指使人谋害太子,也就是天启和崇祯两人的老爹,万历皇帝也没说什么,半句责怪的话也无,若非朝臣力争,此时的皇帝是谁还当真难说。而周王在宗法上与当今皇室隔得十万八千里,疏得不能再疏,根本没有任何觊觎大位的可能。
    这也就是说,虽然明面上福王与周王身份相若,差相匹敌,但实际上在朝野士庶看来,前者身份地位是要比后者高得多的。
    只是......为何福王车仗会违反祖制,出现在开封?联想到福王曾经对皇位的觊觎,很难不让人心生联想,至少现在李崇和李修竹两人就有点惊疑不定了......
    见车仗离自家这边越来越近,赵文卓忙张罗避让之处,正好一旁有家酒楼,亦是72家正店之一,眼前不是省银子的时候,他将二楼临床位置尽皆包下,此处视野极佳,正好可以居高临下看个热闹。
    众人将将安顿下来,车仗便到了,凑近看时,整个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前后无虑有二百人之多,一个个披红挂彩,衣甲鲜明,声势极盛。
    安塞乃是边鄙小县,众人哪里见过这般场面,一个个兴高采烈,指指点点,如同看西洋景一般,就连李若琳和小怜也是兴致盎然,倚着栏杆向下张望。
    开封是省城,老百姓见多识广,多认得亲王仪仗,只见车队行过之处,两边百姓纷纷伏地叩头,士子缙绅亦是垂手躬身而立,恭敬到了十二分。
    吴为目光在车队中寻觅着福王的身影,很快就发现了目标,车队前方的象辂中端坐着一位贵人,虽然有璎璐珠帘隔着,却也看得出此人年轻甚轻,应该和自己差不多,断不是年过四旬的福王模样,心中正自诧异,却见李修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两人目光一错,便听得李修竹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