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多设立社会组织,读书人太多

      归庄和陆符等见顾炎武和黄宗羲这俩都属于江南士林最有代表的领袖人物并肩而走,错愕之余也都不由得摇头一笑。
    而也因此,归庄和陆符等理念各自不同的士子,皆互相拱手致意,然后说说笑笑起来。
    有因理念不同,而分属不同阵营的亲兄弟,开始主动过来打招呼的。
    也有本来是朋友,而因理念不同断绝来往的士子,开始重叙友谊。
    在朱由校这个大家长,来江南这么强制管理一下,倒使得江南士林暂时有些和谐起来。
    当然的确只是暂时的,毕竟理念信仰哪会那么容易融合。
    这里面牵扯到的可是利益的分配。
    只是现在,作为皇帝的朱由校强调了“民族”这个意识后,而使得这些人暂时搁置了争议而已。
    因为朱由校强调的“民族”意识本就有一致对外,先把外面的蛋糕抢过来,再讨论怎么瓜分的意思。
    “梨洲先生,你既然要限民,就得先让朝廷能管到民众,但依顾某之见,江南之民众要想彻底只归于君权管制,得先破除族权,让皇权下乡!”
    顾炎武此时则在和黄宗羲一起回城的路上闲谈起了关于族权和皇权的话题里,而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黄宗羲对自己所持的一些政治理念的反应。
    作为思想家的顾炎武,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在有意无意间想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征服别人的思想,进而时不时的通过闲谈抖私货,尤其是在黄宗羲这种有名望的人面前。
    黄宗羲听后倒是很认真地问了起来:“破除族权?”
    “没错,这破除族权,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族分迁,不然朝廷政令很难实施到民众身上,而我江南民间最大的问题就是聚居的大族甚多,占地十万亩乃至百万亩的大族不少,这些大族如果不迁居,民众就永远是在大族手里,而不是在朝廷手里,甚至只怕官府都很难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民。”
    顾炎武回后又道:“朝廷接下来只怕要做的就是这个,你作为大族出身的代表,得想办法如何引导士族出身的士子接受分迁族房之议!”
    黄宗羲听后问道:“分迁大族后,民众更加分散,如此还如何对抗官府?”
    “这就需要成立社会组织!因为用宗族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民众,不但不会对抗官府,反而会绑架官府,欺压小族之民,进而兼并小族之产!”
    “如今天下,最大之弊病,就在于有很多国有很多家族,而社会组织很少,何为社会组织,既没有官府管束,又没有宗族那样的利益与情感勾连,而纯为公义的组织,如慈善之组织,卫生之组织!”
    “陛下倒是动员一些权贵成立了一些,但到底是不够的,也到底不是民间自发的,以致于没到灾祸发生时,民间宗族只知逐利,而囤积居奇,甚至勾结官府贪墨赈济之银,而无公义组织,组织民间之力在朝廷官府反应之前抢先赈济,进而减少损失!”
    顾炎武说道。
    “这个请容学生再思议思议,分迁大族实在是令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这毕竟是要骨肉分离,悖逆人伦的,自古王朝迁富户移民,皆少有被称之为善政者,但听公这么一说,确实利于社稷民生。”
    黄宗羲有些为难地说了起来。
    “行吧!”
    顾炎武没想到连黄宗羲这样的人也有些难以接受分迁大族的国策,不禁开始担心这样的政策到时候若真的出现,只怕依旧还是会引起极大的争议。
    ……
    朱由校这里则看着窗外,源源不断往南京城走去,或登船回各自家乡的士子,而不禁对卢象升和温体仁说道:“江南士子太多了!”
    “这还只是有功名有财力且毕业的,在学堂里的还有更多的。”
    卢象升回道。
    温体仁也跟着笑说道:“所以,出京之前议政的时候,有人提出取消恩荫官职之制,百官们都反对,就是因为天下士子太多,能选上官的太少,竞争压力太大,恩荫好歹不用去和成千上万的人去报名考选一个小官职,现在朝中官员最在乎的就是恩荫!”
    “正因为如此,现在官员们对恩荫也已要求不高,文官,书香门第,这些都不再嫌弃恩荫低阶武臣,也不嫌弃恩荫资政院、翰林院这些清闲无甚油水的小杂官,哪怕是恩荫专职于研究类的闲官,他们也愿意接受,就在于这天下想做官的人太多。”
    卢象升也跟着说道。
    “这些年,朝廷将从外掠夺来的大部分财富,除了投资于基础建设外,就都花到了教育上面,士子多是很正常的;
    但很多士子依旧宁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考科举做官,哪怕争的头破血流,也不愿意改变观念,去从事工商,乃至为匠人,哪怕是从军做些文化技术类事务,真正是让人感到头疼!
    一个个宁肯就这么等着耗着,荒废岁月,也不先去寻一份其他职业,真是让人恼火。”
    朱由校说着就指着外面一些士子:“你们看,这些士子里,不少都已须发皆白看上去比朕还老,不事生产,只聚在一起,吆五喝六,空谈时事,自比为伊尹管仲,就只等着做官,可哪里有这么多官!”
    “官位的确不够,不仅仅是官位不够,进士、举人等名额也不够,朝廷虽然一再扩招,但与整个天下快速增加的士子数量相比,还是僧多粥少!很多进士都还在等官做,别说进士以下的士子了。”
    温体仁回道。
    朱由校则因此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士斗殴互砍的一幕,道:“若迟迟等不来官做,精神只怕会失常,碰到冲突时不也更容易失去理智,触逆王法!也难怪,之前有士子激进起来,敢在朕面前斗殴,甚至杀人!”
    “陛下说的是,但上千年的惟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的理念,不可能指望几十年的时间,就能让士大夫转变观念,让其从事为官以外的事!不仅仅是士大夫,在所有百姓里,为官是最好出路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卢象升回道。
    朱由校点首:“话虽如此说,朝廷还是得引导,让士大夫转变观念,不要自恃清高,认为除了官以外,做其他事,就是自甘下贱,总归,得解决这个事,不能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读书人不事生产,聚在一起闹事,而且都只盯着朝廷官场!那样很容易滋生卖官鬻爵的现象!毕竟官位一旦稀缺,也就相当于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自然是很值钱的,想靠买他卖他发财的人不会没有,人的贪利之心一旦打开,就算是明知这样做会害死自己,他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