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且耘耔

      除了医馆和戏院,刘巴的书院也开张了。
    刘巴的书院,是以官府名义与张白合开的,所以既不能称为官学,又不能叫做私塾,不得已,张白想到了唐宋时代才有的称呼——书院。
    书院的名字是刘巴起的,叫做千秋书院,因为书院就建立在大城的千秋池旁边,是以因湖得名。
    然而这千秋书院,却完全招不到学生。
    成都是蜀地中枢,本来便有众望所归的郡学,这郡学是由国家出钱办的,属于在官办中都是最上等的国学,领头人就是杜琼与何宗。
    这两人是当地的学问大家,是人人敬仰的存在,能进入郡学学习,是当地读书人的至高期望。
    然而想入郡学是有条件的,主要是看学生家族的背景,一般的寒门根本不可能拜入学堂。
    千秋书院欲开新风,不限制家族背景,然而也就是因为这样,世家子弟们反而不愿意来了,他们不愿意与寒门子弟一同读书,嫌掉价。
    再加上书院是新开的,实在没有名气,寒门子弟同样不愿报名。
    寒门顾虑太多,一来寒门贫穷,怕交不上学费。
    二来他们虽然仰慕诸葛亮和刘巴,但这二人在学识上的名声,到底还没法与杜琼、何宗相比。学生们怕报了千秋书院后,从此再没机会加入郡学,所以都在观望。
    见此情形,张白不耐烦之下,索性给诸葛亮下了一个任务,启动科举。
    而且,完成任务就送武器。
    这个承诺突如其来,让诸葛亮大为兴奋,系统好久没任务,他都怀疑是不是那天晚上,张白这个“系统”被黄展打坏了。
    现在好,终于又恢复正常了。
    没两天,科举制度就被隆重推出,效率奇高。
    城门口发了榜,汉皇帝刘禅礼贤下士,一个月后,召开文武恩科。
    不论士族寒门,文武人才皆可参加,考得好的给予表彰,前五名的,官府甚至可以授予下级官职。
    另外,还规定了每年春秋季,设立春秋二闱。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三名叫做榜眼和探花等等。
    这制度比之宋明清的科举制度,实在简单粗糙得不行,不过这种粗糙也有好处,省得如宋明清三代那样,官僚势力庞大,害国害民。
    榜单一发,士族门阀子弟表示无感,而寒门子弟则大大心动。
    毕竟这个时代,对于寒门子弟是太无情了。没有家族背景,想要进入社会上层是不可能的,社会阶层固定的情况很严重。
    科举,是升斗小民唯一的晋升之路,也是唯一公平的道路。
    好不容易,总算有人报名春闱了。文科考生特别少,也就是小猫小狗十几只。武科却十分热闹,毕竟生逢乱世,武者众多,报名者居然轻松过了两百。
    这中间,张白也做了不少手脚。
    在矿场中,他手下的军官们几乎都是寒门子弟。包括罗蒙、连湃、还有叟人公敦杨和焦义等,这些人全都被张白轰出去报名了。
    文科举子中,张白怂恿了申儒李报名,但是他手下的寒门文人,也就这么一个人选,没其他人了。
    要解决文科举考试无人参与的问题,张白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找程祁帮忙。
    既然蜀国当地的士族子弟,都不愿意参与科举,那么让其保举一部分寒门子弟入试,这总是可以的吧!
    其实士族大家的外围,总有一些落魄的读书人,或者专门围着士族转悠的马屁精。世家大族对这些人烦得很,但是又不能将他们都赶走。
    毕竟他们也算大家族的外围势力,至少会产生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
    现在正好,可以给这些人一个机会,给他们一点不要钱的甜头尝尝。
    而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他们很明白自己进不了郡学,现在有了士族的推荐,那么能进入作为官学的千秋书院,既不算得罪郡学,又可以获得刘巴和诸葛亮的垂青,科举就立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几天后,文科举终于报了数百人,诸葛亮当即兴奋地向张白表功,然后毫不知耻地当场向张白讨要奖品。
    张白已经准备好了,他花了半夜的时间,用建木给诸葛亮磨制了一把鱼肠剑。
    诸葛亮起先十分不愿意,说这把剑比起匕首长不了多少,而且还是木头的,其实抓鬼还是桃木剑比较好,云云。
    结果,张白一剑砍断了试剑用的铁器。诸葛亮这才明白过来,这是灵器啊!他立刻接过鱼肠木剑仔细审视起来。
    张白告诉他,这柄剑是用稀有的灵宝,建木制作的,价值不菲,一把剑值数千灵珠。
    一听到灵珠,诸葛亮当下眉开眼笑,又开始师父长师父短地亲热起来。
    这个诸葛亮,和张白一起的时候,就是一副贱吧嗖嗖的样子,但是平时依然是个有本事的丞相。
    此时蜀国与吴国的和议终于完成了,张温、诸葛亮甚至刘禅都很满意。
    张温总算完成了使命,决定要回吴国复命。
    不日即将启程。
    邓芝再次身负重任,作为蜀国使者,陪同张温回到吴国,并促成孙权最后签署和议。
    临行前,张白给这位大哥佩了数名护卫,都是从拜火教信徒中挑选出来的。这些人身强力壮,且对阿胡拉玛非常崇拜,所以忠诚度不成问题。
    他给每个护卫都塞了银币,让他们途中照顾好张温,又给了张温和邓芝不少银子,嘱咐他们路上小心,自己过几个月,一定前往吴国家乡。
    兄弟二人依依惜别,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张温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亲弟弟。
    这还不单是感情上的接近。
    张温眼见着张白在成都纵横捭阖,结交丞相高官和各个世家,拓展生意,增益家产,已经充分肯定了他的性格和能力。
    吴郡张氏要振兴,只靠自己一人到底是有些独力难支,如果再有张白帮衬,那么张氏的兴起就确实了。
    他心里一直都在盘算着,怎么样把张白留在吴国,而且,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一个家族要绑定自己的子孙,最好的办法就是婚姻,这是大事。
    张温离开的时候,诸葛亮、秦宓、吴懿等人都来送行,张白身份不够,便没有参与交谈,只向张温道了别。
    吴国使者终于离开了,让蜀国上下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