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60页

      史夫人登时将东大院、仆下搬家和赁房子的事全部忘在脑后,伸手拉住贾代善的衣袖,又惊又喜地道:“你是说,政儿今年的会试……”
    贾代善手一摊:“为夫也只是猜,但只要政儿没有彻底考糊,这春闱放榜之时,应当也有个名字。”
    其实贾代善并不觉得皇帝真的会在春闱时拉贾政一把,只是他前次考较了贾政的文章,觉得儿子的水平还行,春闱时混个进士出身应该问题不大。所以他故意这样安慰史夫人。
    史夫人哪知真假,当下双手一拍,满脸是笑,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她的思维一向发散,从东大院想到赁房子,又从中春闱一下想到贾政的亲事,当下忙忙地说:“政儿高中之后必定有人上门求亲的,没准到时就‘榜下捉婿’,政儿又不知拒绝,这可怎么办是好?”
    想着,史夫人搓搓手道:“不行!到时候得着几个得力的下人护着政儿去看榜。我这边也得把适龄的大家小姐一个个地相看起来……”她登时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贾代善就是要的这个效果,史夫人有事干,就不会车轱辘倒豆子似的来跟他吐槽了。至于贾政的亲事,结果不外乎在那几家里选,不会给他任何意外或者惊喜。倒是有一件,贾代善嘱咐老妻:“倒是敏儿的亲事,你现在也可以相看起来了。”
    过得年来,贾敏就十四了,可以先议亲,议个两三年,等她长大些再嫁也不迟,但女孩儿家的亲事宜早议不宜迟。
    “夫人刚才说起‘榜下捉婿’,倒让为夫想起来了,为了敏儿,今年春闱放榜,咱家不妨也去捉捉看。”
    *
    贾代善夫妇尚自在荣禧堂中讨论,贾放则已经在他的小院里查看荣宁二府的平面图。图还是早先时候的,因此大观园现在的位置上还标着“会芳园”三个字。但是图纸清楚地标明了宁荣二府所有建筑的方位,以及贾放需要“破墙”建园那个“破墙”的位置。
    贾放:终于有点儿大观园的样子了。
    原本会芳园是狭窄的一个长方形,有纵深却缺乏宽度,有时见到两侧荣宁二府的灰色水磨墙会觉得有些“出戏”。但是现在将荣府的东大院一并进来,大观园的长宽之间的比例就会非常合适,接近黄金分割,这令贾放非常满意。
    毕竟原著里就是这样安排的,贾府修大观园,是利用了宁府旧园会芳园的原址,然后破墙纳入荣府东线的一部分建筑,合并而成的大观园。
    这时,府里报说是戴权戴公公又来了,贾放匆匆去接,见到戴权大老远地跑进京城来,也觉得对方十分辛苦,当下郑重道了谢,又伸手去摸自己身上带着的荷包,看看有什么能送给老戴的。
    戴权连忙让:“哪儿能让您破费赏赐?您要真有心赏,就让城南那个泡菜作坊给老奴留些泡椒,年纪大了,嘴也有点儿挑,找到些口味合适的不容易。”
    贾放一叠声地答应,说是让人给专门留着,到时戴权遣人自取便是。
    戴权把特地从城外拿进来的东西递给贾放,说:“皇上说了,您细细看,想必有些用处,在他那边的库房,搁着也是搁着。”
    贾放看时,发现那竟是一大包卷轴,心想他屋里那一卷卷轴有伴儿了。把这一大包拿回去,发现这一包竟然都是名家绘制的园林房舍,全部都是界画。每一幅都绘制得极为精细,贾放一眼看去,几乎就确定这些界画上的尺寸按比例放大,就能直接用。
    其中还有一幅堆石,贾放觉得眼熟,细想去,竟然就是他在京郊离宫住着的时候,看到那座小园里,“水中月”的那座堆石。这副卷轴上将这堆石原样呈现,分毫不差。
    想必是皇帝陛下注意到了贾放喜爱那座园子中的叠石山水,所以才将这些送来给他。
    这恐怕是贾放到达这个时空以来,他那位亲爹第一次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有所表示。
    贾放:有点贴心哦!
    他把这些卷轴带回自己的小院,让双文挨个儿翻一遍,看看这些界画上的素材,往后有什么可以借鉴参考的,好有个样子。
    谁知双文打开一幅卷轴,看了题跋,轻轻地“啊”了一声,便再不说话了,只管盯着卷轴,双眼有些发红。
    贾放也凑过去看,这才注意到那些卷轴都无一例外,出自同一人——山子野。
    贾放也惊异莫名,因为按照红楼原著的记载,大观园的图稿,便是出自一位老明公山子野之手。自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又奉旨建园,心想可能不关那山子野什么事,谁知这时竟又得到了这位的卷轴。
    贾放看着双文的表情,心里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事,便温和地说:“是长辈亲人吗?”
    双文点点头,情绪有些激动,道:“是祖父。”
    贾放:……
    他登时来到双文面前,认真一拜。
    双文让开了去,情绪稍稍转好,扭捏道:“你拜我作甚?”
    贾放:“日前得见令祖设计的园子、堆的湖石,其中巧思,令我叹为观止。当真是——见君一座园,胜读十年书,我自认为我对园林的品味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极为真诚地胡扯一通,双文顿时“噗嗤”一笑,随即又换了戚容:“连我自己,也从未见过祖父这许多遗作。”
    听见“遗作”二字,贾放便觉惋惜,沉声道:“原来……令祖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