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桃源村那边, 村民们的态度显然是不愿意, 但是不愿意又如何?别地把人硬塞了来,他贾放还真能跟太子所说的那样,不管不顾不闻不问, 放任这几千人的生死吗?
既然不得不接纳, 他就打算接纳得漂亮一点。
再说, 桃源村目前地广人稀,劳动力水平有限,发展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瓶颈。如果新吸纳的三千人能够摆脱病魔困扰,加入生产大军,对于桃源村来说只有好处。
既然要接纳,第一步就是安置, 要给人盖房子,找住处, 让人先有个落脚的地方,然后才是治疗、吸纳,才说得上其他。
但考虑到桃源村村民只有一千人, 却要接纳三倍于他们可能具有传染风险的病人,安置这件事儿一定要好好规划,否则桃源村就是大难临头。
如果在桃源村境内大规模地修建吊脚楼那样的永久性住宅,耗时费工,而且绝对赶不及在新移民到达之前修建完成。
最要命的是,他总不能动员桃源村现有的这些村民,为那些还没有到来的新移民盖房子吧?贾放相信他们就算是有再高的思想意识觉悟,在这件事情上,应该也不会心甘情愿地为了他人而免费劳动的。
为此,贾放才打起了盖“简易活动房”的主意——简易活动房在后世用途很多,可以用于救灾、临时安置、简易居住等。活动房大多都是以轻型钢材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通过螺栓等零件直接拼装的简易建筑。
这种建筑的优点在于,零部件标准化,适合批量生产,而且便于拼装与拆卸,用完之后,立即能拆成钢构件与板材,往库房里一堆,下次再用。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空,贾放既没有轻型钢,也没有夹芯板,他两眼一抹黑,虽然有想法,但是却完全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来实现。
所以他只能把这个问题抛给百工坊的工匠们,想请他们给出一些建议。
木匠最先惊呆了,他听贾放说这房子得能够随时拆装,震了半天才说:“这……这不能够啊!寻常的房子从开建到上梁起码得一个月,大梁上了再支其他的檩子椽子,起码再得一个月,再是瓦作……而且,盖好了之后,也拆不得呀?”
贾放摇摇手:“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房子并不能算是大家常说的‘房子’,更像是‘棚子’,但是比棚子要好,四面都有围护,脚下有地板……至于拆卸,大家想想那孩童常玩的鲁班锁,就像那样,‘喀嚓’一下拼了起来锁死了,‘喀嚓’一下又马上能拆开,能达到这种效果就行。”
现在就大规模使用铆、焊等后世常见的五金工艺显然不行,贾放就只能期待一下木匠的经验与智慧。
最后木匠想了半天,点了头,说:“如果房子不是特别大,只用榫卯,应该能成。”
至于墙面材料,工匠们很快就讨论出来——因为贾放说过,简易活动房的使用地点不会特别寒冷,所以防风与保暖都不是第一要务。所以工匠们一致推荐使用毛竹,用毛竹代替房上的泥瓦;用两层竹编的板壁,中间隔空,作为简易墙面。
至于地坪就更简单了,铺一层土,铺一层砂子,用碾子压平,直接在上头铺一层草席就齐活了。
贾放对这个初步方案比较满意,同时又提出,他需要再为这种简易活动房安置一些配套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可以自动冲水的蹲式公共厕所,可以一次容纳多人使用的水槽形洗手池,和单人使用的淋浴间等等。
此外,他还需要铜匠帮他试着做一个指针式的压力机,用来检测沼气池内部的压力。
任掌柜憋了半天的好奇心,终于没忍住,问:“贾三爷,您这些‘简易活动房’,建来是打算给什么人住的呀?”
贾放:“给那二十个小工啊!”
他打算让这二十名工人直接住进大观园,验证一下“简易活动房”的效果。
“但是我会订购至少能容纳三千人的‘活动房’材料,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贾放很认真地说,“贵坊的产品,我会按全价订购。”
任掌柜还能说什么好——贾放那么无私地提供了关于“起重机”的创意,为他家主子的产业提高运能出了大力气,现在贾放无论提什么要求,他都得满足。
当下百工坊的匠人们分成了两个团队,一个团队琢磨“起重机”,另一个团队琢磨“简易房”。
没过几天,第一批已经成型的简易房组件就已经送到了大观园内。贾放则已经在园内选好了地址,就在园子北面一角的空地上——组件运到时,贾放已经带着小工们把这一片地全都平整了,组件一到,就立即开始安装。
除了这二十个小工,在大观园内干活的还有其他匠人,闻言都过来围观,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小工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搭起了一座“活动房”。
“哟,真没见过,哪家修园子还给工人盖房子住!”
“但也确实是这个理儿,你瞅咱们这携家带口的,自然乐意每天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但这些个小工又都没成家,主家给个地方住,他们难道不会感恩戴德,好好地把活计给做了?”
“话说这房子,建得也忒快了点儿吧?牢靠不牢靠呀!你看这四壁空空,哪里是墙,就只有两层竹篾嘛!”
“得了吧,又不是你住在那里头,这白操哪门子的心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