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公共场所
156公共场所
2011年2月15日,陈飞回到了首都。
他带了很多东西回来,所以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从老家带回来的土特产一一分发给各位亲朋和好友。
他最后才来到李鱼的家里。
来之前他已经跟李鱼沟通过了,那家伙说他今天在家的。
不过当陈飞来到了他的家门外时,却发现这家伙的家门紧闭,屋子里也是黑灯瞎火的,并没有人在家里的痕迹。
咚咚咚。
陈飞敲了敲门。
但好一半天了都没有回应,里面依然黑漆漆的,没有一丝灯光,从玻璃窗里并不能看到里面的任何东西,里面也很安静,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人活动的迹象。
推了推门,门却没有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想了想,陈飞推门而入,把客厅的灯打开,把他送给李鱼的东西摆在了客厅里,然后坐在沙发上等待。
客厅里暖气很足,比外面舒服多了。
等啊等啊,一直等了十多分钟了,但都没有见到李鱼,打他的电话,但一直没有人接听。
这家伙.....怎么也学会放人鸽子了?
陈飞摇了摇头,很是无奈。
看了看外面,夜色越发浓了,喧嚣了一天的城市终于是等来了平和与宁静,各种专在夜里活动的小虫子渐渐苏醒,各种奇怪的鸣叫声渐渐响了起来。
“算了,不等了!”
陈飞站起,拿出手机,打算给李鱼发一个短信,然后就关灯关门走人。
不过他才刚刚打开威信,还没来得及打出第一个字呢,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不会也是来找李鱼的吧?”
陈飞朝外看了看,不过由于他所站的角度比较偏,看不到门外的情况,所以他只能走出去把门拉开。
“怎么是你?”看到外面站着的人,陈飞愣了一下,竟然是王彤。
这家伙穿一件厚厚的白色羽绒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张脸来,因为天气比较冷,风又呼呼的地吹,她的脸于是通红通红的。
她手上拎着一个摄影机,但只是比较普通的那种,很小巧,哪怕是女生,一只手拎起来也轻轻松松。
看见陈飞,王彤也很惊讶,平静的眼睛里一下浮现起了亮光,眼神霎时亮晶晶的,很有神,她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你怎么在这里?”她对陈飞的出现也很奇怪。
“我来找李鱼,跟他约好了的,哪儿知道这家伙放我鸽子。”陈飞无奈地笑了笑。
“什么?李鱼老师没在家?”王彤听了,也吃了一惊,“我也跟他约好了的,今天晚上来还他摄影机。”
“看来我们两个都被他放鸽子了!”陈飞哭笑不得。
在他的印象里,李鱼其实是一个很守时的人的,可没想到今天一天,他却放了两个人的鸽子。
陈飞本来打算要走了,不过既然王彤来了,那就一起等一下吧。
“进来吧,外面太冷了。”陈飞把门推开,把王彤迎了进来。
“今天这鬼天气....真是好冷。”王彤把摄影机递给了陈飞,换好鞋后,搓了搓手,搓了搓脸,哈出一口白气说道。
外面很冷,不过屋子里却是很暖和的,哪怕之前一直黑灯瞎火的,但因为开着暖气,屋子里的温度还是挺高的,陈飞进来后又把温度调到了二十度,所以冻得快成冰雕的王彤没一会儿就热得不行了,连忙把白色羽绒大衣脱了下来。
她穿了一件玫瑰红的毛衣,下身是一条牛仔裤,修长而漂亮的身材顿时一览无余。
陈飞看了她一眼,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出来,他倒了一杯水递给王彤,两个人一起在沙发上坐下,有一句每一句地聊了起来。
“你想学摄影吗?怎么会跟李鱼借摄影机?”陈飞侧身看着王彤,笑着问。
“有这个打算。”王彤喝了一口水,顿时只觉得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暖呼呼的,她看向陈飞的眼神也充满了暖意。
“啊?你真的要学啊?”陈飞吃了一惊。
他之前其实只是随口一问,哪儿想到却猜到了答案。
王彤又喝了一口水,然后用双手捂住杯子,暖着手,她一边看着陈飞一边说:“我从小就很喜欢电影,长大后,一开始想当演员,不过现在我觉得当演员太难了,所以打算朝导演方面努努力,看看能不能做出点什么成绩。”
她一一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她的思考陈飞很能理解的。
她之所以说当演员太难了,并不是她的演技不够,她舍不得努力,她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她说的当演员太难了,说的是对于一个女性演员来说,职业生涯实在太短。
怎么说呢?
用陈飞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视圈对女演员肯定越来越不友好了。
至于原因,很复杂,不过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观众群体的改变。
以前的观众,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或者是综艺,核心群体是男性,所以那个时候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一个男主配一个或者几个女主以及一群女配,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影视作品,一部作品需要很多女性演员;
那样的情况自然就会导致女性演员的需求十分旺盛,所以女性演员的职业发展情景还是不错的,年轻的,年长的,都需要。
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观影群体的核心已经从男性变成了女性。
简单的说,看电视和看电影的人从男人变成了女人。
既然看电影的以女人为主了,那么很显然,影视剧里的核心人物肯定就只能以男性为主。
所以最近几年,小鲜肉什么的越来越流行了。
在陈飞原来的世界中,这种情况发展到了极端情况,就会出现一个电影或者一个电视剧甚至都不需要女主了,几个男人就可完成,甚至还专门有了男人之间的感情戏。
这种条件下,女性演员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女性演员的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不乐观。
王彤说的情况,就是这个。
所以陈飞很能理解。
从这一点上看,王彤对于市场的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她一下就捕捉到了未来的变化,而且从现在起就开始做准备了。
“我发现我在导演和拍摄方面其实还是很有天赋的。”王彤看着陈飞,笑容灿烂地说。
“真的?”
“真的,不信我现在拍几个镜头给你看看。”王彤一下来了兴致,跃跃欲试的。
“好啊,那我们现在就试试。”陈飞也正闲得无聊,于是一下站了起来。
“这样,你设置一个场景,我来演,你来拍,然后我们一起看看效果,怎么样?”陈飞建议。
“好啊。”王彤越发迫不及待了,她连忙走过去拿起摄影机,一边开机一边转动脑筋思考,想了一会儿,她道:“这样吧,你来演一个熟睡中的穷人,我来拍。”
睡熟中的穷人?
陈飞略略一思忖,就知道该怎么演了。
他的心中,飞一般地为这个人物写好了人物小传。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刚刚毕业,一下从云端跌落到了地上,从大学里的天之骄子一下变成了每天都得为吃一个馒头还是两个馒头而斗争的穷困之人,所以他的脸上,表情应该是阴郁的,眉头无法舒展,哪怕是在熟睡中,眉头也是拧在一起的,就像生活里的困窘。
但他并没有完全绝望,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扇窗,明媚的阳光从窗子里透射进来。
那些阳光就是成功的希望。
他此时是公司的销售,非常苦,非常累,而且为业绩焦头烂额,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开张了,要是再不突破,公司就会把他开了,但再苦再难,他的心里始终坚信一点,他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他一定也能,现在他只是缺少一点儿时间,所以,黑暗的世界里一直有一扇窗。
陈飞很快给那个角色写好了人物小传,之后他就在沙发上躺了下来,开始了表演。
王彤则开始拍摄。
但她并没有忙着动手,她也现在脑海里迅速思考。
“这个场景应该怎么拍呢,是俯拍?还是?”
她开始思考。
“我记得李鱼老师曾经说过,说陈飞告诉过他一个心得,低机位角度拍摄能使画面形成客观性构图,便于观众欣赏接受,容易描写戏剧氛围。”
王彤的脑海里,记在小本子,或者牢记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东西一一浮现了出来。
她虽然并无什么执导和拍摄经验,但这些年一直注意观察,一直留心汲取,尤其是和陈飞合作以后更是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所以心里还是有很多东西的,尽管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经验,但总比什么也不知道要好。
如此思索了三十多秒钟,她就知道应该怎么拍了,于是她连忙稳住摄像机,同时开始走位,开始拍摄。
陈飞和王彤一边等李鱼一边玩起了拍电影。
拍了一会儿,累了,两个人又一起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
“你刚才说的那句话还真的是实话,你在拍摄方面还真的是有点天赋的,我觉得比你在演戏方面的天赋还要好一些。”
“真的吗陈飞,你真的觉得我还是有点希望的?”
“真的。”陈飞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建议你可以先拍一些dv作品,一些实验性作品,等你积累了一些经验,然后再开始执导和拍摄真正的商业电影。”
“dv电影?”王彤的眼神凝了凝,开始了认真思考。
dv的产生,令得电影工业产生了一次革命。
这种新技术的工具特性为独立制片人解决了工具和画面品质这两大难题。
dv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影像制作形式,打破了一百多年来影像制作被少数精英阶级垄断的状态,影像制作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影像话语权被颠覆了。
“dv电影”可以参加以胶片载体为标准的大型国际电影节,也可以制作胶片拷贝发行,在电影院线放映。严格意义上说来,没有经过“磁转胶”的dv影像作品,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dv电影”,这类作品现在在业内被奇怪而别扭地称为“电视电影”。
dv电影和传统的胶片电影相比,在色彩饱和度、宽容度、过度层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
但是dv也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探究dv电影的本质,必须放弃传统电影工业所形成的一些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美学标准。
王彤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这才抬起头看向了陈飞:“好,那我听你的,先从dv电影开始。”
“想好了?”
“嗯。”王彤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相信你,所以我听你的。”
“要不要我给你写一个剧本?”
“要!”王彤想也不想,立即回答。
陈飞站了起来,在李鱼的家里到处找了找,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本子和一支笔,之后,他坐在餐桌上,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他给王彤写了贾樟柯的第一个dv电影作品的剧本——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是由贾樟柯执导的电影,于2003年11月28日在法国上映。
在31分钟的时间里,《公共场所》陆续展示了它所记录之物,它们是:
一个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一个矿区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什么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以及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它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
影片还记录下了拍摄的那一刻在这些空间里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是:一个穿军大衣的中年男子,他等了很久,一辆火车为他带来了一个年纪相仿的女人和一袋沉甸甸的面粉。
一个老人,在铁栏后极其耐心地拉好上衣的拉链;汽车把老人带走,却落下一个气喘吁吁的年轻女子;女子无聊地等待,矿区的天空下响起钟声;一个年轻男子走来,他们说笑,一起上了下一辆公共汽车;
画面随着汽车的颠簸微微颤动,一个站着的男孩儿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他无法控制自己的牙疼;
随着夜幕的降临,公共汽车餐厅的生意渐渐红火;候车厅里,有人在打台球,有一男一女在练习交际舞,角落里,两个男子在找一个刻图章的人改文件,进站口两个收票的中年女人不时在议论什么,一个秃顶男子,坐在轮椅上,戴着墨镜,表情严肃,左顾右盼。
人们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起舞,门帘不停被掀起,不同性别、年龄、身份的人一一经过,被镜头不动声色地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