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状元宴【1】
其实张铁柱三人内心紧张无比,只是强装镇定而已。
苏锦瑟一身紫罗烟纱衣裙,头上梳着精致的发髻,头上戴着一对紫色的流苏玉簪,显得精致俏皮又玉雪可爱。
她亦是神情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着,白皙清美的小脸上却并没有流露出一丝胆怯,反而身上透着一股端庄大方的秀雅之气。
领路的太监心中更是啧啧称奇,想不到在那土旮旯的农村之中居然还能出来一位这么美丽的姑娘,最重要的是她身上的气质一点都不输于那些世家千金呢!
这个张铁柱、李红香还真是个奇人啊!两人土不拉几看着老实木讷的农民最后竟然能成功变成巨商,又培养出了连中六元的新科状元,还养出一个这么美的女儿!真不知道他家是走了什么狗00屎00运了……
因为张志文是新科状元,将会从国子监出发进宫,和此次的榜眼、探花郎、进士们一同前来,所以是没有苏锦瑟四人同路的。
状元宴设在御花园中,虽然此时天已黑了下来,但是花园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以及各种琉璃花灯,将整个御花园映衬得一片明亮,有一种异样的美。
此时御花园内,早已座无虚席,文武百官皆已到齐,在他们身后的座位上则是各家的妻女。
御花园的首座之上坐着当今的圣上萧北辰,以及皇后娘娘,和两位贵妃。
领路太监让苏锦瑟四人等在门口,他先进去通传,走到下方神色的恭敬的跪下,“启禀陛下,张铁柱一行人已经带到。”
萧北辰手中本来端着酒盏,此时听到小太监的禀报,不由放下了手中的酒盏,俊朗刚毅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哦?那正好,快快有请!”
原本喧闹的御花园中在听到说张铁柱一家人来了,亦是不由好奇的放下了手中的酒盏,一一朝花园入口的方向看了过去。
“宣张铁柱等人觐见。”太监高声大喊。
张铁柱整了整衣冠,抬头挺胸了走了进去,李红香张玉秀、苏锦瑟三人跟在身后。
张铁柱四人的到来引来了众人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
毕竟这张铁柱一家子一直都生活在他们的口中,生活在百姓的敬佩中,所以大家都很好奇这个张铁柱到底是何人。
不过当他们看到张铁柱一瘸一拐的走进来时,很是诧异,没想到这张铁柱竟然是个瘸子!
下一瞬,他们的目光皆情不自禁的落在了走在最后面的苏锦瑟身上。
苏清墨是一打苏锦瑟进来后,他的目光便寸步不离的落在她身上,她竟然也来参加了宴会!
一旁的永定大将军苏幕神情疑惑的看着自家儿子,这小子素来性子淡漠,对什么事都不上心,现在居然这般盯着一个姑娘看!莫不是自家儿子终于开窍了?看上人家姑娘了?如此的话甚好,清墨这小子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找个姑娘成亲了!
苏幕心中既欢喜又疑惑,顺着苏清墨的目光看去,这一看不得了,苏幕激动得当场就站了起来,激动得整个身体都颤抖了起来,他目光紧紧的锁定在苏锦瑟的身上。
这不正是夫人年轻的时候吗?
走在最后面的少女一身紫色的软烟罗纱裙,梳着精致的发髻,光洁白皙的额头上垂着一缕青丝,她五官精致如画,一双黛眉似天边晓月,潦黑的瞳仁恍如九天星辰,深幽醉人。
这简直就是他夫人年轻的时候啊!根本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难道清墨是早就发现她了,所以才会一直这么盯着她看的?
“你……”苏幕激动得扯开嗓子便想说话,一旁的苏清墨扯了扯苏幕的衣摆,低声喝道:“爹……”
苏幕一个激灵这才恍回神来,遭了!刚才他过于激动一时间竟是忘了这是在御花园的状元宴之上!陛下还在上面坐着呢!
果然,只见萧北辰一脸疑惑的朝他看了过来,询问出声:“苏将军,你何事如此激动?可是你与张铁柱他们相识?”
苏幕正想实话实说,旁边响起了苏清墨声音,“爹,张姑娘虽然长得像我娘年轻的时候,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她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你若在这状元宴之上贸然认亲,恐怕会惊扰了圣驾,也会给张铁柱一家子造成反感。当今新科状元张志山便是张铁柱的儿子……”
他虽然声音很小,说得又快又急,但咬字清楚,一字不差的落进了苏幕的耳中。
苏幕一怔,这才想起这其中的问题,于是他想了想说道:“这几年臣一直听闻农神张铁柱的故事,心中感到颇为好奇,此时见到真人,不免有些激动。若不是农神张铁柱发明研究了各种蔬菜秧苗,以及种植技术,恐怕我们东禹国的百姓到现在都还吃不上饱饭!”
“农神张铁柱不仅发明研究了各种蔬菜秧苗,还有研究出那些什么花生油大豆油酱油,大大提高了东禹国的经济财力,这些更是成了我们东禹国的特产,其他诸国纷纷过来购习,带动了农物经济的发展,不愧是农神啊!”
被苏幕这一番好夸,张铁柱不由有些羞红了脸,虽然他确实出了不少力,但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宝儿提供的,但是却只能由他来认领这些丰功伟绩,毕竟那时候宝儿年纪太小了,太过锋芒毕露,反而危险。
萧北辰的脸上露出和蔼亲和的笑容:“张爱卿确实是我们东禹国的功臣,不仅培养出连中六元的新科状元,又为我们东禹国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嘉奖。张爱卿,你想要什么赏赐?”
现在此事不仅在盛京城中流传着,就是邻国都在到处讨论着此次的新科状元。
因为张铁柱家研究出了各种蔬菜秧苗,大大提高了产量,还发现了玉米油大豆油等,油的产量也瞬间提高了数倍,并且价格还没有芝麻油那么贵,百姓们都能买得起,也因此带动了整个东禹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