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030章 户户相护(求订阅,求支持)

      民怨累积!
    手执棋子,盯着棋盘,朱国强良久不语。
    其实,大明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棋盘,作为棋手他,必须在通盘考虑。
    通过给予军人一定的特权,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后世最通行的作法,什么军人不用排队啦,乘车免费啦,诸如此类的特权……实际上都是可有可无的。
    为什么朱国强会给军户那么多特权,说白了,就是因为宋代以降军人地位底下导致的,为了重新树立汉人的尚武之风,提高军人地位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其实,朱国强提升军人地位的方法,都是有先例的,像军户的司法特权,看似特权,可却是后世的通行原则——军人犯罪案件属军队管辖。
    至于赏赐宅田,于其说是借鉴了朱元璋的军户制,倒不如说是披着军户的皮,借了汉高祖刘邦的《高帝五年诏》,以此诏书,刘邦对自己军团的所有士兵,皆授予大夫及以上爵位,使其享受根据爵位应有的土地、田宅等待遇,并减免了所有军人及家属的租税徭役,建立了一个利益捆绑特权阶层;与此同时,刘邦在关东地区分封了一批强大的刘姓诸侯,作为刘氏政权的屏藩,尽管这一措施在后来显露出诸多弊端,但在当时皇室幼弱、功臣和外戚强大的现实背景下,乃是确保刘氏皇权安全的必要举措。
    通过高帝五年诏,刘邦为汉朝政权建立了强大的功勋利益阶层,以确保任何外姓对汉室皇权的篡夺,都将遭到这一利益集团的猛烈反击。
    朱国强干的也差不多,通过对军户赐赏军功宅田迅速建立了强大的、与大明皇权利益捆绑的军人阶层,以一百六十余万军功小地主为核心的“军勋集团”成为大明皇权最可信赖的力量。
    这个军功小地主拥有什么呢?
    “……167.4313万户,在册人口1938.5641万人,土地2.963亿亩……”
    这些数字是什么?
    是大明现有军户的数量,对于这些数字,朱国并不陌生,但是还有一个数字。
    大明有1.3亿人口,土地九亿余亩。
    军户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却拥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当然,这其中大概有三千万亩属于皇家,属于勋臣的,可即便是如此,那些“军功地主”普遍全国各地,从外东北到承化省。
    而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军户所拥有的特权——他们不纳粮、不当差,他们占有着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他们不纳皇粮不服徭役,他们享受着司法特权,他们的日子在任何民户的眼里,都是令人羡慕嫉妒的。
    羡慕嫉妒之后呢?
    自然就是恨了!
    这正是所谓的“民怨”,其实,何止是民怨,恐怕还有“绅怨”,毕竟,那些官绅的优免是相对有限的。
    甚至朱国强都能猜出来,为什么一篇文章之后,那些个官员为什么会突然“为民陈情”了。说白了,就是因为羡慕嫉妒。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恨啊。
    什么是民间有怨气分明是这些士绅们有怨气,老百姓是不是满腹的怨气,到不好说。
    但是那些塑身们,他们一个个肯定都是满腹怨言。他们的心里肯定想着凭什么这些大头兵能够享受过去他们享受的特权。
    凭什么他们要向朝廷缴税,那些大头兵却不用缴税。
    他们羡慕啊,他们嫉妒啊。
    当然,到最后这一切都会化成一个字。
    恨!
    那些士绅们一个个的小心思,朱国强又岂能不知道?
    那些人过去不纳粮不当差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民怨”?
    “民怨累积……”
    朱国强冷笑道。
    “民不民怨的到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正优待那些军户,肯定是让地方上绅怨累积了,他们当然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但是却不妨碍他们扯着老百姓这张虎皮来给自己说事儿。”
    冷冷一笑,朱国强随后又说道。
    “可是他们忘了,忘了朕是什么人了。人家说官官官相护!当官儿的,一个个的都是官官相护,更何况咱们军户呢?让他们也知道什么叫做户户相护,过去他们一个个的在那里官官相护的时候,老百姓到哪里说理去。现在,让他们也去尝尝这种滋味。”
    官官相护!
    不但在大明,在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热不开的话题。又怎么可能绕开这个话题呢?
    那些个官员除了依靠所谓的同窗,同年建立了一个紧密的关系网之外。他们还通过姻亲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关系网。
    不说其他人,就说现在内阁之中,张禀文和方以智,他们两家之间就是亲戚,而且还不是一代的亲戚。
    像这样的亲戚,他们彼此之间怎么可能不官官相护呢?
    而这种事情,哪怕是朱国强想要制约,都制约不了,为什么?
    因为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婚姻就讲究门当户对,你让一个举人的女儿嫁给一个大字不识的白丁,可能吗?
    哪怕就是你自己有女儿,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吧。
    就是这样所谓的门当户对,把这些地方大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谓的书香门第就是这样通过男娶女嫁建立了一个紧密的关系网。
    甚至在几百年后,南京和延安他们之间都能续成亲戚,你说这个关系网可怕不可怕。
    这个关系网甚至都没有办法去制止。因为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去干涉民间的嫁娶。
    难不成说富人的女儿必须嫁给穷人,穷人的女儿必须嫁给富人?可能吗?现实吗?
    门当户对,哪怕就是在几百年后。都是很多人认准的道理。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对此,哪怕就是朱国强,这个皇帝也是非常无奈啊。
    怎么对抗他们呢?
    那就是扶植起另外一个群体。用另一个群体去对抗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就是大明现在的军户!
    相比于那些所谓的士绅,大明的军户数量更多,而且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和那些地方士绅相比,享受着更多的特权。这注定了他们会成为那些乡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那些乡村们都不是笨人,他们同样也会算账,他们能够清楚的算出来大名,之所以对这些军户给予这么多的优待,说白了,就是把曾经他们偷掉的漏掉的税收了过来,然后转给了那些军户,用来优待那些军户。
    身上被割了肉的那些乡村们,对这些军户怎么可能不是恨的牙痒痒。
    况且对于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他们打骨子里瞧不起军户,那些人在他们的眼里就是粗人。
    他们天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到最后,会形成一种什么情况呢?
    就是地方上的乡绅看不惯军护,军护,同样也瞧不上地方的乡村,他们两类人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泾渭分明的关系,他们会在从地方到中枢互相斗争,互相监督。就像现在一样,乡村们抓住一个机会来进攻军户,军户难道将来就不会报复吗?
    他们肯定会拿那些乡村鱼肉,乡里来做文章。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老百姓也就跟着享福了。
    即便是在地方上,同样也需要平衡。而军户和乡绅,就是朱国强的平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朕会去纵容天下的军户。老百姓有句俗话叫护犊子,但是不是什么犊子都护!有的犊子该杀还是要杀的。”
    陛下的话让陈无敌的浑身一串,后背冒出了一阵冷汗,他又怎么可能听不出陛下话里的意思,就是在告诉他,陛下护犊子,不错。可要是真的有人欺压老百姓的话,到时候可就别怪军法无情了!
    军法,那绝对比《大明律》严多了。
    “陛下所言甚是,咱们对那些军户这么好,要是他们还欺压老百姓的话,可真就是天理不容了,到时候别说是护犊子了,那必须要罪加一等。不如此,绝对不可能平民愤。”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眼下的这事儿……”
    朱国强反问道。
    “无敌,那你说该怎么办?”
    “这……”
    陛下的反问让原本正准备表明决心要整顿天下军户的陈无敌思索片刻,然后说道。
    “陛下,臣以为,就目前来说,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并不是说军户享有的那些特权。他们之所以愿意当兵,就是因为咱们给了军户那么多的优待。他们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咱们制约了普通老百姓,成为军户的机会。”
    看着陛下,陈无敌小心谨慎的说道。
    “臣以为咱们眼下的一些法子确实需要改改,至少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让老百姓满意一些。这样也就能让老百姓对陛下心怀感激之恩了。”
    陈无敌的话,让朱国强点头说道。
    “嗯,说下去。”
    “他们可以修改一下现在的法子。,可以修改两点,第一就是修改民户当兵需要军户推荐的法子,原本的他们要掏银子才能够让军去给他们出具担保。现在可以改成只要是良家子弟,就可以当兵。这个可以由地方官府来办,只要是良家子弟,就行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把矛盾集中到普通军户的身上,到时候普通民户能不能当上兵,与普通军户何干?”
    你看,军户也是一样的户户相护吧,这一出主意,就是要给自己摆脱责任,把锅甩到其他人身上。
    到时候官府那边开证明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龌龊的事情发生,那可就和军户没有任何关系了,甚至军户还可以像现在一样利用这件事去打击那些文官。
    勋臣,一个个的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当然对此朱国强自然是乐见其成。只有他们两边儿互相平衡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大明来说,他们两家才是真正的减压阀,因为他们都不可能让对方去占尽老百姓的便宜。反而会去眼红另一方在老百姓的身上占便宜。
    “嗯,”
    微微点头,朱国强又说到。
    “那么二呢?”
    “至于二呢?就是增加征兵名额!”
    “增加征兵名额?”
    看了一眼陈无敌,朱国强的心里生出了一丝警惕。
    军户……现在大明的军户已经不少了,如果再无限制的继续增加的话,那到时候恐怕真就尾大甩不掉了。
    平衡!平衡才是稳定的核心。
    如果军方的实力远远超过文官的话,那么就会失衡。这绝对不是朱国强愿意看到的局面。
    “对!陛下,咱们这些年为什么限制征兵名额,一是因为天下承平不需要那么多兵,二是因为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不可能全都分给军户,可这个天下,是大明,是本土,为什么不能把殖民地也列入其中呢?”
    殖民地…朱国强皱了皱眉头。但仍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看着陛下,陈无敌顿了顿。
    “大明的殖民地那么多,我们组织普通移民是移民,军事移民同样也是移民,比如说豫章郡和新英格兰吧,因为距离本土太远,老百姓不愿意去,现在移民的数量有限,那好,咱们就用军事移民,就增加征兵名额,每年都定向那边派遣一万、两万,甚至三万的军户。这样一来,那些地方既有了大量的汉人,本土呢?民众的怨气自然也就减轻了。况且……”
    抬头看着陛下,陈无敌说道。
    “天下承平日久,盛世如此,愿意主动移民海外的人只会越来越少了!他们愿意当兵,那就把他们派遣海外,他们在本土给地多少?不过区区百亩而已,可是在新英格兰,上来就是100英亩,足足600亩地,而且生一个孩子也给同样的田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他们派遣海外?”
    派遣海外……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也要找到平衡的法子。
    沉吟着,朱国强反问道。
    “如果都是军户,军户不粮不差,没有税金,殖民地靠什么维持呢?”
    不当拆不纳粮的人多了,对于朝廷来说,那可就是负担了。
    “陛下,怎么没有税金了?”
    陈无敌说道。
    “就拿咱们大明来说,田赋才多少?不过区区千万两而已,即便是加上田亩摊丁,也不过是两千万两。可是咱们的盐税呢?足足四五千万两!”
    陈无敌的话,让朱国强的眉头一挑!
    盐税!
    这是大明的另一种变相的人头税。
    与旧时的盐商盐引不同,乾圣朝早就对盐税进行了改革,这个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就场征税,自由贩卖。所谓的就场征税,就是每斤盐在盐场征收10文钱的税金,只要交足了盐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买卖,不需要盐引。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打破了盐商的垄断,朝廷同样也得到了足够的盐税,同样也保证盐价,不至于过高,毕竟,每一个地方可能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小盐贩贩盐。有了竞争,价格自然会下降。而不会有盐商垄断盐货,哄抬盐价的局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就场征税,大明获得了稳定的盐税——每年四五千万两的盐税,是大明朝廷最重要的税种。
    人!
    人是盐税的核心。
    有了人不仅有盐税,门市税以及工商业统税都会相应的增加,或许短期内殖民地需要本土的财政补贴,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值得的,毕竟,殖民地一直用种种手段刺激生育。
    有了人,自然也就有了税!
    有了人,那些殖民地自然也就是大明的。
    而且殖民地并不是本土,既然殖民地可以由内务府全权负责,那么殖民地的军户同样也可以划归内务府。由皇家直接管理,如此一来,至少大明的平衡没有被打破。
    这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无敌,其实,不仅仅是殖民地,像土耳其同样也可以如此,将来我们要统治奥斯曼的旧地,就需要将大量的汉人迁移过去,军事移民是最有效的办法,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看,这个军事移民,大有可为!”
    看了一眼陈无敌,朱国强笑道。
    “你倒是给大明解决了一个难题。”
    当然,该平衡的还是要先平衡一下。
    “陛下,不是臣解决了,是您一直这么办的,就像东北,如果几十万军户在那,又那来的现在东北各省的繁荣?说起来,是这几年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那边,没有体会好圣意,一直故步自封,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其实,以天下之大,别说一年征召几万新兵了,就是征召个几十万,也有的是地方安置。”
    看着陛下,陈无敌恭维道。
    “陛下,您不是常说,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领亲族部下往四方立国,如此才有今天之华夏,陛下分封诸侯是为了华夏,派遣军户于四方,不也是如此?”
    对于陈无敌的马屁,朱国强只是笑了笑。然后说到。
    “恐怕等咱们的这个决定做出来之后,不知多少人会说咱们是户户相互啊,不过朕也不怕他们去说,就像当初,朕用方以智进内阁一样,他和张禀文是亲戚又如何?官官可以相护,户户当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