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战略失误 ,求月票
兽潮并非仅限与每隔几十年上百年的大群妖兽针对人族聚集城池的攻击,实际上在广阔无边的蛮墟荒原上,每年甚至每月都有可能在某个区域里发生不同规模的兽潮。从本质上说,兽潮是大群妖兽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大规模的迁徙猎杀行动。
兽潮的可怕在于,一旦妖兽聚集超过一定的数量,由于不同妖兽之间血脉气息相互影响激发,产生出一种血脉的狂化反应。
一头血脉狂化了妖兽,无论是力量、敏捷度以及啮咬攻击能力都会比寻常状态有大幅度的提升,当然这种提升是依靠燃烧其精血来实现的。
实际上,殷勤的杀手锏,由蛮巫制作的血符,其激发原理也是血脉狂化,只不过血符的制作需要借助蛮人自古相传的图腾之力才能实现。因为一般来说,血脉等级越低的妖兽,越容易产生狂化反应,而到了妖王级别的大妖,对于自身血脉的控制已经极其强大,轻易不会出现狂化的现象。
血符所用的精血全是妖王之上,需要使用图腾之力使其狂化并且融入兽皮卷,才能为实力强悍的蛮族战王所用。所谓战王,是指那些血脉实力达到四级后期的蛮族战士,他们没能进阶血脉五级的大蛮王,却又需要使用不逊蛮王的攻击力,不得已才会使用血符强行激发精血达到血脉狂化之效果。
当然由于精血的大量消耗,即便血脉强悍的蛮族战王,使用过血符之后,轻则血脉等级下降寿元减少,重则精血损耗太过,当场殒命也说不定。而且,哪怕是最强悍的蛮族战王,一辈子最多只能使用一枚血符,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借助精血之力激活三次血符。而真正如此做过的蛮族战王,其最后的结局无一例外,全是在第三次激活血符之后,精血耗尽而当场死亡。
也只有殷勤这种身怀圣兽精血的“怪胎”,才敢在怀里揣了九卷血符,拿这要命的东西当作杀手锏来用。
妖王级别的大妖虽然不会受到血脉狂化的影响,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参与兽潮,恰恰相反,蛮荒之上的大小兽潮,倒有一半以上,可以从中看到妖王甚至妖皇的身躯。甚至有些见识超人的人族修士认为,许多兽潮的形成,是有高阶大妖在背后驱使低阶妖兽的结果。
幸运的是,螟蛮之地所爆发的这次兽潮,从规模上说,并不算大,而且由于螟虫气息的影响,并没有妖王级别的大妖参与其中。
饶是如此,对于绝大多数未曾做好应对准备的宗门弟子来说,也是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包括武氏宗族子弟在内,所有参与联合试炼的修士,都将螟虫族群视为在试炼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数量不超过一千的螟虫群,对于金丹老祖来说,构不成要命的威胁。倘若换作筑基修士,哪怕是筑基后期大圆满的修士,也是极度危险的。
基于螟虫不畏水火的特点,木系或者土系的攻击手段效果也很差劲,唯一能够有效杀伤螟虫的攻击手段就剩下了金系的道法。于是乎,无论参与试炼的修士本身的灵根属性如何,每个人都通过种种渠道或者交换,或者购买,弄了许多金系的攻击法器。
金属性的法器或者道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破防能力,鉴于螟虫的个体体积并不大,兼顾攻击范围的飞针的类法器就成为大家的首选。
飞针这种东西,对付螟虫或者君蚁之类的虫族都很好用,遇上体型更大的妖兽就不灵了。即便飞针能够穿透妖兽的皮肉,除非扎在心尖要害之处,最多让妖兽疼一下,要不了它的命,反而更激发了其狂化的程度。
结果,三大宗门将近千余修士,每人兽皮袋里都是满满登登的飞针,没碰上螟虫,却遭遇了成千上万头狂化得红了眼的妖兽,就彻底傻眼了!
万兽谷的内外门弟子,在这一场试炼浩劫中遭遇了重大伤亡,派出的一百名内门精英只回来五十几个,其中又有重伤者十余名,至于那二百名外门弟子则更惨,像韩彩芝那种被啄瞎一只眼,断了灵根的,都属于万幸的。
前往螟蛮之地的第一次联合试炼,三大宗门的高层老祖全都犯了同样的战略上的错误,弟子们的伤亡惨重,其中万兽谷尤甚。相比之下,武氏宗族的筑基弟子,折损率不到三成,主要还是因为武氏弟子的家底丰厚,除了飞针,正常的斗法法器,人家也带上了许多。
三家里面最穷的是万兽谷,筑基弟子中能拥有一枚乾坤戒的都少,大部分弟子只能将法器装在兽皮袋里,又不能装得太多,还要装些空瓶玉盒之类的容器,万一挖到宝,没有正确的东西盛放,损失了药力,岂不是白忙一场?
万兽谷这边主持此次试炼的乃是巨猿老祖,造成宗门如此重大的损失,脸面上自然挂不住,这位老祖脾气不比白鹤老祖好多少,竟然叫嚷着联合几位金丹再度出手,将螟蛮之地的螟虫全灭了再说,或者更干脆点,老祖们亲自出马,进到山中挖宝得了。
铁翎真人也只能好言安抚,并且严格禁制弟子们谈论此次试炼。至于巨猿老祖所出的两个点子,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金丹老祖修为虽高,进入蛮荒也不敢在一地久留超过半月,尤其是星芒岭那种危险山脉。螟蛮之地虽然没有高阶妖王,整个星芒岭中别说妖王不少,连妖皇般的存在都有好几个,金丹老祖若是在某个地点停留时间过长,被附近妖王甚至妖皇感知到的可能就会大幅增加。
螟蛮之地方圆几千里,短短半月之内,仅凭几位金丹老祖,既没办法消灭深藏地下的螟虫群落,也不可能挖掘出多少天材地宝来。万一再被星芒岭中妖皇存在感应到他们的行踪,不但金丹老祖也有陨落之危险,那处螟蛮之地便再也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