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四十六章稳步推进

      终于,沈春生回来了。
    张晓东也成功的把一切注意事项和时间节点都和赵徳柱他们交代清楚了,后面他才有时间去处理养猪场的事情。
    要白手起家建成一个这样大规模的养猪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过程也极其漫长。
    张晓东陪着赵徳柱一起穿梭在政府各级衙门里,四处找人,四处拜访,好在眼下他们赶上了一个大好时机,改革开放刚刚下发落实,很多地方很多领导都还在揣摩领会精神的时候,加上赵徳柱这种老资格的大队支书,他们前期工作卓有成效。
    把一切都跑到位之后,张晓东一边让父亲张有财在大队上继续招聘人员,同时四处寻找合适的老母猪和种猪,在周边几个大队活动着。
    当然,他们现在仍旧不能以私人身份去做这些事儿,而且和他们对接的也是大队或者公社。
    张晓东则抓紧时间去拜访沈春生,他要第一时间里,确保百分百贷到款,必须要取得沈春生的支持。沈春生是县委最大领导,只要有他的支持和帮助,不愁事情做不成。
    沈春生听完张晓东的话,颇有些吃惊的看着他,问道:“你不是还上学吗,你搞这个谁负责管理?”
    “当然是交给我父亲管理了!”张晓东也不避讳什么。
    沈春生点着头看完了张晓东交给他的计划书。
    计划书里面从最初的构想,到前期准备工作,中期管理工作以及后期发展展望,甚至还包括人员构成,组织架构,销售渠道开发,管理中人员,资金,猪等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分析,预案,事无巨细,一一涉及,有理有据。让人看了之后,不觉热血沸腾,而且你找不出还有什么遗漏的东西,由此可见张晓东的决心。
    当然,沈春生也不是想下的土包子,没有见过世面,那么容易被蒙骗。
    相反,他走南闯北,见过个钟不同的阵仗,甚至可以说他的人生阅历,比两世为人的张晓东丰富得多,眼界也开阔的多。
    若是抛开几十年的记忆,张晓东知道,自己会被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所超越。
    无论从哪方面自己都算不上拔尖儿的那波,所以他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要把自己摆的太高,那样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至于和沈家的感情,主要还是爷爷张礼城和沈家老爷子的,和别人关系不大,甚至能够保持张晓东见得到沈春生就已经不错了,自己不能得寸进尺,更不能携恩图报,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也不是张晓东所希望的。
    沈春生仔细看完计划书,然后又问了张晓东很多问题,他眼光不缺,见识不少,自然能够判断张晓东此举的可行性,他唯一不确定的其实还是市场。
    因为眼下全国都刚接触改革开放,一切都是未知的。
    张晓东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卯足了劲儿游说沈春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也是两人共赢的结果,或者说是石头寨大队和沈春生的共赢。
    张晓东和沈春生说的同样是“养猪场是石头寨大队的村集体所有,并不是私有经济!”
    而张晓东来出面跑这些手续,是因为这些事他率先提出来的,全大队商讨之后的结果,最关键是,赵徳柱还有其他事儿,而自己家和沈春生家有那么一层关系。
    沈春生连续几年往石头寨跑,去张礼城家拜访,自然没有想瞒着谁,也瞒不住躲不过人民群众的眼睛。
    张晓东的规划太过宏大,投资自然不会少,要贷款不难,可沈春生不可能轻易开口,他还需要进一步论证,探讨一些东西的可行性,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张晓东离开了沈春生的办公室,这是公事公办。他并不担心沈春生那边,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要。
    况且,张晓东在谈话的过程中刻意的引用了很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后续发出来的一些学习文件和方针政策。
    一个成熟的商人和政治家一样,要时刻保持政治头脑的清醒和预判。
    张晓东自然不缺少这些东西,他相信自己的这些话会队沈春生,买只沈春生背后的人有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张晓东连续跑了三天沈春生那儿,终于把事情敲定,沈春生定点石头寨,把石头寨做成一个试点。
    第四天,沈春生把信用社的领导叫过来,三方坐在一起把贷款敲定了下来,接下来按照约定,贷款分三次到位。
    落实了资金的张晓东完全投入到养猪场的建设当中。
    原先大队的养猪场就在那边,只是规模不大,张晓东现在自然是投入了资金扩大规模,重新规划修建养猪场的后建筑物。
    同时,他还指导手底下的员工开始对养猪场附近的土地进行耕种。
    养猪场要稳定持续的发展,不能把一切都寄希望于别人,张晓东不想将来粮食方面受制于人,就得自己想办法多渠道的解决这些问题。
    自己拥有一片土地,种植一部分粮食就是其中一部分。
    而且,目前张晓东并不打算所有的猪舍逗弄成卫生圈,那样对小猪的成长会造成不小的威胁。
    老母猪和未满月的小猪还得住在老圈当中,保暖效果会好很多。
    不管怎么说,养猪场的猪屎猪尿处理上,张晓东也得提前安排好,没有那么多钱上环保设施,他就要想办法处理好这些事。
    每年从山上集肥,然后和猪粪猪尿混合,发酵之后就会是最好的肥料,养猪场这几百亩土地就是最好的处理猪粪的场地。
    这也是他招收这么多人的原因,劳动力足够才能大展拳脚。
    一边进行改扩建,一边陆陆续续的前期购买的种猪和老母猪就住进了猪舍当中。
    种猪和老母猪大多数是在附近公社或者大队购买的,也有极少数的是从市养猪场买回来的。
    张晓东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他要在这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把一部分人培养成熟,让父亲适应并熟练管理这个养猪场,让养猪场形成一种独立的经营模式,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
    只有一切运行成熟,张晓东才放心离开这儿,往都城而去。今后,就只能遥控这儿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