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哥们同窗
下了火车,张晓东看到的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
想想也是正常,这时候全国经济都不是很好,工业也不是很发达,也就是首都,能有这么多自行车,放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这番热闹的自行车队怎么着也得是九十年代的事了。
这时候有这么一辆自行车,骑出来绝对比后世一辆轿车拉风,还得是豪华点儿的车,也更令人羡慕,在这时候上班族月工资在十几元钱,而一辆自行车怎么着也得一百四五十到三百左右不等的价格,还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拥有的。
何况,光有钱还不行,在这个凡事都有指标,都凭票供应的年代,很多美好事物得来不易,因此倍加珍惜,越发贵重。
张晓东在西梅的指导下上了一趟公交车,毕竟两世为人,第一次来到首都,若不是西梅在,他估计还得费点儿事。
西梅和张晓东不是一所大学,再则她这也是几年没有回家一趟,现在她还要先回家一趟。
张晓东坐在公交车上,依靠在窗户边,安静的打量着这座城市。
尽管眼前的都城已经很繁华了,可是张晓东知道,未来,全国所有城市包括都城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真正的日新月异。
眼前的繁华最终还是要成为历史,并且很快,甚至这座城市现有的格局都会被完全打破。
只是眼下,谁也不会想到,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以后,全国人民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力量,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将要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会震惊世界。
张晓东却知道,眼前的繁华相对于即将到来的繁华,是真正的小巫见大巫,未来的中国发生的一切只能说是日新月异。
下了公交车,拿着简单的行李走进学校,张晓东看到的都是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的年轻人。他们的脸上写着的是坚强,积极向上,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这时候,全国形势同样有差异,但落差不是很大。几乎所有人的行李都无一例外的简单。
倒是张晓东的衣着在这儿显得格格不入了一些。
毕竟这儿是都城,大家的衣着还是不错的。其中不乏一些穿着带补丁的衣裤的同学,但看上去还是干净,笔挺的,像张晓东这般寒酸的几乎见不到。
张晓东笑笑,倒也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局促和不适应。他坦然的迎着大家诧异的,打量的,猜测的目光往校园里面走去。
在一栋楼前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很多桌椅,上面都写着一些标语,当然还有某某系某某专业等字样。
张晓东毫不例外的还是选择了前世的专业,但变成了中文,再不是师范类。
在这儿,张晓东问清楚报名流程,然后开始按顺序报名。
在购买被褥的地方,张晓东问是不是免费提供,被人笑话了一回。他才知道领取被褥,其实就是购买被褥,张晓东看了看自己手中单薄的被褥。再购买一床被子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手中的被子里面藏着钱,那是自己的未来,不可能盖在身上,硌得慌,而且不方便隐藏,容易露馅儿。
这么一想,张晓东爽快的掏钱买了一套被褥,到时候把自己带来的和这儿买的褥子一起垫在下面,倒是舒服,而且方便隐藏。至于多买被子,那倒是用不着,因为现在已经是三月份了,春风早已经刮过,天气往后只会越来越热,根本用不着太厚的被子了。
从这儿离开以后,张晓东接着办理了其他手续,领取了补贴和饭票,粮票等,等一切完事之后,他往宿舍走去。
宿舍门开着,里面有五个人正在一起说话。
张晓东腾出一只手轻轻的敲了敲门。里面的几个人都把眼睛看向门口。
张晓东笑呵呵的对里面的人说道:“大家好,我叫张晓东,住在这儿!”
靠近门口的一个目测有三十来岁的高个子男子走过来接张晓东手上的行李,张晓东笑着把新买的被褥交到男子手中,一边客气着一边跟随着进入宿舍。
男子呵呵笑着接过来,带着他走进宿舍,心中想着这小伙子不错,新被子交给自己,既给自己面子,又不至于把臭烘烘的破烂被子露出来。转身指了指其中一张床说道:“你睡这儿,学校都早分好了!”边说边把手中的被褥放在上面。
张晓东走过去看了看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明显这哥几个是勤快人呢,他把手中的被子等行李一股脑儿的放在床上。
大个子男子刚要给张晓东做介绍,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这是又一个室友到来了。
大家热情的把外面的人接进来,这才相互做了介绍。
刚才那个热情的大个子男子叫徐世峰,河南人,今年三十三岁,是宿舍年龄最大的人,已经结婚了。
后面进来的男子今年也二十四岁了,叫黄洋,来自徽州。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人的时候总是匆匆瞟一眼就收回去。
其他几个人分别是来自都城的席兵,留着精神的短寸头发,看上去健壮威武,倒是没有京城人话唠的脾性,或许是大家不熟悉的缘故吧?张晓东这般想着。
琼州的万盛是个小个子,典型的南方沿海地带人物,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张晓东还缺乏营养的样子。
富建的牛德华,嘴唇上有淡淡的胡茬,一双眼睛很精明的在众人身上扫来扫去的。
福南的丁建斌,还有一个是肃州的沈佳朝。
丁建斌和张晓东身高差不多,在一米八以上。但他年龄相对大了,张晓东年轻一些,身高倒是还有机会超过他,但也不一定。
至于沈佳朝刚才已经来了,这会儿有事出去了。徐世峰老大哥呵呵笑道:“老沈也是大个子,我们宿舍倒是可以组起一支篮球队了!”
整个宿舍八个人全部到齐,真正的来自五湖四海。宿舍年龄最大的徐世峰三十三岁,最小的牛德华十七岁。平均年龄二十四岁,张晓东的年龄不大不小,居中,宿舍整体年龄不是很大。
毫不例外,另外七个人都是下乡知青,也就是说只有张晓东一个人是农村出来的,而其他人之前就都是居民户口。
当然,从现在起,张晓东也成了居民户口,真正的干部待遇。算是吃上了皇粮。
大家闲聊着,张晓东把自己的床铺简单的铺好。
他睡上铺,倒也好,他被子里面藏着的秘密不容易被人发现。若不是有心人,谁会去翻看别人的被褥?
张晓东几乎不怎么说话,倒是其他人很活跃,他们大多数都是下乡知青,走南闯北的,聊起来没完没了,热火朝天的。
张晓东就是在他们问到的时候说上几句,他们也没有太在意,都觉得因为来自农村,可能有点儿腼腆之类的,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自然就好了。
其实张晓东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
长期住在这宿舍也不是不可以,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被子里面藏着的巨额现金,这个是个定时炸弹,一旦被人发现,那就玩大发了。
得要尽快转移出去,找个合适的地方放起来。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找地方花出去,钱生钱才符合一个对钱有追求的人的价值观。
可眼下,明显的没有头绪。别说时代不允许,就张晓东也是刚到都城,人生地不熟的,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搞不成。
到了吃饭的点儿,大家约着一块儿往食堂走去。
这时候大家手中的钱都很紧张,也没有人想着出去聚餐下馆子。
别说没钱,没票,就算有,说实话,出去也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
这时候,开店做生意的几乎都是国营单位,他们目前真消费不起。
国营单位,搞的还是公社那一套,眼下几乎都在混日子。这时候,去国营饭店吃饭,你就等着找不自在吧。
找食堂倒是简单,这儿有人提前来的,一早把校园里里外外逛了一圈,食堂更是轻车熟路。
走进食堂,好不热闹,倒也没有吵吵嚷嚷的,大家都是有素质的大学生,都规规矩矩的排队等待着。
在排队的时候,倒是可以听到很多人在谈笑。什么都能听到,真正的大讨论。
轮到张晓东的时候,他往里面瞅了瞅,大学待遇还算不错,有荤有素,依旧是大锅饭的做法,但没有限制你消费。张晓东要了两个荤菜,不错,满满两大勺,花费了三毛钱,一毛五一勺。
坐在餐桌上的时候,他们都惊恐的盯着张晓东,“你这是不过了吗?以后可不敢这样啊!”
不说其他,就看张晓东那身衣服,就不是有钱人家,再看看他的饭菜,大米饭,三毛钱的荤菜。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育这个小兄弟,年轻,又来自偏远的农村,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帮谁帮。
张晓东虚心受教,心中感叹,这个时代的人真热心,同时,首都人民也不富裕的概念也在脑海中形成。
张晓东面对他们的热情帮助,只能虚心接受。
吃饭的过程中他们又给张晓东说了粮票的事情,“咱们男人,尤其农村来的,胃口普遍大,能吃,你又在长身体,要多吃,把细粮票找人兑换成粗粮票吧,这样能够多对付一些日子!”诸如此类,事无巨细,家长里短,大家都一一提醒到位。
这时代的人,真是知道勤俭持家的一群人。不像后世的大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大会关心别人!吃过饭以后,大家一起离开食堂。
这一路在火车上,斗智斗勇,身体和心理极度疲劳,此刻张晓东已经极度疲劳,再没有闲心和他们贫,早早上床躺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