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手段

      章惇对于他们的长拜没有在意,继续向前走,并没有进入藏书楼,而是来到了运动场。
    他看着挥洒汗水在联系起码的年轻人,道:“今年科举作废了,原因你们也知道。但科举不可能一直作废,明年还得举行。”
    他身后的一大群人,当即紧张起来,全怒睁双目的看着章惇的背影。
    科举,永远是读书人最为关心的事,这是他们的动力所在,生存的希望!
    虽然大话套话说什么‘读书明理’,‘立功立德立言’之类,但如果科举不是入仕之路,天下能有几人还读书?
    章惇沿着运动场走着,随口的说道:“按照朝廷的规划,太学要广泛建学。本官在宫里与官家闲聊的时候,官家说了一句‘我大宋文道昌盛,古之未有,未来不可见。是以,要立有大志,比如:我大宋无人不读书,无有不识字,文道之昌,不在庙堂之内,当乎江湖之上’……”
    沈括还是不明白章惇的用意,但见他搬出了赵煦,连忙说道:“官家关乎天下士人进学之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圣德昭昭,日月可鉴。”
    章惇预感瞥了眼沈括,他是在有意宣扬‘官家圣德’四个字,没想到这沈括不约而至的配合的这么好。
    “是啊,官家建太学,更是要在各地建造更多书院,广纳寒门士人,此圣德之心,古来不多见……”
    “纵观古今,除三皇五帝,若论圣德,开国太祖皇帝当为第一,当今可为第二……”
    “所说甚是,这太学,官家已经来了数次,拨款数额,前所未有啊……”
    一群老博士,教授,跟着沈括的话,迅速唱和起来。
    章惇刚毅的脸角动了动,说道:“官家自是圣德。官家也与政事堂说了,明年的科举,除开科举本身的一百二十一人,也要从太学里,另选三十人,赐予同进士,当然了,你们也可以参加科举……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本官希望,太学作为学政之首,要拿出样子来……”
    不等沈括,一个教授就忍不住激动的急声道:“大相公放心,我太学绝不让大相公,让朝廷,让官家失望!”
    章惇好似没有听到,道:“另外,政事堂考虑,等太学的学生学满两年这样,挑选品学兼优的先入仕历练,每年,五十到一百个名额这样……所以,太学要扩建,三千人的目标,还是太低了,起码得有万人规模……”
    这一次,连沈括都激动了。
    到了他这个年岁,已经不奢求太多,但‘教书育人’四个字,对他还是极有吸引力。
    若是真的能有万人规模,那[新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xxbiquge.vip&quot;" target="_blank">www.xxbiquge.vip&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www.xxbiquge.vip&lt;/a&gt;" target="_blank">www.xxbiquge.vip&lt;/a&gt;</a>]可真的是‘桃李满天下’了!
    那样的场景,单是幻想一下就激动不已。
    沈括忘了拘谨,颤声说道:“大相公,真的可以吗?”
    章惇回头看了他一眼,难得的面露笑容,道:“官家与我说过,太学在城中,院落狭小,不适合,我已经让工部在外面物色地方,下半年开工,争取明年给你们用上,不止是场所要大,这教训,读书,藏书楼等,都要扩建……”
    “大相公贤明!”
    有人禁不住的高呼出声。
    不远处的不少士子被吓了一跳,投来异样的目光。
    但这些上了年纪的教授,博士浑然不觉,围着章惇,询问具体详情。
    赵煦以及大宋朝廷对太学是有过规划的,但并没有章惇亲口说出来的震动,并且更加‘宏大’!
    章惇没有介意,说着朝廷对太学的规划与投入。
    沈括知道的比较多,但远没有章惇说的这么清楚,连细节都考虑的十分周全!
    这说明,朝廷真的要大力度支持太学!
    沈括站在一旁,已经忘记了警惕章惇来的目的,一众人围着他,询问着其中关节要害的种种问题。
    在章惇说着的同时,这些消息如风刮过一般,在整个太学传播。
    一处凉亭,一群人十七八岁年轻人伸着头,窃窃私语。
    “我刚才听说了,朝廷要给太学选择新的地方,要建六层那么高的教学楼,三座!”
    “还有宿舍,全是免费的,床褥一应俱全,拎包入住……”
    “这算什么,我听说,朝廷会对入太学的学生贴补,每个月五百钱为底,还设各种奖学金!”
    “不止,还有举债,朝廷考虑设立无息债,等学生毕业,可分三年五年还清……”
    “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善之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工部的理想,要在我大宋实现了!”
    另一群年轻人路过,听着就一脸懵逼的探过头,道:“你们在说什么?朝廷舍得花这么多钱?你们不会是道听途说吧?”
    一个人顿时板着脸,道:“道听途说?哼!章相公在藏书楼前,与沈院长以及诸位先生亲口说的,不日就有公文邸报颁发,这还能假!”
    “要说别人的话,我不信。但章相公,我坚信不宜,他这样的人,宁折不弯,敢说绝对能做到!”
    “不错!你们怎么诋毁都没关系,这一点,我从不怀疑!”
    “要说章相公,除了脾性刚直,不容易相处,其他真没有缺点!”
    “章相公一身才学,当世几人可比?他勇往无畏,是我辈楷模!”
    ……
    刚过来的一群年轻人更加懵逼了,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昨天还痛骂章惇,今天反而将他当做了榜样?
    这群刚来的懵逼还没结束,又有消息传入太学。
    议论声骤起。
    “你们说什么,章相公斩了辽使?这是要捅破天啊!”
    “什么捅破天啊,这辽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是与夏人一起来的,当着章相公的面,提了三个要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是什么?”
    “这第一个,是吊唁太后,是以太后同辈的身份!”
    “什么?那不是是官家的祖辈,贼子好胆!”
    “这第二个,就要求我们将边境的几处要塞,全部还给夏人,并且不准备战,后撤三舍!”
    “这辽人是疯了吗?不如直接让我大宋亡国算了,难怪章相公发这么大脾气!”
    “哼哼,这就完了吗?他们还说了,要求岁币翻倍,夏人也要翻倍!”
    “岂有此理!番邦蛮夷,猖狂太盛!”
    “杀得好!”
    “我要是章相公,我也杀!”
    ……
    章惇在太学待了小半天,直到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有无数人在他身后,送他离开太学。
    那些表情,激动又狂热。
    沈括早已经反应过来,目送章惇上了马车,暗自感叹:这位大相公,倒是好手段。
    章惇没有去六部,没有找一些人威望之士背书,直接来到了太学,以太学扭转声望,着实是一个出其不意的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