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百九十七章? 圈子、狗爬、去兵营

      江湖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对于做官的人来说,何尝又不是“人在庙堂身不由己”?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由你愿不愿意所决定的。
    没有人能例外。就算是皇上,也并不是每件事都能按照自己意愿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选择“我愿意”的皇帝,可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
    比如周幽王,我就愿意让美人开心怎么了;再比如桀、纣,前朝炀帝,其实他们并不蠢笨也不窝囊。相反,纣王武功盖世,炀帝文才斐然,无非就是按照“老子愿意”的方式生活,最终落个国破身亡的结局。
    天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
    比如这件事,即便赵谦之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也不能完全自由选择。
    理由很简单,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避免地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圈子中。
    对于认为自己不屑于参加任何圈子的所谓“清高自傲”者,赵谦之是不屑一顾的。
    对这种人,两个字就够了——虚伪。
    试问,你是不是父母生的?有没有兄弟妻儿?
    这本身就是个圈子,一个被称之为“家”的圈子,通常情况下是世界上最牢固的圈子。
    即便不谈“家”这种血脉关系圈,就算是那些对圈子鄙夷的人,“清流”自身就是一个圈子。
    因此,“孤芳自赏”除了证明你的失败之外,证明不了其它任何东西;“怀才不遇”的本质,就是你没有足够的才能。
    对圈子中的人来说,衡量对错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
    而是取决于这个圈子所认为的“对”或“错”。
    那么,圈子所认为的“对”或“错”又取决于什么呢?利益。
    不错,利益。
    如果剥掉那些光彩照人的外衣,所露出的真相就是如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加入某个圈子的根本点,说白了还是利益。
    这很残酷,却很真实。
    赵谦之目前就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中。
    苏胡对这件事的处理,同时侵犯了两个圈子的利益。
    这两个圈子,一个是文官集团,另外一个就是本地势力。
    恰巧这两个圈子,赵谦之都在其中。
    文官集团就不用多说了。在一个地方为官,要想政令得到畅通,本地势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抗还是合作,这是每一位地方主官都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大多数都会选择后者,赵谦之也是如此。
    同圈子,同呼吸,同命运。
    因此,尽管心中一百个不乐意,赵谦之还是答应了先去找苏都尉协调协调。
    他确实也去了,只不过是抱着一种完成走一下过场这个任务的心态去的。
    不出所料,苏胡一开始就很干脆地把这个话题封死了。
    这样也好,赵谦之回到府上,在那些人面前表现得极度心情不好。并隐晦地表示心灰意冷,有辞官归故里的打算。
    这样一方面,面子上该做到的做到了;另外一方面,接下来那些人要自己牵头弹劾苏胡的话,就可以用一句“我已无意这些纠纷,只想早日辞官”来推个一干二净。
    见刺史亲自前去,苏胡还是不肯松口,那帮人不由得破口大骂起来。
    常家是这件事的焦点,常老爷必须得撑起这个面子。
    当即表示自己就不去,难道他苏胡还真敢灭我满门不成?
    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赵谦之一言不发。
    常老爷说这话其实心里是没底的,说白了也就是试探一下圈子里面的人的团结程度,看有没有机会一搏而已。
    现在赵谦之这个关键人物不吭声,那可不行。
    于是大家就都又问赵谦之的态度。
    赵谦之微微一叹:“诸位都是人中龙凤,在军营中也不会找不到关系。派人去打听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于是一群人立即行动起来,将信息网撒了出去。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这个消息的来源非常可靠,探听者是一个在军中做文职的人员。
    自苏胡从揽月楼回到军营,荆州府兵开始进入战时状态。
    探听者装作无意,故意问一个正在做准备的副将:“如果常家不来,咱们难道还真的要动手吗?”
    副将眼里闪过渴望的光:“现在就希望他们千万别来。”
    有了这句话,似乎已经没有再继续打听的必要了。
    聚在刺史府的人中,有人立即表示自己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接着,家里有急事的人越来越多。
    常老爷面色无比苦涩:“赵刺史,求求您帮帮忙,让我们常家度过这次劫难,日后要钱要粮有任何差遣,您开个口便算数。”
    赵谦之脸上表现得比他更苦:“你是让我能征调所有衙役去保护你家吗?就算我这么做了,有用吗?”
    常老爷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地抓那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还是抓了个空。
    无奈之下,只得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
    在子时到来之前,常老爷带着几根小手指和逆子常二,亲自到军营求见。
    守卫的兵丁并不放他通行,理由是苏都尉让他“爬”着来,不是像现在这般“走”过来。
    最终,常老爷无奈之下,只能和常二少两人,像狗一样爬进了军营。
    本以为这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让赵谦之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居然收到有杀手前去刺杀于奇正的消息。
    这件事让人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今天常家的事情了。
    但哪怕是用脚丫子去想都能知道,常家就算要这么做,也绝不会是现在。
    如果他们真的敢和苏胡直接对抗的话,子时之前常老爷也不用去狗爬了。
    但这个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于苏胡来说,这绝对是对他赤果果的挑衅。
    这样的时候,找得到行凶者要找,找不到行凶者,就算造都要造出个行凶者出来。
    很显然,目前常家是最适合当这个“行凶者”的。
    赵谦之不知道苏胡现在准备怎么办,但他现在必须阻止这件事。
    倒并不是现在他改变了主意要去护着常家,只是之前苏胡尽管给常家定的罪名夸大其词,但事实上常家人确实有话柄落在苏胡手里。
    而且赵谦之也知道,只要常家不做对抗,苏胡也不会一下子把事做得太绝。
    而现在如果苏胡没有任何证据,就是为了立威而血洗常家的话,社会面的舆论就实在是太大了。
    自己这个刺史以后也就不用当了。
    再说了,能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姑且不谈,但眼睁睁的看着冤案在自己眼皮下发生,也与赵谦之的为官为人之道不符。
    想到这里,拼命的催轿夫赶紧往兵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