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章 荀子来燕 (下)

      李园如今在楚国的地位,可不是刚从赵国来楚国时,只是春申君黄歇门下的一个门客了。
    在自己的妹妹李环被封为楚国王后,自己的外甥熊悍被立为太子之后。
    做为楚王后的兄长,楚国太子的亲舅,李园已被楚王熊完与春申君二人重用。
    李园此人,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本事却很厉害。
    与此上述本事同样厉害的是,李园捞取钱财的本事,也极为不错。
    每次到楚国地方,当地官员或贵族,皆会极力“巴结”李园正个当红的权贵,奉上不菲的钱财。但是,李园到了兰陵后,却吃了“瘪”,一丝好处也没从荀子那里得到。
    这下荀子,可是把李园得罪了。
    在回到都城陈郢之后,李园对春申君黄歇建言道:
    “从前商汤和周武王,都是凭借百里之地起家,夺取了天下。如今荀子也是天下贤人,您也给了他百里之地,楚国恐怕也要危险了。”
    楚国令尹的大位,历来是由楚国的王族或大贵族担任。
    黄歇不是楚国的王族,也不是什么大贵族。能担任楚国的令尹,是因为对楚王熊完登上王位,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担任上此位的。
    随着春申君黄歇,在楚国朝堂的地位逐渐巩固,以及在政坛的多年经营,当下的春申君虽无楚王之名,但有楚王之实,楚国的军、政大权,皆已被春申君牢牢掌控。
    因此,李园的“小报告”,立即引起了春申君心头敏感的政治神经。
    既然自己能分享楚王熊完的权力,为什么荀子就不能呢?不要忘了,荀子的声望与能力,在当下可以用“众望所归”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从理论上讲,黄歇能做成的事,荀子也能完成。
    于是,春申君黄歇恐慌了,立即派人去兰陵,向荀子传达了免去他兰陵令的职务,直接解聘了荀子,让荀子自谋出路。
    想到这里,姬康站起身来,对韩非道:
    “传寡人之诏,让情报局人员,密切注意荀子先生的行程,要确保荀子先生的人身安全。待荀子先生到蓟都后,寡人将亲自出城迎候。”
    接着,姬康又冷冷一笑,对韩非道:
    “天下之人,皆言春申君黄歇,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但从对待荀子先生此事看来,这个春申君黄歇,也是名不符实,不过如此而异。”
    看到自家的君王,对老师是如此的重视,韩非心中十分感激。
    躬身对姬康行礼道:“微臣在此多谢王上。”
    姬康一笑,对韩非道:“韩卿,不必如此。说起来,汝能让荀子先生来我燕国,给我燕国引进人才,寡人应该谢你才是。”
    姬康这话,可是没有一点虚言,乃真心实话。
    因为他深深知道,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一个国家有没有竞争力,靠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国家最终能否强大,最为依靠的还是人才。
    一个对人才不重视的国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小至一个单位或集体,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这是世间,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楚国已辞掉兰陵令的荀子,此时正途径赵国,前往燕国。在楚国的这一场“遭遇”,对当下年龄已经六十出头的荀子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
    本以为到了楚国担任兰陵令后,就能一展心中之政治抱负。
    但没想到,结果却落到如此下场。
    荀子从楚国辞官,本来是想回自己的故乡赵国。但是,自己弟子韩非,以及老友邹衍和鲁仲连的几封来信,让荀子又萌生了前往燕国一观的想法。
    在荀子途径邯郸之时,受到了姬康的舅舅赵王丹的礼遇。
    对于当世的大儒,荀子受到了赵王丹的热情款待。
    此时,正好楚国的临武君,做为楚王熊完的使者,前来邯郸。
    赵王丹正好设置酒宴,一起款待荀子与临武君。
    酒过三巡,赵王丹问荀子与临武君二人道:
    “荀子先生、临武君,寡人想问下二位,用兵的要领是什么?”
    临武君想了下,对赵王丹回答道:
    “大王,外臣以为上得有利的自然气候,下得地理优势;观察敌方的情况之后,比敌人晚行动,但比敌人先抓住有利的反攻时机,这就是打仗的要决。”
    荀子摇了摇头,对赵王丹道:“大王,在下认为临武君说的不对。在下听说,古时候打仗的方法是,凡是有战争,打仗的要决,在于和民众齐心一致。”
    “弓和箭不协调,后羿就不能射中太阳;六匹骏马不配合,造父就不能(日驰千里赶回来)打败从远方而来的敌人;军民不相亲相和,商汤周武就不能以兵获胜。”
    “故此,在下以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只是因为善于亲民而已。”
    临武君听罢荀子的话后,很不服气地言道:
    “荀子所言偏颇了,军事所重视的,是有利的形势;所崇尚的,是机变诡诈。善于运用这些兵法的人,突然进攻以致敌人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出来的。孙武吴起用这样的方法,天下无敌。由此看来,用兵的要领不在于亲民。”
    荀子反驳临武君道:
    “临武君此言更加不对了,在下刚才所说的是:王者的战争,是征服人心的事情。而临武君你刚才所说军事所重视的,是有利的形势;所崇尚的,是机变诡诈。”
    “仁者的军队,是不可以欺诈的。可以欺诈的,是懈怠大意的军队;是羸弱疲惫的军队;是君臣上下之间、离心离德的军队。”
    “如果夏桀欺诈夏桀,还有可能取胜;如果夏桀欺诈唐尧,就如同拿鸡蛋碰石头;如同用手指搅拌沸水;如同把羽毛放入烈火,一放入就烧焦罢了,又怎么可以欺诈呢。”
    “故此,仁者的军队,展开阵形则像莫邪宝剑的利刃一样,缠绕他们的就会断裂;冲锋陷阵则像莫邪宝剑的利锋一样,阻挡他们的就会溃败。”
    “仁者的军队,列阵驻守不动,犹如坚硬的石头。触犯他们的敌军,只会狼狈地败退罢了。这样的军队,敌人又怎么可以欺诈呢?”
    “仁者的军队,各个部队协调配合,将卒同心,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就像弟弟侍奉兄长,就像手脚保护脑袋眼睛保护胸部腹部。”
    “对于仁者的军队,先欺诈而后袭击,跟先惊动而后攻击是一样会失败的。所以说,仁者的军队,根本不可能靠欺诈,就能打败他们。”
    “至于暴躁淫乱的君主,有谁愿意和他在一起呢?能够和他在一起的,一定是他的国内的民众。而天下的民众,必会亲附仁者之君。看到仁者之君,高兴得就像和父母在一起;民众喜欢仁君,就像喜欢芳香的椒兰一样。”
    “而回头看看他们的君主,就像烧皮刺脸一样害怕,就像看到仇人一样愤怒。这些人的性情,即使像夏桀、盗跖一样残暴贪婪。但是,怎么会愿意为了他们厌恶的人,而去残害他们喜欢的人呢!”
    “这就像让别人的子孙去杀害他们的父母一样,是不合常理的。《诗经》说:‘周武王驾车擎旗,威武地握着大斧,犹如熊熊的大火,没有人敢阻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荀子的一番话,让临武君哑口无言,站起身来,躬身对荀子道: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受教了。”
    赵王丹则是对荀子道:“先生已辞去了楚国的官职,可否愿在故国担任官职?如果先生愿意来到赵国,寡人可拜先生为我赵国上卿。”
    荀子听罢赵王丹的话后,站了起来,躬身对赵王丹道:
    “大王相邀,在下感激不尽。但是,在下即将准备前去燕国游历,不得不辜负大王的一片好意,请大王恕罪。”
    听完荀子的一番话后,赵王丹只得作罢。
    七月底,荀子来到燕国蓟都,燕王康率领燕国朝堂众臣,亲自出城迎接。
    根据荀子自己的要求,荀子被姬康任命为襄平学院的执行院长,职同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