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卫事(上)
姬康元年,四月初,蓟宫亲和殿后殿。
姬康正在批阅文书的时候,侍官令王从进来对姬康禀报:
“启禀王上,情报局局长黄勇觐见,说有事要禀报王上。”
姬康抬起头来,对王从道:“让黄勇局长进来吧。”
“诺。”
不一会,情报局局长黄勇走进殿来,躬身对姬康道:“参见我王。”
姬康把手一摆,对黄勇道:“黄局长坐吧,无须多礼。”
“多谢我王。”
黄勇坐定后,从随身的皮包之内,掏出几份情报,向姬康禀报道:
“启禀王上,田加从头曼城传来讯息,说匈奴汇聚十万大军于头曼城,准备北上攻伐匈奴西北以及北部的几个部落小国。田加现在仍在头曼城,密切注意匈奴大军的动向。”
“另外,这几份文书是中原各国朝堂的动向,最为要紧的是,魏国正在卫国的边境也正在汇聚大军,看来是准备占领卫国。”
说罢,黄勇把取出的这几份文书,双手放到了姬康的桌上。
姬康拿起黄勇放案桌上的几份文书,仔细看了起来。
殿内一片安静。
姬康看罢黄勇送来的几份情报之后,眉头微皱,站起身来,来到墙前的地图旁。
黄勇与侍官令王从二人,看到自君王的目光,注视在了地图北方的匈奴王庭,头曼城所在之地。并且发现姬康张开大拇指与中指,在大概测算上谷郡与头曼城的距离。
过了一会,黄勇与王从二人,听到姬康自言自语道:“大概一千五六百里地呀!”
紧接着,姬康的目光又注视到地图上魏、卫两国的边境线上。
“侍官令,你去军机阁让几位阁相来亲和殿。”
“诺。”侍官令王从躬身应道。
等到王从走后,姬康又看了一会地图,转过身来。
对黄勇嘱咐道:“黄局长,你让我在魏、卫两国的情报人员,密切注意魏、卫两国的动向,一有消息马上尽快禀报。”
黄勇赶忙站起,躬身领命道:“诺。臣这就下去安排。”
这个时候,剧辛、粟腹、苏代、將渠四位阁相,已经正在侍官令王从的陪同下,走进殿内。四人与正走出殿门的黄勇,分别点头致意了下。
姬康见到几位阁相进来,摆摆手,制止了四位阁相的参见。
等剧辛等四位阁相坐定之后,姬康回到桌旁坐下。
“众卿,这是黄勇局长刚送进来的几份情报,你们几位传阅下吧。看来今年,我燕国的周边很是热闹呀!”
姬康对着剧辛等四位阁相,淡淡地说道。
剧辛等人传阅完黄勇送来的几份情报后,都不禁沉思起来。
姬康也没有催促,坐在桌旁,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两口水。
阁相苏代站起身来,首先谈起自己的看法:
“王上,匈奴单于率军北上讨伐北方的几个部落之国,这个目前暂时对我燕国影响不大。关键的是,魏国欲兴兵伐我藩国卫国,我燕国就要密切关注了。”
將渠也对姬康言道:“王上,刚才苏相所言极是,以臣之见,匈奴兴兵北上,我燕国可静观其变。但魏国要入侵卫国,我燕国不能坐视不理呀!”
姬康听罢苏代与將渠二人的话后,心中暗暗叹了一声。
现在中原各国朝堂,包括燕国在内,对于匈奴的态度都不是很在意。以为这个匈奴对于中原各国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不用多加理会。
只有姬康深深知道,这个头曼单于很是了得,登基两三载来,就建王城,立律法。此番更是率军北上,已经开始进行北方游牧各国的统一之战。
如果按姬康前世的记忆,不出意外的话,十几年之后,北方的所有游牧民族就要归于一统,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一统的草原帝国,就要在中原大地的北方崛起。
但是,中原各国现在仍处于分裂的状态,陷于内战。与匈奴接壤的燕、赵、秦三国都腾不出手来,干预北方草原的兼并战争。
姬康没有多说,看了下没有发言的剧辛与粟腹两位阁相,对二人道:
“剧相、粟相,你二人也谈谈各自的想法吧!”
粟腹站了起来,躬身对姬康道:“王上,从情报局传回的情报来看,魏国肯定是要对卫国有所图谋。但是,我燕国不能操之过急,应静观其变。”
剧辛对姬康言道:“王上,刚才几位的阁相意见,臣是赞同的。魏国肯定是要图谋卫国的,这个不用质疑。但是,现在局势尚不明朗,我燕国不可大动干戈。”
“卫国毕竟只是我燕国的藩国,我燕国肯定不能坐视不理。但只能看卫国如何来应对魏国?看是否派使者前来我燕国?才能做进一步的打算。”
“如果卫国派使者前来我燕国,向我燕国求救的话,我燕国方可出师有名。如今,我王可命齐地的鲁相、大将王石、薄望做好出兵的准备即可。”
剧辛与粟腹二人的话,姬康也非常明白。就是卫国只是燕国的藩国,不是燕国的本土。卫国面对魏国的入侵,只有形成事实,燕国才好干涉。
姬康点了点头,对四位阁相缓缓说道:
“四位阁相,我们燕国的目光不但要看到中原各国的动向,更要注意北方这个匈奴的动向。寡人认为,这个匈奴今后必为我中原之大敌。”
“当然,现在的匈奴还对我中原之地,造不成多大的威胁。但是,我燕国要密切注意匈奴的动向,绝对不能让他做大。”
说到这里,年轻的君王顿了顿,一字一句地道:“不行的话,就出兵伐之。”
四位阁相一听姬康如此说,全愣住了,都以为姬康要出兵匈奴。
剧辛赶紧站起,对姬康谏言道:“王上,不可呀!中原不平,我燕国目前不能出击匈奴呀!一旦出击匈奴,我燕国马上就面临南、北两线作战的窘境,对我燕国不利。”
“王上,臣以为,我燕国当前形势为建国数百年来,面临的最好局面。我燕国已崛起于中原北地,为当世之大国,有一统天下之机遇。”
“匈奴与我燕国接壤甚小,对与秦、赵两国威胁甚大,我燕国如果出击匈奴,徒耗国力,也便宜了秦赵两国。只有一统中原,再出击匈奴不迟。”
“王上,对于匈奴,我王不必多虑,可继续采用“羁绊”之策为好。可联系北部的东胡,再不行,可派使者前往月氏,用东胡与月氏二国,限制匈奴的扩张。此乃臣之拙见,请王上纳之。”
粟腹、苏代、將渠三人一起站起,躬身对姬康道:
“王上,剧相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姬康看了看四位阁相,笑了起来。
对剧辛、粟腹等四人道:
“四位阁相,寡人现今没有出击匈奴的打算,尔等不必多虑。”
“我王圣明。”四个老头齐声说道。
姬康又思索了会,对四位阁相道:
“我燕国确实如众卿刚才所言,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好局面。寡人刚才所言匈奴之事,是有点心急了。就按剧相刚才所言,派使者前往东胡与月氏,对匈奴行“羁绊”之策吧!”
又想了下,言道:
“传诏,命大将薄望与乐间二人,结束巡视,即可返回蓟都。诏令,大将王石的第四军,做好出击卫国的准备。”
“臣等遵诏。”众人再一次齐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