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黄巾之乱
吕布接着说到:“痛骂了吾一顿后,仙人似乎是消了气,便将先生之名告知与吾,并言先生有经天纬地之能,叫吾一定启用先生,只有这样方能成就大业!”
刘伯温听后久久未语,手指不断掐算,似乎在推算着什么。
吕布见此一脸的黑线,这特喵的,老子编个瞎话容易么,你特喵的还得算算?
但出乎吕布意料的是,掐算过后,刘伯温起身恭敬的对吕布行礼道:“倘若主公不弃,今后基愿追随主公,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喜出望外的吕布赶紧扶起了刘伯温,高兴的说到:“今后,先生便是吾的军师,与景略一般,为吾出谋划策!”
饶是以刘伯温的心境,听了吕布的话后,心中那平静的湖水也泛起了点点涟漪。
虽然军师一职并没有实际的品级和官职,要是按官衔算他原来那个辽东功曹甩了军师不知道几条街,但军师的地位,却远远在功曹之上。
说的夸张点,就连统兵大将,都得听从军师的建议,可以说除了吕布这个主公,军师的地位可以位列第二!
寸功未立,便被委以重任,刘伯温心中升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二人坐下后,吕布出言问到:“先生,您刚才推算出了什么?”
刘伯温并没有直接回答吕布的话,而是笑道:“主公,属下前几日夜观天象,发现东北方一颗帝星甚是明亮,属下愚钝,竟是今日掐算后才得知,这帝星,对应的正是主公您啊!”
吕布笑着说到:“先生谬赞了,吕某哪里是什么帝星!”
刘伯温却是肃穆的说到:“主公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观您面相,以及近来的星象,这帝星正是对应的您啊!”
……
几日后,吕布与刘伯温坐在外面的石桌上,桌上摆着一些酒菜。
夜色微凉,吕布与刘伯温二人饮酒对月,畅谈古今。
刘伯温淡淡的说到:“主公,属下前些日子和您说的,您可还记得?”
吕布回答道:“先生说的,可是战乱将起之事?”
刘伯温点头道:“妖星乱世,战乱将起。”
吕布的面色也有些凝重,虽然知道黄巾实力不强,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多啊!
数十万兵力,即便老弱病残都有、参差不齐,但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自己虽然兵强马壮,但好虎还斗不过群狼,况且由于自己的到来,这个时代的黄巾军已经不再是先前的黄巾,有了黄巢和刘知远的加盟,黄巾的实力再度得到了提升。
所以说讨伐黄巾还是存在一定变数的,但不管有什么变数,吕布都必须去讨伐黄巾。
因为人头,可作晋身之资!
这是吕布崛起最快的方法,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无论前方如何,哪怕一将功成万古枯,吕布也会毅然前往。
话说回来,情况也没有那么糟,只要自己在战斗中打出了名声和功劳,再给张让送些金银上下打点,升职加薪肯定是没什么问题。
而且黄巾之乱开始,州牧之职便会出现,到那时搞个幽州牧当当,吕布便也称的上是一方诸侯了。
想罢,吕布开口道:“军师,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好了,这一战,便是吕某的崛起之战!”
刘伯温轻摇羽扇,抚须笑道:“甚善,基已经为主公卜卦过了,卦象表明,主公命格贵不可言,此行并没有什么凶险。”
吕布与刘伯温相谈甚欢,二人谈天说地,从五行八卦说到天下大势,又从天下大势聊到排兵布阵。
后来吕布发现刘伯温已经有了些许倦意,吕布这才反应过来刘伯温只是个文臣,可没有自己这膀大腰圆的体格子。
于是吕布赶紧脱下了身上的披风给刘伯温披上,然后亲自把刘伯温送回了房中。
刘伯温见此没有说什么,但这心里,却是暖暖的。
接下来的日子,吕布搬到了大营当中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终日练兵练武,静静等待着黄巾之乱的到来。
终于,在这天,锦衣卫巨门部送来消息一一张角反了!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兵巨鹿,言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至此黄巾起义爆发,张角举兵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张角信徒遍布大汉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几乎占了东汉全国的四分之三。
张角将其下势力范围划分为三十六区,称作“方”,大方一万三四千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推举一个领袖称作渠帅,所有渠帅由张角统一率领。
本来张角没想此时起兵造反,原本的计划是再积蓄一段时间的力量后再进行起义,那样便可以直接攻占洛阳,生擒皇帝老儿,覆灭汉朝。
但浩大的历史车轮,并不会因为几个人便发生改变。
虽然黄巢与刘知远加入了黄巾的阵营,但却依旧没能更改被告密之事。
告密之人不是别人,依旧是唐周。
由于走漏了风声,事情败露,为了防止东汉朝廷大肆逮捕黄巾人士,张角只好匆忙起兵造反。
黄巾信徒,全都裹着黄巾同张角造反,人数多达四五十万。
黄巾声势浩大,官军未战先怯,望风而逃。
黄巾所到之处,也不管百姓愿不愿意,黄巾军都将其夹在队伍中一起带走,所以黄巾所过之处,十室九空。
大将军何进奏请灵帝火速降诏镇压黄巾起义,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
灵帝得知消息后也慌了,赶紧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
张角部下渠帅程远志率军攻打幽州,幽州刺史刘焉与校尉邹靖商议如何抗敌。
校尉邹靖说到:“敌众我寡,理应招募义兵抗敌。”
刘焉同意了邹靖的提议,随即出榜招募义兵,并上奏灵帝,从此各地私人武装层出不穷,纷纷打着讨贼的旗号,但到底讨贼与否,此事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刘焉却不知他这一决定给汉末时代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刘焉的建议,汉末私人武装势力变得合法化,美其名曰讨贼。
至此,汉末群雄割据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