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六阳同心丹
“正是老身。”郑瑾点头,道,“想来老身的名字你也听说过,千余刻清灵液对我来说只是小事儿。容我缓上数月,一并还你便是。”
许扬心说哥还真不认识你……再说了,过几个月我到哪儿找你去?
一旁晏飞忙圆场道:“郑大师,您这样怕是不和规矩啊。”
郑瑾两眼一瞪,“老身眼下是没那么多清灵液,你看怎么办吧?”
晏飞为难道:“要么,许公子将妖丹收回。在下帮你重新安排唱卖?”
“不行!”郑瑾斩钉截铁道,“老身好容易从姓武的那儿抢来的,怎能再让回去?”
我去,你这是要明抢啊?许扬不清楚这个郑大师的底儿,也不好直接翻脸,思忖道:“这样吧,郑大师,您哪儿有什么东西可以抵账的?我们以物易物也成。”
郑瑾双眼微眯,点头道:“也好。老身别的没有,灵药、丹药倒是有一些,你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
她仰头想了想,逐一报道:“玉衡丹、幻璃丹、八平元阳丹……”
她说了五六种丹药,见许扬不为所动,皱了皱眉,接道:“还有些灵药,木蛊草、重纹定生藤、邪粟草、虚灵草、气聚天转露……”
许扬忽然眉毛一挑,抬手道:“等等,您方才说,有虚灵草?”
“对,天阶灵药虚灵草。”郑瑾得意道,“还有一株半,你若是要的话便都给了你,抵得老身欠你的清灵液了。”
晏飞一旁小声道:“郑大师,这虚灵草虽是天阶,但用途不算广,通常一株至多也就八九百刻清灵液。而且这半株……”
半株的灵药通常难以久存,故而价格绝对达不到一整株的一半。
郑瑾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就你话多。”
她又望向许扬,“小子,你再挑些别的灵药吧,也差不了几百刻了。”
许扬心中暗道:这位郑大师似乎在炼药方面颇有造诣,正好她这儿有虚灵草,也就是“六阳同心丹”的核心成分,何不让她帮忙将这丹药炼制出来,也省得以后再去找炼药师了。
六阳同心丹便是以前余曦提到过的那种能治疗魂魄伤势的地阶丹药。小茶的魂魄重伤,一直在等着这种丹药医治。
许扬对郑瑾拱手道:“郑大师,不知您能否炼制‘六阳同心丹’?”
“天阶丹药?”郑瑾得意一笑,“你还真找对人了。放眼整个上莱洲,敢说有把握炼制这丹药的人不超过三个,正好老身便是其中之一。”
许扬大喜,忙道:“那郑大师能否帮我炼制一枚‘六阳同心丹’?”
郑瑾皱眉道:“这丹药还需十多种灵药,炼制也颇为费事……”
许扬怎会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带下微笑拱手,“大师了辛苦炼制丹药,我自然也不能让您白干,只是不知道这丹药炼成,需要多少清灵液?”
郑瑾见他如此上道,伸出一根手指来,“不多,一共一千刻,其他那些灵药我也帮你找齐。”
许扬心中暗自咋舌,好嘛,一枚丹药连材料带工本得近两千刻清灵液!
他侧目看向晏飞,见后者微微点头,知道这次郑大师没有狮子大开口,于是便点头道:“好,那便有劳大师了。”
双方商量好价钱,又将来回的账算了一遍。
许扬为防止炼丹时有什么差池,干脆将那半株虚灵草也买了下来,加上炼药的费用,一共是两千刻。
郑瑾又拿出一千六百刻清灵液交给他,双方算是两讫。
晏飞也没闲着,将其它十多种灵药的购买之事揽了下来,同时以天物坊的名义为双方做了见证。
末了,许扬问郑瑾道:“郑大师,不知这丹药需要多久才能炼成?”
后者想了想,道:“顺利的话,半个月吧。若是不顺,恐怕得两个多月。”
许扬点头,毕竟是地阶丹药,这速度已算是很快的了。
他又道:“那么等大师炼成了丹药,便存在天物坊这里吧。”
“成。”郑瑾应了一声,大咧咧地推门而出。
晏飞又殷勤道:“许公子这是要去太德宗参加奉天令大典吧?若是丹药炼成了,在下便遣人给你送去。”
许扬忙拱手道:“多谢,那就有劳晏管事了!”
待他从天物坊出来,就见元长老等人还在门外等自己,忙招手走上前去。
一行人遂返回客栈,柳文最先道:“这次有了地阶灵宝的辅助,许师弟夺得奉天令头筹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啊。”
皇甫伯翰接道:“我看许师弟眼下要争的根本不是下等奉天令,而是中等了。”
元长老颔首道:“没错。有此等灵宝在手,加上那头沙皇蛟,便是三海境强者也并非不能一战。若是许扬真能斩获一枚中等奉天令,那绝对是我玄华宗立派以来最为露脸的一刻!”
众人说笑着进了客栈,吕长老拉着元长老低声道:“元师姐,千穆何时攒了这么丰厚的家底?”
元长老摇头,“她常去异境闯荡,或许是有什么奇遇吧。不过也说不准,或者是许家财力雄厚。”
“是了,千穆便是再有奇遇,也难得到天物坊的至尊贵宾之资啊。”
“宗门日后能否一举壮大,就得看许扬这小子了……”
两人小声议论着,却压根就没觉得这些钱是许扬自己个赚到的,倒是为防备他财已露富,沿途会被人打劫,而颇费了一番心思。
次日,玄华宗众人离开承城,又走了六七天,终于来到一座埋于云雾中的群山左近。
有身着灰袍的年轻弟子迎了过来,行礼道:“弟子太德宗龙禧,不知诸位是?”
元长老忙回礼道:“啊,我等乃是玄华宗弟子,来参加奉天令大典的。”
“原来是玄华宗的师尊,快请入山门。”太德宗弟子闪身向群山方向示意,“弟子来为诸位带路。”
“好,那便有劳了。”
太德宗不愧是上莱洲第一大宗派,占地足比玄华宗大出了十多倍。一行人御风而行,从山门出发,足足走了二十多里,才终于远远看到第一座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