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场雨后,午后的金塘岛山格外清新,遍植的李树在海风中摇曳,颗颗饱满的李子惹人垂诞。
不过,胡宗宪和钱锐都满腹心事,哪里有闲情雅致赏景,再加上有绵绵细雨,两人很快就回到亭子,一边等着里面正在进行的谈判,一边摆开棋桌。
明朝中期,围棋和象棋都很流行,胡宗宪选的是象棋,刚刚摆开阵势,踱步过来观战的唐顺之就“咦”了一声。
看了片刻,唐顺之仔细打量了钱锐一眼,“当头用炮能惊众,夹肋藏车可突围,倒是有些中麓之风。”
钱锐看似若无其事的缓缓落子,实则心里一惊,强自镇定。
“荆川公说的是中麓公?”胡宗宪笑道:“只论象棋,国手陈珍亦不能敌。”
所谓的中麓公指的是嘉靖八年进士李开先,官至太常寺少卿,后因和夏言不合被罢官,其人擅诗精文,好友藏书,戏曲可称大家,象棋亦是国手。
唐顺之笑了笑没有接口,他和李开先是同年,更是至交好友,与其他六位士子因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被世人称为“嘉靖八子”。
所以唐顺之很清楚,李开先象棋名声远播,但如此精通类似棋路的人却很少,面前这个应天府文人自称为汪直管理账房,只怕颇有虚言。
钱锐有些后悔,早知道选围棋好了,他幼年就喜象棋,多览棋谱,后来是弟弟钱铮送来的其好友李开先的《后象棋歌》和棋谱,李开先虽是和夏言不合以至于罢官,但钱铮曾亲夏言的面为其叫屈。
胡宗宪倒是无所谓,有一下没一下的落子,注意力其实集中在百步开外的那处宅子,心里猜测到底谈的怎么样了。
从钱渊之前敲竹杠提出的条件来看,银两、民夫、唐顺之的调职、戚继光所部驻留……胡宗宪很容易判断出,钱渊对着开海禁通商是有着全盘打算的。
但其实,此刻,谈判才刚刚开始。
在正式谈判之前,钱渊巧妙……或者说是无耻的用言语突出了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试图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主动权。
汪直的表现证明了,钱渊的无耻,很成功。
“钱大人,倭寇地小,但锻刀颇有独到之处,这把宝刀……”
“用不着,这把苗刀用的挺顺手的。”
“嗨,看这样子就知道,至少七八年,多好的刀都撑不住了。”
钱渊勉为其难的点点头,指着桌上的盘子,“这就不用了。”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汪直得意的说:“这可不是普通珍珠。”
汪直拿起盘子微微一晃,圆润的珠子滴溜溜的在盘子里转来转去,叮叮当当一阵响,随着汪直手一停,珠子只发出滋滋的声音。
钱渊前世不懂这个,倒是这一世曾经听何良俊说过,不由诧异道:“走盘珠?”
“正是!”
钱渊吸了口凉气,嘿了声,“这……怎么好意思……”
“小意思小意思。”汪直大笑,心里暗骂,不好意思你丫的别把盘子接过去啊。
“五峰船主真是大手笔啊。”钱渊饶有兴致的看了会儿走盘珠,盘算怎么分……这玩意不好露白,要不送点给嘉靖帝?
片刻后,钱渊才抬头看向汪直,“第一,朝中不会允许开海禁通商。”
“什么?”
“但也不会明言严禁。”钱渊轻声道:“有的事,只能做,不能说……你以为,之前钱某自称简在帝心,所为何来?”
汪直咬咬牙,“但不下公文,日后反复……”
“只要海商不大肆上岸劫掠,谁敢?”钱渊冷然道:“东南乃大明膏华之地,财赋已有多年难输中枢,再惹出一场倭乱,谁也担不起这责任。”
“再说了,钱某今年才二十有三,急什么?”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钱渊的仕途生涯还有至少三十年。
看汪直一脸的迟疑,钱渊叹了口气,“好吧,给你颗定心丸!”
“其实也不是什么隐秘之事,有机会你也可以打听一二。”钱渊笑道:“去年殿试放榜后,陛下许钱某随意出入裕王府。”
汪直咽了口唾沫,虽然漂泊海外,但也知道裕王的分量,他眼珠子转了转,低声问:“殿下日后定能继承大宝?”
“你知道什么?”钱渊不屑道:“裕王府讲官高拱高新郑,如今是太常寺卿,殿下视之如师……朝中党争惨烈,但无论是分宜、华亭都不敢得罪高新郑。”
看汪直摩拳擦掌,喜不胜收的模样,钱渊随口道:“对了,钱某南下之前,殿下还说裕王府缺银呢……”
“要多少?!”
钱渊被噎的没话说,抿了口茶才没好气道:“殿下至于向你勒索银子?”
“汪某愿意报效……”
“有报效之心就好。”钱渊挥挥手道:“钱某在殿下面前夸过口,替裕王府组建一支船队经商……嗯?”
汪直脱口而出,“没问题,正好一个月前收缴了徐海的一批海船,连人带船全送过来。”
“那就好,那就好。”
钱渊和汪直的视线一触即分,两人都目光闪烁不定。
借这个机会组建船队,正好将谭维拉回来,这是能保证船队忠诚度的关键人物,就算父亲不能……说不定兄长钱鸿都能跟着过来。
而汪直在暗自心喜,还是方先生说得对,这些文官都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偌大船队送过去,还怕对方不动心?
还没等自己措词,对方就巴巴的开口讨要了!
呃,汪直真的不比徐海好多少……被坑的不要不要的,送宝刀,送走盘珠,送船队,还怕对方不肯收……人家早就盘算好了的。
“这是第一件事。”钱渊缓缓说:“第二件事,五峰船主可曾想过,官军为何在嘉靖三十二年突袭攻陷沥港?”
汪直迷茫的眨眨眼,这件事不是早有定论吗?
徐海劫掠地方,惹得朝中多有科道言官弹劾,朝中下令剿倭,厉行禁海,而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民应将目标对准了海商中势力最为庞大的汪直。
钱渊摇摇头,“仅仅是因为萧显、徐海等人率倭寇侵袭东南沿海各地?”
“仅仅是因为王民应迫于朝中压力,不得不放手一搏?”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钱大人的意思是?”
“诚然,徐海此僚不愿经商,只以劫掠为生,天生的强盗!”钱渊话风一转,“但上岸侵袭地方,劫掠百姓的小股倭寇可不仅仅只是徐海、萧显、叶碧川……”
“为什么那么多海商在沥港之前,就化身倭寇,四处劫掠?”
“特别是台州,早在嘉靖三十一年,就有数以千计的倭寇来去自如,黄岩县城几成焦土。”
钱渊也不知道汪直是不是在装糊涂,但这是他不能让步的地方。
“设置商市以便通商,此权只能握有官府手中,他人不得插手。”
“什么?!”汪直霍然起身,须发皆张,阴着脸道:“钱大人此次莫不是来消遣汪某!”
在汪直的设想中,受招抚后,将择地设置草市通商,一切仿沥港前例,出口进口一把抓,但如果是官府来管理,自己未必能独占鳌头。
汪直这些年来聚拢势力,海上称雄,如何能容忍他人骑在头上。
屋内气氛登时紧张起来,钱渊似乎没感受到压力,舒舒服服的靠在椅背上,若无其事道:“当年若不是你一手把控沥港,将徐惟学等人排斥在外,徐惟学之侄徐海未必会铤而走险,侵袭东南沿海的小股倭寇也未必会那么多,未必会闹的那么大。”
“换句话说,沥港之毁,也有你汪五峰的责任啊。”
有那么多伏子在倭寇中,其间细节钱渊早就一清二楚,汪直和徐惟学是同乡,早年都在许家兄弟船队里混迹。
后来许家船队被朱纨剿灭,汪直和徐惟学分道扬镳,前者勾结官军,渐渐得势,在沥港设草市通商,坚拒徐惟学来分一杯羹。
这就是徐海在沥港被毁之前,曾经试图刺杀汪直的原因,也是那么多小股倭寇上岸侵袭的原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汪直脸上横肉抽搐几下,无奈的一屁股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