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套中套(下)
“大人,在下认为,女子读书识字也是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一个方面。我结识的外国女子都是受过多年教育,自然个人素质就是不一样。”
盛宣怀淡然一笑;“是你那位伯爵夫人,还是你那位法语教师?你倒是在这方面领风气之先啊。”
陆用之听出了盛宣怀语气中的调侃之意,连连说道:“不敢,不敢!”
跟着陆用之岔开话题,说到自己本来求见之意:
“大人,在下想在南洋公学设立一笔基金,用以资助品学兼优者出国留学,还望大人准许。”
能投其所好者,唯有投资教育了。
“何为基金?”盛宣怀显然对这个词很陌生。
“就是由出资人提供一笔资金,或存入银行、或投入市场运作,本金不动,所得利息用于资助学生留洋。”
“哦,原来是这样。那你准备投入多少设立基金?”
盛宣怀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实际上他每年都要从南洋公学、北洋大学堂选拔几名学生送到国外。
“起始资金二万元,或许能更多一点。争取每年送出去十人。”
盛宣怀敏锐的发现他话里有话,追问道:“什么叫或许多一点?”
“大人,是这样的。”
陆用之把自己炒作杨树浦码头,坑了哈同二万多两银子的事说了一遍。现在旗昌公司已经发现自己的战略意图暴露,很可能会通过上海道台施压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想通过我给上海道台打个招呼?”
“不用,只需要大人的轮船招商局放出风来,有意在上海修建码头即可。”
盛宣怀莞儿一笑:“好一个坐地起价。行,我从轮船招商局拨几个人给你,准许你以招商局上海码头筹备处的名义挂牌。”
“如此,就敬请大人看一出好戏,看我如何将旗昌洋行的银子敲到手。”
盛宣怀微微摇头:“本来我叫你来是面试一下,我这里缺乏的是帮办洋务的人才,听过你懂的英法两国语言,又在上海开办洋行,准备叫你到我这儿做个幕僚。看来,你志不在此,我也不勉强你了。”
陆用之嬉皮笑脸的说:“我就不是一个能天天坐办公室的人,做事没有计划性,全凭三分钟的热度。实在有负大人热望。”
正说着,忽然听到屏风后有裙裾摆动的声音,盛宣怀欲言又止,摆摆手说:
“算了,你退下吧。”
陆用之一身的冷汗,突然想起盛宣怀有七八个女儿,记得有一个后来还成了上海最有名的娱乐场所百乐门的老板,也是鼎鼎有名的上海名媛。
这盛大人该不会是让我来相亲的吧?
几天后,招商局上海码头筹办处正式挂牌,盛宣怀亲自剪彩。上海滩大大小小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盛况。
紧跟着,一个重磅消息从潘家水果店掌柜潘东礼那里传出,麦琪卢瑟房地产公司以每亩五千元的价格将二十亩地纳入囊中。
这枚炸弹够分量,一下在上海滩引起轩然大波。然后,又有新的传言出来,杨树浦水厂、火电站都已在规划之中。随之而来,地价疯长,以麦琪卢瑟公司为界,以西的土地现在都涨到五千一亩。
哈同自然也没闲着,他一开始主动邀请记者,对杨树浦一带高涨的地价发出严厉的抨击,说这个价格完全背离了土地的价值。
但很快又有流言出来,说哈同一面打压价格,一面暗地里大量买进土地,还揭露出他过去就是这样买进土地的。
这个价格已经大大超出美国旗昌公司的土地预算,本来还想等一等的。不料,报上刊登出陆用之和招商局码头筹办处的人一起出现在杨树浦江边的照片,使的他们再也存不住气了。
于是,在经过一昼夜紧急磋商之后,双方最终以八千元一亩的土地价格成交,当然是全部二十亩地。
没过几天,招商局码头筹办处撤下了牌子,宣布筹办处关门。
又过了一个多月,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刊登了一条南洋公学董事改选的消息,陆用之赫然在列。而一种叫着教育振兴基金会也正式成立,首任基金会会长为蔡元培。
陆用之这段时间忙的很,除了每天跟小麻栗晚上待上两三个小时,听她读读法语小说,讲讲语法外,基本上看不到人。
小麻栗倒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白天在家守着一锅茶叶蛋看看书、喝喝咖啡,偶尔回家看看。然后跟陆用之相处的两个小时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基本上是她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的说话,一会小说一会现实的。
麦琪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水涨船高,随着杨树浦的地价疯长,整个南京路的房价、租金也忙着提价。新的楼盘又开业了,这次麦琪是更坚定的只租不卖,只看着房价一天一个价的飙升。
回到家,总是掰着手指头神神秘秘的算着收益。这一天,她欣喜的告诉陆用之,你的梦想要开始实现了,法华公司正式开始营运,首批订单是你们那个姓盛的大官给的,替招商局采购造船设备,他们准备开个新厂,自己生产火轮。
陆用之也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岑春煊发出对陆用之的缉捕令不久,他的官职又变了。被朝廷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办广西军务。岑春煊一走,陆用之便找人运作了下,将岑春煊下的缉捕令宣布作废,自己也就能自由出入租界了。
还有个好消息是,接到电报,唐浩明带着阿东等七八个人要来上海。他们是路过,到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办理签证,然后去德国慕尼黑去学习军事。
陆用之离开广西时,让唐浩明也出去学习军事。他告诉唐浩明,以后各省的军事模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学习日本,到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去学习,照搬日本模式。还有一种是学习德国军事,袁世凯小站练兵主要就是德国模式。
以后按照过去老旧模式练兵的,终究站不住脚跟。
这点唐浩明也深以为然,但是他舍不得垄断鸦片生意带来的高额利润。一直到他完全掌控了这一块的进货渠道,才开始筹划出国留学的事。
经过和关武鸣商量,他选择了阿东等七八个年轻且识字的人,请了德国神父学了一年多的德语,这才从广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