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587章 面包新语的最佳搭档

      礼部尚书李道宗这几天有点烦。
    作为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的军功在宗室里头只有李孝恭可以比拟。
    他很聪明,知道功高震主不是好事。
    所以在贞观十一年迁礼部尚书,改封江夏郡王之后,便开始自污。
    因为明目张胆的收人钱财,被人弹劾,一度被抓紧大理寺的天牢里待了一阵子。
    “朕拥有四海之富,士马如林,如使车辙之迹周遍天下,游观而不止息,采取绝域之奇玩,海外之珍馐,难道不能得到吗?只因劳累民众而自我作乐,因而不为。人心不知满足,应当以义加以节制。如今道宗已封王爵,禀赐甚多而贪求不止,岂不令人鄙弃!”
    李世民在发出如此感叹之后,罢免了李道宗的官职,并且还削掉了他的封邑,只留下一个郡王的身份闲赋在家。
    不过,李道宗只不过是在家闲赋了两年,还没来得及好好的含饴弄孙,就在贞观十三年被重新起用。
    到了贞观十四年,更是官复原职,重新担任礼部尚书。
    “阿耶,新罗左右不过是一个小国,随便安排一个侍郎接待就够了,您没有必要这么烦恼呢。”
    李道宗的二儿子李景仁看到自己阿耶下值回来之后,又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劝说道。
    “景仁,话不是这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陛下既然安排我来做这个礼部尚书,我自然不能让人在礼节上挑了大唐的不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我大唐乃是番邦属国的表率,自然不能礼仪上惹人笑话。”
    李道宗作为宗室子弟,自然很清楚维护礼仪的严肃性,对于李家统治大唐的重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礼就是让大家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更加直白一点的说,你是臣子,就安安分分的做个臣子,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
    “阿耶,但是这新罗使臣是个女子,古礼上面从来没有说过如何接待啊。与其在那里纠结,不如直接把这个难题交给别人来解决。她们不是一直还没有觐见陛下吗?那就尽快安排咯,到时候宫中肯定会有一些指示给到礼部的。”
    李景仁没有太大的抱负,只希望能够安安心心的过一辈子。
    要不然作为李道宗的嫡次子,他在长安城的存在感也不会那么低。
    看看那程处默、房遗爱……
    人家的爹也不见得比他的强,可是儿子的知名度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哎,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
    “姐姐,听说王爷正在见一个绝美的女子?”
    楚王府别院里头,武媚娘挺着个大肚子,跟程静雯在百草园中散布。
    李宽每天要见不少人,一般情况下武媚娘都不会那么八卦。
    但是今天听说来的是一个大美女,还是一个尚未婚配的异国女子,身份地位据说还很尊贵,这就由不得她提高警惕了。
    她可不想楚王府里头自己多一个妹妹呢。
    “你说的是新罗使臣金胜曼吧?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到现在还没有离开,倒是着实有点让人感到意外。”
    程静雯知道李宽也不是那种看到美女就挪不开脚的人,要不晴儿、杏香她们就不至于现在还没有被收入房中了。
    “是啊,听说这新罗的国王是个女人,而这个金胜曼还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女王。也难怪王爷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啊。”
    武媚娘那酸酸的语气,程静雯哪怕是耳聋了也听的出来。
    “噗呲!”
    她忍不住笑了出来,“媚娘,我倒是跟你的看法有所不同呢。”
    “哦?那姐姐是怎么看的呢?”
    武媚娘倒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她跟程静雯的关系,比较特别,但是毕竟有着同一个丈夫,有都是聪明人,所以整体来说关系还是很融洽的,绝对比一般的闺蜜要来的靠谱。
    “新罗地处高句丽和百济之间,而陛下一直都有征讨高句丽的心思,王爷一直看高句丽不顺眼。眼下大唐已经把薛延陀给解决了,身边就剩下西突厥和高句丽两个比较拿得出手的对手。依我看,朝廷已经在开始考虑出征高句丽的事情了。”
    程静雯不是傻白甜,只不过平时很低调,不轻易的表达自己对朝政的看法。
    但是并不表示她不懂。
    作为楚王府的女主人,她能够看到的许多信息,她掌握的许多秘闻,比一般的大臣还要多。
    特别是李宽在私下一点掩饰都没有的表达过要灭高句丽。
    再结合今天的情况,她很快就猜测出了李宽接见金胜曼的心思。
    “这么说来,王爷见金胜曼,会讨论对付高句丽的事情?”
    武媚娘自从怀孕之后,就比较少关注外面的事情,难得的安静了下来。
    如今程静雯这么一提,以她的聪明才智,自然也很快就猜出了事情的缘由。
    “我要是没有猜错,新罗在这个时候派出使臣来大唐,哪怕不是为了对付高句丽,也是为了堤防高句丽。东海渔业据说在新罗等地都有人员在活动,等会问问王爷,很多事情就更加清楚了。”
    “嗯,我还担心王爷是不是看到金胜曼那样身份独特的女子……”
    “新罗婢可是在长安城有诺大的名声,你会这么想也不奇怪。”
    ……
    李宽见完金胜曼的当天,就被李世民叫到了大明宫。
    作为新罗使臣,她的一举一动自然有人专门监视。
    李世民听说金胜曼去了楚王府,便想听一听她跟李宽说了什么,李宽有什么建议。
    “宽儿,这么说新罗人这一次来大唐,是想跟我们结盟?”
    “陛下,结盟是他们一厢情愿的事情,或者说是他们希望的理想局面,实际上他们就是被高句丽和百济压迫的狠了,想要借我们大唐的力量,保住新罗。”
    “朕迟早是要讨伐高句丽的,有新罗这么一个国家在半岛帮忙,倒也不是一个坏事。”
    李世民对新罗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历史上唐朝和新罗在后面也着实联盟了。
    不过,他估计没有想到新罗后面会变成另外一个薛延陀。
    同盟的时候,攻打攻打当年的东突厥和后面的高句丽,出力最大的是大唐,但是战果收获最多的却不是大唐。
    战争结束之后,大唐虽然名义上消灭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是又培养起来了一个新的对手。
    若干年之后,再次陷入了死循环。
    中原王朝在这种事情上吃过了无数的亏,不过似乎没有几个王朝真正的吸取了教训。
    “陛下圣明,攻打高句丽的过程当中,如果有新罗帮忙,自然对大军作战有所好处,也能牵制高句丽的一部分兵力。”
    李世民这话,也不能说就有问题,李宽也没有那么头铁的什么都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这么说,你是同意跟新罗结盟咯?不会是今天上午收新罗老山参收多了的原因吧?”
    李世民难得的笑着开了一个玩笑。
    金胜曼拜访李宽,这不是什么秘密。
    李宽知道李世民肯定会知道,李世民也知道李宽知道自己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李宽还敢收礼,自然是不怕李世民有意见。
    “陛下说笑了,这些新罗使臣带来的老山参,比商人贩卖到大唐的要好不少。不仅百年老山参有几十根,更有几根是千年老参。微臣进宫的时候已经一并把这些参让人送给楚王太妃娘娘了。”
    “你倒是动作够快的,借花献佛玩的比谁都溜。”
    李世民感觉李宽就像是一只泥鳅,滑不溜秋的,要抓他个把柄都不容易。
    “陛下,要攻打高句丽,微臣觉得有必要加强水师的建设,登州水师这几年虽然增加了一些海船,但是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如今我大唐各个造船作坊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不少,是时候给水师增加船只了。”
    从长安城走陆路去高句丽,路途遥远不说,道路也不好走。
    冬天下雪不好走,夏天下雨也不好走。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作战的效率,李宽觉得水陆两栖同时进攻是最合适的方案。
    而这个时候的大唐,可能还不大习惯从海里面进攻。
    “水师?从登州出发的话,倒确实是很快就进入高句丽腹地了,但是利用水师攻打高句丽,也顶多只能解决沿海的问题,船又上不了岸。”
    “陛下,船是上不了岸,但是船上的人可以上岸啊。虽然马匹的运输比较麻烦,但是只要海船够多,登州到平壤和汉城的距离都不远,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朕知道了,此事再议。后天朕将正式召见新罗使臣,你再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说一说。”
    扩建水师,这不是小事。
    李世民自然不能因为李宽的几句话就做判断。
    “这金胜曼是新罗的圣骨,女王金德曼的堂妹,很可能也是未来的新罗女王。虽然她年纪轻轻,但是为人处世很有心计,对我们大唐也算是比较了解。这一次,她们应该是受到了高句丽和百济联盟的压力,高句丽东部大人渊盖苏文频繁在边疆上挑衅,大有吞并新罗的心思。别看新罗国内也勉强算是兵强马壮,但是跟高句丽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
    事关大唐未来在朝鲜半岛的战略,李宽自然要把自己了解的信息给李世民详细介绍一下。
    楚王府情报调查局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汉城等地,自然不是吃干饭的。
    可以说,长安城里,没有谁比李宽更了解半岛局势。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新罗跟高句丽有这么深的仇恨,那朕遂了新罗使臣的心愿了。到时候大军出征,多路夹击,看看他们高句丽怎么应付。”
    李世民想到杨光折腾了三次都没有打败的高句丽,将要灭在自己手中,心中很是兴奋。
    “陛下,微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
    “结盟是可以,但是盟约本身就是用来撕破的。高句丽灭亡之日,也就是我们大唐进攻新罗之时。微臣建议朝廷制定攻打高句丽的方案的时候,顺便把新罗也放进去。”
    李世民:???
    什么情况?
    今天上午刚收人家金胜曼的礼物,下午就提议到时候要一起干掉新罗?
    这也太……
    以后谁敢跟大唐结盟啊。
    “宽儿,我大唐乃是仁义之邦!”
    李世民面色复杂的看着李宽,心中虽然知道这样的方案才是对大唐最有利的,但是又有点难以接受。
    “陛下,仁义是对大唐子民的。再说了,攻打新罗并不表示不仁义。这战场上打起来,难免会有一些误会和冲突,只要想动手,理由总是有很多的。哪怕是没有理由,我们也可以创造借口。微臣还是那句话,凡是有利于我大唐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事情。至于史书上会怎么说?陛下,历史是有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李世民听到这话,两眼放光。
    此时此刻,他想到的反而不是高句丽和新罗,而是玄武门。
    这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如今李宽这话,比什么话起到的安慰作用。
    “好!你这个提议,朕原则上同意了。毕竟薛延陀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要是接着又在新罗那边扎个跟头,大唐就贻笑大方了。”
    李世民能够坐稳皇位,自然也不是真的那种食古不化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有玄武门之变了。
    “既然陛下有心讨伐高句丽,微臣觉得朔州到幽州的水泥路就要加快进度了。同时幽州往辽东城的水泥路,也可以开始修建。”
    “朔州到幽州的水泥路修建,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幽州到辽东城的水泥路,是不是意义不大?虽然修建了能够加快行军速度,但是成本也太高了吧?”
    “不,一点也不高。要把辽东纳入大唐的实际统治,这条水泥路本来就是要修建的,如今只不过是把修建的时间提前了一下而已。”
    “辽东一年四季,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被冰雪覆盖,也不像是草原上能够养马,要不要实际统治,意义不是非常大吧?”
    李世民的这个观点,应该是代表了大唐这个时候很多人的观点。
    虽然说开疆拓土是将士们的追求,但是是否实际统治,又是另外一码事。
    “虽然辽东冬天比较长,但是那里的土地其实非常肥沃,种植水稻也好,其他的作物也好,收成比关中可能都要好。既然费了这么大力气灭掉高句丽,不利用起来就可惜了。指不定过个几年,这里又诞生了新的对手。”
    “此事容朕再想一想!”
    虽然李世民也觉得李宽说的有点道理,但是要实际统治辽东,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是非同小可。
    投入和产出是否值得,李世民自然是需要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