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434.第434章 危机感

      “认清楚人了吗?”走出港务中心没多远,萧良就停住了脚步,对身后的一名民兵问道。
    “报告首长,那个李清扬就是领头的,我看得很清楚,不会认错!”那民兵一个立正,斩钉截铁地说道。他是前一天在广州跟着龚十七执行监视任务的外勤组成员之一,见过这几名监视对象的面孔,何夕专门将他派到番禺来,就是要让他到这边来认人的。
    不过在何夕的计划中,并不打算在这里就对他们展开抓捕,因为李家庄这地方不但是货物中转码头,同时也是海汉从大陆进行大规模移民的主要中转站,距离码头不远处的移民营地长期都住着上千的移民。这些民众绝大部分都是为了生计才不得不投靠海汉,在缺乏对海汉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如果在这里因为抓捕锦衣卫而发生武装冲突,就很有可能让这些移民受到惊吓,甚至因此而对他们的未来雇主产生一些误解。另外李家庄附近水路四通八达,有可能在抓捕过程中被锦衣卫探子逃脱,而为数不多的机动兵力并不足以在这附近地区设置有效的包围圈。要是这附近还有前期侦查没有发现的别的探子,那公开抓捕就很容易打草惊蛇了。
    萧良带着人到港务中心,就是为了确认锦衣卫探子的身份。经过当面确认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流程进行了。
    而李清扬此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份暴露的现实,在跟着宋三跑完提货手续之后,便一起回到了码头上。宋三还好心对他叮嘱道:“今后生意繁忙之时,掌柜少不了会让你也去做些提货点货的事情,刚才的这些手续你且记住了,到时候才能把事情办妥当。”
    “宋三哥说的是,小弟一定铭记于心。”李清扬拱拱手应道。
    此刻他心里却并没有在想帐房先生的职责所在,而是担忧去到三亚之后的行动安排。就他目前所见的状况,海汉人做事可算是十分细致,而且极有条理,这种人所管辖的区域,恐怕很难有什么大的空子可钻。自己去到三亚之后,首先要考虑到的大概不是如何侦察敌情,而是先掩饰好自己的身份不露马脚才行。
    李清扬原本以为会等上一段时间,没想到他们前脚刚到码头,送货的队伍后脚就跟着到了。李清扬忍不住赞道:“这倒是丝毫不耽搁时间啊!”
    宋三应道:“人家海汉人有句明言,叫做时间就是金钱。要是在珠江码头,装货的时候耽搁几个时辰都不叫事,但在这地方,货单交到仓库之后一炷香时间没出货,仓库那边的人就得挨罚了。”
    “但小弟看这码头上,似乎也还没有忙到需要排队装卸货物的程度啊?”李清扬疑惑地问道。
    宋三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这船来的时间也算巧,正好错过了每月初一十五前后最忙的几天,不过海汉人的规矩就是这么定的,不分闲时忙时,什么时候来,这装卸货物的速度都这么快。你想想看,像我们这种大船,在广州装运大概需要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在这边半天就完事了,一年下来节约的时间都够多跑几个来回了。”
    “原来如此。”李清扬心道这些海汉人的确是精明,连这种细节都算好了账,也难怪冒出来才一两年时间,名声就已经传到了长江以北,果然还是有些门道的。
    他所搭乘的这艘船这次主要是装运茶叶和瓷器前往三亚,而这些货物早在入库前就已经打包装好,此时只需由力工扛到船上装舱即可。船上另外有人负责清点货物,李清扬闲着无事,便转头去看码头上停着的另一艘船。
    这艘船的外形与李清扬过去所见过的任何一艘帆船都不同,船身倒是有几分广船福船的影子,但更为狭长,个头应该已经大大超过了四百料的造船上限。最让李清扬瞩目的是这艘船上的帆索系统,桅杆明显要比普通的帆船高出一大截,而所用的帆却并非中式硬帆,而是类似西洋帆船的软布帆。李清扬曾在福州见过西洋帆船,但那种软帆与这艘船上的船帆式样似乎又有所不同——西洋人的船帆是一截一截的,收帆时绑在横桅上,而这艘船的船帆却是整整的一大片,外面覆有数道弯曲的横桅,也不知道这船的船帆是如何操作法。
    “宋三哥,旁边这艘船是什么来头?”李清扬最终还是没忍得住好奇心,向宋三打听道。
    “这就是海汉人自己造的帆船了,他们称之为探索船。这船是来这里装运移民,送回三亚的。看这船帆都升起来了,估计马上就要走了。”宋三介绍道。
    李清扬皱眉道:“探索船?那这船帆和桅杆为何如此奇怪?”
    “这就是它厉害的地方了!这船在海上跑起来,行进速度比我们这艘船要快上一倍,而且无论顺风逆风都可极好地借助到风力。这船从广州到三亚,顶多四天便到了,我们这船却至少要走上七天才行。”宋三不无羡慕地说道。
    “竟有如此快船!”李清扬忍不住惊诧道。他在来之前还是多少做过一些功课的,例如从广州到三亚的距离和航程所需时日,他也是心头有数的。宋三说这船居然三四天就能到达,这完全已经突破了他对帆船的认知。
    “海汉人还有两艘更快的小船,都是白色的,扁扁的,就像一片蛋壳浮在水面上似的。”宋三忍不住卖弄了一下自己的见识:“那两艘小船据说是海汉人从他们的国度带来的,在海上行进奇快无比,比这探索船起码还快一半,可惜在大明无法复制,据说是造船的材料在大明找不到。”
    李清扬道:“小弟听说去年海汉人曾在珠江口打败了一伙很厉害的海盗,莫非也是使用了这种帆船?”
    宋三看看左右,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去年海汉民团与海盗刘香交战,我宋三便是亲历者!”
    李清扬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连忙追问下去。
    原来这宋三当时就在“福盛”的一艘货船上做水手,双方交战时他所在的船正好也在万山港内停靠,于是他就有幸在万山岛上亲眼目睹了海汉人是如何利用万山港的地势和防御工事,坑死了刘香的海盗船队。
    这也算是宋三人生中不多的精彩经历,立时说得唾沫横飞,李清扬一边听一边心头暗自心惊。从宋三的描述中,至少可以确定好几件事情了。
    第一,海汉人拥有规模不小的战船船队,而且这些战船全部都装备有数门火炮,在海上交战时主要以远程炮火来击沉击伤敌人的船只。第二,海汉人在万山岛上私筑炮台,并且拥有非常强大的火力输出——如果宋三不是在吹牛的话,万山港的炮台至少拥有十门以上的火炮。第三,万山港是一个规模比李家庄码头更大的走私港,那地方除了转运进出广州的货物之外,更多的还是来自惠州府、潮州府乃至福建方向的商船。
    有了万山港的存在之后,这些原本要去往广州或者琼州的船只,就可以在万山港就近卸货完成交易。对于这些船主来说,一来省下了距离不短的航程,二来也就此避过了市舶司所要征缴的商业赋税,而每年因此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的收益也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当然了,毋庸置疑,这些收益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海汉人的口袋中。
    李清扬也就此发现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海汉人所到之处,占下的地盘无一不是用到了商业之上,从广州城外的驻广办,到番禺县的李家庄码头,再到珠江口的万山港,乃至琼州岛上的三亚地区,似乎在海汉人的经营之下都变成了繁华的商贸区,看来这海汉人善于经商贸易的名声还真不是吹出来的。但令他感到不安的是,海汉人的赚钱能力如此强悍,恐怕财力早就已经富可敌国——在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岛上修商港、筑炮台这种事情,并不是一般的富商有能力去完成的。
    有枪有炮,有陆军有水师,有人口有地盘,最关键是还有极强的赚钱能力,这样的一支势力就存在于大明南疆,完全脱离了官府的控制,然而朝廷却根本就没意识到其存在的危险性。如果不是南镇抚司这边得到了某些举报信息,再过两三年之后,海汉人根基牢固,羽翼已丰,到时候再想要动他们,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想到这里,李清扬更是感受到这次所担负的任务对于朝廷有多么重要。就他目前所获知的这些消息,如果写成奏章上报给朝廷,恐怕已经足以引起朝堂的大震动了。
    说话间旁边停靠的那艘船已经缓缓地驶离河岸,开始在河道中间调头。李清扬忽然想起一事,对宋三问道:“宋三哥,过往可曾有过海汉民团兵搭乘商船的事情?”
    宋三愕然一阵,才摇摇头道:“没印象,我倒是第一次遇上。民团兵一般是搭乘战船活动,不过战时倒是有过临时征用民船的举动。”
    李清扬指了指正在调头驶向珠江的那艘帆船道:“那是海汉人自己的船,比我们先出发,速度又快,为何那队民团兵不搭乘那艘船去万山港?”
    “这个……”宋三显然也是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皱着眉默然半晌,才摇摇头道:“不知原因为何,也或许是这艘船本就没有停靠万山港的打算。”
    这个解释显然没法让李清扬感到满意,不过也只有他这种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大概才会注意到这样不起眼的小细节。像宋三这样的人,能够有机会给海汉人出力帮忙就已经兴奋得不行,哪会再去仔细考虑其中的合理性。
    李清扬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出于职业敏感,他能感受到有一丝危机正潜伏在某处,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立刻暂停现在的行动,先找出这种不安感背后的原因,再作下一步的打算。但现在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允许他能够自由地作出终止行动的选择,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势必又得返回广州去再重复一次之前的经历,而这种在一个地方重复刷脸是干这行的大忌,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将行动继续下去。李清扬左思右想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再看看状况。
    “等会上船你也跟着去,到万山港那边就听从当地指挥官的命令,明白了吗?”萧良坐在码头旁边的一处商铺二楼房间里,从这个位置正好能够观察到李清扬所在的那艘船的动向,而对方却很难注意到自己正处于监视之中。
    被何夕派来番禺的这名手下立刻拱手躬身应道:“属下遵命!”
    萧良皱了皱眉,对旁边的勤务兵道:“你教教他军队的规矩,不要在船上露了马脚!”
    何夕手底下的这批外勤人员有一部分并非出自海汉军警体系,而是直接在广州当地招收,派来的这个手下便从未进过民团受训,因此举止之中难免还带有一定的江湖习气。萧良唯恐因为这种细节坏了正事,赶紧让人带他出去练习一下民团军礼。
    在往船上装运货物的近两个时辰中,李清扬一直都处于惴惴不安的情绪中。不过令他稍稍心安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陌生人接近他,民团兵也没有在码头上出现过,他甚至还有暇与自己的同伴去码头的饭馆里吃了一顿饭。算帐的时候李清扬想起宋三所说的话,便将作为工饷提前支取的流通券拿出来付账,果然店家毫无异议就收下了。李清扬也就此确认,原来这种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在海汉人的控制区内真的可以当银子使用,对于他而言也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