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百七十二章,海地问题

      雅格·高楞他们的确在路易斯安纳有一大片的土地。事实上,路易斯安纳的土地根本不值钱。那里缺的从来不是土地,而是人。
    1762年,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抵抗英国在北美的扩张,作为联盟的一部分,法国人将路易斯安纳的主权转交给了西班牙人。从那时候起,西班牙人就成了路易斯安纳的主人。
    但是西班牙人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有限。所以提供不了太多的移民。所以路易斯安纳虽然是西班牙的领地,但是那里的移民却依旧是以法国人为主。
    在法国革命之后,西班牙一度加入到反法同盟当中,和法国作战,但是又很快的跳反,成为了法国的盟国。而路易斯安纳呢,继续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继续上面都是说法语的人。
    最近西班牙人遇到了一些经济上的困难(话说西班牙人似乎就没有经济上不困难的时候),而且在北美那边又受到美国的不少压力。在佛罗里达,美国人已经开始在搞一些小动作了,而在路易斯安纳的首府,美国人利用西班牙人的虚弱,迫使西班牙人承认了美国在新奥尔良的“特殊利益”。
    日益虚弱的西班牙人事实上已经难以维持对路易斯安纳的广阔的土地的控制了。而拿破仑则趁机向西班牙人提出,愿意用在意大利的一些利益来换取路易斯安纳的主权。
    在拿破仑的设想中,利用路易斯安纳,还有目前还控制在法国手中的海地,就可以在新大陆保持相当的影响力。而这个设想也得到了约瑟夫的支持,和当时大多数人相比,约瑟夫对新大陆对于未来的意义要清楚得多。
    而要能强化对路易斯安纳的控制,人口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但是法国人因为这段时间日子过得不错了,真心愿意到万里之外去冒险的人少多了。所以法国移民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虽然拿破仑政府一直鼓励生育,真理部甚至都在给那些生了很多孩子的母亲发“英雄母亲”勋章,但在短期内,这并不能改变局面。
    所以如今法国人主要依靠从欧洲其他地区弄移民到路易斯安纳去。
    当然,理论上来说,保证移民以法国人为主,应该更能保证海外领地和本土的凝聚力。但是北美独立战争的事情其实也说明,仅仅是血缘关系,其实并不可靠。而且和拿破仑不一样,拿破仑希望的是一个新的日不落帝国,而约瑟夫的期待要低得多,他的最低期待,仅仅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北美大陆。
    而且约瑟夫认为,因为美国的存在,路易斯安纳从某种意义上反而更容易对法国更忠诚。就像因为美国存在,所以加拿大一直对英国忠心耿耿一样。
    有了美国,控制住万里之外的路易斯安纳,反而似乎是很可行的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路易斯安纳在经济上和美国产生矛盾。
    这并不难,如今的美国经济主要依赖于粮食和棉花的出口。这些路易斯安纳一样可以生产,只要路易斯安纳致力于生产这些,他们就会和美国产生矛盾。同时,美国北方在将来依照历史,会走上发展工业之路,那么通过路易斯安纳,不断地用合法和不合法的手段向美国出口廉价的工业制成品,就又是一个矛盾。有了这些,一个分裂的北美是完全可期的。
    不过要实现这一切,尤其是要长期保持对路易斯安纳的控制力,就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当时叫做圣多明各的海地。
    因为在后世,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上存在感并不高,如果不发生个大地震什么的,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所以一开始,约瑟夫对海地并不太在意。
    但是很快约瑟夫就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海地,还真不是什么不值一提的地方,甚至于,仅仅就目前它对法国经济的意义而言,它中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整个的路易斯安纳。
    1780年,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产自海地。海地出产的上述农产品,比整个西印度群岛加起来还要多。到1791年,海地的蔗糖产量已经占据世界首位。海地成为法国最为富庶的殖民地,海地也被称为加勒比海中的“一颗明珠”。
    当然,海地的富庶和海地的大多数人其实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正因为海地的富庶,所以海地的奴隶主驱使黑奴高强度的劳作的欲望更强,相比美国南方的那些奴隶,海地黑奴的劳动强度都快赶得上英国的工人了。
    1791年,趁着法国发起革命的机会,海地的黑奴发动了大起义。起义军一开始和反法同盟的英国和西班牙联合对付法国人,接着又和法国人联合对付西班牙人和英国人。而为了让海地继续留在法国,革命政府甚至做出了让整个欧洲都大吃一惊的举动:解放奴隶,并给黑人公民权和投票权,并任命黑人起义军领袖杜桑·卢维杜尔为圣多明各总督。
    但这并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土地的问题。因此,在法国革命政府的管辖下,海地的黑人从“私有奴隶”一下子进化成了“自由奴隶”,啊,应该说是变成了“自由的农业工人”。整个海地,所有已开发的土地都是白人的,黑人在获得了所谓的“公民权”之后的处境甚至还不如革命前。
    于是在原本的历史上,1801年,黑人领袖杜桑宣布海地独立,彻底废除奴隶制,并且对白人殖民者的土地实行“国有化”。于是拿破仑便在1802年派出以勒克莱尔为总司令的三万远征军试图重新夺取海地。但是远征军在海地的作战却很不顺利,再加上黄热病流行,再加上美国人对海地起义军的各种支持,(从物资支持一直到出动海军炮击法军)法军处境岌岌可危。即使勒克莱尔以欺骗手段,诱骗杜桑谈判并逮捕了他,但海地起义军依旧占据了上风,并在1803年迫使残余的法军投降,从而建立起了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
    不过,独立的黑人共和国建立之后,海地曾经的富饶似乎便也跟着殖民者的离去而随风飘逝了。海地很快就成了全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虽然他有着和美国几乎一样的制度和法律。
    这个结局自然让很多叶赫部的精神白人据此便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白人是优等人,黑人是劣等人,如果没有优秀的白人的领导,黑人只能把自己弄得一团糟。”类似的“证据”还包括“曼德拉把南非从一个发达国家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之类的鬼话。(这些叶赫在把白人南非算成发达国家的时候,大概是只把白人算了人,而把黑人都开除了人籍。要按他们的算法,其实印度也是发达国家。)
    海地的“沉沦”——姑且让我把它称之为“沉沦”吧,虽然事实上即使海地最“富庶”的时候,一个黑人也不会比“沉沦”时候的日子过得更好——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它本来只是经济链条上的一个可替代性很高的环节,当它独立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在政治上独立了,也是在经济上被独立了。
    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它被孤立于殖民经济链条之外了。而它在这根链条上的位置很快就被其他的殖民地替代了。而其他殖民地的生产成本肯定是要远远小于海地的——除非独立后的海地还能将土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黑人当做“自由奴隶”使用。但如果这样,革命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对于法国,对于拿破仑的新日不落梦想来说,海地的挫败就是决定性的。失去了海地,不但让他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实,这一点通过向海地共和国索要赎身费已经挽回了一些,)也让他在美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点。这也是后来拿破仑很痛快地便将路易斯安纳整个的卖给了美国的原因之一。
    如今,在这个时空里,海地的问题也同样摆在了拿破仑的面前。
    “圣多明各迟早要出问题。”拿破仑很清楚这一点,“那个杜桑·卢维杜尔已经完全就是海地的土皇帝了。嗯,约瑟夫,你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山高皇帝远。”约瑟夫回答道。
    “是呀,‘山高皇帝远’。这里距离法国太远了。我刚刚得到了报道,说杜桑开始推行什么‘土地国有化’,就是赎买白人的土地,见鬼,每英亩五生丁,这就是没收嘛。不少法国人已经被迫逃亡,甚至是被杀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吧?”拿破仑说。
    如果依照约瑟夫上辈子接受的教育,那当然要为海地的反殖民主义的正义行动鼓掌欢呼了。但是,这种做法,损害的是法国人的,活见鬼,说得更明白一点吧,是姓波拿巴的人的利益!所以,如果真的能够直接镇压了了事,那约瑟夫一定会举双手赞同直接镇压海地的起义的。
    但是,镇压能成功吗?约瑟夫却不能不问自己这个问题。
    蒸汽船的航程还无法到达海地,在那里,英国人和美国人在海上更有优势。约瑟夫问自己,如果自己是英国佬或者美国佬,当发现法国人在海地和当地黑人起义军打起来了,他们会怎么办呢?
    “我们在爱尔兰怎么干的,他们就会在海地怎么干。”约瑟夫立刻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了这些家伙的介入,这一战就是个无底洞,就是个泥潭,我们绝不能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