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如此阵地
王君临深知除了尉迟敬德的骑兵之外,以步兵的速度和远程攻击的射程在对方有所防范,且又是在白天的情况下伏击的效果其实非常有限。更何况他们人数比对方少了足足六千多人。
所以除了将尉迟敬德麾下骑兵藏在两侧秘密山道冲出侧袭之外,他准备以一万一千步兵死死的挡住近两万高句丽援军的正面攻击。所以这一万一千步兵严格算起来就不是伏击,而是正面挡道。
王君临选择正面与高句丽人大战的地方是黑水大峡谷宽度三百步左右最窄的地方,他的指挥台设在了侧面一矮山较为平整的山顶之上,三面大鼓,各种指挥旗,以及号角、铜锣等各种指挥通信兵都已经就位。沈果儿也在其中。
陆寒、管小童带领各自三千步兵,再加上眼下要充当步兵的罗春来的五千水师官兵,就在这矮山下排名布阵,在他们前面设下了一些工事。而两边山坡之上特意整理出了一些平地出来,各有二十架巨型抛石机。
…………
…………
李光胜骑在马上,远远看着正前方的王君临大军战线,虽然密密麻麻,但人数也不过一万左右,只是这战阵整齐的让他感到不可思议,而且刚好将这块通道全部堵死了,最主要的是竟然看不见任何骑兵。
“将军,骑兵已经完成冲锋准备。”
“好。”李光胜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地形,远远的看了一眼王君临所在指挥台,和更远处他们已经看不清楚的两侧的抛石机阵地,心想对方骑兵应该是藏在两边山后面某处,万一对方的骑兵在自己正面与对方步兵对战中突袭两侧没准会有大麻烦,略一沉思他便对旁边副将吩咐道:“你带三千骑兵散于两侧,保护好侧翼,特别是辎重、粮草。”
“其他人,给我杀光前面这些挡路的隋人。”李光胜把手掌竖在眼前比了比,然后手臂猛地向前直直一伸,向着部署在峡谷中的王君临大军中路劈过去:“传令下去,以纵队攻击杀入敌阵,冲过去的时候小心隋军的火药武器。”
“遵命,将军。”传令兵飞快地跑去传令。
李光胜的帅旗向前轻微倾斜了,号角声中刚点到的军队喊着杀声向堵住去路的隋军慢步冲了过去,当然他们前面一百步外还有五百名隋军被逼着前行。
没有李光胜预料中地雷的爆炸声,所以这五百隋军除了被他们逼着前行时射死的二十几人外,其他人都完好无损。
王君临敢带着一万一千步兵硬撼高句丽的两万大军,其中还有一万骑兵,除了对麾下军队战力的自信之外,还因为他做了充分准备。
临时布置长三百步阵地上加铁钉地拒马锁成连环,上面还要铺荆棘,再搭上丈二的拒马枪,后面是远程强弩。
五百被高句丽人逼着走在前面的隋军俘虏在距离二十多步时,管小童喊了一句什么,这五百人便拼了命的往两边跑,后面百步外的高句丽援军也不再阻拦,实际上这个时候他们也来不及阻拦。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阻拦了,王君临一方军队二十步内不可能会有地雷的,因为那样会炸伤到他们自己。
就在五百隋军俘虏往两边跑开的瞬间,双方的弓弩便开始了攻击。
王君临一方的远程强弩,高句丽骑兵手中弓箭都开始发起攻击。当然,两边靠王君临一方山坡上抛石机也开始抛射,不过两边各自只有一个抛石机抛射的是火药包,其它都是顽石。
因为前面攻打大罗城消耗不血淋淋火药,前一段时间又给杨广送去了两千斤炸塌了辽东城墙,所以如今王君临这边已经没有多少火药包了。
双方远程攻击一开始,李光胜等高句丽将官便脸色一变,相比对方箭雨齐射齐落,他们的箭雨便显得太过稀稀拉拉,最主要的是,王君临每个士兵都身穿铁板甲,且头戴低眉护面铁头盔,高句丽援军射过去的箭除了几名倒霉蛋眼睛上中箭之外,第一波一百二十多步距离上的箭雨竟然没有多少杀伤。
这两万高句丽援军拥有铁甲的不足五分之一,且大多只是半身胸甲,至于头盔更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拥有,虽然都有盾牌,但是能够防得住大部分弓箭,但却根本挡不住那一百具远程强弩和数十个抛石机发射来的顽石以及火药包,第一轮便死了二百多人。
李光胜反应很快,也很果断,他在瞬间便明白远程对战不是隋军的对手,一声令下,高句丽骑兵开始加速冲锋。
高句丽的这两万援军步兵在中间,骑兵在两侧,一百来步的距离,全速冲刺之下,弓箭、抛石机、远程强弩只来得及再发射一轮,反倒是连发快弩在后面靠近七十步射程之后,连发的功效体现了出来,杀伤力极大。
另外,王君临一方的远程强弩和巨型抛石机都是经过了齿轮改装,缩短了每次射击准备时间,减少了操作人数,而且威力和准性都有所增强。
此时每个远程强弩都有两名士兵正拼命用绞盘给弩机上弦,百步距离内,每一次发射,每一根弩.枪都能够一次性射穿七八个,甚至多达十名高句丽援军。
总之,当高句丽骑兵冲刺到隋军前面时又死伤五百多人。而这个过程中,隋军只被高句丽人弓箭射死了二十多人而已。
面对高句丽骑兵向自己发起了冲锋,站在箭雨中的隋军最前面身穿铁甲,手持长枪的士兵丝毫没有慌乱,他们就如同站在阳光中享受春风一样宁静。
虽然因为巨型抛石机等重型器械拉运麻烦和道路也不太好的原因,王君临带领大军到这里时便有些迟了,只抢到了一个时辰来部署防御。但在一万四千名士兵分工协作的努力下,他们完成了除了挖壕沟以外的所有防御阵地工作,那些拒马也都同铁链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