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454章 沈家父子

      虽然时代集团的钱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沈亦文的话很有道理,黄昏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一顿火锅吃了个尽兴。
    同样尽兴的还有沈亦文父子。
    沈熙礼,时代集团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直接掌门人,其身份地位在大明朝野之间,几乎相当于一位尚书。
    沈亦文,时代集团的钱袋子。
    这父子俩如今在大明的名望,并不是简单的富贾,和其祖上沈万三不同,沈熙礼和沈亦文这些年其实做了很多一般富贾想沾染却无能为力的事情。
    比如沈亦文在及冠之后,其实喜欢上了读书,还参加了两次科举。
    不中而已。
    而真正让世人对这两父子信服的事,是他们自家掏腰包,先重修的白鹿书院,后又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畔建立了一座书院,聘请大儒为师,弘扬学问。
    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年大明湖畔的文礼书院出了不少进士,俨然有直追岳麓书院的趋势。
    太祖建国之后,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不少。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岳麓书院依然是全国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文礼书院却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可见沈熙礼父子在这座书院上投入了多少钱财。
    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这是沈熙礼父子在办文礼书院时,对书院夫子说的话。
    这也是书院大门进门之后,那座红砖比瓦照壁上最显眼的院训:追求。
    一顿火锅下来,两父子都有点微醺。
    没有坐三轮车回家,两父子就这么负手走在人流往来的繁华的道路上,看着周边的灯火辉煌,看着灯火辉煌里的灯红酒绿,沈熙礼深情的说了句:“真是个好时代。”
    沈亦文笑了下,“父亲,这个时代离不开时代,而提起时代,沈熙礼三个字也绕不开。”
    没有时代集团,就没有当下的盛世风光。
    这不夸张。
    是时代集团以一己之力,让大明的商业蓬勃发展起来,更是改变了商人的地位,现在的大明,哪怕是读书人出身的朝堂重臣,也不会看不起商人。
    沈熙礼的妻子,是荥阳郑氏的直系嫡出。
    五姓七家之一。
    虽然经过唐宋的打压之后,五姓七家早已不复当年的门阀风光,如今的大明也不已门阀作为门第的概念——现在论门第,是看你的官品和财富。
    但荥阳郑氏依然是士族豪绅。
    而沈亦文的婚事,是荥阳郑氏主动抛来的橄榄枝——主要还是因为文礼书院的一位老夫子是荥阳郑氏出身,他牵桥搭线。
    由此可见,沈熙礼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
    沈熙礼倒是很清醒,“为父不过是顺势而为,大明能有如今风光,离不开咱们东家,也离不开陛下的广阔胸怀。”
    有一说一,就算大明有黄昏这样的人,但如果朱棣不接受黄昏的一切建策,那么根本无法出现当下的时代变化。
    要知道这是皇权社会,天子朱棣决定了一切。
    所以说,如果后世说起大明永乐年间这段辉煌,最值得被人尊崇的第一人,必然是朱棣,没有他广纳百川的胸怀,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后人知道,如今世人也知道,所以现在大明无人再说靖难的是是非非。
    反而庆幸。
    幸亏咱们的燕王殿下靖难了,要不然在方孝孺的辅佐下,建文帝复行周制,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能有现在这么好?
    做梦还差不多。
    沈亦文哈哈一笑,“太子仁厚,太孙英武,大明之未来可期啊!”
    沈熙礼没有回应。
    走了几步,忽然问道:“亦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东家真的找了一片新陆地,那个陆地上一无所有的话,你和为父一起过去,将要面对什么?”
    沈亦文恰好驻步,在一个画糖摊前站定,对画糖的老人说道:“来一个蝴蝶,尽可能的大一点,我家闺女喜欢。”
    又从袖中拿出几文铜钱递了过去。
    站直腰身,看着远方,神情宁静,目光却渐渐坚毅,“这哪需要想呢,如果真有那么一片陆地,却迄今没人发现,只能说明那片陆地上的发展太落后,几乎就是一无所有的荒僻之地,犹如海外贸易兴起之前的广州等地,那么我们过去之后,将要面对的事情绝对不是话里三两句说得清的,城市和军事方面其实都还好,有钱有物资,什么都能解决,最难的是制度。”
    东家是国公。
    但远走海外之后,如果没有陛下圣旨封职,那在海外也仅仅是个有钱有势的富贾,要让迁移过去的百姓听话,就需要制度。
    然而,百姓的一贯思维是听官府的。
    在那边新建制度的话,基本上相当于划地为王,百姓能够接受东家?
    大部分会。
    但肯定会有歪心思的人,而且随着那边开始发展,大明本土这边的商行也会过去染指,多股势力之下,局势会变得异常复杂。
    须知人心最难测,在金钱的诱惑下,有的商行肯定会觉得东家挡住了他们的财路,那么就会想办法颠覆东家在那边的统治。
    如此一来,在金钱贿赂下,那边的局势将会变得异常复杂。
    而且沈亦文确信,他们父子就会是那场局势里,最被人想收买的对象——只要他父子倒戈,东家在那边就会失去左膀右臂。
    沈亦文眼睛闪耀着光彩,情绪略有高昂,继续道:“但不管有多难,如果我能在那边辅佐东家建国,父皇,孩儿便是那大秦的李斯,不,犹在李斯之上。”
    顿了一下,“也许多年以后,我沈家在那片土地上,就是真正的五姓七家。”
    沈熙礼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彩,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理想很美好。
    然而要想做成这样一桩大事,绝对不是纸上勾画得出来,但是不管怎么说,儿子的这番心思让沈熙礼彻底放心。
    就怕儿子有超过现实的野望。
    到时候到了那边,儿子权势越来越大,就会和东家存在不可化解的矛盾。
    沈熙礼不愿意看见这样的局面。
    老实说,沈熙礼虽然觉得自家儿子能力卓然不输六部尚书,但面对大明妖臣这样的人物,还是尽量不要为敌。
    更何况,人要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