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堑挡不住人心

      烈日高照。
    白云悠悠。
    苍茫大地上,一团团乌云,一条条黑线向着前方那个沉默的堡垒缓缓前行,战鼓擂动,人心振奋,风鸣马啾啾。
    于此同时,在镇北城周边,无数斥候游走。
    其中更多的是把秃孛罗派出来的斥候——战争绝对不仅仅是正面冲锋,你还要提防敌人的援军,所以在黄沙上厮杀的时候,周围都有双方的斥候游走。
    而在极远处,也有一些大明斥候。
    他们不是镇北城的。
    来自归南。
    归南距离镇北城约莫八十里左右,如果驰援的话,一天能到,但归南不敢派兵来支援,因为兵力也少,一旦支援,则城防空虚,很可能被敌人调虎离山。
    当看过瓦剌大军开始攻城后,这些远远侦查的斥候立即派人回去禀报,依然有少部分人继续留在周围游曳。
    反正这个时候双方斥候若是遇见了,大多不会死战。
    他们现在只负责侦查。
    当然,若是平日行军布阵的时候双方斥候遭遇,为了避免己方战略意图被发现,基本上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不让对方将消息带回去。
    镇北城前,于彦良和唐洋有点懵。
    按说,对方十倍于己方兵力,可以采取围攻,这样一来己方就不得不将本就薄弱的兵力分散到四面城墙上。
    然而瓦剌没有。
    他们汇聚了所有兵力,全力进攻西城门。
    这就尴尬了。
    好在于彦良和唐洋两人反应极快,将留备支援的六百人拉过来,留下四百人备用,增拨一百神机营到西门城墙上,再用一百人固守城门下,其余四百人披甲挂剑随时准备支援袍泽——城墙就那么大,你不可能站下太多的人。
    最多也就能增加一百的神机营。
    但人多了,密度太大的话,战损也会增加——虽然弓弩远远不如火铳,但瓦剌军中也有床弩这样的玩意儿。
    于彦良有些郁闷,道:“敌人知道咱们城墙上的布置了吗?”
    唐洋点头,“应该是事先派人来侦查了。”
    如果是四面围攻,镇北城四面城墙便有十六门火炮,可以给敌军带来最大的群伤效果,但现在敌军全力出击西门,这就意味着能发挥作用的火炮只有四门。
    关键是其他三面城墙上的兵力还不敢动——全力围攻西门,不代表其他三面城墙下就没有敌人,也有敌人在火炮的射程之外集结列阵。
    你敢抽调这三面城墙上的兵力,敌人就会趁势攻城。
    不得不承认,敌军将领是有才的。
    近了!
    越来越近。
    当第一团黑压压的兵线压到目光所及之处时,于彦良和唐洋两人都有点懵逼,什么状况?
    在这一团黑压压的兵线之后,瓦剌大军配备的是骑军,并且呈扇形展开,倒不像是要攻城,反而是有点提防第一团兵线要逃窜的意思。
    又或者是要寻找机会去往其他城门?
    这不走寻常路的阵型打了于彦良和唐洋一个措手不及。
    于彦良举起手中出产自时代商行琉璃工厂的“望远镜”,仔细看过去,倏然间出了一身冷汗,语气凝重的道:“老唐,快看!”
    唐洋也举起望远镜——现在大明雄师之中,上至都指挥使,下至百户千户,基本上都人手配置了望远镜,担任斥候的队伍,也都配备有。
    这玩意儿不贵。
    时代商行也没打算靠这个赚钱,几乎是成本价出售给兵部。
    且性能比海外流传过来的更好。
    唐洋看了片刻,面色凝重起来,“难怪这第一团兵线行军如此之混乱。”
    因为根本不是兵。
    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鞑靼区域的牧民。
    而且不是男性。
    全是妇孺老人。
    瓦剌妄图用这群妇孺老人来攻城?
    于彦良和唐洋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恐:你不得不承认,瓦剌这一次选择了一种最完美的战术来攻城。
    像这样的方法,在古代并不是没有过前例。
    但几乎都没什么好效果。
    然而现在的局势却不一样,瓦剌大军驱赶了一千多妇孺老人作为第一线炮灰来敲城门,镇北城如何应对?
    不开城门?
    那么毫无疑问,瓦剌大军押后的骑军会一轮又一轮骑射,将这一千多妇孺老人全部射杀,然后再继续攻城便是。
    可一旦如此,后果将不仅仅是展现在这一场攻防战上。
    这些妇孺老人全是鞑靼区域的百姓。
    一旦他们被完全射杀,鞑靼区域的牧民也许会对瓦剌仇恨,但肯定也会怨恨大明的见死不见,如此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鞑靼百姓的人心,有可能因为这一个事件土崩瓦解。
    鞑靼人自愿加入瓦剌大军之中报复大明这样的情形可能不会出现,但之后的战事,大明也休想得到鞑靼人的配合。
    可如果打开城门帮助这群妇孺老人,那么瓦剌骑军就可以趁机攻城,一旦让他们进入城内,那么镇北城的沦陷是必然的了。
    一旦巷战,火铳的威力会大幅度下降。
    火炮更是没有用武之地。
    怎么办?
    眼看这一千多妇孺老人越来越近,眼看瓦剌的骑军越来越近,唐洋和于彦良甚至不用望远镜,都能清晰看见瓦剌骑军的战马盔甲是什么颜色了……
    唐洋陷入沉默。
    于彦良表面镇定,内心却是天人交战。
    一方面是整个鞑靼区域的人心,涉及到文化同化的大局,一方面是牵扯到整个延平布政司城市群的防线安全。
    很难取舍。
    唐洋忽然轻声说了句,“还好我聪明,这些年给家人赚了不少钱财,要是用军功换取的是权势和官位,就算以后子孙世袭,要是废人一个没有能力的话,有权也保不住偌大的家业。”
    于彦良愣住,“想好了?”
    唐洋哈哈一笑,没说话。
    我们有得选择么?
    但他没有影响于彦良的选择,因为于彦良才是主将。
    于彦良沉默良久,对身边的亲兵道:“传我兵令,我镇北儿郎做好死战准备,若是城池失守,在杀敌无望的情况下,务必摧毁手上或者身边的火炮和火铳!”
    绝对不能将火器留给瓦剌大军使用。
    有些悲怆。
    镇北城再高,可天堑再难逾越,也挡不住人心这件武器。
    镇北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