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别有用心

      十万后金鞑子进击辽东的情报,迅速到了京城,到了紫禁城,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当年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后金鞑子已经进攻京城的情况之下,依旧懵懵懂懂驻扎在辽东,惹得皇上大怒,也成为皇上处决袁崇焕的重要原因之一,自那以后,辽东的情报搜集事宜,就迅速了很多。

    朱由检的脸上写满了阴云,他很清楚关宁锦防线的重要性,如果关宁锦防线失守,则京师根本无法保住,整个的北方也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自崇祯四年以来,后金鞑子两次入关作战,最终都是撤兵,原因就是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这让后金鞑子在关内没有立足之地,被迫撤离。

    关宁锦防线等同于大明王朝的命脉,等同于大明王朝的江山。

    朱由检的雄心,一度随着关宁锦防线沉浮,最终消弭于无形。

    内阁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程国详,一前一后进入了偏殿。

    朱由检看了看进入偏殿的三人,脸是没有多少的表情。

    “杨爱卿,后金鞑子进击辽东,兵部有何应对的良策。。。”

    杨嗣昌稍微顿了顿。

    皇上首先询问他杨嗣昌,而不是内阁首辅温体仁,这已经让人感觉到奇怪,后金鞑子进击辽东,对于皇上和朝廷来说,都是重大的事宜,按照道理来说,皇上应该将走着发放到内阁,由内阁召集户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商议如何的应对。

    “皇上,臣以为,辽东还是以固守为主。”

    杨嗣昌的回答倒是干脆,这也是内阁首辅温体仁大人的意思。

    朱由检看向了温体仁。

    “温爱卿,你意下如何。”

    “皇上,不知道镇守辽东的吴大人,以及辽东巡抚方大人,是什么想法。”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看着温体仁,再次的开口了。

    “吴爱卿的奏折,仅仅说到后金鞑子准备进击辽东,方爱卿倒是有提议,也是固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等城池。。。”

    温体仁和杨嗣昌的脸上,都没有多少的表情,他们都察觉到了,辽东的情形不对。

    吴宗睿是蓟辽督师,手持尚方宝剑,负责辽东的一切事宜,方一藻身为辽东巡抚,参赞军务,在决断辽东诸多事宜方面,方一藻应该听命于吴宗睿,谁知道两人的奏折,内容居然不一样,吴宗睿仅仅是提及辽东有后金鞑子进犯,方一藻则提出了固守。

    这样的情形不正常。

    虽然方一藻担任辽东巡抚的时间长达六年,熟悉了辽东的一切情况,可是从职务上面来说,方一藻不应该单独上奏折,而是需要与吴宗睿商议,两人统一意见之后,再行并报。

    眼看着后金鞑子就要进击辽东了,吴宗睿和方一藻之间,还不能齐心协力,这岂不是将整个的辽东拱手送给了后金鞑子。

    具体来说,温体仁与杨嗣昌的想法又有所区别。

    温体仁是支持吴宗睿的,杨嗣昌则不一定。

    刚刚出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期盼掌握更多的权力,对内能够打败流寇,对外能够征服后金鞑子,为大明朝廷创造出来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

    对于杨嗣昌来说,掌握权力不仅仅是得到皇上充分的信任,还要能够降伏诸多掌控兵权的文武官员,武将暂时不用说,需要一步一步来,文官则是首要的清理对象,而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蓟辽督师吴宗睿,是第一人选。

    吴宗睿掌控登莱新军,按照朝中大人的理解,登莱新军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辽东边军,而且兵力远远多于辽东边军,如果兵部能够让吴宗睿低头,服从兵部的调遣,那么其余掌控军权的文官就好办多了,譬如说洪承畴、卢象升和方一藻等等,比较这些掌控军权的文官之中,吴宗睿是地位最高的一个,其品阶甚至超过了杨嗣昌。

    皇上说完之后,杨嗣昌看了看温体仁,对着皇上抱拳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辽东乃是我大明王朝的门户,绝不能有失,蓟辽督师吴宗睿大人刚刚抵达辽东,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辽东的诸多情况尚不熟悉,辽东巡抚方一藻大人,驻守辽东已经有六年的时间,熟悉辽东的诸多事宜,此次后金鞑子进击辽东,皇上可下旨,令方一藻大人负责抵御后金鞑子。。。”

    温体仁的脸上,闪现一丝阴霾,很快消失,他想不到杨嗣昌会提出如此的建议。

    辽东之地的重要性,巨朝皆知,正因为辽东之地重要,皇上才会专门派遣吴宗睿前往辽东,负责守卫辽东、抵御后金鞑子,方一藻在辽东虽然有六年的时间,可几乎就没有做任何的事情,关外八城还是老样子,方一藻没有能够收复任何的城池,也没有能够带领辽东边军打败过后金鞑子,现如今后金鞑子十万大军进击,让没有多少能力的方一藻负责抵御后金鞑子的事宜,岂不是本末倒置,让辽东的局势更加的危险。

    杨嗣昌说完,朱由检稍稍思索,微微的摇头。

    “朕看,这抵御后金鞑子的事宜,还是让吴爱卿负责,方爱卿若是有什么良策,完全可以提出来,吴爱卿若是不愿意采纳,兵部可以略微的督促。”

    杨嗣昌的脸上,没有失望的神情,还显露出来一丝笑意,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辽东乃是我大明的门户,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朕想,是不是调遣部分的大军,赶赴辽东,驰援锦州、宁远和山海关,大军击退了后金鞑子,保住了关宁锦防线,再行商议剿灭流寇的事宜。。。”

    朱由检终于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了。

    派遣大军驰援辽东,这是朝廷一贯的做法,当年的大凌河城之战,也是如此。

    辽东之地凶险,谁都知道,但这一块凶险的地方,不能够出现差错,所以说,一旦辽东遭遇到危险,皇上和朝廷必定调遣大军前去驰援,无论如何保证辽东不出事。

    “杨爱卿,你认为后金鞑子此番进击辽东,是何用意。”

    “禀报皇上,臣以为,后金鞑子进犯辽东,与吴宗睿大人和登莱新军有关,后金鞑子入关在京畿之地肆虐的时候,登莱新军打败了他们,让后金鞑子慌不择路撤离关内,如此后金鞑子一定嫉恨吴大人和登莱新军,期盼能够彻底打败登莱新军,现如今登莱新军驻扎在辽东,如此的机会,后金鞑子岂会错过。。。”

    杨嗣昌说完,温体仁跟着开口。

    “皇上,臣也认为如此,此番吴大人率领登莱新军进驻辽东,皇上可下旨勉励吴大人,让其率领登莱新军,抗击进犯辽东的后金鞑子。。。”

    温体仁抓住了机会,说出来最为关键的话语。

    朱由检不由自主的点头,觉得温体仁说的有道理。

    很快,朱由检看向了程国详。

    侯旬被免去户部尚书职位之后,程国详正月才正式出任兵部尚书。

    “程爱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爱卿以及辽东守将祖大寿、吴襄、金国凤等,都写来了奏折,恳求朝廷拨付足够的军饷,户部打算如何处理此事啊。”

    程国详倒是没有怎么犹豫,很快开口回答。

    “启禀皇上,臣以为,正月初,户部已经给辽东拨付足够的军饷和粮草,现如今因为后金鞑子的进击,辽东守将要求再一次拨付军饷粮草,于理不合,此要求不应准许。。。”

    朱由检看了看程国详,微微点头,其实他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是辽东处于危险之中,辽东守将希望在抗击后金鞑子的时候,得到更多的粮草,而且依照惯例,一旦辽东战事爆发,的确需要大量的粮草,毕竟辽东边军作战,主要还是固守城池,如果有充足的粮草,就不畏惧后金鞑子围困城池了。

    “程爱卿说的不错,不过辽东的情形不一样,朕看还是再次拨付一些军饷和粮草,户部可以告诫辽东守将,务必要抵御住后金鞑子的进击。”

    。。。

    商议完毕辽东的事宜,朱由检的心情略微的好了一些。

    兵部尚书杨嗣昌留下,温体仁与程国详皆告退。

    朱由检看着杨嗣昌,直接开口了。

    “杨爱卿,刚刚你建议由方一藻负责辽东所有事宜,是何缘故啊。”

    “皇上,臣觉得吴宗睿大人到辽东的时间不长,不熟悉辽东的情况,如果一时激动,要求驻守辽东的大军出城迎击后金鞑子,可能出现诸多的意外,辽东乃是我大明北方的门户,绝不能有闪失。。。”

    朱由检点点头,再次看着杨嗣昌开口了。

    “杨爱卿,你的心意朕明白了,方一藻的奏折之中,有应对后金鞑子的办法,吴宗睿的奏折之中,没有迎击后金鞑子的办法,朕也觉得不合适,不过关键时刻,朕可不能随意的下旨,让方一藻负责辽东的诸多事宜,若是此举引发辽东的动荡,岂不是适得其反。。。”

    杨嗣昌走出偏殿的时候,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