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诸天、魔朝主干原型解密】
苍老师的超时空双飞之旅 作者:马君武
【二十诸天、魔朝主干原型解密】
《苍老师的超时空双飞之旅》中的【二十诸天】
【“大梵”】:二十诸天之首,神界第一长者、智者,经历过两次屠魔圣战,与天地同寿,实为虬龙帝君“苍龙之力”的继承者。原型:1佛教中的定义:梵文brahmā的意译,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色界初禅天之一。按初禅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梵天在泰国、东南亚、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等地极受崇拜。2印度教中的定义: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负责创造宇宙。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
各种大梵天像(12张)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仗、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传说梵天原来有五个头,后来他创造了美丽的智慧女神辩才天女,辩才天女应算是他的女儿,但梵天却又娶辩才天,有违伦理,故他的一颗头被湿婆给砍掉了。(这则神话属于后吠陀时代的神话,为了确立湿婆的主神地位,梵天五头的概念也只有在这则神话里提到过。其他时代的神话都只提到梵天有四个头。)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另一说是梵天是自我诞生的,并没有母亲。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了梵天。这也说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从肚脐生出来的”)。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由于他是在水中诞生的,因此他又被称为kanja(意味“在水中诞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brahman)和能量自(prakrti)或幻象(maya)的儿子,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梵名brahma^。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siva)、毗湿奴(梵vishnu)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parisadya)、梵辅天(梵brahma-purohita)与大梵天(梵maha-brahman),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帝释天”因陀罗】:二十诸天之一,神界守护神。第二次屠魔战争中被苍山雪的父亲“羽老人”樵夫顾羽杀死,尸体被埋在荒山之上。原型:本为印度教之神[2],于古印度时,称因陀罗。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3]。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佛经上说,释尊下生时,他化现七宝金阶,让释尊从忉利天一级一级地下来。下来时,帝释天在释尊的左前方,手执宝盖,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着释尊,为释尊引路。释尊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之侍从。其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乃十二天之一。镇护东方[4],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左右有十大天子侍卫其侧。他曾率诸天神以牛头旃檀树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奉献床榻卧具及各种饮食供养佛及弟子。帝释天常常和诸天在他的居所须弥山善见城相聚,商讨天下善恶诸事。按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帝释天就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统领其余诸天。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5],加上中央的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
【“自在天”摩柯守罗】:原型:自在天,梵文mahevara的意译(mahā为大,ivara表自在),音译为摩醯首罗。据说他住在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三千界中得大自在,故有此称。大自在天在印度教神话中则为湿婆。湿婆是毁灭之神与创生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其形像有五个头,三只眼,四只手,分别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浑身涂灰,颈上绕着蛇,骑乘大白牛。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能主宰人间的一切悲喜荣辱。佛教亦将此神吸纳进来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因为他的成佛因缘还未成熟,所以扮演着护持佛法的角色。在佛教中,他居于色界之顶,因其居处不同,而有大自在天、商羯罗天、伊舍那天等种种名称。他是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守护在东北方。据《十二天供仪轨》讲,他面上有三只眼,二牙外出,现忿怒相,身浅青色,左手持劫波杯(髑髅杯),右手持三戟剑,上身以髑髅为璎珞,宝冠上有二仰月,骑在牛背上,边上有二天女持花随侍。在佛典中,把崇拜他的宗教派别称为“自在天外道”或“涂灰外道”等。
【“六道天”六道圣君】,后被除名。阿特雷之父,神族执政二十诸天之首,后因60年前第二次屠魔战争战败而被神界处刑。无出处,架空人物。
【“密迹金刚”】:二十诸天中最神秘的一个,暗部夜叉统领者。依《金光明经》所载,金刚力士是大鬼神王,与其眷属五百徒众皆是大菩萨,皆拥护《金光明经》的听讲者、诵持者。此一力士经常以猛烈行为来捍卫佛法、保护佛陀。但是他也有至情至的一面。在释尊入灭时,平素随侍释尊的他,几乎悲痛欲绝。他‘五内抽割,心膂磨碎,躄踊闷绝,久乃醒悟。即起而坐,涕泣哽噎。’昏迷醒后,他还悲不自胜地说︰‘云何世尊舍弃于我,独立涅盘?咄哉大苦,此金刚杵当用护谁?即便掷弃!’从经典所载的这些语句,颇可以看出金刚力士对佛陀的耿耿赤忱。相传在久远以前,勇郡转轮王在世之时,有名叫法念与法意的二兄弟,同时发出誓言。法念誓愿在贤劫之如来出世时成为梵天,俾得经常劝请世尊转大.法.轮。法意则誓愿成为亲近佛陀、捍卫佛法的金刚力士。后世所传的金刚力士,就是秉承这位法意的誓愿而来世间的护法神。
【“散脂修摩”】:散脂大将(pancika),又译作散脂修摩。意为“密神”,又名“夜叉大将”、“药叉大将”。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八大将之一。统领二十八部众,巡行世间,赏罚善恶。塑像多为金刚武将模样。一些寺庙将他与密迹金刚塑在一起,密迹白面善相,散脂金面怒相,故人们常将他们这一组搭档当作了哼哈二将。系北方毗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二十八部众之总司。鬼子母之次子,父名德叉迦。一说为鬼子母之夫。此大将护持佛法不遗余力,率二十八部药叉诸神,随处隐形拥护说法师及救护诸善男信女,离苦得乐。有关此大将之形像,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七载,其形状甚为丑恶,部有三面,脐有两面,两膝有两面,其面如象,獠牙似犬,眼中出火,火皆下流。[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大日经疏卷五]
【“大辩才天”】:神界军师。又为妙音天女。(亦译作”辩才天女”、”美音天”、”妙音佛母”、及”声音佛母”等)的梵名是sarasvati,天成文:她是一位示女身相的智慧本尊。在印度教中,传统上她被认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大乘佛教吸收了辩才天女的形象,将她作为文殊菩萨之明妃(明妃代表本体的智慧显现)其实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指的是双身的文殊,任何菩萨都有力量和智慧两种威势。而功能基本维持不变。
【“大功德天”】:吉祥天母又称吉祥天女,梵文lakmī,音译“拉娔诗米”,藏语称“班达拉姆”,是藏密中一个重要女护法神。她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人物,传说是天神和仇敌阿修罗搅动海时诞生的。后来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把她塑造成女神,为她取名“功德天女”(又称吉祥天女),说她是毗湿奴的妃子,财神毗沙门之妹,主司命运和财富。后来她成了佛教的重要护法神。
【“韦驮神”】:韦驮尊天菩萨又称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韦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世传佛陀涅盘时罗刹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天乃急追取还。其形像身著甲胄、合掌、腕捧宝剑。於我国自唐初之道宣律师感得其像后,各处之伽蓝均设有其神像。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此外,佛教中还有另外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有的人把韦驮天和韦天将军相混)。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相传释迦佛涅盘后诸天和众王商量火化遗体,收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这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韦驮天奋起直追,刹时将罗刹鬼抓获,取回舍利,赢得了诸天众王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世称韦驮菩萨,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鬼母”】:鬼母,住在南海的小虞山,又叫鬼姑神,虎龙足,蟒眉蛟目,形状奇伟古怪。她的本领更是大极了,能够产生天、地和鬼。一次就能生产十个鬼,早晨生下来,到晚上她就把她的儿子们当点心吃下肚子去。这身份也有点像造物主的身份,可惜是鬼,吃儿子的行为实在也并不体面,所以终于只好是“鬼母”罢了。神造之神,万鬼之母,违背神的意志而导致丧失神力,被白泽所杀。任昉《述异记》卷上载:“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传说中的万鬼之母,能产天地鬼,每日产九鬼。流落在人界的奇书《述异录》上说其朝产而夕食之,事实上鬼母只会吃掉先天灵力不足的鬼子以补充消耗的元神,强健的留下来扩展其在冥界的势力。冥界最初生成时,只是天地间至秽至浊的怨念集结,毫无秩序可言,大小众鬼相互吞噬,越是凶残的怨灵,实力越为强大,最终突起了一批“先天诸鬼”,因相互间皆无法吞噬对方,反而沉静下来,重新制定了冥界的法统与秩序。九子鬼母正是“先天诸鬼”之一,因其每日产九鬼,是以得名。数千年来,鬼母除去自身食掉的鬼子,亦领有近百万之众的大小诸鬼,在无数恶鬼横行的冥界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她和罗刹是不同滴.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a%ks!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二曰:‘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娑。’梵语杂名曰:‘罗刹,梵名罗(引)察娑。’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应音义十八曰:‘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
【“摩利支天”】:摩利支天(maricideva),意为“光”、“阳焰”。据藏传佛教说是隐身和消灾的保护神。摩利支天具有极大的威力。在上掌管三十六天罡星,在下掌管七十二地煞星,此外二十八宿皆为其所管。摩利支天具备隐形自在的大神通力,能救芸芸众生于危难水火之中。摩利支天在佛寺的造像为一天女形象,手执莲花,头顶宝塔,坐在金色的猪身上,周围还环绕着一群猪。此外,据《陀罗尼集经》第十卷的记载,摩利支天[2]像手拿着一把画着卐字相的扇子,对于卐的涵义以及历史历来在佛学界有很大的争议,佛学家们就卐字相而对摩利支天菩萨多了几分关注,也让这位伟大的菩萨永远心存在芸芸众生心目中。有摩利支天咒传世,不空译之摩利支天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高丽摩利支天图高丽时代14世纪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摩利支天也被称为战神,有护身、隐身、得财、诤论胜利等功德。由唐朝传入日本后,摩利支天被称为阳炎之女神,日本的武士相信摩利支天能够给他们带来武运,战无不胜.日本忍者由于经常进行密教修练,也将摩利支天作为自己的守护本尊.更重要的是因为摩利支天能够隐形,连天界的众多神明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所以修行隐身术的忍者都使用密教中的一个关于她的摩利支天咒和手印(摩利支天隐形印)。
【“日天子”】:佛经中又称其为“日天”、“宝光天子”、“宝日天子”等。曾作为印度古代宗教的太阳神,后来毗湿奴取代了他成为太阳神,他被佛教吸收过来作了护法神。在中国佛寺中,他被塑成中年帝王像,手持莲花,冠上有一日轮,日轮中常有一乌鸦。谓此天宿因布施持戒,修善奉佛,得生其中,其殿城郭,皆百宝所成,五风运持,不令停住,环绕须弥山半,照四大洲,所谓南阎浮提日正中,东弗于逮日始没,西瞿耶尼日初出,北郁单越当夜半,是为一日照四天下,除冥破闇,成熟万物,其功实大。法华经中名宝光天子,即此天也。(五风者,持风、住风、随顺转风、波罗诃迦风、将行风也。梵语弗于逮,华言胜。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
【“月天子”】:日天子之妹。又叫月天子、月天、大白光神、野兔形神、宝吉祥等。月天住于月中,据佛经描述,此月是正方形建筑,边长四十九由旬,共有七重垣墙,七宝所成。殿中有一青琉璃做成的大辇,高达十六由旬,宽八由旬。月天据说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故称“宝吉祥天”。又传说,有狐、兔、猿异类相悦,帝释天欲验证修菩萨行者的道行,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让三兽为他觅食,只有兔子空手而归,一激之下,兔子就让狐、猿找来草木樵苏,兔子竟毅然投身由樵苏点燃的火中,以求为老者充此一餐。帝释于是恢复原形,让兔子灵魂升天,寄之月轮,此即月天子,故又称“野兔形神”。月天的形象本为男,白色脸膛,手持之杖,上有半月形,乘坐三鹅拉的车。他还有个月天妃为配偶,也是白色脸,手持青莲花。汉化寺庙中也有将月天子作为女塑像的。
【“裟伽婆龙”】: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从这段释名中我们很容易想到,乾达婆就是阿朱。与“帝释”萧峰关系最亲密的两个女就是阿朱和阿紫,阿朱自然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阿朱刚出场就“变幻莫测”,易容成多个角色,但她身上的香气却让段誉识穿了身份。还有一层引申的含义,那就是:塞上牛羊空许约,阿朱对萧峰来说只是缥缈隐约的,空留一缕香气,却带走了萧峰的心。从此,“帝释”萧峰出现了“天人五衰”的征兆。
天龙八部之一。乐神名。其实就是咱们常提起的“飞天”。飞天,梵文名女“干闼(ta)婆”(也称“键(jian)挞(ta)婆”),意味“天歌神”;和男“紧那罗”,意味“天乐神”,不分男女,夫妻一体。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其职是奉祀佛陀,因其能歌善舞,并能散发香气,因此又称香音神、伎乐神等。据佛教传说,飞天居住在须弥山南金刚窟,采百花露向人间散花播音,造福子民(《古玉艺术鉴赏》丁叙均)。乾达婆玉雕唐代
在印度早期的壁画中常有飞天出现,中国自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仙融合为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飞天。辽金时期的飞天玉雕多为男相,到了唐代的玉飞天都为飘逸仙女状,姿态舒展。不食酒,唯求香以资身,又自其身出香,故有香神乃至寻香行之称。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而司奏伎乐。紧那罗者法乐,乾闼婆者修乐。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乾闼婆,天乐神也。处地十宝山中,天欲作乐时,此神体上有香出,然后上天也。’天台净名疏二曰:‘乾闼婆,此云香。此亦陵空之神,不啖酒唯香资。’文句二下曰:‘乾闼婆,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乐之神也。’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犍挞婆,此云香,以其清虚食香。又身唯恒出香,故名香。’玄应音义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罗,或作干沓婆,或云犍达婆,或云乾闼婆。旧名也。今正言犍达缚,皆国音之不同也。此云嗅香,亦云乐神,一云食香,旧云香神,亦近也。经中亦作香音神也。’【又】(杂名)西域之俗,俳优谓之乾闼婆。彼等不事生业,只寻饮食之气,作乐而乞求,故名。
【“阎摩罗王”】:第二次屠魔圣战中,被地裂魔君突袭,左眼瞎。后与六道圣君交手,右眼受伤,从此双目失明。穿黑色斗篷风衣,黑纱蒙面,不喜言语,面目狰狞。阎罗王,简称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和前之罪,加以赏罚。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说法,如“平等王”、“双王”等等。
佛教传说
阎王被迷信是鬼世界的审判主,诸鬼中的大王。梵语中的另一译名「双」,据说是因阎王兄妹两人共同统管鬼世界之故。兄阎王治男鬼,妹阎王治女鬼,是统管女鬼的「女王」。但中国佛教僧人对信徒绝对不提这个「女头头」,这是因为「女人」在佛教中地位低微,惟恐女人在佛教中起「革命」。「双世」意为阎王自身苦乐并受,自身难保。「遮止」意为阎王令人不再造恶,予以遮止。「静息」意为罪人听王示语,便知己罪而静息。「平等」意为业镜平等,其罪自能彰显。玄应音义二十一:「焰摩」或作阎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
印度神话传说
阎王原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间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据《问地狱经》载,阎王从前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大臣率领所属百万众共同立誓,共治地狱罪人。十八臣就是后来的十八地狱之小王,百万之众即后来地狱的众多狱卒。阎王所住的殿位于阎浮提洲南二铁城山外,纵广六千由旬。另据《禁度三味经》,阎王治下有五官,鲜官禁杀,水官禁盗,铁官禁,土官禁二舌,天官禁酒。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说:”梵音阎魔,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以及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报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
『民间信仰中的阎王』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包拯成为公正的化身。有的认为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日断人间,夜判间”,就是说白天在人间审案,晚上则成为阎罗王,在间断案。人死后,灵魂到间接受包拯的审判,如果确实是受人陷害,包拯会把他放回阳间活命;如果的确有罪,则被送入地狱受罚。民间传说中,“四大阎王”一说认为阎王有四位:除包拯外,还有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另一说则认为阎王有三位,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一是隋将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大将,据称他在13岁时打过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统一中国的灭南陈战争中,首先渡江进入建业(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其邻母见擒(擒虎,唐人讳虎字,故省略”虎”字)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二十四史》多讳鬼神,很少记有阳界故事,而韩擒虎死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记进本传,可见在初唐时,这条传说是颇见风行的.所以在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更是惟妙惟肖描述了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司之主,韩应允,请假三天.隋文帝杨坚并举行了告别宴会.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绯衣人乘乌云前来迎接,自称”原是天曹地府,来取大王”上任.于是,他辞别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间当阎罗王去了.显然,仍是循《隋书》嬗变而来.二是北宋名相寇准.寇准以秉直见闻于民间.唯刚正者,常能令人长相思,这大概是他得以从诸多文武大臣行列间选拔的一个原因.传说他的爱妾茜桃临死前说:”吾向不言,恐泄理;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涌幢小品》).”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翰苑名谈》)可见他生前已知己要出任阎罗王,而死后果然当了阎罗王了的.大概在他生前已经流传此说,所以当时就有人在驿舍侧,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通俗编》).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声好誉为民间称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中吴纪闻》)四是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包拯死后出任阎王,在当时就有传说.”俗传包拯为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宋史·包拯传》云: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范烟桥《茶烟歇》).由此元明杂剧、平话多有包拯下司审案故事.石玉昆:《三侠五义》还出现包拯扮阎罗审郭槐”狸猫换太子”情事.包拯的刚正直言、执法严峻,自然是人们理想意境的阎罗王最佳人选.东方传说文化是讲现世报的,阳世之冤,司必报,所以必须要有包拯做阎罗王,才能了结冤报也.
【“紧那罗王”】:紧那罗(kinnara),又名”乐天”,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此外紧那罗还有男女之分,男长一马头,女相貌端庄,声音绝美。在中国佛教里,紧那罗曾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老和尚,持三尺拨火棍打退围寺的红巾军。因之被少林寺尊为护法伽蓝,又称其为“监斋菩萨”。监斋菩萨像有三尊,分别为持法法身、护法法身、妙法法身。头顶塑有发表上升的青烟,烟雾上有赤脚而立的观音像,法身形象则袒赤脚,手握烧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样。
中国佛教徒,多数都知道有一位“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但不知道“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在中国,这位菩萨和神差不多,是专门管理厨房的,所以在供养时,也有加称这位菩萨名字的。紧那罗原是护法神之一,而所以传说为神那样的质,是由于中国向来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座寺庙里,遭到了强盗的抢.劫骚乱,眼看就要危害了三宝道场,当时寺里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盗之计。就在这时,厨房里一位伙头师傅,拿了一把大铲子出来,一下子就把强盗都赶跑了;之后,这位出家人也不见了踪影。这就是传说中的紧那罗王菩萨,也就因此和厨房结上了关系。其实,佛经中只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紧那罗,是印度语,与龙、夜叉等同属于天龙八部。他是诸天的音乐神之一,与乾闼婆(如山门里面四大金刚之中,弹琵琶的那一位,就是乾闼婆之一)是同一质;凡是诸天举行法会,都是由他们担任奏乐的工作。为什么称他们为“紧那罗”?紧那罗译成中文则为“疑神”,这是由于他们头上长了角,似人非人,似天非天,有点令人疑惑不定,故名为疑神。紧那罗中的领导者,即是紧那罗王。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大菩萨,现紧那罗王身来领导紧那罗的,即是这位大树紧那罗王。
【“雷神”】:我国古代神话里的雷神不止一个,最有名的一个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姜源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约期而生子。”说的便是它了。姜源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后稷,被认为是周民族的始祖,描写这段故事的诗歌《生民》也被收入了《诗经》之中。又传说华胥氏也有过类似经历而生伏羲,于是后来也有人把伏羲和后稷混为一谈。对于雷神的形象,《山梅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山海经》
西。”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会有雷雨;又将其腰问想象有一鼓,鼓发雷声。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酉阳亲俎·前集》说“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说“豕首鳞身”;《铸鼎余闻》卷一说“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恃凿,运连鼓于火中”;《集说诠真》引《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唐国史补》说“其状如彘,秋冬伏于地中”;《夷坚丙志》卷七说其形如奇鬼,“长三尺许,面及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为之,与额相连”。总之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周秉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无论称雷师还是雷公,当时人们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并以农历六月廿十四为雷公生日,称为“雷公诞”,是日人们均要奉祭雷公。到了元代,雷神的形象还没有定型,因为元代有“雷公旗”,所画雷神仍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袒腹,背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可见雷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脸”、“雷公嘴”的说法。
【“紫微帝君”】: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称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微又叫紫微垣、紫,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皇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诸天中的形象都是一中年帝王像。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紫微星就是北极星,也是小熊座的主星。北斗七星则围绕着它四季旋转。如果把天比作一个漏斗,那紫微星则是这个漏斗的顶尖。我们把这种象“被群星围绕的紫微星”的人称作紫微下凡的命。但是被围绕的范围有大有小。生在家为一家之主,生在国为一国之主。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神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胜境:[1]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地位仅次于“三清”,分别是:玉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后土黄地祗。四御之首为玉皇大帝,其次为北极紫微大帝。北极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民间极受崇拜。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紫微北极大帝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居于紫微垣内。《上清灵宝大.法》卷四说:“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动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吴天,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至于紫微北极大帝的来历,《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引《北斗本生经》曰:“昔龙汉初劫,有周上御国紫光夫人于上春日,游玩至温玉池边,方脱衣澡盥,忽感莲蕊九苞,一开发,化生九子,夫人护抱鞠养中,志愿成圣哲,佐辅乾坤,诸子洎壮冠乃各修,园地功行俱满,白昼冲天,并受得三清贵职矣!天皇大帝,长子也,紫徽上纪纲,元化众星主领。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极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娑竭龙王”】:五台山佛像。佛教护法神二十四天之一。五台山罗眼寺、金阁寺等寺庙中有其塑像。音译“娑竭罗”或“娑伽罗”,略称“娑竭”或“娑伽”,是海的名字,意译为“成海”。娑竭龙王指得就是咸海中的龙王。这位龙王本来是古印度传说中管理水蛇的海王,后来被演变成了佛教的护法天神。《法华经·提婆品》说,娑竭龙王娑竭龙王
有一个女儿,八岁时就受到佛的教化,成为有名望的佛教界人士。大概是这个原因,娑竭龙王便对佛教采取了拥护的态度。历史上,人间佛教曾遭到许多次惨重的打击。佛教传说,其时许多法器便保存在娑竭罗海中。《莲花面经》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佛言阿难,此闫浮提及余十方所有佛钵及佛舍利,皆在娑伽罗龙王中”。另外,佛教中还有一说,认为此“天”名为“水”。是梵文varuna的意译,音译为“缚噜孥”。他是龙神的名字。属于西方,是西方守护之神。二者孰是孰非,佛教典籍中都有依据,难以断定。但不管具指何天,有一点却是共同的,皆为管理水域的天。五台山将其改变成中国式龙王。头为龙形,身穿帝王服装。
【”坚牢地神”比里底毗】:脸上有彩绘,身着兽皮,背后一双金钱豹花纹巨大羽翼。为神界囚牢地缚守护者。意为坚牢如大地;故名坚牢地神,又名“地天”。他的职责是保护大地及地上一切植物免受灾害。近代其造像为一女神形像,左手持盛满鲜花的钵或谷穗,所以又为大地神女。坚牢地神又称地天,用地神、坚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为十二天之一。此神原为古代印度所崇仰的神祇,在《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均赞叹其为具备伟大、坚固、不灭、养育群生、繁生土地等美德的女神。色界十二天的第十天,为主掌大地之神。音译作比里底毗、必哩体尾、毕哩体微、钵■体吠。又称地神、地神天、坚牢神、持地神、坚牢地天、坚牢地神、地多大神。《地藏本愿经》卷下〈地神护法品〉云(大正13787b)︰‘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依《大唐西域记》卷八所载,释迦成道时,地神自地踊出,证成道,降伏诸魔。《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亦谓地神恒卫护佛陀,并告知诸天佛陀转.法.轮事。此外,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说微尘数的主地神时,列有普德净华主地神、坚福德庄严主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普散众宝主地神、净目观树主地神、妙色胜眼主地神等名。此神原系古代印度人所崇拜之神,《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赞其为具备伟大、坚固、不灭、养育群生、繁生土地等美德之女神。尤其《梨俱吠陀》且以之为诸神之母,而尊称地母(bhu^mi^)。《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谓之为坚牢地神,即取其坚固之德。后来,佛教以菩萨视之,如《法华经》卷七〈普门品〉、《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拏罗品〉等处即有持地菩萨之名。密教于胎藏界曼荼罗置男女二天。男天身呈赤色,戴宝冠,左手捧钵,钵中有鲜花,右掌向外,安前,坐圆座,三昧耶形是宝瓶。女天居男天左侧(或后方),身白色,戴宝冠,左手置于股上,右手安前,坐圆座。置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者则是白色女身形,开两臂抱持圆轮,宝冠中有半月。三昧耶形是方形或宝瓶。此外,为求福、国土丰饶或镇护土地而修的供养法,称地天供或土公供。
在佛教中,此尊被视之为菩萨或护法神,在经典中常可见到其尊名及功德势力。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神护法品中讲:“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于常分地神。”另于《方广大庄严经》卷九〈降魔品〉中记载,佛陀初成道,此地神为作证明,从地涌出,曲躬恭敬,捧着盛满香花之七宝瓶供养世尊。此外,新译《华严经》卷一举有普德净华主地神、坚福德庄严主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普散众宝主地神、净目观树主地神、妙色胜眼主地神等名。并说彼等皆于往昔发深重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菩提树神”阿育尔】:守护神族圣树的女神,在六道圣君被逐出二十诸天之后,升任为新诸天。菩提树神,即守护菩提树的天神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菩提树因此成了佛教的圣树。在寺院中,菩提树神的造像一般为手持带叶树枝的中国古装妃子像。菩提树神是守护菩提树的女天神。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名。她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在佛寺里,她的形象特点是两手拿一树枝,打扮成年轻妇女的样子。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这种树为常绿乔木,叶子呈卵形,干黄白色,花隐于花托中,树籽可作念珠。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空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据《大唐西域记》佛陀成道后,在菩提树下踱步七日,异花随迹,放异光明。为报树恩,目不暂舍,故此瞻望。这时有五百青雀飞来,绕菩萨三匝而去,十分殊胜,人天欢喜。为此,信众们常常带着鲜花等物品来供养佛陀。佛陀常常外出说法,信众有时遇不上世尊,他们很扫兴。后来阿难陀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对阿难说:“世间有三种器物应受礼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树。礼拜菩提树吧,这和礼拜如来功德一样大,因为它帮助我圆正佛果。”留学佛子释本说:“佛门中,菩提树是圣树。因为,佛陀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见菩提树如见佛。因此,礼拜菩提树蔚然成风,流传至今”。
真正意义上的【二十诸天】
二十诸天是一个佛教用语。天,作为简称,在佛教中有三层意思:一、指天界,梵语devaloka,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又如四天王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二、指天王,梵语devarāja,如大梵天、帝释天、大功德天;亦即本词条所指的二十余位天神;三、指天人,梵语deva,如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罗。佛教以为天人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去处。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界,成为天人。但“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
佛教以为天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趣处。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但“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佛经大梵天
中说到“天”时,除了指作为正报的有情众生之一类外,还指其依报即这些有情众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佛教造像的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护法神。天的队伍不断扩大。佛教也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其中欲界有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兜率天等。色界有十八天(一说十七天,或二十三天的),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等。
二十诸天之名,源于印度神话,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天子、十八月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后代据此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庙中祭天的仪轨,依《金光明经·鬼神品》等所说,选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明以后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而前一位是天龙八部之一。
其中的二十诸天常常作为一组出现在塑像和壁画中,而且也时或出现于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中。但供奉二十四诸天的寺庙也不少,如昆明的圆通宝殿、山西大同的善化寺、五台山金阁寺等。在佛教艺术中,“天”像也常有单独或以其他组合出现的情况。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很早就出现了诸天的形象。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第一百十窟主室左壁所绘“夜半逾城”的佛教故事壁画中,就出现了帝释天和四天王天的形象。云冈石窟第八窟窟门两侧,则雕有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以下我们将一一介绍除紧那罗和四大天王以外的二十四诸天。
他们常被塑在大雄宝殿两侧,典型姿势以大同上华严寺所塑为准:各前倾十五度,以示对佛的尊敬。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新塑的,如杭州灵隐寺、普陀佛顶山慧济寺等处,均准此式。还有绘于大殿东西壁上作背景衬托用的“诸天礼佛图”壁画,典型的是北京法海寺大殿明代壁画,彩异常,堪为国宝。壁画较之塑像,可以较为自由地添加云彩、侍从、法器道具、花卉鸟兽等陪衬,组成大型手卷式画面,效果上更觉飘逸生动。至于诸天形象,唐代以来各种佛家经典所述颇有不同,匠人亦各有师传,更受时代、地域影响,各寺所见不甚一致。
在佛前排列,有一定的顺序。此种顺序也多有不同。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象征“佛会”时礼佛的队列,分立大殿两侧(一般单数顺序在左,双数在右),名号如下: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天子、十八月天子、十九娑竭罗龙王、二十阎摩罗王。另一种是象征“金光明道场”(熏修道场)的排列,则是功德天立于佛左,辩才天立于佛右,以下左右两侧分头排列,顺序如下:左侧大功德天,以下为大梵天王、北方天王、南方天王、日天、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地天(坚牢地神)、鬼子母、水天(娑竭罗龙王);右侧大辩才天,以下为帝释尊天、东方天王、西方天王、月天、大自在天、韦驮天、菩提树神、摩利支天、阎摩罗王。
大梵天
大梵天是梵文brahmā的意译。“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追溯所谓创世者大梵天王之初,佛陀在《阿逸夷经》(4)中说:
“诸弟子,此有情第一个出身(在一新世界诞生中),如是想:‘我是梵天、大梵天、毁灭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情之父。此间有情皆我所创生。为何如此?因为先前我曾如是想:其他有情或许也会来到此等生命世界。这就是我意念之声,此等有情果真出现。’”
“这些自他而后生的有情众生也如是思:‘此应供者一定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倩之父。’”
“诸弟子,于此,第一个出现于此世间之有情生存时间长,相貌较庄严。力量较大,但在他以后而生的有情则生存的时间较少,相貌一般,力量较小。诸弟子,若有情从彼界而亡,来生此界,如是来已,其人或许离弃在家生活而出家,如是出家、勤勉、进、虔诚、实在、富有智慧,速证喜乐禅定,以此喜悦之心,忆想前生之处,但不再记得比此前生更早之事。其人即说:‘彼是应受恭敬之梵天,征服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情之父。我们由他而生,他是常一,永恒不变。他将永远永远存在。但是,由他创造而来此世间的我们都是无常的、变化的、不定的、短暂的、注定要消亡的。’”
“如是万物之初有所定。此正如你所宣说的传统学说,即为,此乃梵天、天主所为。”
在《般达龙本生故事》(5)中(543),菩萨这样质问创世者所谓的神圣公正:
“有眼之人皆能见到疾病,
梵天为何没把所创造之人塑造好?
如果他法力无边,
为何他又很少伸出他祝福之手?
为何他创造之人又都惨遭痛苦?
为何他不给他们施予快乐?
为何欺骗、谎言和无知如此盛行?
为何虚伪如此嚣张?真理和正义如此衰落?
数落你梵天非正义,
创造了容纳错误的世界。”
在《大菩提本生经》(6)中(528),菩萨反驳了一切皆是万能者所造的理论,他指出:
“若有万能之主的存在,
支配一切众生的苦乐和善恶,
此天主沾满了罪恶。
人类只能按其意志行事。”
梵天才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帝释天是印度民间传说的世界之主。
佛教认为神只是六道中较为殊胜的一道,但并没有逃脱生死轮回,仍有可能变回修罗、人类、畜生、饿鬼甚至落入地狱,只有拥护佛法常修进才可能跳出轮回。
佛在大梵天和帝释天的殿里面都说过法,他们二位听了以后表示愿意皈依正.法、拥护正.法,所以佛叫弟子供奉他们。
在《格萨尔》中,有好几次提到这样一件事:远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上天的天国里,住着一个白梵天神。白梵天神的妃子,名字叫作彭炯穷毛。他们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顿朵,一个叫顿雷,一个叫顿珠朵尔保。这个顿珠朵尔保就是未来的格萨尔,因此,白梵天神就是他的父亲。
在《格萨尔》的《天界篇》和《英雄诞生》中,在叙述格萨尔诞生的经过时,也提到了这个类似的情节:在三十三天的神界里,父王白梵天威丹噶尔和王母曼达那折有一个王子叫德却昂雅。德却昂雅和天女所生的儿子,叫推巴噶瓦,他将降生在雪域藏地,只有他能够教化众生,使藏地脱离恶道,众生享受太平安乐的生活。
这一点也同样说明,在天界里,格萨尔是白梵天神的后代。
白梵天神最初并不是西藏古老的土著神灵,他是印度万神殿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但是随着佛教在藏地的传人,这个神灵也进入了藏传佛教的大神殿中,并且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印度,白梵天是创造之神,是释迦牟尼的侍从,是一个护法神,但是当他进入西藏神灵殿堂后,他的质就渐渐发生了变化。
据西藏的口头传说,雪域藏地对印度梵天的崇拜是在班智达阿底峡入藏后的12世纪才开始的。
白梵天神的藏文名字叫“昌巴”(tshangs?pa)。他生有四个头两只手,这一点同印度的白梵天是相同的。可是,西藏大神殿中白梵天神经常是长着普通人的样子,即一头两手,身色为白色,所以,西藏民间经常称他为白梵天神。西藏人有时也把这位神灵叫作帝释天。
在《格萨尔》史诗中,这位白焚天神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在整个史诗的开头部分,即有关格萨尔诞生的情节中就表现出来了。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古代的藏族人是非常崇拜白梵天神的,可以说他是吉祥而又善良的神灵。
大梵天,梵名brahma^。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s/iva)、毗湿奴(梵vis!n!u)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pa^ris!adya)、梵辅天(梵brahma-purohita)与大梵天(梵maha^-brahman),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又通常所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ikhin)或世主(梵praja^pati)。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殿,称为梵王。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却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唐。
帝释天
大自在天
帝释天,梵文shakradevānāmindra,音译是“释提桓因陀罗”,意为“能天帝”。因陀罗即帝释是印度古老文献《梨俱吠陀》中的主神。帝释成为佛教护法神后,被视为忉利天之主。按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帝释天就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统领其余诸天。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此处的“天”当指依报意义上的生存环境方面的天。同样帝释天即可以指作为三十三天之主的天神,也可指其依报。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据《杂尼迦耶·天杂品》所说,作为忉利天主的帝释的前生是个叫摩伽的婆罗门,他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后俱生于忉利天,以摩伽为天主,即帝释或帝释天,其余三十二人为辅臣,即其他三十二天。帝释并不断七情六欲。据《譬喻经》说,阿修罗王之女容貌姝丽,帝释天以重金聘求,并且扬言,如若不允,即诉诸武力。阿修罗王大怒,遂爆发大战。经多次酣战,互有胜负,最后讲和,阿修罗王以女纳于帝释,而帝释则以甘露作为回报。作为护法神,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树下修道时,恶魔向他进攻,扰其禅思,帝释即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涅盘时,他又显身,念诵颂诗。他还保护佛陀的舍利等等。有关帝释天的佛传故事常常出现在佛教艺术作品当中,这时的帝释天往往手持宝盖,与大梵天随侍在释迦的左右。密教把帝释作为护世八方天之一的东方守护神,其形象依《大日经疏》等说,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六牙白象,住于须弥山,有诸天及众眷属围绕。在中国寺庙里,帝释多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在水陆画中,帝释完全是一副中国后妃模样。
帝释天(梵文:,akra),又称帝释,即因陀罗(indra),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梵文:akrodevānāmindra,巴利文:sakkodevānaindo)或释提桓因达罗,简称释提桓因。原为印度教神明,主管雷电与战斗,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因三教合一的倾向,民间常将帝释天等同于道教的玉皇大帝。并以正月初九“天帝诞辰日”当成帝释天的生日。但事实并非如此,帝释天和玉皇大帝并不在同一个界中,帝释天位于天界,玉皇大帝位于色界,地位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佛教认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
又作天帝释、天主,在佛教中是忉利天之主。作为护法神,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其形象依《大日经疏》等说,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六牙白象,住于须弥山,有诸天及众眷属围绕。
佛号
梵名:sakra-devanam-indra
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
意译:释迦是姓“能”的意思;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罗是帝的意思;合起来即能天帝、天帝[1]
略称:释提桓因、释迦提婆
又作:天帝释、天主
异称: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
生平
本为印度教之神[2],于古印度时,称因陀罗。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3]。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佛经上说,释尊下生时,他化现七宝金阶,让释尊从忉利天一级一级地下来。下来时,帝释天在释尊的左前方,手执宝盖,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着释尊,为释尊引路。
释尊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之侍从。
其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乃十二天之一。镇护东方[4],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左右有十大天子侍卫其侧。他曾率诸天神以牛头旃檀树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奉献床榻卧具及各种饮食供养佛及弟子。帝释天常常和诸天在他的居所须弥山善见城相聚,商讨天下善恶诸事。
传奇
按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须弥山,帝释天就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统领其余诸天。须弥山四周各有八天[5],加上中央的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
有一次,帝释天五衰相现[6],但他有神通,知道自己转世为驴,所以异常恐惧。正好佛在讲法,他便跑去求助。他看见佛倒头就拜,完毕寿命就终结了,投身驴肚。当天母驴的主人家宴请宾客,不知为什么,那驴乱闯厨房弄得一塌糊涂,主人恼怒,鞭责于它,致驴流产。帝释天遂得归天上,年寿大增,继续为帝释天。
职责
帝释天作为护法神,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树下修道时,恶魔进攻扰其禅思,帝释即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涅盘时,帝释天又显身,念诵颂诗;他还保护佛陀的舍利。有关帝释天的佛传故事常常出现在佛教艺术作品当中,其中帝释天往往手持宝盖,与大梵天随侍在释迦的左右。
帝释天于每半月之三斋日下令四天王、太子、侍者等,探察天下万民之善恶邪正,若闻世间众生恶多,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修斋戒,不施贫乏,则愁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增益。若闻多孝顺父母,敬事师长,勤修斋戒,布施贫乏,则皆大欢喜诸天众增益,阿修罗众减损。又若多修德进不怠者,则敕伺命增寿益算,反之,则不复营护之,或夺其命。
来历
迦叶佛入灭后,有一个女人发心为他修建宝塔,于是她四处募集,召集了三十二个人帮忙。她们日积月累,终于用一生时间将宝塔修建完毕。后她寿终升天,成了统管人间天上的帝释天,另三十二名成为其下的三十二天。据《杂尼迦耶天杂品》所说,帝释的前生是个叫摩伽的婆罗门,他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后俱生于忉利天,以摩伽为天主,即帝释或帝释天,其余三十二人为辅臣,即其他三十二天。
形象
帝释天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吠陀”时代,他是手持金刚杵、骑着白象、投掷雷电的战争之神。佛教产生后,说他是女人变成的帝王。佛教传入中国后,有的寺庙作少年帝王象,男人女相,有的作青年女后像并附有侍女三人。
帝释天
入佛教后,其形像通常呈天人形,乘白象,右手执三钴杵、左手置于胯上。
其形象依《大日经疏》等说,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身骑六牙白象,住于须弥山,有诸天及众眷属围绕。帝释并不断七情六欲。[7]据《譬喻经》说,阿修罗王之女容貌姝丽,帝释天以重金聘求,并且扬言,如若不允,即诉诸武力。阿修罗王大怒,遂爆发大战。经多次酣战,互有胜负,最后讲和,阿修罗王以女纳于帝释,而帝释则以甘露作为回报。
帝释天
在中国寺庙里,帝释多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在水陆画中,帝释完全是一副中国后妃模样。于密教胎藏界外金刚院中,另有神王形等各种造像。
法海寺壁画中帝释天凤衣凤冠,双手合十,象征她既有帝王女后之尊,又有虔诚护法之心。三位侍女
【二十诸天、魔朝主干原型解密】在线阅读
【二十诸天、魔朝主干原型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