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九歌抗战篇 作者:雷陨
分卷阅读172
的刺激,运动已经全面铺开了。”成都微笑着说,“征个兵要费这么多曲折,您听来很不可思议吧?我听闻在欧洲战场,全民的组织度都很高,团结一致为国家战胜而奋斗,普通农村姑娘只要简单训练,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对来犯敌机做预警并予以炮击。”
“您说的可能是英国。在我国,普通姑娘还可以成为王牌飞行员,击落十几架敌机,成为全国军民传颂的英雄。”
“我好像听过苏联有一位著名的女飞行员。她现在还在活跃吗?”
“战死了。被八架梅塞施密特围攻,那一回没能像以前一样死里逃生……连遗骸都找不到。也许一切都是有预兆的,她的好友和恋人都在那之前几个月里牺牲了。”【注5】“真是令人心痛。”成都的语调饱含真心的同情,又没有过分夸张的成分,“不管在哪里,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死亡都是莫大的悲剧。”
“您说的没错。我们已经失去太多青年人了……战后相当长的时间恐怕都难以缓过来。虽说组织度和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亚洲这边无法与欧洲比较,但是存活下来的青年人多,对战后国家的建设十分有益,这倒是我羡慕你们的地方。”
“唉。让您看笑话了,总要先赢得战争才行……”
两人一路上保持着礼貌而愉快的谈话氛围。成都一见面,就解释重庆公务繁忙,先由自己接机随同,等安置好了再给两人安排会面。莫斯科也就心安接受了,他其实不想在这种私人访问中很快见到对方首都。如今国共关系依然不善,苏联在两头徘徊十分暧昧,出于先天的理念和利益认同不会丢下共不管,但对于民这个法定统治中国的政党也不能把外交抛到一边。在莫斯科启程前,苏共跟他细细交代了该和重庆、民之类的人说什么话,他也能把握好底线,但是一到达就撞上那两人毕竟不是舒心事。
成都就好多了。在开罗会议期间,他温和随性的性情和微带口音却毫不违和的英语给与会众人都留下良好的印象。果然成都没有辜负这份良好印象,在外宾接待处门前下车时,虽然天色阴冷,风声凄厉,两人都带着一副好心情。成都介绍了访问期间会负责具体日程的事务官,简单概括这几天必要的行程,然后说:“午宴上会说得更详细,如果您想变动,直接提出就行。”
“我觉得挺合适,不用变了。”
“那就更好了。不过……”成都缓慢地眨眨眼睛,笑了笑,“不瞒您说,我最近事情很多,城里有不少征兵工作还要做,我们安排的之后陪伴您行程的城主另有人选。当然您要觉得不妥,我就留下来。”
“我能打听那位人选是谁吗?”
“北平。”
“我怎么会觉得不妥呢?就让他来吧,你们费心了。”
成都观察对方表情真挚,不像客套性的撒谎,就完全放心了。让成都代表重庆来接机,一般行程由北平陪同,这当然是预先商量好的。
另一边北平心里却不似成都这般轻松。自从他想清楚民依然希望他留在大后方的原因,他就知道自己迟早要出一份力,但没料到会是如此直接的接触。莫斯科想来访的消息对众人都很突然,知道是美国人促动的以后就没了脾气,张罗起准备工作,他也这么被卷了进去。
他总是想起民为这事找上他的那次谈话。两人间本来就不熟,也没有过真正的信任关系,对面一坐很快就交代完了。无论是民嘱咐他要注意的事项还是谈话时很少看他眼睛的姿态,都表明他没有顾及自己一点立场,也根本没问一句愿不愿意。不过,被民利用算他的荣幸,他根本没什么可抱怨的。只是民这么果断地把他抛出去,也不担心他会脱离控制,他还有点好奇,谈妥以后,就旁敲侧击地询问了缘由。
民说:“是南京,他跟我极力推荐你。”
“……这样啊。”
民不知道他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也不需要知道。两国之间走平衡木般的外交关系,国内不睦的政治氛围和他尴尬的处境,已经和他对莫斯科的微妙情绪以及其他的个人感情奇异地混杂在一起,从这一团混乱里想提取出一点有益的东西难如登天。他理智上认定,现在不是去接触莫斯科的好时候。但对方主动送上门,他倒要逃跑,就更加荒唐了。
出发去午宴前,北平在门口伫立了一会儿。他听见山下传来齐整的歌声,声势雄壮,如山风呼啸,江海奔流:【注6】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他望着冬日里依然不失葱翠的歌乐山,深呼吸着森林浸润湿气与寒意的空气,确定心情已经十分平静,才踏上通往前方的路途。
------------------------------
注1:《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饱受排挤的旧式大家族小姐白流苏结识风流多金的单身汉范柳原,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试图赢取范柳原的爱情与合法的婚姻地位的故事。故事中白流苏看似要失败,范柳原要离开香港时,香港遭到日军进攻,范于是折回,与白共经生死患难结为夫妻,成就一段倾城之恋。(其实个人不太喜欢张这种典型的“女作家”写的“爱情故事”,不过倾城之恋确实是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一部……)
注2:汪兆铭于1944年11月10日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死后葬于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抗战胜利后该墓被国民政府炸毁。
注3:“绝对国防圈”是太平洋战争后期,处于守势的日本为了本土防卫及继续战争,设定绝对必须确保的重要地域,但这个设置并没有在战争后期非常有效地牵制住美军。
注4: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由国民政府在抗战后期发起,三青团主持。运动特别为补充驻印军和远征军的缺口,鼓励青年学生参军,从1944年9月动员到抗战胜利为止征集近十万人。
注5:莉莉娅·利特维亚克,苏联女飞行员,出战168次,单独击落敌机12架。1943年8月1日殉职,时年22岁。1979年遗骸被发现,1990年被追封为“金星英雄”。
注6:《知识青年从军歌》,词曲作者皆不详,最早出自中国驻印军第一军。
分卷阅读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