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换取汗水
——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作者:罗文辉
自古以来,教育往往伴随着分数,宛如两个浓情绵绵的情人,紧密相依。只不过古时单考汉文化,在教育下的学子用汗水自然是相对较少;而现时不仅要学深汉文化,还有涉猎英文、天文地理、政治物化……它的范围广了,现代学子所流淌的汗水是要比古人多得多,怎能不是智商高的“神童”呢?
何为教育
从翻阅的《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字典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教导和培养,二是教育事业。
这两种解释看似笼统不详,其中却是明显反映出现代的教育环境。
在当今社会,各地学校几乎无不是跟随所谓大流,或无奈或管者无能,认认真真地执行“改革”后的教育:全校学生必须补课,多做练习题,多考试,尽量多安排“文化课”,压缩排挤“体育课”,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要用足十六到十八个小时来上课,其余时间用于家庭作业、复习……
这些确为当下“教改后之现象,究根探源,学校无非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拉升升学率,扩大知名度。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者余力,则以学文。”
孔言之义在于“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貌似在现行教育制度中,孝、敬、谨、信、爱、亲,这六字被孔老先生摆在学习之前的要求都做到了。学校确实也要求学生对父母尽孝,也发动过活动,讲解过其文。条件好的学校还将其作为区分优差生的学分之依据之一,要求学生去完成。
可是,这六行须在学习之后去做。从而延长了“学习”的时间,增流了精力的汗水。
难道,这,这是无法改变的当今教育吗?
用时少的教育
在2011年6月22日的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江西卫视播出的《杂志天下》新闻栏目的新鲜之闻。
其中,有一则新闻报道:“有一中学当真是只上午上课,下午停课,其结果是这所中学的升学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我们都知道,新闻讲究的是真实性。而在这则新闻中,连校名、校址都报道出来,能有作假之嫌吗?我的回答是:没有。
既然这所中学的试验如此成功,恰恰印证了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少,升学的人数不一定会下降,教育也会成功。
这比起当下中国大地上,许许多多的“名校”、“普中”都在抢时间、抢升学、抢所谓“优质教育”,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什么应试教育,什么题海战术,什么多学习就能学会,等等。这些是什么个歪理?
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倘若考试次数超过学生的精力,那么这样的检验结果还能是真实的本身水平吗?
作业,可以是提高思维学习的辅助机。如果作业的数量超越学生所能承受的压力,那它还是一台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学习的辅助机吗?
其实,适可而止的教育未必就会输给奋进多求的教育。
适当的教育
依我之见,适可而止的教育不是说学习到某一阶段就放弃学习的意思,而是指学校在一天之内给学生安排的学习应控制在学生的精力范围之内,以学习时间少促学习质量高。
由此鉴之,我认为当今中国的教育形式应从其根抓起,从其畸形之根改头换面,故提出以下小议:
一、课时安排少;
二、学习课业少;
三、家庭作业无;
四、师资平衡好;
五、实践组织多;
六、课上废话少。
这六点建议,仅围适当教育所提。要想提高教育质量,要想提升
升学率,不一定是时间多、精力多、汗水多就会提高或改善。
面对现今教育的现状,80后作家韩寒的高中主动辍学现象,难
道还不足以说明“多”的教育并非是成功的教育吗?
适当的教育,说不定是成功教育的关键点和根本源呢!
总论“失败”教育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习和劳动是有一定关联的。一般来说,学习属于脑力劳动,理由是学习要思考,思考要动脑;而体力劳动(简称“劳动”)确是辛苦疲累。
然后,我们会明白:劳动都会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本质和行径都为劳动,因此脑力劳动也会使人疲倦。
最后,我们须了解:体力劳动,累在筋骨;脑力劳动,疲在神经。
大脑,不仅仅能令人思考,还能主导肢体运动。
由此可想,如若老师布置大量课业,学校安排多时间学习,学生还有精力去放松吗?学生还有时间做些其他事吗?
现状的回复是:“没有!”
既没有,那在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的大脑必定会有所损伤。在大脑有“损伤”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提高吗?
这就犹如一个机械零件一般,长时间运转,长期使用,就一定会损坏,损坏后的零件不能用,其安装该零件的机器也就无用,其要完成的任务即无法进行,就不可能完成了。
不过,要是能在这个快坏的零件上抹一抹润滑剂,说不定还能修好,就能继续进行要完成的任务,坚持重复,必能完成。
这个学习的润滑剂不正是“适当”的教育,不正是“适可而止”的教育吗?
诚然,我们不一定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以做到“适时学文,余力再行”,可以用一分分数来换取学生们的一滴汗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