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计谋
周少瑜眼下挺郁闷,他从不认为自己哪里会很吓人,可是看着眼前这小家伙仍旧一副怯怯的模样,周少瑜就嘴角抽抽,这段时间可都是自己在带娃来着,好吃好喝的供着,各种小故事哄着,然并卵,就是不喝自己亲近。
不过也或许是因为谁告诉了她,自己伤了她父亲阿史那隼?毕竟陪嫁里头,总归是有一些突厥仆人的么。有没有限制自由,有些事情自然能打听到。
不管原因到底为何吧,郁闷归郁闷,倒也不会做啥,就当小孩子养着呗,还能咋的,总不能因为阿史那隼的缘故就去虐这么个怯怯的小娃儿吧。
而且周少瑜真真无语的事情也并非如此,而是因为被警告了,能警告周少瑜的,那自然只有绣锦了。
就以阿史那隼的身份地位以及所作所为,身上牵扯了太多人的命运线,怎么也是身负一定气运之人,结果眼下就要以这方世界无法理解的方式挂掉,为此,绣锦可没少花力气‘善后’。
说到底,周少瑜拿燧发枪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自保,而不是杀敌,更莫说这种大人物了,若是再战场上交锋时候一枪崩了还好说,可那般的场合一枪崩了,未免也忒扎眼。
照这么个方式,那是不是以后要打谁,直接想办法碰个面,然后一枪崩了就行?这年头,谁会防备这玩意。
虽说如此,周少瑜也该偷着乐,阿史那隼若是不死,还不知道该怎么头疼呢,若真让他自噶考虑独自与阿史那隼作战的话,那还不如再来个南迁容易的多,大不了并州我不要了总可以吧!
不过那也就意味着除了最终得到一些人口,其他都白费力气了,好歹也是一州之地呐。
如今消息已经确定,阿史那隼重伤将死,整个突厥营地都已经沸沸扬扬很是慌乱。
军心不稳,乃兵家大忌,无论怎么想,这都不会像是故意为之的计策,不然的话,就算突厥人再善战,也是发挥不出多少战力的吧。本身不再故土不说,连首领都快挂了,谁不慌?也就是因为阿史那隼的长子在一边跟着,不然早乱了。
这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就算阿史那隼要死磕,其麾下的士卒也未必能发挥多大的实力,因为对他们而言,这般继续的战争,没有丝毫的好处可言。
此外,阿史那隼身边跟着的,可是他的长子啊,长子诶有木有。如果说以前带在身边南征北战是因为看中而培养,那么在如今的情况下,长子仍旧待在并州之地,那么也就意味着,基本没可能继承可汗之位,因为等他回去,那个被留守看家的老二肯定早就有动作了。
这样看的话,这位名为思磨的可汗之子,怎么可能会甘心,再怎么样,也是想争一争的吧,那什么争?无非就是军事实力,既然如此,又如何舍得在并州地界造成更多的损耗。
不仅周少瑜他们这么认为,就连已经赶在路上收到消息的镇西府以及萧姽婳同样这么认为。
就连很是看重正义的萧姽婳也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个刷声望的好时候,突厥在并州大地上驰骋,实乃耻辱,若能剿灭驱逐,的确有莫大的好处,至少,如今周少瑜的声望又刷出一个新高来。
而新一期的善怀阁诗集,也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表示四方将首次联手,将最后野心不死的阿史那隼彻底灭掉,然后以周少瑜的名义公开表示,只要有利于民众团结,有利于黎民安定的,哪怕背负骂名,也是值得去做的。
嗯,这就是给联军里头居然还有火凤找个合理的借口,此外,也有着进一步降低民众对于大梁的归属程度有所裨益。
这当然不是周少瑜的原话,书面的文章复杂的多,而且是一众妹子几经商议打磨而成,有才的妹子辣么多,小小一片文章还几经商议完善,不敢说什么妙笔生花,但起码挑不出理来,看起来认可程度还挺高。
事到如今,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这次围剿突厥应该是妥了,都已经如此众志成城的架势了,再出现问题未免太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越以为没问题的事情,就越有问题。
或许是人之将死,争夺天下已经不可能,甚至这都很可能是他打的最后一场战役,这种情况下,受到重伤的阿史那隼仿若回光返照,固然身体仍旧不适,但大脑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既然如此,阿史那隼重伤将死的事在他昏迷的时候都没有传出,又怎么可能在他醒后被传开。很显然,这一切都是故意为之的。
常理而言,没人会特地降低自己军队的士气,但凡将领,哪个不希望自己麾下士卒士气高昂悍不畏死。但也正因为这种认为,能让所有人都放松警惕。
一个将死之人,一个没了主心骨失去士气的军队,还有一个在寻常人看来,必定会想办法保留实力回去争夺可汗之位的长子,啧,就是阿史那隼自己,也认为若是碰见这样的情况,哪怕人数要少一倍,也已经稳赢了吧。
不过,若是真这么想的话,可是会吃大亏的呢。
我阿史那隼戎马一生,岂非常人可比!现在留下的,大多可是他的嫡系兵马,而非什么各为其主的联合军。他若真的有事,或许的确会乱,但只要一露面,不讲虚弱表现出来,那么哪怕流言再甚,也会立刻消除。
那日的试探已经很明显了,无论如何,周少瑜都准备跟他死磕,本来若是无事,阿史那隼甚至都已经准备暂且不予周少瑜正面敌对,而是先占据一部分并州,然后攻下雍州,而后大可用镇西府同样的方式压迫西域诸国强行出兵征讨大梁。
不曾想,却发生了这等事,那么自然的,不甘心的阿史那隼势必要在周少瑜这咬下块肉来,最好是直接咬死。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设身处地的想,他若是周少瑜,在兵力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必然会想办法请求援军,果不出所料,探子回报,镇西府来了,萧姽婳也来了,而且更明显的是,他们都从最开始的随时严阵以待状态,变成现在士气高昂表现轻松。
已然中计!
阿史那隼此刻的敌人只有周少瑜不假,但这些个苍蝇不先行去除委实惹人心烦,尤其是镇西府,若不是周少瑜跳出来搞事情,镇西府现在怕早就被打烂了,居然还敢跳出来。
清晨,突厥的大营依旧安静,看起来与平时无一二般,不过实际上确实有大事发生。
就在昨日,阿史那隼的长子阿史那思磨,与其起了争执,随后带走了一半兵力直奔北方,看起来似乎是试图回到草原争夺可汗之位。
不过或许是因为害怕阿史那隼出兵追击,思磨对于后方斥候的排查很是重视,让斥候们无法靠近跟踪,最终失去了思磨军队的踪迹。
去特么的似乎!
这就是镇西府军队此刻的感受,连日赶路,好容易休息一会可以睡个懒觉,结果呢?谁告诉我这支突厥军队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没了士气?
莫看镇西府再次发兵仍旧带了不少兵马,其中还有两万不曾与突厥交过手的军队,但是,架不住其他人现在基本一看见突厥骑兵就犯憷啊,当初十几万的人马,打的就这么几万了,能不憷?而打仗这东西,只要有人开了头,其余人也会跟着逃跑,从而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如此奇袭,如此心态,焉能不败?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突厥人没有赶尽杀绝死追到底吧。
不管如何,镇西府是被打坏了,其实没被杀多少人,更多的是自己跑丢了,剩下的士卒显然没那心气再战,看样子,以后若是打别人还好说,可若是再打突厥,就犯难了。
就这模样,还怎么继续出兵?犹豫一番,暂且就地扎营建好防卫,派人收拢溃兵,然后派出使者去与周少瑜商议一番,看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吧。
阿史那思磨并没有再追的原因很简单,他所得到的指令是击溃,而后趁着消息尚未传出,最快速度前去拦截伏击萧姽婳的军队,对于阿史那隼的话,思磨是不会有任何反抗的。
至于可汗之位?哈,就不许他突厥也出一个仁孝之人?仁不敢说,但孝这一点没得挑,或许心中对于阿史那隼对于二弟的宠溺和看重扶持会有不满,但是既然是父汗的决定,他思磨就不会反对。
也是出于这一点,阿史那隼反而摆出一副看重他并带在身边培养的架势,为的就是若有必要,可以以此来迷惑敌人,从而造成一击必杀的效果,谁若是想从思磨身上打主意分裂阿史那家族,那可就要吃大亏了。
时间稍稍倒回一些。
得知萧姽婳的军队已经很近了,为表诚意,周少瑜决定亲自出迎,哪怕这个很近也有上百里,但这不是更能体现诚意不是。周少瑜已经逐渐感受到萧姽婳的敌意了,也是应当,虽说明确表态,但周少瑜目前的所作所为,有心人都不难猜测。
而一心复兴大梁的萧姽婳,不敌视周少瑜的话,反而才叫做奇怪吧。
但周少瑜现在真心没有与萧姽婳为敌的想法,并州未定,所谓千苍百孔,需要一定的时日来发展稳定,委实不宜对外战争。是以若能缓和一下关系,自然再好不过。
带着一行人,周少瑜快马加鞭的出城了。
好吧,他能说,其实更多是因为带娃带的郁闷坏了,赶紧找个理由开溜嘛?
待周少瑜出城一段时间之后,斥候也送来最新的情报,阿史那思磨带兵离开的事情自然已经传到,现在汇报的,是失去思磨军队踪迹的消息。
李秀宁静静的听完,眉头紧锁,猛然一惊,道:“不好,此乃计策!周郎危矣!”
她才不在乎镇西府和萧姽婳的死活,突厥此举看似正常,但并非没有破绽。
突厥的确不讲究那么多道义,可阿史那隼这还没死呢,思磨就和父汗闹翻,然后自己带兵回去争位置,怎么说也说不通嘛,这样的人,有几个愿意支持的。若是单单如此,到也可以解释说思磨无脑。
但之后那般严防死守的探测阻拦斥候,就很反常了。
阿史那隼重伤不是什么秘密,思磨更应当清楚,害怕追击?笑话,若真是阿史那隼麾下士气全无,那么就算派兵来追击又如何?
很显然,这是在秘密进行着什么,不愿意被斥候探知。
至于目的,无非就是奇袭镇西府和萧姽婳的军队。这等情况,若没有看穿,几乎一打一个准。那么到时候,身处萧姽婳大军内的周少瑜自然也就有危险了。
“什么!?”众女惊呼,不是谁都能像李秀宁这般敏锐察觉的,听她如此说,自然吓一跳。
待李秀宁焦急的稍作解释,卞玉京却是第一个开口焦急道:“那还有何犹豫?速速出兵援救呀。”
哪有那么简单!
萧姽婳的军队目前的位置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上百里路,哪怕再精锐的军队也没可能一天内赶到,就算能,也早就精疲力尽,哪还有救援的可能,更莫说,一旦阿史那隼得知泰原大军出动的消息,又怎么可能会放过此等城中空虚的好机会?
一旦泰原陷落,岂不是几位姐妹都要遭殃?
总不能全都带走直接将泰原抛弃吧!
反观突厥,虽然一路疾奔,但一人双马,突厥人又是马背上长大,吃喝拉撒睡皆可在马背上进行,没法比的。
而另一方面,周少瑜一行本就是快马加鞭,是以就算派人疾驰前去汇报,也是难以追上。
“我带领骑军去吧,不敢说能胜,但至少一旦有变,能将周郎突围救出。”杨妙真出言道。
这是唯一的法子了,但损失必定惨重,这支骑军固然也算精锐,但还不能和突厥打比,还没到那程度,更莫说人数还不占优。
势必将是一番苦战,说不得刚刚成型可堪一用的骑军就此被打烂,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带着诸位姐妹希冀和担忧的目光,杨妙真集结数千骑军翻身上马,一声‘放心’之后,带兵打马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