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445 扶上马,送一程

      弹劾刘綎的折子一直就没断过,能有的花头几乎都用烂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是有新罪名或者是新的表述方式,都会送到朱常洛案前。
    那些御史和勋贵们,为捏造出名头,各种陈年老料都挖掘了出来。
    什么刘綎早年间曾经登过寡妇门啊,还有和谁家小妾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啊。
    像这样乱七八糟的名义都能拿出来,可见对方黔驴技穷之处。
    并且,就是这些,也都是捕风捉影之事,用词都是据闻,曾有人言……
    虽然看上去十分荒谬,毕竟是涉及到京城安危的大事情,即使人们都知道,那是无中生有,也没有人敢无视,经过查阅之后还是送上来。
    不过么,也要看皇帝是谁。
    如果是个不了解情况之人,说不定真能被那些奏折忽悠瘸了。
    然而朱常洛是个有想法的皇帝,京营有多要紧他比谁都清楚也更在乎,现在越是那些勋贵闹腾,越是说明,刘綎动了他们的蛋糕!
    越是这样,那就越好啊,那些人把持着京营的资源,抱成一团,所以京营虽然改来改去,却是越改越差劲。
    归根到底跟这些人不无关系。
    以前,还指望着李家人比如李如松或者李如梅来进行。
    但是他们当时年纪还轻,不孚众望,一个是年纪高以后,已经离不开辽东,一个是毁誉参半,声名也支持不起。
    恰好是刘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打了不知道多少胜仗。
    尤其是在辽东之战当中,高龄之下还亲自上阵,一番事迹牢牢将众人压制。
    再看看京营的勋贵们,哪怕是几家世袭的国公,到了这一辈,也没有人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在刘綎面前,还真没有可比性。
    英国公一系,张维贤早早就掌控中军都督府,但是真实作战水平么,可就见仁见智。
    至于成国公朱纯臣……
    嗯……
    此人不提也罢,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任成国公,崇祯对其信任有加,可惜这厮还不如张维贤。
    他俩人也就是因为世袭的国公爵位,才能成为京营的头头。
    尤其是张维贤,在明末风雨飘摇而不倒,可见一斑。
    所以说,纯粹说他们没有脑子,那是有些夸张,张维贤能力是有的,可惜用在官场,而不是保家卫国之上。
    而朱常洛能信任刘綎,除了他战绩彪炳,资格老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刘綎没私心。
    他征战南北,自然知道大明军队的不足在何处。
    让那些没有准备好的军队去打仗,摆明就是送死。
    如果不是方书安和熊廷弼两人出现,辽东打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在辽东得到的各种教训,促使着刘綎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改革。
    想要阻止他,只有皇帝,哪怕是勋贵中根正苗红的英国公张家和成国公朱家,都不见得有实力。
    最主要的是,现在英国公和成国公都没有任何表示,都在默默不做声,也不知道是等待什么。
    两大世袭罔替的国公不说话,其他勋贵们看弹劾没用也就放弃,他们不敢恨朱常洛,但对刘綎确是实打实记恨上。
    退一步讲,这也是天子惯用的手法。
    天子是不可能错的,错的只可能是下臣。
    现在用老刘,朱常洛也是有这个准备在其中。当然,刘綎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纯粹说对于士兵和军队的训练,还有谁比熊廷弼以及他麾下那两员大将更合适?
    但是熊廷弼年富力强,还有更大的用途,麾下两大将军也是如此。
    他们还有更多施展的空间。
    刘綎在京营搞改革,如果效果不好,或者是反弹的厉害,将其撤职罢免就是,然后安抚其他人。再换一个人上来统领就是。
    反正老刘年事已高,真正退休倒是也没什么。
    如果是熊廷弼,至少还需要几年缓冲期,而且真让熊大得罪京营和勋贵,以后也不好共事。
    所以说,莫看刘綎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其实和当初的于谦一样,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要一个闹不好,就会被勋贵们疯狂的反噬。
    老刘能接下这个差事,也是报国之心的体现。
    方书安和熊廷弼这样的年轻人都能将辽东整理的有声有色,他一员老将还能发挥余热,也是老怀甚慰。
    “刘老,您做的好,说不上名留青史,也能在大明史册上记下一笔,若是做不好,于少保前车之鉴啊。”
    方书安一出门,便看见刘綎在看着院子里活动的学子们。
    “哈哈,你小子,你以为就你自己看的清楚?你可知为何陛下和阁老都未提及此事?”老刘露出十分慈祥的笑容。
    “难道是他们忽悠你?那不可能啊……你又不傻……”
    傻还没说完,方书安知趣的闭上嘴巴。
    对于方书安这样目无尊长的言论,刘綎已经习惯,“你小子开口闭口就是陛下和你爷爷忽悠老夫,亏你也说的出口,还有,你说谁傻呢?”
    “我……这不是一时嘴快么……”方书安陪着笑说道。
    “我看你啊,目无尊长,迟早在这上边吃亏!”刘綎表情严肃的说着,但是动作一点没变化。
    看的出来,他是真心看好方书安,连严厉训斥都不舍得。
    方书安毕竟是后世那个人人平等时代过来的人,想要将皇帝向神仙一样供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于他对待下人和属下的态度,也都令别人不习惯。
    不过反正他的名声早就在外,刘綎也就是说说,并未较真。
    也就是方书安这样的态度,人们更愿意和他亲近,若是和别人一样,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他也不会得到大佬们的青睐。
    “国事艰难,你们都能顶上来,我们这些老东西当然也能,等到我们顶不住的时候,你们刚好也就成长起来。咱大明能有今日,不就是老人带新人么?”
    老刘说着,眼光看向东南方向,那里,他从一个愣头青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大明的柱石。
    现在,是时候为其他后辈修桥铺路了。
    “放心吧,老夫一把老骨头,还能将你们扶上马,送一程。”
    他说完最后一句,便自顾自的笑笑离开。
    院子里那些学子,还有身旁的方书安,便是老刘做这一切最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