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章 不贰良臣
太子走进书房的时候,又想起这些事情来,哪种空虚的感觉又在心底隐隐出现。
他仰躺着身子,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右手按着额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俺何时能改掉这种粗躁的毛病啊?”
他这么叹气着说道,心里又茫然不知所措。坐了一会儿,太子百无聊赖的拿起案上的玉杆狼毫,却一时便来了感概了。
这太子,要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也不为过,可他对文章丹墨却别有一番灵智,其诗书文章倒也不在世民之下。这时,他拿起笔来,心中即成了一律,于是,展笺碾墨,挥毫狂书道:
昨日苑场围猎獐,错断毫厘意味长。若是沙场决生死,事后军师必遭殃。
太子书完,擲笔于案上,坐了下来,眉头紧皱起来,脸色变得冷峻如铁,心里有了一个决断的主意,觉得若要稳操胜券,必须尽快置世民于死地,否则,让世民一有机会,他可能会比自己下得更狠的毒手。
太子正这么想着,忽有家丁传报齐王元吉来访,太子立即站起身来,那时元吉已随家丁身后进了书房来。
太子屏退家丁,看着元吉坐到案旁椅子上。元吉那脸色阴沉灰暗,太子心想:必是又有什么不愉快的消息了。
那元吉沉默着许久,太子盯着他的脸好一会,才听他狠狠的说道:“那尉迟黑子不识抬举,昨夜我让家人打点五万两银子,一百条金条,给他送了过去,你看他说了什么来着。”
李元吉说着,递给太子一封书简,又道:“真是气煞人了,咱想不到他竟如此的死心塌地,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咱真出不了这口恶气。”
太子接过书简,看了一回,又想了一会道:“这也不足为怪,世民手下这些人多年跟随他,必受惠不浅,要想把他们拉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得费一番心思才行,既然尉迟敬德不吃敬酒,咱就给他罚酒吃,杀鸡给猴子看看。”
正当太子和元吉密商如何整治尉迟敬德的时候,尉迟敬德正在他府上坐立不安,昨夜齐王元吉让家人给他送过一车的金银财宝,看了齐王府上带来齐王的亲笔信,即修书一封,原封不动的把那车金银财宝送了回去。事后一转想:齐王这招,目的是想拉拢他,想着这事情,越发感到不是滋味。
这天清早起来,在院子里抡了一回那重八、九十斤的双锏,接着吃了一大海碗猪蹄莲子粥,遂藏了昨夜齐王送来的书信,出了家门,从里安巷折过长安街,往宫里找李世民去。
昨日早朝后,李世民一直为父皇早朝时说的话忐忑不安,听父皇的说话,仿拂已经对他完全失去信任了。
李世民就是想不明白,即使太子、元吉那一帮人如何的诬说他的不是,难道父王就没有自己的判断不成,自己总归还是父王的亲骨肉,自己也没有任何逆圣的迹象,以往自己为大唐所做的一切足以证明耿耿忠怀,难道这一切父王再没丝毫顾念?
父王这一说话,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太子、元吉本来就唯恐无机可寻,父王这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这话,不正是明着放纵他们为所欲为吗?
李世民越发的想不通了,他预感的危险仿佛就在眼前,两位骨肉兄弟仿佛就象两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饿狼,正要向他扑来,倘若他不还手,不保护自己,这两只饿狼便会扑倒他,咬他的吼管,撕食他的肉,最后彻底的噬掉他。
李世民想着这些,不禁毛骨悚然。
但是,想到以同样的手段回敬他的两个兄弟,那必然出现骨肉相残的可怕局面。
想到宫廷可能出现的血腥大屠杀,想到至亲的骨肉兄弟会被他杀掉,他的心里便软弱了。
这种翻来覆去的软弱不知多少次在他心里蠕动,仿佛千万只蚂蚁在轻轻的噬咬着他的心。
也总是这种时侯他便泄气了。本来像他这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英雄的,在战场上他算是杀人无数,但是面对他的亲人,面对他的至亲兄弟,他便有了许多说不清的顾念。
虽然,他少年时和元吉就有芥蒂,但说什么元吉都是他的至亲兄弟。那时,他与哥哥建成是亲密无间的,建成只比他大五、六岁,却总像父亲般的呵护着他。
在李世民的心目中,那时候的建成哥哥确实是好兄弟,他性情宽厚,从来不和弟弟们争执,后来,从晋阳起兵后,他门各自领兵征战,兄弟们在一起相聚的时间少了,至于哥哥建成从何时起,与元吉结成一伙他都不知道。
太原会战后,他才看出端倪来,两位兄第倘若没有后来多次地欲置他于死地的事,他仍不相信原本那么宽厚仁爱的哥哥会对他这个亲弟弟下毒手。
正因为看到两位同胞兄弟的残忍,自己却又往往顾念着亲情,这种矛盾心理,便让他打算下起狠心的时候,心里便充满无限的空虚。他确实是很难下得起决心呀!
李世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很少的出门去,除了每天早朝和到父皇、母后那里请安去,他便尽量的避免出门。
他明白,他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候了,这种危险正潜伏在他的四周,除了承乾殿内,外面到处都潜伏着杀机,他虽然并不惧怕这些,但仍然觉得是少出门为好。
可是他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避开目前的危险了,来自建成和元吉的危险早已成了无法避开的现实,来自父皇方面的危险呢?李世民根本就不敢想,根本就不敢去估量这种危险究竟有多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那天,因为房、杜二人的事他找父皇去,和建成、元吉一番辩驳后,父皇单独和他说了一番话,他虽然觉得父皇疑虑过重,但从父皇角度来考虑,那也是情有可原的,虽然没能为房、杜二人说上什么话,但心里的郁结也缓解了些许。
但却想不到,事情刚过这么几天,父皇却又在满朝文武面前说出那么不信任自己的话,这样的话倘若出自一般大臣的口倒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这话出自父皇之口,这问题就严重了。
父皇已经怀疑自己有逆圣之心,甚至已经在防范自己,可自己何曾有过这样的心理呢?父皇捕风捉影,再加上建成、元吉的撺掇、媚谗,父皇的疑心会越来越重,说不准那一天,父皇突然的掣肘自己也很难说。
李世民想着这些,越想越害怕,他很难想出办法改变父皇多疑的心理,他想起当年,一个谋反的罪名,父皇便置刘文静于死地,可刘文静何曾有过谋反之心呢?父皇一旦起了疑心便很难改变,倘若自己不是他的亲生骨肉,恐怕早已是刘文静一样的下场了。
如今建成、元吉一直在作祟,父皇猜忌之甚更如火上添油,这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天早上,李世民早朝回到承乾殿,像往常一样用了早膳,便走进书房坐下来。今天早朝,李世民忽然发现朝廷的气氛改变了,一些素来在他面前都点头哈腰,笑脸相迎的大臣,远远看见他就避开,从父皇那冰冷的表情看,父皇对他的态度明显在变。
李世民觉得危险离他越来越近了,这种情况倒使他内心变得冷静了,这段时间来,他心烦意乱,几乎理不清任何头绪,以往果断胆气几乎没有了,以往决战千里,纵横驰骋的英雄气概都消沉了,在这种忍无可忍的情形中,他内心所受的煎熬是无法形容的。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心性残忍的人,即使本来不残忍,但最终变得残忍的人,这种人不会承受忍无可忍的煎熬,这种人,在瞬息间可以非常果断的决定下毒手而没有丝毫犹豫。
另一种是心性仁厚的人,在通常情况下,让他使用残忍的手段便不忍心,尤其是面对他的亲人便更无法下手,但是你死我活的情势又逼着他非下手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他面临着决择,但却内心茫然,心里承受着最痛苦的煎熬。
李世民感到,他已经到了非作出决择的时候了,他很清楚,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你死我活的生死决择,他必须想办法除掉建成和元吉,除掉这俩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来自父皇方面的威慑,避免重蹈刘文静的覆辙,同时也彻底消除了建成、元吉对自己致命的威胁。
李世民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变得异常的冷静了,他知道,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残忍,倘若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挽回兄弟的情谊,消除潜伏的杀机,李世民何至于想到这个份上!
他知道,这么做可能会遭受后人千古唾骂,但是,他顾不了许多了,与其任人宰割,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