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举荐

      赵桓这一招邀请师父进京的操作,惊呆了郭京。
    直接跳过自己吗?
    他还想着自己能不能以自己回去找师父为理由,逃脱升天呢!
    结果呢?赵桓直接釜底抽薪了。还让自己和李纲去炼钢,自己会练个球球的钢。
    “说一说,黄河之事吧。”赵桓对这个非常关心,几乎每天一问。
    这黄河要是决了堤,自己就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宏图伟业?什么壮志凌云?都是白给。
    【大宋预计覆灭时间:198天。】
    他看着这行字,居然恍惚间,自己已经做了二十多天的皇帝,这段时间做的好不好?
    他不清楚,但至少现在看,还算不错,至少完颜宗望已经从大宋的汴京城下撤退了,而这一次,他也没有答应和谈,只是送出去“宇文虚中”的家人,聊表诚意。
    “共计收拢流六十多万人。其中小孩约十万人,而女子也将近二十万,剩下的多是些老人,只有十余万的青年男子,这些男子正在筑堤,汴京城下的这段堤坝,已经修的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正在向下游筑堤。”孙博掏出个账簿,翻动着说道。
    “人手不够啊!陛下,这要是想要赶在凌汛来临之前,筑成新的堤坝,非常困难,凌汛期间,很有可能会在下半段决堤。”
    “本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北东西两路,怕是保不住了。”
    孙博最近也是急得团团转,汴京城防早就修好了,全都派去了筑堤,但是十万民夫哪里足够?
    至少也要三十余万的民夫,才能保证修堤坝,在凌汛来之前修好。而且还要赶在凌汛中,保住堤坝,才能保证来年的生产。
    否则黄河决堤,赤地千里,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瘟疫水灾,对大宋的伤害,可想而知……
    李纲听到这里,也是挠头,他忽然想到什么,太瘦说道:“官家,臣想到了办法!臣这里倒是有不少的人,各地厢军和义军勤王之师正在陆续赶来京城。”
    四壁守御使收拢各地勤王军,而这些勤王军,虽然良劣参差不齐,但有不少的壮劳力在!这些人,可以排上用场!
    打仗他们不见得行,但是筑坝,还是可以用的!
    “这些勤王兵如何犒赏,他们如何去留,很成了问题。战斗力不足以编为正式军队,训练也要旷日持久。就地解散可能凭空制造流匪。还望官家定夺。”
    【历史事件提醒:原来历史线中,第一次开封城之战后,宋钦宗听从了唐恪、耿南仲等人“继好息民而不已,使金人闻之,奈何?”的谏言,将所有的厢军遣返原地。】
    【而义军就地解散。导致百万流匪横行淮南淮北等地。第二次开封之战中,勤王军迟迟难以组成规模营救开封城,与此有关,南方的勤王军无法到达汴京城,被沿路的盗匪阻截。】
    【百万义军如同一颗定是炸弹一样,如何选择呢?】
    “按制赏赐粮钱,资出内帑。”赵桓先定下个基调出来,先犒赏了这群义军再说。
    勤王也好,还是流寇洗白也罢,自己不封赏,下一次,就别指望他们勤王了。
    自己这次不赏,看似省下了赏赐的费用,其实却落下了污名。
    更别说流匪横行无忌,就再难收拾了。
    剩下的该怎么办呢?工赈监这边缺人手,而义军这边人手又很多。
    赵桓想了想说道:“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进入工赈监内。”
    “做一日工,则有一日钱。可以稍微缓解下工赈监人力不足的情况。当然朕知道,这些义军纪律不严,孙博你看好他们了,稍有风吹草动,尽快上报。”
    对招揽义军金工赈监,赵桓觉得难度相当的大!
    他觉得故土情结严重的中国人,很难说,能够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在黄河堤坝上筑堤,人这种事,还是需要再想想办法。
    “陛下仁慈。”孙博口呼万岁,俯首而拜。
    李纲摇了摇头,这孙博手下人更多了。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官家,这些义军可不是流民。这是军队!
    即使是义军,那也是一股军事力量。
    “官家,有所不知,厢军本身都是失地的农民,给朝廷做工也是做,给员外们做工也是做。义军也有很多原来都是落草为寇的流匪,趁勤王之机,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都不是什么好相与。”李纲说道。
    赵桓一愣,才想明白李纲想表达的意思。
    这群人手中有武器!
    不仅如此,而且会有很大的概率留在汴京城或者留在工赈监内!
    “孙博,开封城修城、惠民河清淤、黄河筑堤,事情很多,也很杂乱,这几天孙少卿都累瘦了。着实不易。收编勤王之师的事情,李纲你负责起来,再兼个工赈监少监吧。”赵桓想了想,决定把这孙博手里的人手分一分,权力分割一下。
    李纲暗暗叫苦。
    兵部侍郎,负责军事文书之类的事,本身就很头疼的事,还在蔡攸现在很老实,枢密院也正常工作,他到没有忙到离谱。
    现在四壁守御使的职位还没卸下,虽然金兵已经退了,但是开封城的城墙也破了,需要修缮。
    本来他还有个军器监少监的职位,这里面刘益等人总是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就够他受的了,后面还有岳飞的战场反馈回来的消息,还要对决胜战车进行改良。
    自己再挂个工赈监少监之事,岂不是要累死?
    没有人对权利没有欲望,但是也要量力而行。
    虽然他才四十三岁,正值壮年,但是真的有点干不动了。
    “臣也是身兼数职,这个工赈监少监的位子,臣恐怕消受不起。”李纲怎么可能不知道工赈监的价值。
    这个工赈监,当成立之初,官家曾经失口曾言同知二字。
    可想而知,这个监恐怕不日就会升成院。
    少监从四品,同知正二品。不说权力,光每个月的俸禄都能涨一倍。而且人手愈加庞大的工赈监,没有相应的品秩也说不过去。
    但是他真的做不动。
    “臣有一人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