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118 老刘被带节奏了

      (感谢好友蛋蛋的爱伤打赏鼓励)
    刘文睿抱着闺女溜溜达达的走回来,还得给这三个娃子做早餐啊。
    瓶瓶奶、水果、煎鸡蛋,这个就够三个娃子吃了。尤其是小苗苗,等煎的鸡蛋放凉了,直接就用小手抓着咬。吃得那叫一个香,让老刘都跟着大口的咬着自己的三明治。
    这就是让刘文睿最省心的地方,小家伙在吃饭这个事情上从来都是很认真的。给咱吃啥,咱就吃啥。
    “一家四口”,这个早餐吃得也是很热闹。
    吃饱喝足的小苗苗,也就是让老刘给擦擦嘴、擦擦小手,然后你就不用管了。小家伙能从餐桌上自己爬椅子上,再爬到地板上,跟平头哥和小猴娃玩耍去。
    收拾完的老刘,坐在沙发上,把手机给拿了出来。他也得看看自己干仗这个事情,到底现在发展到啥程度了。其实昨天应该就有了进一步的结果,只不过下午带着小家伙玩得太忙,没来得及管这个事情。
    搜索了一下,好像还成。前边的新闻大多都是关于肯尼亚国内的一些重大时间报道,好像关于自己干仗这个事情已经被相关部门给管理了。
    又往下翻了翻,一篇文章跳到了他的视线里。文章的标题,就是《打人者西蒙是个怎样的人》。
    这个标题可是很尖锐,让老刘看着就很来气。不用说啊,现在这个文章的作者已经给自己定性了。看这个题目,你就知道这个文章不带讲自己好话的。
    点进了文章之后,看着标题边上的作者名和头像,他却有些纳闷了。
    他还以为是昨天跟自己针锋相对的瑞秋写的这篇文章呢,其实跟瑞秋一点关系都没有,是那个后来提问的《纽约时报》的记者卡尔,是他发表的这篇文章。
    没有看文章,而是先回忆了一下昨天的情形。好像这个卡尔也没怎么针对自己?这货怎么就能这么无耻的抹黑自己呢。
    往下看过去,第一句话就让老刘很愤怒了,“昨天有幸见到了这位西蒙先生,给我的感觉,他就是一个好色的野蛮人。”
    这第一句话,就给他贴了俩标签么,“好色”加“野蛮”。然后在下面,卡尔也给出了自己的论据。
    好色,就是因为刘文睿的一些言论。这个是真实的,只不过却是被卡尔故意截取出来的。而且也着重讲了一下刘文睿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专门找“漂亮的瑞秋”来回答问题。更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几次三番的提出要求,想要跟瑞秋“单独约会”。
    卡尔给出来的评价,就是刘文睿别有用心的。想要用这样的手段来勾搭瑞秋,进行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至于说这个交易究竟是啥他没有说,只是在这个词的上边,也给打上了引号。
    光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就很抓人眼球了嘛。人们都有猎奇心啊,可没想到西蒙竟然是“这样”的人。
    下边就是针对刘文睿的野蛮给出的理论依据。在下边的文字里,刘文睿“西蒙”这个名字,前边就一直跟着一个“打人者”的标签。
    甚至他还断章取义引用刘文睿的话,直接将那些“可怜的司机”跟“犯罪分子”、“暴徒”给联系到了一起。
    刘文睿昨天也确实做过类似的比喻么,只不过到了他这里,这就变成了刘文睿直接给出了肯定的说辞。这些司机,就是犯罪分子、是暴徒。
    接下来的根据,就是刘文睿在“行凶”之后并没有任何歉意的表示。没有去看望过那些被他“凶残殴打”的人,也没有在媒体上做出过正式道歉。
    那些人真的是太可怜了,即便是他们的行为有些过分,可是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打人者西蒙却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动手打人。
    接下来,就是卡尔的“担心”了。这么一个冲动、野蛮、好色的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会给肯尼亚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危险?
    然后他又结合刘文睿有娃没媳妇这个事情,给出了推论。刘文睿肯定是在华夏混不下去了,犯下了好多的罪行,这才跑到肯尼亚来。
    他衷心的希望肯尼亚相关部门对于刘文睿进行严格审查,这样的人应该及早清理出去。肯尼亚是东非经济的领头羊,有刘文睿的存在,会破坏肯尼亚的整个营商和安全环境。
    毕竟像刘文睿这样的人要是多一些的话,肯尼亚的治安情况该如何来保证?其余的投资者们该如何放心来这里投资?
    可以说,卡尔的这篇文章用心险恶。老刘看了一下时间,是今天凌晨发布的。这就是一个失实的文章,可是这篇文章竟然特么的很受欢迎。
    他看的时候,这篇文章还在那些新闻的后边。等他看完了,这篇文章就蹿到了前边。可以说老刘同志又出名了,只不过这次的出名是恶名。
    不管什么事情,都怕被带上节奏。而现在的老刘同志,就被带上了节奏。
    之所以会这么说,可不仅仅是因为卡尔的这一篇文章。有好多记者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且贴出了照片,就是昨天过来的那些记者中的人。
    他们不怕乱子大,反正昨天也真没啥可报道的。现在卡尔起了一个好头,那么跟风报道就可以了呗。
    然后这么一篇仅仅是在肯尼亚当地发表的网络文章,并没有经过多久,直接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泛滥了。
    文章虽然很简单,但是这个文章中暴露出来的“内容”,就是非常多的。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对内容进行扩充。
    当然了,这个挖掘的过程跟老刘就没什么关系了。点上一支烟,喝上一杯咖啡,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能“挖掘”出来。
    卡尔的这篇文章,那就是带头大哥,给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详实”的论据。让他们可以给思想插上一双翅膀,自由飞翔。
    刘文睿看着这个文章和后边赶制出来新鲜出炉的别的文章,气得差点将手机都给砸掉。太憋屈了,竟然就这么被人给带节奏了。关键是你还没法去反驳,你就算是说了,人家会在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