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作办学

      此刻,临机集团总经理办公室里,却在谈论着另外一个话题。
    “唐总,关于在临河建立东叶大学苍龙机械学院的事情,校务会已经原则通过了,下一步就是要报教育部批准。按照教育部前一段时间的指示精神,这件事得到批准,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说话的是东叶大学副校长范文平。他这次是跟着学生实践队一起到临河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来与唐子风会晤,商讨两家合作办学的事情。屋里的人,除了范文平和唐子风之外,还有临河市副市长邵俊杰、东叶大学机械系系主任孙凡卓以及临机集团副总经理张建阳。
    欧阳康事件,让唐子风意识到一个问题,高校里的科研,与现实生产部门的需要是存在着一些脱节的。明理工承担科技部的机床专项,考虑的是如何出科研成果,并不特别在乎实践部门的想法。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有些高校搞出来的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但随后就杳无音讯了。因为从实验室到生产一线,还有很深的一道沟堑,跨不过去的话,这样的成果是毫无价值的。
    科研如此,教学也是如此。很多高校的机械专业里讲的东西,与生产实践相悖离,学生毕业出来之后,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需要。
    此外,机械专业在时下的国内属于一个冷门专业,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报考这个专业,一些成绩差,被调济到这个专业里的学生,也是抱着混张文凭,未来改行的想法。像于晓惠这种一门心思想学好机械专业的学生,已经是很罕见了。
    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唐子风便萌生出了自己来培养人才的想法。他非常清楚,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要落到人才身上,哪个国家拥有第一流的人才,就能够占据产业高地。
    说是自己培养人才,唐子风当然也不可能自己办一所大学来招收学生。先不说教育部答应不答应,就算教育部同意他自己开一所大学,如何招生、如何管理学生、如果组织教学,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也不是临机集团里的任何人擅长的。
    临机集团旗下倒是有一所技校,这是由原来的临一机技校和滕机技校合并而成的,主要承担职工培训的职能,相当于把工厂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转变为现代教育方式。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工业生产知识,了解各种生产规范,进车间就能够上手干活。但是,要让这些学生来设计机床,可就没戏了,人家原本也不是干这个的。
    唐子风向肖文珺说起此事,肖文珺告诉他,时下有一种很流行的方式,就是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有的是赞助某个学院,有的则是另外建立独立学院,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和学校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从企业方面来说,能够得到按自己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当于在学校里就对未来的员工进行了职业培训。从学校来说,则是增加了创收机会,以及扩大了自身规模。
    要知道,学校进行评比的时候,这些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是可以算人头的。人头多了,学校的分值就高了,后续的各种好处都会接踵而来。
    独立学院这种模式,唐子风在后世是听说过的,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实际操作一番。他当即请肖文珺去给清华机械系的系主任带个话,问对方是否有意与自己合办一个独立学院,还牛烘烘地表示,钱不是问题。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肖文珺一脸嫌弃地打断了。肖文珺告诉他,这种与企业合办独立学院的事情,像清北这种顶级高校是不屑于去做的。好吧,其实人家只是觉得临机集团规模不够大,牌子不够响,如果换成ge、西门子之类的企业来提出这样的要约,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人家才不是因为ge、西门子身上有“洋”味呢!
    知道自己高攀不上清北,唐子风便把目光投向了地方院校,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东叶省的最高学府东叶大学。
    东叶省原本有东叶大学和东叶工学院,后来工学院改名为工业大学,再后来就被并入了东叶大学,这也是许多省区的常规操作了。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大学排名,基本上都是看总量数据的,比如一年发多少篇论文,一年拿到多少课题经费。把两所大学合并起来,这些成果就能够算在一起,从而提高大学排名的位次。
    唐子风想合作的单位,正是原东叶工业大学的机械系,现在则是东叶大学的机械与自动化系。临一机有不少工程师都是这个系毕业的,对于它的实力还是比较认可的。
    唐子风亲自上门,去与东大机械系系主任孙凡卓谈了一次。孙凡卓闻言大喜,马上领着唐子风去见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范文平。范文平对于唐子风的提议也很感兴趣,两家一拍即合,很快就开始了可行性研究,具体到办学场地、经费来源、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唐子风觉得一团乱麻的办学事宜,在东叶大学的专业人员面前,显得十分简单。
    你不是自称能够提供场地吗?你们集团不是有充足的实验条件和实习机会吗?你们不是说可以分担一部分经费吗?
    那就招生呗。
    树起招生旗,何愁没有想上学的?
    至于说学生招进来怎么办,往宿舍里一扔,贴张课表,告诉他们啥时候去哪上课,不就完了?至于说什么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务、宿管等等,我们这都是现成的。
    相比教学环节,学校里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全国各高校广泛扩招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一个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东叶大学是不敢随便招生的。
    20年前,大学生在社会上绝对是香饽饽,一个单位上能够分配到一两名大学生,那简直就是捡到了宝贝。后世揭密的很多重大军工装备研究历史中,都有某某人刚从大学毕业就被委以重任的佳话。这不是因为当年的领导有多大魄力,实在是那时候的人才太缺乏了。
    看一组数据:198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47.5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447.3万人,20年时间增长了10倍。再加上历年毕业生的积累,现在谁还会把一个大学生当一回事?哪个单位进人的时候不是在几千份简历里挑挑拣拣?
    毕业即失业,在这个年代里可真不只是一句玩笑话。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边是各高校还有扩招的冲动,教育部的做法也很公平,那就是看你的毕业生就业率。能解决就业问题,你就招。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你就免开尊口。
    到了学校内部,这个政策就被推到了各个系。你这个系的学生就业情况好,就给你加招生名额。你的就业情况差,对不起,明年要扣掉几个名额,转给那些就业好的系。
    学生名额代表的是一个系在学校的地位,以及老师的待遇。学生数少了,你就开不了这么多课,有些老师的工作量就会不足。工作量不足就会扣奖金,影响职称晋升,这简直就是要了老师们的亲命了。
    于是,各个系的领导都绞尽脑汁,把专业的名字改得好听一点,去掉那些对找工作没帮助的课程,把时下社会上最流行的概念都弄进来,哪怕一时无法变成课程,至少也要开几个讲座。
    顺便说一句,有些家长去高招咨询会打听哪个专业好分配,其实是多此一举。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是好分配的,不好分配的专业早就被校长们掐死了。
    好吧,其实还有些家长担心清北人师的学生不好分配,这是担心皇帝的金扁担容易生锈吗?
    临机集团想和东叶大学合建一个独立学院,校方最关注的就是就业问题了。独立学院的就业也是要算在学校就业率里的,别拖了学校的后腿。
    对学校而言最麻烦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却是最简单的,这就是合作的意义了。
    唐子风告诉范文平和孙凡卓,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临机集团负责兜底。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着工作,临机集团会全额接收。当然了,前提是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是合格的,最起码数学四不能挂科吧?
    有了唐子风这个承诺,东叶大学方面还有什么犹豫的,立马就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班子,开始写计划书,编制培养方案,先报省教育厅,然后报教育部,现在就等着教育部批复了。
    正如范文平对唐子风说的那样,由于前段时间许昭坚等一干前辈的呼吁,教育部对于这种面向工农业实践部门的专业是持鼓励态度的,加之在东大提交的方案中重点指出了毕业生就业将由企业全部兜底这一条,教育部批准这个独立学院的设置,基本是没有悬念的。
    “现在的问题是,唐总觉得,咱们这个学院,招生分数线划在哪里比较合适?”
    范文平向唐子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