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红楼]弟弟是只战斗机_分节阅读_148

      [红楼]弟弟是只战斗机 作者:清粥没一碟

    [红楼]弟弟是只战斗机 作者:清粥没一碟

    涂凌光眼睛一亮,笑着道:“这也叫你知晓了,你怎么猜出来的?”

    林铭玉道:“这颗棋子原是你一早就布置在忠顺王身边的,之前说他失踪,我就觉得奇怪,忠顺王府还好好的,万不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引起官场的注意。即便是做出来了,你也不会让这事一个响动儿都没有,看来是你安排的,把人送到王子腾手上了。”

    涂凌光哈哈笑,不由得抓着他凑到嘴边亲了一口,“你真是聪明。不过,消息是我故意放给他,他有野心又胆小,也不是个蠢到家的,虽与王叔有勾结,但也未留下什么厉害的把柄,事情闹出来,他侥幸还可以逃出一死。若是让王叔疑了他,断无活路。我为他开了方便之门,他却命不好撞到王子腾手里,我也爱莫能助呐。”

    林铭玉才不信这里没有他的手笔,也不拆穿他,哼哼了两声,叹道:“忠顺王这回真要睡不着了。”

    忠顺王何止睡不着啊,王子腾的密折不出一日,原封不动的折子内容就腾抄到了他手里。他一面愤怒难言,一面又庆幸这回消息来得及时。

    当下忠顺王府的谋士们便聚集到了一起。

    “诸位有什么想法,大可畅所欲言。”

    忠顺王坐在上首,世子涂凌风下首站着,其他的谋士们也没一个敢入座的,都老老实实地站在地下,听了这话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是谁也没敢第一个开口。

    涂凌风默了片刻,道:“诸位是府上的老人了,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今儿有什么好的主意,只管说出来,若能解了今日之危,诸位跟着受用。现在也不必藏着掖着,大家敞亮了说话。吴先生,吕光甫自来是与你说话,他手里拿了些什么,你给诸位先生说一说。”

    站在排头的一个谋士站起来,他年近六旬,个头却高大,只是此是脸色的气色不甚好,自打知晓吕御史失踪,这位负责与吕光甫接洽的谋士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听闻世子的话,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双手呈上,道:“这里是近来福建送过来的物件清单,原件已经遗失,料是吕光甫偷了。掌管册子的帐房因怕王爷追究,先一步抹了脖子。若这个册子当真落在吕御史手里,如今的情况……”吴柄往上觑了一眼王爷铁青的脸色,嗫嚅道:“最怕王子腾拿了这个把柄,直接呈到御前,那可就说不清了。”

    忠顺王黑了脸,吴柄的话不好听,却说得明白,这是活生生的罪证呐,若到了御前,他怎样解释这一大笔的银子是哪里来的?别说他一直瞒着皇帝置办在福建的产业保不住,就是他自己又能落得什么好。越想越是生气,忠顺王手边放着刚端上来的上等碧螺春,他捞起来就砸在了地上:“平日里你们左一个主意,右一个主意,怎的今儿有你们出力的时候,一个个跟锯嘴葫芦似的,本王是白养了一群饭桶不成!”

    众人诺诺不敢言。还是世子出来圆场道:“父王息怒。事已至此,好在我们的消息来得快,也不至于到最坏的地步。王子腾进京,即便是快马加鞭,也得十日上下,我们还是抓紧这个机会,想好对策为妙。诸位,此事重要之处不必我多说你们也看到了,这最后十日,你们必得想出良策,到时候刑罚加身,身家性命也就没有了。”

    众人忙道是,一个个冥思苦想的。有人道:“既然证据都在王大人手里,只要把证据抹掉,空口白话,也就不足为惧了。”

    有人道:“先下手为强,还得拿捏好王子腾的把柄才好。”

    “贾府必然在里头掺合了一脚,以王爷与贾府的关系,这个时候正该示以威,宫里头那位,怕也得动一动了。”

    其实,众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这件事发展到如今,说到底是圣心变了。若不然,早在涂硕出事的时候就压下来了,哪里得如此大张旗鼓,把吕光甫吓跑了。为自身计,众人心里都涌起一个极不敬的念头。

    吴柄在府上多年,最是了解忠顺王之心,见他听得神色几变,不由意动,谨慎地说道:“追根究底,这事要解决还应在圣上身上。若是圣上肯点头,自然万事皆了,若圣上不点头,怕最多的动作也难堵悠悠众人之口,圣上虽是万岁,今年来常宣太医,若……”

    他话没说话,世子已经断喝道:“放肆!你不要命了,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世子满面怒容,似乎不肯罢休,忠顺王却道:“行了,凌风,吴柄也是心直口快,饶了他这次。你们都记着,以后说话做事都得谨慎规矩。今儿就到这里,都回去想清楚,明儿一早拿个章程来找我。”

    他看了吴柄一眼,端起手边重新布置好的茶盏。

    吴柄躬身退后,跟着诸位无精打采的谋士们回到外院客房,待人都散了,放重新收拾了一番,悄悄地回到主院。

    “烦你通禀一声,我有要事要求见王爷。”

    不过两日,宫里传来十三皇子不大好的消息,皇帝老来得子,十三皇子颇为受宠,这一病,立马宣了太医来诊治。贾妃坐在床前,默默的抹起了眼泪。

    前儿刚出了贾宝玉的事,眼下自个儿的亲儿子又不好,贾妃真是伤透了心。脸上的泪不断,心里已经暗暗咬牙,忠顺王府欺人太甚了,竟然连皇子都敢谋害。原先自己弱小,娘家又无过硬的背景,还入了皇后娘娘的眼,不得不依靠忠顺王府过活。原以为皇后娘娘正位中宫,先义忠王便是未来的储君,即便知道秦氏是皇后安□□来的人,秦氏入府的时候她仍万般嘱咐老太太要善待她,谁想到日后义忠王府坏了事,皇后也被软禁,如同废人了呢。

    这件事如鲠在喉,随着义忠王府出事,秦邦业去世,也就罢了。没想着今日成了忠顺王府威胁她的把柄,原来秦氏压根不是皇后的人。忠顺王真好手段。如今且还活着一个秦钟呢!

    贾元春固然为难,贾母看到不请自来的秦钟,再听他一席话,恨不能立时就晕厥过去。

    于是,贾母又得递牌子求见贵妃。只是这是个什么时辰,宫里头皇子还病着呢,您着身外外家,也不知道省点儿心,即便是担心皇子的身体,也没有这个时候来得这么勤快的道理,皇宫又不是你贾府的后宅大院儿。

    贾母心里苦呐,若不是这个事情太重大,关系到宫里贵妃娘娘的命运,她是一定知情识趣,不给娘娘惹麻烦的。

    第137章

    贾母递了牌子, 疏通关系求到太后面前。太后一贯怜贫惜老, 在宫中素喜贤贵妃奉承恭敬,因发了话,宣她进宫见贤贵妃一面。

    十三皇子高热不退, 贤贵妃很是憔悴。祖孙两见了,想起近来诸多事端,忍不住先哭了一场。元春把侍婢太监屏退,独留下府里带出来的贴身宫女抱琴伺候,这才把贾母请到近前坐了, 细问:“您老三番两次递牌子求见, 我谅着有大事要说, 只圣上这些时候心中不快,我这里又管照十三皇子, 离不得身,虽然心中着急,也实在没有法子。万幸太后还念着一点儿伺候的情分, 宣召您老进宫了。家里可是有什么着急的,您照直说了罢。”

    贾母满脸愁苦, 此时方能释放一番, 因道:“正是有事要跟娘娘商量。你还记得东府里的孙媳秦氏么?”

    元春眉头微皱, 俏脸登时显出一丝煞气, 冷笑道:“原来是这个,前儿忠顺王递了话来,拿着这个胁迫我。可是又到府里了?这事原也是我们遗漏了, 当日秦氏去的时候,就不该留下她的兄弟。事到如今,只有没了对证,万事便休。少不得老太太回头嘱咐父亲,这件事定要自己亲自去办,不要再出了纰漏。”

    贾母摇摇头,叹道:“若是这样,也不必娘娘拿主意,老身舍着这副诰命,也办了。事情比这个更麻烦。你可知道,昨儿秦钟上府上,说了好大一件事,咱们家担着天大的干系,我只无法才能到这里来跟你商量一个主意。”

    贾母说到这里,却是顿了顿,锐利地目光牢牢钉在元春身边随侍的抱琴身上。

    抱琴不禁抬目相视,被贾母目光里的冷意激出一身冷汗,忙低了头,不敢再看。

    贾元春自是看到了贾母的异样,心里颇不以为然,为安贾母的心,对抱琴道:“我与老太太久未说话,你把前儿圣上赏的上等的碧螺春沏一杯来,多的包两斤,给老太太带回府去。”

    抱琴忙应是,轻身退了出去。

    贾元春道:“祖母不必担心,抱琴自小在我身边服侍,又随我进宫,是第一等的得用之人,对我忠心耿耿。”

    贾母却道:“不是我不信娘娘身边的人,此事干系重大,我不得不谨慎小心些。你道秦氏是什么身份,我们原以为她不过是皇后身边的人,却是错了。她是个私生的孩儿,亲生父亲是这个。”说着拇指向上,比了比。

    贾元春愣得一愣,猛然醒悟。“义忠……”话出半截,便咽回了肚里。

    贾母神色凝重的点头:“我们都被骗了。圣上最忌讳这个,虽说秦氏已死,但她在我们家做了许多年的媳妇,要说我们与她那图谋没关系,就她这个出生,谁能信?圣上为安心,也不会放过我们贾家了。娘娘,怕是宫中的你,十三皇子,少不得也要受到连累了。”

    元春脸色煞白,半响方恨道:“早知有这祸根,当日便不该投了那人。废后误我。”

    “如今忠顺王府拿了这天大的把柄,定然要我们出力的了。”

    贾母说着,森冷的目光看着元春。元春毕竟在宫中多年,心性是历练过的,虽然痛恨震惊,这会儿也记得得解决眼下的危机。忠顺王所求,无非是失银一案涂硕能脱身,原来她们自然是不能认得,拼得撕破脸皮也要保住贾宝玉。时移势易,贾府也只好壁虎断尾,绝处求生。

    元春按捺下心中不甘不舍,毅然道:“给宝玉送些素日爱吃的吧。”

    贾母一震,挪挪嘴,终究是默然。

    因十三皇子发热之后又出痘,陆续竟有三位住在宫内的小皇子小皇孙出现同样的症状,为防病情扩散,圣上下旨,暂停宫内的课程,各府的小主子们都被遣送回府安置,何时复课,听候宫中的安排。

    成年的皇子仍需要进宫理事。

    涂砚回府,林铭玉等人的差事也就停了。乐福王怜惜他们连日读书,因发话放他们几个的假。也不必每日去乐福王府点卯。

    京都里最大的事情,就是王子腾何日回京,谁知方过了四五日,边地贪墨之案事发。因军官吃空饷过厉,又克扣士兵饷银,兵士不服,奋起杀了两名将官,又担心朝廷处罚,索性揭起义旗,逃到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