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七十六章 倔强的坚持

      厨房内,张然急忙将手洗干净,跟着忙活起来。
    店里面今晚的生意确实不错,张然注意观察老妈的脸色,看上去还挺高兴的。
    难怪,刚才看到他在外面待了一天才回来,也就只是说了两句。
    “妈,我昨晚带回来的那个蛤蜊卖的很好?”张然随口问道。
    “特别好!”老妈立刻眉飞色舞道,“小然,你昨晚拿回来那些蛤蜊味道简直绝了,超级鲜!我和你爸合计着推广了一下,给几个熟悉的老顾客发了短信,邀请他们过来尝一尝,没想到效果很好,大家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今天一天最少赚了这个数。”
    她脸色美滋滋地,一边说还一边伸出一根手指对张然比了比。
    啥,赚了一千?!
    好少,张然现在看不上这点钱了!
    不过他知道以自家小店的菜价,一天时间能赚到一千几乎是一个奇迹。
    难怪老妈会这么激动,忍不住炫耀起来。
    “俗气!”老爸哼了一声,看不惯张然他妈掉进钱眼里面的样子。
    因为钱的原因,他们俩平时没少拌嘴吵架,也不怎么避讳张然。
    反正和张然主厨这件事一样,老爸这块怎么都行,只有一点。
    那就是小店的菜价坚决不涨,说什么都不涨。
    老爸的固执一般人还真不能理解,你们说,这些年房价和物价都涨了多少,蹭蹭蹭的跟火箭一样,翻了一番又一番,他们这种竞争能力本来就弱的小饭店,还保持十几年前的菜价。
    有这个必要吗?
    如果让张然他爸来回答,那就是有这个必要,不但不涨价,菜量还不少呢,用料也十足,食材必须挑市面上品质最好的买,尤其是油和肉,卖一份菜的利润微薄的可怜。
    自家小店一直以极低的利润维持着,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在外人看来这简直无法理喻,但这种事情谁又说的准呢,像“张记小炒”这样连招牌都褪色的街边小店,能在现今这个年代生存下来,或许正是因为这份不忘初心的坚守呢?
    张然之前也不理解,不过等到他去沈城念书之后就理解了,因为一次意外的闲聊。
    在张然他们学校的角落里面,有一家熏肉大饼店。
    其实也说不上是店铺,就是一个用简易铁皮搭建的小房子,连招牌和营业执照都没有。
    开店的是一对老夫妻,大约六十多岁,满头白发,据说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十多年。
    老夫妻卖的熏肉大饼味道超级好,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要排队,很多学生一天三顿都在这吃,据说还有很多毕业生要特意回来到这里买上一份熏肉大饼,就为了找回当初那份回忆。
    生意很好,但熏肉大饼的售价却很低。
    标准分量是三块钱,如果格外加蛋就多收五毛,格外加肉就多少一块,钱就放在窗口前面的大桶里面,学生们自觉往里面放钱、自觉找零,没有人监督,他们一天回收一次。
    因为用料很足,一般人花三块钱买一张饼也就够了!
    哪怕是胃口很大的男生,两张饼下去也绝对饱了,奢侈一点再花一块钱加两个鸡蛋或者加肉,刷上厚厚的一层甜面酱,那位味道简直美滋滋,对学生而言是难得的美味。
    张然第一次去的时候,除了破旧的小铁皮房、窗口前那两个存钱桶和长长的队伍之外,还在小铁皮房的窗户上看到一张泛黄的纸,纸张很旧,反贴在窗户里面。
    上面用娟秀漂亮的毛笔字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小店历次涨价的时间和价格变动情况。
    从最初的几毛钱到后来的一块、一块三、一块五、两块、两块五,再到张然见到的三块。
    这张纸记录了这家小店从成立到现在所有价格,一清二楚,能够看得出店主的诚意。
    这样一家物美价廉的熏肉大饼店在学校内是极其受欢迎的,因为年纪大了,老夫妻动作很慢、很慢,做一份熏肉大饼的时间要比其他店铺长上不少,但依然有很多人愿意等。
    学生们一边在窗口排队等待,一边和老夫妻聊着日常、生活、学校里面的各种琐事。
    大多数时候,窗口里面的人都是微笑地倾听,偶尔会给出一些中肯的人生建议。
    怎么说,有一点儿淡淡的温馨吧!
    这家店和学校周围其他的店铺格格不入,甚至和日益发展的学校格格不入。
    张然原本以为他会和他的学长们一样,习惯这样慢节奏的小店,习惯这样轻松悠闲的大学生活,习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活动轨迹,习惯这一切直到他毕业。
    很多年后,他也许会像那些毕业生一样想着再回来吃上一次熏肉大饼。
    到时候再和窗口里面的老夫妻聊上几句,问他们还记不记得自己,一起回忆着已经逝去的美好青春。
    但是,一切却在他大二的那年发生了变化。
    因为城市开发,校方在犹豫观望了多年之后,终于决定把位于沈城中心繁华处有着百年历史的旧校址卖掉,到郊区再重新建一个面积更大、更漂亮、也更加现代化的新校区。
    在全校动员会上,张然听说学校的旧校址卖给了国内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
    那家当地产开发企业真的很出名,出名到连老板的儿子吃一个热狗都会霸占热搜很久的程度,动不动就在网上发几十、上百万的红包,或者送手机什么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
    学校的旧址卖的价格也很高,有了这笔钱他们到郊区会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新校区。
    总之,学校内从上至下所有人都很高兴,对于即将的搬迁大家都欢呼雀跃。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学校角落里面这家熏肉大饼店的老夫妻了吧,在全校公布这件事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张然习惯性地去买熏肉大饼时,第一次在老夫妻的脸上看到了愁容。
    张然主动和他们谈起了新校区的事情,没想到窗口里面居然想起了一阵长久的叹息。
    他记得很清楚,那个头发花白的阿姨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起了他们的事情,说他们昨天去学校后勤处打听了消息,在新校区租一家相同店面的价格居然要十万块一年。
    十万块!
    张然永远不也不会忘记阿姨说出这个价格时的惊讶的语气,仿佛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数字,一个不可能数字,阿姨不敢相信地问道,他们要卖多少熏肉大饼才能赚到十万块?!
    张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这大概是买下学校旧校址那位房地产开发商家的公子随手发一个红包的零头,或者连零头都算不上,但是对于老夫妻来说,大概是他们辛苦几年才能赚到的钱。
    他尝试着向他们建议,可以将熏肉大饼涨价,但得到的只有两个人的摇头……
    早就说过,这家店和这个时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这年头哪还有三块钱一张的熏肉大饼呢?
    哪还有良心满满放这么多料的小店呢?
    哪还有慢吞吞做饼、微笑着耐心倾听学生们烦恼或者日常琐事的老夫妻呢?
    这一切都和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符合,所以它就这样落幕了。
    在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日子,这样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小店消无声息地消失,铁皮门上的锁再也没有被打开过,只留下窗户里面那张泛黄的纸张,最终的价格定格在三块钱上面。
    没有人给予消失的小店更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在学校内掀起一丝一毫的涟漪。
    很快,张然他们也离开了那个地方,离开那座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出过很多名人、有过很多故事和回忆的老校区,来到位于城郊又大又漂亮的新校区。
    新校区什么都好,就是再也找不到三块钱一张、味道极好的熏肉大饼,也没有那么多回忆了。
    等到毕业的时候,张然特意回老校区看过,已经看不出本来的模样。
    那里被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巨大城市综合体所取代,成为新的城市中心,非常的繁华热闹,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不会有人记得这里曾经有过什么,更不会有人记得那家坚守了三十年的熏肉大饼店。
    这是一个节奏很快的年代,快到不会拥有回忆。
    对于后来生活了两年多的新校区,张然也没有什么太深的记忆了!
    哪怕他刚刚毕业不久,过往的一切好像烟雾一样迅速在脑海中消失。
    但说不清为什么,张然却总能莫名想起老校区那家不起眼的小店,想起那对一直面带微笑的老夫妻,想起自己在一个个清晨或者傍晚在铁皮房门口排队等候的画面。
    他认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是因为那份固执而又可笑的坚持吧,反正从那之后他对自己老爸也变得理解起来。
    他们坚守的或许不是那份价格,而是曾经小店开业时的那份信念。
    城市再怎么快速发展,再怎么日新月异,有很多不变的东西依然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