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386章 沙家浜

      春天产菱角、鸡头米,夏天做麻鸭蛋,到秋天有大闸蟹和小龙虾,再往后就是秃黄油和松花蛋,反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是他们的丰收季。
    每年到螃蟹交配的季节,它们就会游到咸淡水交界处去繁殖,因为螃蟹是逆着水流排成一队向海的方向游的,所以只要你的螃蟹笼对准第一只,后面所有螃蟹就都跟着进来了。
    俗话说九雌十雄,桂花开的时候才是吃母蟹的好时节,等桂花一落菊花盛开,公蟹达到最成熟的状态,一直到12月底都会很好吃,不来几只解馋怎么行?
    捞一些蟹苗上来检查,肚皮很白,里面的蟹肠清晰,说明吃的好身体壮。尤其是他们的小龙虾,更是个头儿大虾脑多,鲜到不加任何料,白水煮过就能拿来直接吃。
    要知道在京城,这个季节龙虾基本已经绝迹,即使是有那么一两家在做,也只敢做麻辣来掩饰它不够新鲜的缺点。
    听说这里是悬湖,完全没有污染的水域,亲眼见过之后总觉得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清,扁担姐说因为湖底有螃蟹走路,就好像一百人在操场上跑步会带起尘土,养螃蟹的水又不能太深,所以就显得浑浊,当它们停止运动的时候,湖水就会恢复清澈。
    亲手捞上来几只,都不是传说中的大长腿嘛,个头儿比阳澄湖的蟹要大两圈!
    这次探访三大湖区,庄臣最深的感受就是,好螃蟹的口感差别不大,阳澄湖是鲜甜的味道,水腥味儿重,太湖的清甜,高邮湖螃蟹个头儿大,蟹膏丰满香甜,个人最喜欢。
    但换成平常人,就算给你一只螃蟹,根本吃不出来它产自哪里,所以没有必要迷信阳澄湖,只要是水质好饲养的科学,螃蟹的味道都错不了,毕竟阳澄湖也不是神湖,也有养的不好、口感差的螃蟹。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野生蟹的味道不一定比人工饲养的好,因为湖区里的食物跟不上螃蟹生长的营养所需,但打了野生的招牌,价格会被哄抬上去。
    原料好,手艺也很重要。大火蒸20分钟再焖10分钟,能把营养和鲜味儿都锁在里面,而且蟹肉会更甜。
    来到常熟,蕈,第一次见这个字,自然而然念成tan,后来才知道这个字读xun。与扬州人爱吃小笼包不同的是,当地人的早茶,最爱的就是这碗不会读的面。
    在江南水乡,在小桥流水、满目碧绿的环境里吃早茶早已习以为常。但是令人有些吃惊的是,这里并不只有早茶这么简单,更像一个小市场。擦皮鞋、捏肩按摩、算命……
    而最多的,是拎着一篮篮荔枝、杨梅的小贩。穿行于吃早茶的人群之中,很随意的问你几句,买不买,随缘。
    坐在望岳楼老面馆,蕈油面本身的面条和煮面的方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之所以远近闻名,全来自它的浇头。这里的浇头还与北方的盖浇面不一样,因为有着双重浇头。
    第一重就是蕈油。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据望岳楼老面馆的伙计介绍,其实这里的蕈跟云南赫赫有名的鸡枞菌几乎一模一样,同样都是菌类,都是生长在雨季,制作出来的油也都是鲜美无比,堪称人间美味。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鸡枞菌与白蚁共生,而蕈则是与松树共生。虞山的松树蕈附生在松树的根部,每到春秋季节,特别在雨后,就会长出许多蕈来。
    一碗浇上了满满浇头的面放在面前,蕈油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蕈油面的香,细腻圆滑,如同一个精灵,时而飘过你的鼻尖,时而又躲在了微风里,引得不由附身靠近。
    轻轻夹起些许面条,放到嘴边,顺口而入,蕈特有的香气在面条的热力下充满着整个口腔,舌头体味着最强烈的鲜香,味蕾仿佛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就难怪蕈油面只凭一勺素油,就爬上鼎鲜的交椅。
    如果认为蕈油面仅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
    还会浇上第二道,由各种时鲜蔬菜、鱼虾所制作成的浇头。生煎大排、鳝丝、爆鱼、香椿……
    这些浇头客人都会在点餐的时候告知,店家也会在浇完蕈油之后加上。全部来一遍,满满一大桌,看着就过瘾。
    吃饱闲着没事打听,惊奇发现传说中的沙家浜,居然在这里?
    大片大片深绿色的芦苇荡中,成千上万只白鹭、秋沙鸭、黑颧、白颧在这里或在芦苇上小憩,或贴着水面捕食,又或在天空中展翅翱翔。乘小船缓慢地行进在水道中,在这一刻,仿佛我们才是另类,鸟儿们都被这艘奇特的物件和船上不停看着他们的动物所吸引。
    身体随着船的晃动渐渐进入芦苇深处,船娘介绍这里其实很多都是芦竹,而不是芦苇。最简单的区分的方法就是芦竹秆上部有分枝,芦苇没有。
    但不管是芦苇还是芦竹,都可以起到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坐在船上,满眼碧绿,偶尔阵阵微风袭来,原本的燥热早已消失不见。
    芦苇荡深处,还隐藏着一座隐秘的老街。城门楼非常有特色,满满的爬山虎将城楼粉刷成了绿色,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城墙,年代感十足。
    街上随处可见陈旧的木柱构建街廊,廊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大街、小巷、码头、河埠、廊棚,打着各式各样幌子的铺坊:打铁铺、博古坊、印布坊、熝鸡店、刁家食府、茶楼。正值合欢花开的季节,几棵高大的合欢开着粉白色的扇子,给老街增添不少色彩。
    炎炎夏日,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刚坐下来,服务员给每个人都倒上温热的芦根茶。芦根茶由芦根、薄荷、冰糖等熬制而成,还加了胡萝卜、雪梨等,是夏天解暑的利器,而且温热的茶水也不会刺激肠胃。
    芦苇的根便是芦根茶的原材料,抗日斗争时期,芦苇密布,形成天然屏障掩护新四军伤病员,芦根更是伤病员医伤养病的中药材。
    耳边响起经典: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